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用片、卷绕体和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2108发布日期:2022-05-18 13:0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口罩用片、卷绕体和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用片和具有它的口罩。


背景技术:

2.作为覆盖使用者的口、鼻的口罩,已知例如具有由无纺布等片状物形成的口罩主体的口罩。作为口罩的效果,能够举出防止粉末、灰尘、病毒、花粉等从外部的侵入。为了得到该效果,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口罩主体部由进行了驻极处理的多个纤维片构成的口罩。此外,在专利文献2和3中,分别公开了口罩主体具有纳米纤维层的口罩。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3726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96263号公报
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728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9.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口罩均不能充分兼顾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和使用感的提高。
10.本实用新型涉及兼顾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和使用感的提高的口罩用片。
11.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用片,其包括第1纤维层和设置于第1 纤维层的一个面侧的第2纤维层,
13.构成第2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第1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大,
14.构成第1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2μm以上且2μm以下,
15.第1纤维层的克重为2g/m2以上且20g/m2以下,
16.第2纤维层的克重相对于第1纤维层的克重之比大于0且小于8。
17.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用片,其包括第1纤维层和设置于第1纤维层的一个面侧的第2纤维层,
18.构成第2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第1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大,
19.构成第1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2μm以上且2μm以下,
20.具有在俯视时与使用者的口部的位置对应地配置的口部对应区域,
21.在俯视时,在所述口部对应区域中的20mm
×
20mm的范围中,所述口部对应区域具有1个以上的将所述第1纤维层与所述第2纤维层接合的接合部,
22.在俯视时,所述接合部的合计面积超过所述口部对应区域的面积的0%且在所述口部对应区域的面积的2%以下。
23.实用新型效果
24.依照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兼顾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和使用感的提高的口罩用片和具有该口罩用片的口罩。
附图说明
25.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时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26.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27.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8.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的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29.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30.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31.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32.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使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成为卷绕体时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33.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使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成为卷绕体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参照附图,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在使用时覆盖使用者的口、鼻,用于防止微粒子等的异物从口、鼻侵入。
35.在图1和图2中,记载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用片时的一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口罩用片10为所谓的衬垫型的口罩用片,典型而言为过滤片。详细而言,该图所示的口罩1具有分体的口罩主体5和口罩用片10,口罩用片10作为相对于口罩主体5可拆装的过滤片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口罩1时,将口罩用片10作为过滤片置于口罩主体5与使用者之间地配置,通过以与使用者的口、鼻相对的方式配置,能够覆盖口、鼻。
36.作为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具有分体的口罩用片10和口罩主体5,在口罩主体5内设置有能够收纳和取出口罩用片10的片保持部,口罩用片10相对于口罩主体5可拆装。在该情况下,通过将收纳有口罩用片10的口罩主体5与使用者的口、鼻相对地配置,能够覆盖口、鼻。
37.图2所示的口罩用片10为所谓的一体型的口罩用片。详细而言,该图所示的口罩1具有口罩用片10作为口罩主体5本身。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口罩1时,通过将作为口罩主体5的口罩用片10以与使用者的口、鼻相对的方式配置,能够覆盖口、鼻。
