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登山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7289发布日期:2022-01-26 19:2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保暖登山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暖登山鞋。


背景技术:

2.登山鞋是专门为爬山旅行而设置制造的鞋子,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在在高海拔地区登山时,登山鞋的保暖性尤为重要,而现有的登山鞋的鞋舌位置一般都是开有通槽,然后再在里面车缝一鞋舌,在登山过程中鞋舌容易翘起,使寒气容易进入到鞋内,影响鞋子的保暖。并且,目前市面上的防寒登山鞋大多采用鞋体增厚加入保暖材质制造,使得整个鞋子非常厚重容易出汗,导致鞋内环境潮湿,在温度降低时容易结冰。此外,高海拔地区流石滩较多,在攀登过程中流石滑落容易砸到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暖登山鞋,以解决目前的登山鞋保暖性差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暖登山鞋,包括鞋底、鞋垫和鞋面;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固定连接,所述鞋垫设置在所述鞋底内;所述鞋垫包括粘接在一起的吸汗层和透气棉层,所述吸汗层设置在迎向鞋底的一侧;所述鞋面包括外层头层牛皮层、内层绒面牛皮层以及设置在外层头层牛皮层、内层绒面牛皮层之间的竹炭纤维夹层;所述鞋面上设有鞋舌,所述鞋面的鞋口处设有用于将鞋舌束紧在鞋口内的束紧带。
5.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包括吸汗层主体,所述吸汗层主体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汗包;所述透气棉层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吸汗包向配合的第二凹槽。
6.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主体的脚趾部和脚掌部处布置的吸汗包密度大于足弓部和脚后跟部出布置的吸汗包密度。
7.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包内填充有活性炭。
8.进一步地,所述鞋垫还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设置在吸汗层迎向鞋底的一侧,所述橡胶层迎向鞋底的一侧设有若干气囊,鞋底迎向鞋垫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气囊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气囊的高度。
9.进一步地,所述鞋面上设有可拆卸式覆盖在所述鞋面上方的防护壳。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与鞋面适型配合,所述防护壳与所述鞋面接触的一侧设有若干弹力绳,若干所述弹力绳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拉钩;所述鞋底与所述鞋面连接处设有与所述拉钩相配合的拉环。
11.进一步地,所述鞋底突出鞋面外的部分设有与所述防护壳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防护壳与鞋底相抵接的接触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为硬质金属防护壳。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鞋口处设置用于将鞋舌束紧在鞋口内的束紧带,可防止鞋舌翘起,使鞋舌紧贴穿戴者的脚踝,防止寒风由鞋舌处进入鞋内;鞋面的外层
采用头层牛皮层,其撕裂耐磨物性好,能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的能蓄热保暖,温升速度比普通棉织物快,且吸湿性好,能够起到蓄热保暖的功能;通过设置吸汗层,能够将足底的汗水进行吸附,保持鞋内干爽,防止鞋内结冰。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鞋底;11、第一凹槽;2、鞋垫;21、橡胶层;211、气囊;22、吸汗层主体;221、吸汗包;23、透气棉层;231、第二凹槽;3、鞋面;31、鞋舌;32、束紧带;4、拉环;5、防护壳;51、弹力绳;52、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的保暖登山鞋,该保暖登山鞋包括鞋底1、鞋垫2和鞋面3;所述鞋面3与所述鞋底1固定连接,所述鞋垫2设置在所述鞋底1内;所述鞋垫2包括粘接在一起的吸汗层和透气棉层23,所述吸汗层设置在迎向鞋底1的一侧;所述鞋面3包括外层头层牛皮层、内层绒面牛皮层以及设置在外层头层牛皮层、内层绒面牛皮层之间的竹炭纤维夹层;所述鞋面3上设有鞋舌31,所述鞋面3的鞋口处设有用于将鞋舌31束紧在鞋口内的束紧带32。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口处设置用于将鞋舌31束紧在鞋口内的束紧带32,可防止鞋舌31翘起,使鞋舌31紧贴穿戴者的脚踝,防止寒风由鞋舌31处进入鞋内,束紧带可采用魔术贴固定在鞋面上;鞋面3的外层采用头层牛皮层,其撕裂耐磨物性好,能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的能蓄热保暖,温升速度比普通棉织物快,且吸湿性好,能够起到蓄热保暖的功能;通过设置吸汗层,能够将足底的汗水进行吸附,保持鞋内干爽,防止鞋内结冰。
21.图2所示,所述吸汗层包括吸汗层主体22,所述吸汗层主体22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吸汗包221;所述透气棉层23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吸汗包221向配合的第二凹槽231。通过采用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结构可能增加吸汗层和透气棉层23的稳定性,防止吸汗层和透气棉层23相互滑动。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汗层主体22的脚趾部和脚掌部出布置的吸汗包221密度大于足弓部和脚后跟部出布置的吸汗包221密度。由于足底的出汗主要集中在前脚掌和脚趾处,本技术通过在脚趾部和脚掌部设置更多的吸汗包221能够保证吸汗效果。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汗包221内可填充活性炭,活性炭吸附性好,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鞋垫2还包括橡胶层21,所述橡胶层21设置在吸汗层迎向鞋底1的一侧,所述橡胶层21迎向鞋底1的一侧设有若干气囊211,鞋底1迎向鞋垫2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气囊211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气囊211的
高度。通过在鞋垫2上设置橡胶层21,并在橡胶层21上设置气囊211,使得该鞋垫2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鞋面3上设有可拆卸式覆盖在所述鞋面3上方的防护壳5。由于高原流石滩的流石极不稳定,在人走的过程中,流石会不断地滚落,对脚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威胁。本技术通过在鞋面3上方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防护壳5,当人走在流石滩区域时,可将防护壳5安装在鞋面3上,防止流石砸到登山者脚面。
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壳5与鞋面3适型配合,所述防护壳5与所述鞋面3接触的一侧设有若干弹力绳51,若干所述弹力绳51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壳5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拉钩52;所述鞋底1与所述鞋面3连接处设有与所述拉钩52相配合的拉环4。安装时,将防护壳5的拉钩52挂到拉环4内,在弹力绳51的的作用下,时防护壳5紧贴在鞋面3,起到保护作用。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鞋底1突出鞋面3外的部分设有与所述防护壳5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所述防护壳5与鞋底1相抵接的接触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1内。使用时将防护壳5与鞋底1相抵接的接触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1内,不仅可起到稳定防护壳5,防止其滑动的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壳5为硬质金属防护壳5,具体可采用不锈钢壳、铁壳或合金壳等。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