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8505发布日期:2021-12-04 10:0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背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运动背包与背部的接触导致背部出汗闷热,背部产生的热气堆积不能有效排出给每一个背包的人带来了身体极大的不适,甚至会引起皮肤病,现有的运动背包与背部的接触面通常采用网状材料以使背部与背包隔离,从而减少闷热感,但不能解决热气堆积的问题,从而减少背部闷热的效果甚微,所以如何设计一款有效排出背部堆积的热气,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有效排出背部堆积热气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包括背包主体、肩带与排热装置,所述排热装置包括空气袋,所述空气袋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有加压球,所述空气袋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软管,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软管的末端连接有橡胶球;
6.所述肩带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空气袋匹配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背包主体之间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二软管匹配的第二管道槽,所述放置槽的另一侧的肩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软管匹配的第一管道槽,所述第一管道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第一管道槽连通,所述肩带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管道槽连通的通孔,所述空气袋、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二软管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放置槽、所述第一管道槽与所述第二管道槽内,所述第一软管设有所述加压球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设于所述肩带外部;所述肩带上缝制有覆盖所述放置槽、所述第一管道槽与所述第二管道槽的防护布;
7.所述背包主体与所述肩带的连接处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管道槽的穿孔,所述第二软管的末端穿过所述穿孔并设于所述背包主体内部,所述橡胶球固定于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还设有一通气腔体,所述通气腔体与所述背包主体后壁相对的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排热装置的另一个第二软管的末端与所述通气腔体连通。
8.优选的,所述空气袋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匹配的第一魔术贴。
9.优选的,所述肩带上设有能够横跨所述第一管道槽与所述第二管道槽的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对应管道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对应管道槽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肩带上设有放置袋,所述放置袋设于所述第一管道槽相背于所述放置槽的一端,所述放置袋用于放置所述加压球。
11.优选的,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设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之间连接有第三
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带用于将所述第二软管固定于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
12.优选的,所述排热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热装置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肩带里,连接于所述通气腔体的所述第二软管设于所述肩带的内侧,所述通气腔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气管接口。
13.优选的,所述加压球的一端设有气阀。
14.优选的,所述橡胶球通过胶水固定于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
15.优选的,所述背包主体的后部外壁上设有网状布。
16.优选的,所述通气腔体采用epp材料制成,通过胶水固定于所述背包主体的后壁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肩带内设置排热装置,通过加压球对空气袋进行加压,使得气体沿着第二软管流到通气腔体和橡胶球内,橡胶球鼓起使得背包主体后壁与使用者背部产生空隙,可以有效排出背部堆积的热气;同时,气流注入通气腔体并从出气孔吹出,加速背包主体后部的空气散发,让背部保持干爽不闷热,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备安全环保优势。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肩带侧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肩带俯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热装置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包主体内壁示意图;
24.图中标记为:1.背包主体;2.空气袋;3.第一软管;4.加压球;5.气阀;6.第二软管;7.肩带;8.橡胶球;9.放置槽;10.第一管道槽;11.第二管道槽;12.防护布;13.通气腔体;14.出气孔;15.第一魔术贴;16.第一固定带;17.第二固定带;18.放置袋;19.网状布。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

图5所示,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包括背包主体1、肩带7与排热装置,排热装置包括空气袋2,空气袋2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3连接有加压球4,加压球4的一端设有气阀5,通过挤压加压球4,能够使得空气袋2内部充气鼓起(类比血压计加压球4的原理),气阀5打开能够泄压,使得空气袋2瘪下,避免其鼓起影响肩带7的正常实用。
26.空气袋2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软管6,其中一个第二软管6的末端连接有橡胶球8,通过加压球4加压使得空气袋2鼓起,空气袋2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二软管6流入橡胶球8中,从而使得橡胶球8鼓起。
27.肩带7的外壁设有与空气袋2匹配的放置槽9,放置槽9与背包主体1之间设有与两个第二软管6匹配的第二管道槽11,放置槽9的另一侧的肩带7上设有与第一软管3匹配的第一管道槽10,第一管道槽10、放置槽9与第一管道槽10连通,肩带7上还设有与第一管道槽10连通的通孔,空气袋2、第一软管3与第二软管6分别置于对应的放置槽9、第一管道槽10与第
二管道槽11内,第一软管3设有加压球4的一端穿过通孔并设于肩带7外部。
28.如图1所示,肩带7上设有放置袋18,放置袋18设于第一管道槽10相背于放置槽9的一端,放置袋18用于放置加压球4,避免加压球4坠着增加肩部受力。
29.如图1

图2所示,肩带7上缝制有覆盖放置槽9、第一管道槽10与第二管道槽11的防护布12,对排热装置进行防护。
30.如图1

图5所示,背包主体1与肩带7的连接处设有对应于第二管道槽11的穿孔,第二软管6的末端穿过穿孔并设于背包主体1内部,橡胶球8固定于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当橡胶球8鼓起时,能够将背包主体1后壁顶起,从而使得背包主体1后壁与使用者背部产生空隙,可以有效排出背部堆积的热气。
31.本实施例中,橡胶球8通过胶水固定于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
32.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还设有一通气腔体13,其中,通气腔体13采用epp材料制成,通过胶水固定于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
33.通气腔体13与背包主体1后壁相对的设置有出气孔14,排热装置的另一个第二软管6的末端与通气腔体13连通,当通过加压球4加压使得空气袋2鼓起,空气袋2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二软管6流入通气腔体13中,再从出气孔14吹出,加速背包主体1后部的空气散发,让背部保持干爽不闷热。
34.本实施例中,排热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排热装置分别设于两个肩带7里,其中,连接于通气腔体13的第二软管6设于肩带7的内侧,通气腔体13的顶部设有两个气管接口,分别连接两个排热装置的第二软管6。
35.背包主体1的后部外壁上设有网状布19,增加透气性。
36.如图1

图5所示,一种运动背包的供气排热系统,在使用时,当背部较热时,关闭气阀5,反复挤压肩带7两侧的加压球4,使得空气袋2鼓起,空气袋2中的气流通过第二软管6分别注入到对应的橡胶球8与通气腔体13中,橡胶球8受气鼓起,能够将背包主体1后壁顶起,从而使得背包主体1后壁与使用者背部产生空隙,可以有效排出背部堆积的热气,同时,气流注入通气腔体13并从出气孔14吹出,加速背包主体1后部的空气散发,让背部保持干爽不闷热,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备安全环保优势。
37.当散热完毕后,拧开气阀5,空气袋2中的气体回流,从气阀5的泄气孔中排出,空气袋2瘪下,不会对背包的背负造成影响。
38.实施例二
39.如图1

5所示,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空气袋2的底部与放置槽9的槽底之间设有匹配的第一魔术贴15,使得空气袋2能够可拆卸的置于放置槽9中。
40.肩带7上设有能够横跨第一管道槽10与第二管道槽11的第一固定带16,第一固定带16的一端固定于对应管道槽的一侧,第一固定带16的另一端与对应管道槽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连接。
41.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设有第二固定带17,第二固定带17的一端固定于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第二固定带17的另一端与背包主体1的后壁之间连接有第三魔术贴,第二固定带17用于将第二软管6固定于背包主体1的后壁上。
42.如图3

图5所示,通过第一固定带16将肩带7上的第一软管3与第二软管6固定在对应的第一管道槽10与第二管道槽11中,通过第二固定带17将第二软管6固定于背包主体1的
后壁上,避免在使用时第一软管3与第二软管6凸起或移动。
43.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