38.如图1和图2所示,口罩1包括口罩主体5和一对挂耳部6、6。口罩主体5优选为具有长度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矩形。挂耳部6设置于口罩主体5的周缘部,优选设置于俯视时位于口部对应区域a的外侧的位置,更优选设置于口罩主体5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端区域。由此,将各挂耳部6、6分别挂于使用者的耳朵,能够维持由口罩主体5覆盖使用者的口、鼻的覆盖状态。在图1所示的口罩1的情况下,挂耳部6、6与口罩主体5的周缘部接合,而不与口罩用片10 接合。在图2所示的口罩1的情况下,挂耳部6、6与作为口罩主体5 的口罩
用片10的周缘部直接接合。
39.在图3中,示出了作为一体型的口罩用片10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图所示的口罩1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是具有口罩用片10作为口罩主体5本身的两折型的口罩。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对挂耳部6、6均由片材构成,以从作为口罩主体5的口罩用片10的周缘部延伸出来的方式直接接合。在挂耳部6的中央区域,形成有用于将挂耳部6挂到耳朵时供耳朵通过的孔即插通部6a。
40.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1包括作为口罩用片10的第1主体部 21和作为口罩用片10的第2主体部22,该主体部21、22连结地配置,由此形成口罩主体5。在该主体部21、22的连结部分,将主体部21、 22彼此接合的主体部接合部15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线状。主体部接合部15作为将口罩主体5对折时的挠性轴发挥作用。第1主体部 21和第2主体部22在俯视时为大致相同形状,成为以主体部接合部 15为轴而线对称的形状。由此,能够将主体部接合部15作为挠性轴,使口罩主体5以贴合口和鼻的凸出形状的方式立体地紧贴。
41.在将口罩用片10作为过滤片使用的情况下和将口罩用片10作为口罩主体5使用的情况下,口罩用片10都为典型的具有长度方向与该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矩形,优选以口罩用片10的长度方向与口罩1 的长度方向彼此一致的方式配置。
42.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主体5,褶裥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由此,口罩主体5可伸长,能够用一个口罩广泛地覆盖鼻和口及其周围。也可以代替此方式,口罩主体5不形成褶裥。
43.另外,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口罩用片10不具有褶裥。也可以代替此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口罩用片10构成为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褶裥,使得口罩用片10可伸长。
44.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作为口罩主体5的口罩用片10不具有褶裥。也可以代替此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口罩用片10构成为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褶裥,使得口罩用片10可伸长。
45.以下,对口罩用片10的结构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口罩用片10的厚度方向截面观察时的一实施方式。口罩用片10是将第1纤维层11和设置于第1纤维层11的一个面侧的第2 纤维层12一体化而成的多层结构的片。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成为各纤维层11、12彼此邻接地配置而形成的二层结构的纤维片,第2 纤维层12配置于第1纤维层11的一个面侧的整个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纤维层11、12之间没有设置其他层,但也可以在两个纤维层11、12之间配置其他层。口罩用片10优选整体为非弹性的。
46.口罩用片10包括第1面f和位于第1面f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 r。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纤维层11包含第1面f,第2纤维层12包含第2面r。在使用口罩用片10时,口罩用片10的第2面r优选配置在与使用者的鼻和口相对的面即肌肤相对面侧,第1面f优选配置在肌肤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面即非肌肤相对面侧。在将口罩用片10作为过滤片使用时,第1面f优选被配置成与口罩主体5相对。在将口罩用片10作为口罩主体5本身使用的情况下,优选第1面f构成口罩1 的外表面。
47.在构成第1纤维层11的纤维与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关系中,优选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构成第1纤维层 11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大。也就是说,口罩用片10在一个片中,能够包含通过使用纤维直径相对较小的纤维而纤维的存在密度较
高的第 1纤维层,和通过使用纤维直径相对较大的纤维而纤维的存在密度较低的第2纤维层。
48.一般而言,纤维的存在密度较高的第1纤维层即使为较小的克重,也能够将灰尘、花粉和病毒等微粒子异物有效地捕获于纤维之间,但仅用第1纤维层,不能充分实现口罩用片的可耐受实际使用的片强度。另一方面,在想要仅由第1纤维层构成口罩用片的情况下,为了充分实现口罩用片的可耐受实际使用的片强度而需要增加第1纤维层的克重。这样一来,不能确保口罩用片的使用者轻松地进行呼吸的程度的通气性,口罩用片的使用感变差。
49.为了兼顾地实现上述那样的相反的目标,在第1纤维层之外还包括纤维的存在密度较低的第2纤维层,由此能够得到利用第2纤维层使片强度足够大,并且兼顾第1纤维层的微粒子异物的捕集性能提高和适度的通气性的口罩用片10。因此,在使用具有口罩用片10的口罩时,不仅能够充分地捕集微粒子异物,而且能够降低使用时的闷热感,轻松地进行呼吸,因此能够提高口罩用片和具有该口罩用片的口罩的使用感。
50.详细而言,从适度地确保通气性,口罩用片10的使用者容易轻松地进行呼吸的观点出发,构成口罩用片10中的第1纤维层11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优选为0.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μm以上,更优选为0.4μm以上。
51.从提高微粒子异物的捕集性能的观点出发,平均纤维直径d1优选为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还更优选为0.6μm以下。
52.另外,关于构成口罩用片10中的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2,将比构成第1纤维层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大作为条件,从使第2纤维层12的强度充分体现,充分发挥作为口罩用片的可耐受实际使用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μm 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
