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且折弯多角度支撑的平板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7493发布日期:2021-12-22 19:1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且折弯多角度支撑的平板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保护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分离且折弯多角度支撑的平板保护套。


背景技术:

2.平板保护套是对平板起保护作用,所设计及生产出来的外套,以防硬物在平板屏幕或机身上留下划痕,还具有增强信号的作用,因为某些平板外壳与金属接触后形成磁场干扰了手机信号,给平板穿上绝缘的平板套,就可以增强信号了。
3.现有平板保护套大多是不可分离的,在使用时使用模式会受到局限,进而会影响平板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且折弯多角度支撑的平板保护套,解决了现有平板保护套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可分离且折弯多角度支撑的平板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保护套本体一侧装设有第一支撑件、位于第一支撑件一侧的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转动配合的第一u型板,第一u型板一侧转动配合有第二u型板;
7.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一侧转动配合的第三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另一侧转动配合的第四折叠板,第四折叠板的一侧装设有固定板。
8.可选的,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形成一空腔,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三连接板。
9.可选的,第一折叠板与第一u型板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一连接板,第一折叠板的一侧装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装设有定位板。
10.可选的,第四折叠板与固定板之间转动配合有第四连接板。
11.可选的,第三折叠板的一侧装设有卡板,第三折叠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
12.可选的,第三折叠板、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板与卡槽配合。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保护套本体的一侧装设可分离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便捷了通过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对平板放置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了平板在多种角度下进行放置,提高了保护套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且本装置可以提供至少五种角度的支撑,更方便了用户使用。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折叠板及第一u型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折叠板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三折叠板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套本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四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支撑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种支撑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三种支撑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四种支撑示意图;
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五种支撑示意图。
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0.保护套本体1,第一支撑件2,第一折叠板201,第一u型板202,第一连接板203,第二连接板204,定位板205,第三连接板206,第二u型板207,第一开口208,第二支撑件3,固定板301,第四连接板302,第四折叠板303,第二折叠板304,第三折叠板305,第二开口306,卡板307,卡槽308。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2.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33.请参阅图1

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分离且折弯多角度支撑的平板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1,保护套本体1一侧装设有第一支撑件2、位于第一支撑件2一侧的第二支撑件3,第一支撑件2包括:第一折叠板201、与第一折叠板201转动配合的第一u型板202,第一u型板202一侧转动配合有第二u型板207;
34.第二支撑件3包括:第二折叠板304、与第二折叠板304一侧转动配合的第三折叠板305、与第二折叠板304另一侧转动配合的第四折叠板303,第四折叠板303的一侧装设有固定板301。
35.当需要放置平板时:首先把平板放置在保护套本体1内;
36.第一种放置模式,首先转动第一u型板202,第一u型板202与第二u型板207之间形成钝角夹角,然后把保护套本体1的一端移动至第一折叠板201的上侧,进而完成平板的放置;
37.第二种放置模式,首先转动第四折叠板303、第二折叠板304、第三折叠板305,且第
四折叠板303、第二折叠板304、第三折叠板305围成三角形形状,然后把第三折叠板305上的卡板307卡接在固定板301的卡槽308内,进而完成平板的放置;
38.第三种放置模式,参考第二种放置模式的步骤,然后把第三折叠板305上的卡板307卡接在第四折叠板303的卡槽308内,进而完成平板的放置;
39.在需要保护平板时,首先转动第一折叠板201、第一u型板202、第二u型板207、定位板205,且第一折叠板201、第一u型板202、第二u型板207、定位板205围成回字型形状位于平板的周侧,进而完成平板的保护。
40.通过在保护套本体1的一侧装设可分离的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便捷了通过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对平板放置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了平板在多种角度下进行放置,提高了保护套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41.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u型板202与第二u型板207形成一空腔,第一u型板202与第二u型板207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三连接板206,第一折叠板201与第一u型板202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一连接板203,第一折叠板201的一侧装设有第二连接板204,第二连接板204的一侧装设有定位板205,卡板307、第二u型板207、定位板205的一侧均装设有磁铁,通过第二u型板207、定位板205内的磁铁对第二u型板207和定位板205进行固定。
42.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四折叠板303与固定板301之间转动配合有第四连接板302,第三折叠板305的一侧装设有卡板307,第三折叠板305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306,第三折叠板305、固定板301上均开设有卡槽308,且卡板307与卡槽308配合,方便了通过卡板307卡接在卡槽308内,对平板支撑。
43.实施例1:在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为了尽可能减少平板在支撑时倾斜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44.实施例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折叠板305、固定板301上均开设有卡槽308,且卡板307与卡槽308配合,进而提高了平板在支撑时的稳定性。
45.实施例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折叠板305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开口306,减少了平板在使用时晃动的情况发生。
46.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4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