53.从兼顾口罩用片的使用感和该片的可耐受实际使用的强度的观点出发,相同条件下的平均纤维直径d2,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
54.构成为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 d1、d2,能够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与纤维长度方向正交的纤维截面中的最大跨度尺寸。具体的测量顺序如下所述。
55.首先,确认口罩用片是否可剥离,在可剥离的情况下,小心地将口罩用片的构成片剥去,确认层结构。然后,测量各纤维层的纤维直径。
56.纤维直径通过以下方式测量:从各纤维层的通过sem观察得到的二维图像,任意地选出500根除了被纺丝的纤维的块、纤维彼此的交叉部分、聚合物液滴等的缺陷之外的纤维,将纤维的绘出与长度方向正交的线时的长度作为纤维直径直接读取,由此测量纤维直径。根据测量出的纤维直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取累计频率为整体的50%的中值纤维直径,将其作为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
57.在口罩用片的构成纤维层为2层的情况下,将各纤维层中的、通过上述的方法测量出的纤维直径较细的纤维层作为第1纤维层11,将另一纤维层作为第2纤维层12。
58.如后所述,在口罩用片的构成纤维层为3层的情况下,将各纤维层中的、通过上述的方法测量出的纤维直径最细的纤维层作为第1纤维层11。然后,将与第1纤维层11邻接地配置的一个层作为第2纤维层12,将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之外的另一层作为第3纤维层13。
59.在口罩用片的构成纤维层为4层以上的情况下,将通过上述的方法测量出的纤维直径最细的纤维层作为第1纤维层11,将位于口罩用片的一侧的外表面的纤维层作为第2纤维层12,与第1纤维层11邻接且远离第2纤维层侧的层为第3纤维层。
60.在口罩用片的构成片具有不能剥离的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从该构成片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分别选择500根纤维,基于通过上述的方法测量出的中值纤维直径,将包含纤维直径较小侧的面的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作为第1纤维直径d1,将包含纤维直径较大侧的面的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作为第2纤维直径d2。
61.上述的纤维层的确认方法和平均纤维直径的测量方法也能够同样地应用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其他测量方法中。
62.另外,在第1纤维层11的克重与第2纤维层12的克重的关系中,优选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相对于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之比 (m2/m1)处于规定的范围。详细而言,从使片的可耐受实际使用的强度充分展现的观点出发,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相对于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之的比(m2/m1)优选大于0,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更优选1以上,还进一步更优选为2 以上。
63.从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的适度的通气性等的使用感的观点出发,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相对于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之比 (m2/m1),优选小于8,进一步优选为7.5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通过设置这样的范围,能够使具有口罩用片10的口罩1形成得较薄,因此能够提高口罩的使用性,提高口罩用片和具有该口罩用片的口罩的使用感。
64.详细而言,口罩用片10中的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优选为2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g/m2以上,更优选为3g/m2以上,且优选为 2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g/m2以下,更优选为15g/m2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8g/m2以下。通过使克重m1处于这样的范围,能够有效地兼顾微粒子的捕集性能的提高,和由使具有口罩用片10的口罩1形成得较薄而带来的使用感的提高。
65.另外,口罩用片10中的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优选为5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15g/m2以上,且优选为 3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g/m2以下,更优选为20g/m2以下。通过使克重m2处于这样的范围,能够实现口罩的薄型化而提高口罩的使用性,并且能够体现口罩的适度的通气性,降低口罩使用时的闷热感,更轻松地进行呼吸。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使用感。
66.口罩用片10中的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和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通过以下方式计算:通过上述的方法确定各纤维层的存在,将各纤维层分离之后,将分离出的各纤维层裁切成20mm见方,用其质量(g)除以裁切得到的片面积(400mm2=0.0004m2)来进行计算。
67.参照图5,对口罩用片10的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主进行说明,对同样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没有特别说明的构成部分,适当采用对上述的口罩用片的说明。
68.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与上述的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为具有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的多层结构的纤维片。图5所示的口罩用片10具有1个或者2个以上的将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接合的接合部b。接合部b通过将纤维层彼此压接、粘接或者熔接而形成。在接合部b,不存在各纤维层11、12的边界面,或者边界面不明显。此外,接合部b可以形成于俯视时口罩用片10的整个区域,也可以仅形成于一部分区域。从兼顾片的柔
软性和强度而进一步提高使用感的观点出发,接合部优选通过热熔接形成。
69.接合部b在俯视口罩用片10时,形成为线状或者散点状。在接合部形成为线状的情况下,可以为连续线或者不连续线,也可以为直线或者曲线。在接合部形成为散点状的情况下,接合部的俯视形状也可以为正圆形和椭圆形等圆形形状、矩形和六边形等多边形形状、x形和y形等字母形状、格子形状或者它们的组合。
70.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在其俯视图(平面视图)中,具有与使用者的口部的位置对应地配置的口部对应区域a(参照图1、图2和图 3)。口部对应区域a是,使口罩用片10的俯视时的重心(平面图形的重心)与将口罩用片10的平面面积缩小至70%而得的相似形的俯视时的重心一致时,由该相似形的俯视形状表示的区域。即,口部对应区域a位于口罩用片10的俯视时的中央区域。在第1纤维层11的俯视面积与第2纤维层12的俯视面积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使口部对应区域 a为基于口罩用片10的俯视时的形状和最大面积的相似形。
71.在口罩用片10为例如图3所示的对折型的口罩的情况下,使口部对应区域a为各主体部21、22的基于俯视图形的各区域。详细而言,口部对应区域a为,在使各主体部21、22的俯视时的重心与将各主体部21、22的平面面积缩小至70%而得的相似形的俯视时的重心一致时,由该相似形的俯视形状表示的区域。即,在对折型的口罩的情况下,口部对应区域a在各主体部分别存在一个,在视为口罩主体5时存在多个口部对应区域a。
72.另外,在口罩用片10形成有褶裥的情况下,口部对应区域a为基于使褶裥最大程度地伸长时的平面面积的区域。
73.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如上所述具有口部对应区域a和接合部 b时,优选存在于口部对应区域a的接合部b的个数和面积存在规定的关系。典型而言,从充分展现关于由各纤维层体现的口罩用片和具有该口罩用片的口罩的使用感提高的各种功能的观点出发,优选接合部b的个数和面积较少。另一方面,从保证口罩用片10整体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接合部b的个数和面积较多。因此,通过使存在于口部对应区域a的接合部b的个数和面积存在规定的关系,能够兼顾地发挥各纤维层所具有的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和适度的通气性的确保,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口罩用片的可耐受实际使用的强度。此外,通过至少使接合部b形成于口部对应区域a,能够减少构成与使用者的口部相对的纤维层的纤维的起毛,能够降低由于起毛的纤维侵入使用者的口部、或者与鼻和口周围接触而引起的不适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使用感。
74.详细而言,关于接合部b的个数,在俯视口罩用片10时,在口部对应区域a中的20mm
×
20mm的范围中,接合部b优选具有1个以上,进一步优选具有5个以上,更优选具有10个以上,且优选具有50 个以下,进一步优选具有40个以下,更优选具有30个以下。通过使接合部的个数处于这样的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使用感。在口罩用片10的俯视时的口部对应区域a的外侧区域,可以具有接合部b,也可以不具有接合部b。
75.另外,关于接合部b的面积,在口罩用片10的俯视时的口部对应区域a内,接合部b的合计平面面积相对于口部对应区域a的平面面积的百分比,优选大于0%,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且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通过使接合部的面积比例处于这样的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和使用感。
76.每一个接合部b的平均面积优选为0.1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 0.15mm2以上,且优选为3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2以下。通过使接合部b的平均面积处于这样的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 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和使用感。
77.接合部b的个数和平均面积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测量。具体而言,根据用sem观察口罩用片10的俯视时的口部对应区域a内而得到的二维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接合部b的形成个数和每一个接合部b的面积。然后,分别得到口部对应区域a中的20mm
×
20mm的范围内的所有接合部b的个数和各接合部b的面积,将面积的算数平均值作为平均面积。在口罩用片10具有褶裥的情况下,在使该片最大程度地伸长时的俯视图中进行测量。
78.从提高口罩用片的通气性,进一步提高口罩的使用感的观点出发,口罩用片的通气阻力优选为0.5kpa
·
s/m以下,更优选为0.4kpa
·
s/m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kpa
·
s/m以下,还优选为0.2kpa
·
s/m以下,越低越优选,但0.05kpa
·
s/m以上是较为实际的。通气阻力越小,表示通气性越高。关于通气阻力,使用通气度测量仪(keskato株式会社制,kes-f8-ap1),以用测量对象的口罩用片封住通气孔的方式固定,测量25℃、50%rh的空气在片厚度方向上通过时的通气阻力 (kpa
·
s/m)。为了使口罩用片的通气阻力处于上述的范围,例如能够通过调整各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分布和克重中的至少一者来实现,尤其是能够通过调整第1纤维层11中的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分布和克重中的至少一者来实现。通气阻力的测量中使用的通气孔的面积为2πcm2,通气量为4cc/(cm2·
s),活塞速度为2cm/s。用于测量的片的尺寸为40mm
×
40mm,对共计10个片分别测量通气阻力值,将它们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通气阻力。
79.另外,在捕集率和通气阻力的测量中,需要使测量的位置一致。即,在测量捕集率的10个点和测量通气阻力的10个点处,需要使各个测量部的大致中心一致。此外,在两个测量中,使作为测量对象的片紧贴于测量部时,有时会发生片的形状破坏。由此,为了消除片的形状破坏对测量造成的影响,优选在进行捕集率的测量之前进行测量部的面积较大的通气阻力的测量。
80.从抑制第1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相对较小的构成纤维的起毛、意外的脱落,充分维持微粒子的捕集性能,并且降低因起毛的纤维、脱落的纤维引起的使用时的不适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和具有该口罩用片的口罩的使用感的观点出发,如图6所示,优选在第1纤维层11 的没有配置第2纤维层12的面侧,还设置有第3纤维层13。
81.图6所示的口罩用片10为将第1纤维层11、设置于第1纤维层 11的一面侧的第2纤维层12和设置于第1纤维层11的另一面侧的第 3纤维层13一体化而成的多层结构的片。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成为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13隔着第1纤维层11、且各纤维层 11、12、13彼此邻接地配置的三层结构的纤维片,第2纤维层12配置于第1纤维层11的一面侧整个区域,第3纤维层13配置于第1纤维层11的另一面侧整个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纤维层11、12之间和各纤维层11、13之间均没有设置其他层,但也可以在该纤维层11、12、13之间配置其他层。
82.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包括第1面f和位于第1面f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r。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纤维层13构成为包含第1面f,第2纤维层12构成为包含第2 面r。在使用具有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的口罩1时,口罩用片10中,第1面f或者第2面r中的一者优选配置在肌肤相对面侧,另一者优选配置在非肌肤相
对面侧。
83.另外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优选构成第3纤维层13 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3比构成第1纤维层11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大。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可靠地保护体现微粒子异物的捕集性能的第1纤维层不受在使用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期间产生的过度的外力的影响,充分地维持第1纤维层的功能。此外,由于能够利用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这两者保证片强度,因此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第2纤维层和第3纤维层的纤维密度,确保适度的通气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 的口罩的使用感。
84.关于构成第3纤维层13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3,以比构成第1 纤维层11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大作为条件,能够使其处于与上述的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2同样的范围。在平均纤维直径d2与平均纤维直径d3的关系中,可以为平均纤维直径 d2比平均纤维直径d3大,也可以为平均纤维直径d2比平均纤维直径d3小,或者还可以为平均纤维直径d2与平均纤维直径d3相同。平均纤维直径d3能够通过与上述的各平均纤维直径d1、d2的测量方法同样的方式进行测量。
85.另外,在第1纤维层11的克重与第3纤维层13的克重的关系中,也优选第3纤维层13的克重m3相对于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之比 (m3/m1)处于规定的范围。详细而言,第3纤维层13的克重m3相对于第1纤维层11的克重m1之比(m3/m1)优选大于0,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且优选小于8,进一步优选为7.5 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通过使之处于这样的范围,即使在使具有口罩用片10的口罩1成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得较薄,因此能够提高口罩的使用性,提高口罩用片和具有该口罩用片的口罩的使用感。第3纤维层13的克重m3能够处于与上述的第2纤维层12的克重m2同样的范围。
86.图6所示的口罩用片10优选具有口部对应区域。在该情况下,口部对应区域能够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区域。
87.图6所示的口罩用片10优选形成有至少将2个纤维层接合的接合部(未图示),优选该接合部形成于口部对应区域。该接合部与上述的接合部b相同或者类似,通过将纤维层彼此压接、粘接或者熔接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a)可以为将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接合,而不将第1纤维层11与第3纤维层13接合的方式,(b) 也可以为将第1纤维层11与第3纤维层13接合,而不将第1纤维层 11与第2纤维层12接合的方式,(c)还可以为将第1纤维层11、第2 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13全部接合的方式,或者以(a)~(c)的方式的组合来形成。
88.图6所示的口罩用片10具有将至少2个纤维层接合的接合部的情况下,接合部的平均面积采用将上述的方式(a)至(c)的全部接合部作为对象,与上述的接合部b的平均面积的测量方法同样地测量出的值。
89.作为构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以及根据需要构成第3 纤维层13的纤维,分别是独立的,能够举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作为天然纤维,例如能够举出纸浆纤维、棉纤维等天然纤维素纤维。作为合成纤维,能够举出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pp)等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等乙烯类树脂、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全氟乙烯等氟树脂等的热可塑性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纤维,以及含有上述树脂成分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和并列型复合纤维等。
作为再生纤维,例如能够举出嫘萦丝、铜氨丝和天丝等。这些纤维能够单独使用或者将二种以上组合使用。
90.在这些纤维中,从提高口罩用片的生产性,并且提高使用时的肌肤触感、强度等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作为构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以及根据需要构成第3纤维层13的纤维,优选分别独立地使用合成纤维,此外各纤维层11、12、13也优选分别独立地仅由一种纤维构成。
91.作为构成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以及根据需要构成第3 纤维层13的纤维集合体,能够分别独立地使用例如含有上述纤维的纸、织布、无纺布等各种纤维片。从减少纤维的起毛、掉落而使手感良好,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构成与使用者的鼻和口相对的面即肌肤相对面的第2纤维层 12使用无纺布,更优选至少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13均使用无纺布。
92.在各纤维层11、12、13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热风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通过电场纺丝法制造的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从进一步减少纤维的起毛、掉落的观点出发,优选第2纤维层12和第3纤维层13 使用纺粘无纺布。此外从容易使构成纤维的直径更细的观点出发,优选第1纤维层11使用通过电场纺丝法制造的纤维的堆积体或者无纺布。其中,电场纺丝法是使含有作为纤维的原料的树脂的原料液在电场中带电,将带电的原料液向对象物释放,对纤维进行纺丝的方法。
93.在使用上述的口罩用片10时,优选第2纤维层12的外表面或者第3纤维层13的外表面为与使用者的口部相对的面。通过像这样配置口罩用片,能够降低由来自第1纤维层的纤维的起毛、掉落引起的使用时的不适感,并且体现由第2纤维层12或者第3纤维层13的相对粗的纤维带来的手感的提高,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使用感。详细而言,在图4和图5所示的口罩用片10的情况下,优选将作为第2纤维层12的外表面的第2面r,配置成与使用者的口部相对的面。此外,在图6所示的口罩用片10的情况下,优选将作为第3纤维层13的外表面的第1面f或者作为第2 纤维层12的外表面的第2面r中的一者,配置成与使用者的口部相对的面。
94.口罩用片10的厚度t1(参照图4~图6)优选为0.2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mm以上,且优选为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mm以下。通过使厚度t1处于这样的范围,片的厚度薄且使用性良好,因此使用感优异。口罩用片10的厚度t1在3.7gf/m2(36.3mn/m2)的负载下,以jisk6402为基准,使用定压厚度测量器(株式会社teclock 制,型号pg-11)在5个以上的部位测量厚度,将其厚度的算数平均值设为厚度t1。在口罩用片10具有褶裥的情况下,基于使该片最大程度地伸长了的状态的片的实际厚度进行测量。
95.口罩用片10整体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上,且优选100g/m2以下。
96.只要在起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在第1纤维层11 与第2纤维层12之间,以及根据需要在第1纤维层11与第3纤维层 13之间,配置其他纤维层。在还配置有其他纤维层的情况下,各纤维层11、12与其他纤维层的各边界面以及各纤维层11、13与其他纤维层的各边界面分别独立,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不明显的。此外,可以是第1纤维层11与其他纤维层构成为不可剥离,且其他纤维层与第2纤维层12构成为可剥离,还可以是第1纤维层11与其他纤维层构成为可剥离,且其他纤维层与第2纤维层12构成为不可剥离,或者还可以是各纤维层11、12以及其他纤维层的各层之间分别构成为可剥离或者不可剥离。同样,
可以是第1纤维层11与其他纤维层构成为不可剥离,且其他纤维层与第3纤维层13构成为可剥离,还可以是第1 纤维层11与其他纤维层构成为可剥离,且其他纤维层与第3纤维层13 构成为不可剥离,或者还可以是各纤维层11、13以及其他纤维层的各层之间分别构成为可剥离或者不可剥离。作为其他纤维层,例如能够使用包含上述的合成纤维的无纺布。
97.口罩用片10的所有纤维层间可剥离的话,能够容易地确认纤维层间的异物的混入,从提高口罩用片的品质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在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相邻的方式中,优选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构成为可剥离。此外,在第3纤维层13与第1纤维层11相邻地配置的情况下,优选第1纤维层11与第3纤维层13构成为可剥离。
98.对于上述的口罩用片10以单片状态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口罩用片10例如能够使其卷绕而成为卷绕体。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构成为长条状的连续体,能够使该口罩用片在长度方向上卷绕,成为卷绕体的形态。
99.在口罩用片为卷绕体的形态的情况下,优选口罩用片10在其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具有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的穿孔线(形成为线状的多个孔眼)。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每当要使用口罩用片10时进行切割,能够以单片的形态使用口罩用片,因此能够保证清洁感,口罩用片10和具有该口罩用片10的口罩的使用感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该形态在将口罩用片10作为过滤片使用的情况下是有利的。
100.以下,对口罩用片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以图5所示的二层结构的形态为例,参照图7所示的制造装置100进行说明。优选适用于制造口罩用片10的制造装置100,包括坯料卷110、纺丝喷嘴120、接合部形成部130和穿孔线形成部140。
101.首先,从坯料卷110将构成第2纤维层12的纤维片原料送出,使其在输送方向md上输送。从坯料卷110送出的原料,例如能够使用纺粘无纺布等无纺布的原料。
102.接着,在输送方向md上被输送的第2纤维层12的原料上,层叠第1纤维层11。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沿与输送方向md正交的宽度方向cd配置有多个的纺丝喷嘴120,将构成第1纤维层11的纤维直接且连续地纺丝到在输送方向md上输送的第2纤维层12的原料的上表面(以下,也将该制法称为第1制法。)。由此,在第2纤维层12的原料的上表面,优选在第2纤维层12的原料的上表面整个区域堆积第1 纤维层11的构成纤维而形成层叠体1s。该层叠体1s构成为在输送方向md上延伸的带状,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邻接。
103.纺丝喷嘴120例如能够使用用于熔喷法、电场纺丝法的装置。从高效地形成直径较细的纤维的观点出发,优选能够使用用于电场纺丝法的装置。作为用于电场纺丝法的装置,典型地包括:释放含有树脂的原料液的导电性的喷嘴;导电性的电极,其与喷嘴相对地配置,在其与该喷嘴之间产生电场;和电压产生部,其是在喷嘴与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电源,该装置能够从喷嘴向电场中的对象物释放原料液。
104.在层叠体1s的形成中,也可以代替由纺丝喷嘴120进行的第1纤维层11的构成纤维的纺丝,例如不设置纺丝喷嘴120,而将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层叠而成的二层结构的无纺布原料作为坯料卷110 预先制作出来,将该无纺布原料从坯料卷110送出,使其在输送方向 md上输送。此外,也可以单独地使用第1纤维层11的坯料卷和第2 纤维层12的坯料卷,从各坯料卷送出原料,在第2纤维层12的上表面层叠第1纤维层(以下,也将该制法称为第2制法。)。
105.另外,在形成图6所示的三层结构的口罩用片10的情况下,将第 1纤维层11层叠到第2纤维层12的原料上之后,例如将构成第3纤维层13的纤维片原料从第2坯料卷(未图示)送出并将其沿输送方向 md输送,在第1纤维层11的上表面层叠第3纤维层13,能够形成三层结构的层叠体1s。在该情况下,坯料卷110与第2坯料卷是分体的。该形态的层叠体1s是沿输送方向md延伸的带状的层叠体,第3纤维层13和第2纤维层12隔着第1纤维层11配置,第1纤维层11和第3 纤维层13、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彼此相邻。从第2坯料卷放出的原料,例如能够使用纺粘无纺布等无纺布的原料。
106.作为形成图6所示的三层结构的口罩用片10的其他方法,能够举出以下的方法。首先,按规定的方法对纤维进行纺丝,形成第2纤维层12。接着,在第2纤维层12上,以平均纤维直径比第2纤维层12 的构成纤维小的方式对纤维进行纺丝而形成第1纤维层11。第1纤维层11的构成纤维以优选成为0.2μm以上且2μm以下的方式被纺丝。然后,在第1纤维层11上,以平均纤维直径比第1纤维层11的构成纤维粗的方式对纤维进行纺丝而形成第3纤维层13,得到三层结构的层叠体1s(以下,也将该制法称为第3制法。)。
107.然后,使层叠体1s通过压花辊或者后述的接合部形成部130,使各纤维层一体化。即,通过本制造方法得到的片,为与所谓的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同样的形态,sms无纺布中的熔喷层相当于第 1纤维层11。此时的第1纤维层11的层数能够根据作为目标的口罩用片而适当改变,例如能够采用与smms无纺布、smmms无纺布同样的结构。
108.上述的第1至第3制法中,第1纤维层与其他纤维层的紧贴性高,从作为片整体容易得到一体感强的片的观点出发,相比于第2制法,优选采用第1制法或者第3制法。也就是说,作为优选的制法,优选按照第2制法<第1制法或者第3制法的顺序来采用。
109.接着,将层叠体1s导入接合部形成部130,形成将第1纤维层11 和第2纤维层12接合的接合部b,使各纤维层形一体化。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b形成为散点状。接合部形成部130例如能够使用超声波压纹装置、热压纹装置等。接合部b的形成可以在层叠体1s的俯视时的整个区域中进行,也可以代替此方式,仅在口部对应区域a的预定形成部位形成。在为三层结构的层叠体1s的情况下,接合部b至少将第1纤维层11与第2纤维层12接合即可,除了各纤维层11、12,还可以将第3纤维层13接合,能够使各纤维层一体化。在为三层结构的层叠体1s的情况下,在层叠了各纤维层11、12、13的状态下一起导入到接合部形成部130中将各纤维层同时一体化,这样能够减少接合部b的形成个数,确保适度的通气性,并且提高片强度,故而优选。
110.在将接合部b形成为散点状的情况下,接合部b彼此的沿输送方向md的间隔各自独立,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
111.另外,接合部b彼此的沿宽度方向cd的间隔各自独立,优选为 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 以下。接合部b彼此的各间隔根据作为测量对象的各接合部b的重心点之间的距离来测量。
112.形成有接合部b的层叠体1s为长条状的片,因此能够使其为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该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通过对其进行卷绕,能够作为将该片10卷绕而成的卷绕体进行保管或者流通。该卷绕体例如是口罩用片10的坯料卷。
113.另外,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通过以使其成为规定的尺寸的方式实施切割等加工,能够得到单片的形态的口罩用片10。该口罩用片10 优选能够以过滤片的方式使用。单片的
形态的口罩用片10也能够以在将其层叠了多个的状态下收纳于包装袋内的包装体的方式,进行保管或者在市场上流通。
114.作为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的另一加工方式,对于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在该片10的宽度方向cd上的两端部沿输送方向md以规定的间隔安装挂耳部,然后,在沿输送方向md的挂耳部彼此之间在宽度方向上将片10切断,由此能够形成为具有挂耳部的口罩用片10。也可以代替此方式,以使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成为规定的尺寸的方式切断成单片,之后将挂耳部安装在周缘部,由此能够得到具有挂耳部的单片的口罩用片10。上述口罩用片10优选能够作为口罩主体5本身使用,能够直接作为口罩1使用。
115.作为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的又一加工方式,将口罩用片10导入穿孔线形成部140,形成由不连续的切入部的排构成的穿孔线c。穿孔线c沿与口罩用片10的长度方向(即输送方向md)交叉的方向形成、优选沿宽度方向cd形成。穿孔线c沿与口罩用片1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在层叠体1s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穿孔线形成部140例如能够使用对口罩用片10断续地照射激光,在厚度方向上切割该片10的装置等来进行处理。
116.穿孔线c的沿延伸方向的穿孔线c的切入部的长度各自独立,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且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此外穿孔线c的沿延伸方向相邻的切入部彼此的间隔各自独立,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且优选为20mm 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
117.在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形成有穿孔线c的情况下,口罩用片10 也没有完全断开,因此形成有穿孔线c的口罩用片10为长条状的形态。于是,将形成有穿孔线c的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卷绕,作为将该片 10卷绕而成的卷绕体10a进行保管或者流通。
118.形成有穿孔线c的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的卷绕体10a能够例如在与卷绕体10a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切断,成为与卷绕体10a相同的直径且与卷绕体10a相比沿宽度方向cd的尺寸小的第2卷绕体10b (参照图8)。而且,第2卷绕体10b中的口罩用片10如图8所示,例如能够将其缠绕为卷状而单独地分成小卷,成为与第2卷绕体10b 相比直径小的第3卷绕体10c。
119.这样的实施方式的第3卷绕体10c,为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穿孔线c的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的卷状物。第3卷绕体10c与卷绕体 10a相比沿宽度方向cd的尺寸小、且与第2卷绕体10b相比直径小。
120.第3卷绕体10c如图9所示,例如也能够作为将其收纳于包装袋 50的包装体80进行保管或在市场上流通。该图所示的包装袋50在其任意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收纳于包装袋50的口罩用片10抽出的开口部51,能够将口罩用片10从开口部51抽出。将包装体80内的口罩用片10从开口部51抽出后,将口罩用片10在规定的位置例如形成有穿孔线c的位置撕断,能够得到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即来自第3卷绕体10c的单片的口罩用片10。该口罩用片10优选能够以过滤片的方式使用。
121.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每次使用时取出清洁且未使用的片,简单地得到具有规定的尺寸的单片的片。此外,能够更简单地从一个卷绕体得到多个单片的口罩用片10。其结果是,作为过滤片的使用感和使用时的便利性更进一步得到提高。
122.通过以上的步骤,能够得到各实施方式的口罩用片10。此外,根据上述的说明可以明确,本实用新型不仅提供口罩用片和口罩,还提供口罩用片的使用方法。作为该使用方
法,能够将口罩用片作为相对于口罩中的口罩主体可拆装的过滤片使用。也可以代替此方式,将口罩用片用作口罩主体。
123.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124.[实施例]
[0125]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0126]
[实施例1]
[0127]
作为口罩用片10,得到如图6所示的三层结构的片。首先作为第 2纤维层12,将由pp树脂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原料一边在输送方向 md进行输送,一边在其上表面整个区域朝向16个纺丝喷嘴120,从而进行电场纺丝法,在第2纤维层12的上表面形成第1纤维层11。第 1纤维层11的构成纤维的纺丝条件如下。接着,作为第3纤维层13,将由pp树脂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原料层叠在第1纤维层11的上表面,得到三层结构的层叠体1s。该层叠体1s中的各纤维层11、12、13均没有形成接合部b。
[0128]
将该层叠体1s导入接合部形成部130并实施超声波压纹加工,形成将各纤维层11、12、13接合的散点状的接合部b,得到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接合部b为直径1mm的俯视为正圆形的形状,每一个接合部b的平均面积为0.785mm2。接合部b彼此的沿输送方向md的间隔均为5.1mm,接合部b彼此的沿宽度方向cd的间隔均为3.42mm。在口部对应区域a中的20mm
×
20mm的范围中形成的接合部b的个数为15个。
[0129]
然后,将长条状的口罩用片10以沿输送方向md的长度为150mm,沿宽度方向cd的长度为100mm的方式切断,得到本实施例的单片的口罩用片10。
[0130]
<纺丝条件>
[0131]
·
纺丝环境:25℃,50%rh
[0132]
·
电场纺丝用原料液:含有95质量%的pp(polymirae社制, mf650y,融点155℃),且作为添加剂含有5质量%的酰基烷基牛磺酸盐(n-硬脂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日光chemicals株式会社制, nikkol smt)的树脂组成物的加热熔融液。
[0133]
·
对纺丝喷嘴的施加电压:﹣10kv
[0134]
·
纺丝喷嘴与纤维层的最短距离:300mm
[0135]
·
喷嘴的直径:0.25mm
[0136]
[实施例2~6]
[0137]
调整电场纺丝时的第2纤维层12的输送速度和施加电压,在第2 纤维层12的上表面制作克重和平均纤维直径如表1所示的第1纤维层 1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三层结构的单片的口罩用片10。
[0138]
[实施例7~9]
[0139]
调整电场纺丝时的第2纤维层12的输送速度和施加电压,在第2 纤维层12的上表面制作克重和平均纤维直径如表1所示的第1纤维层 1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三层结构的单片的口罩用片10。
[0140]
[比较例1]
[0141]
除了以使第1、第2和第3纤维层分别成为如表1所示的克重的方式进行改变,且没
有形成接合部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三层结构的单片的口罩用片10。
[0142]
[厚度和通气阻力的评价]
[0143]
实施例的口罩用片的厚度t1以及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口罩用片的通气阻力,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了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0144]
[微粒子捕集率的评价]
[0145]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口罩用片的微粒子的捕集率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测量。
[0146]
手持气体中颗粒计数器(beckman coulter株式会社制,metone hhpc6+),以用评价对象的口罩用片封住该计数器的测量端子的方式固定片。然后,将25℃、50%rh的大气中的微粒子(颗粒径 1.0μm以上)作为对象,测量出在片厚度方向上通过了的颗粒个数p1。另外,在没有配置片的状态下,测量出颗粒个数p2。根据测量出的各颗粒个数p1、p2,基于以下的式子计算出微粒子捕集率(%)。微粒子捕集率越高,表示口罩用片的微粒子的捕集性能越高。结果如表1所示。
[0147]
微粒子捕集率(%)=100
×
(p2-p1)/p1
[0148]
[使用感的评价]
[0149]
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口罩用片的使用感,对以下的项目(1)和项目(2),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使用感的评价中所使用的口罩用片,用橡皮筋等将挂耳部设置在口罩用片的口部对应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简易的口罩形状。使评价成员佩戴该口罩进行评价。
[0150]
(1)呼吸的容易性
[0151]
使20~30岁的男女共计5名评价成员佩戴口罩用片,对呼吸的容易性按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评价为最多被选择的评价的点数的值。
[0152]
3点:佩戴时能够自然地进行呼吸,使用感优越。
[0153]
2点:佩戴时感到一些呼吸困难,但使用感没有问题。
[0154]
1点:佩戴时大体上能够进行呼吸,但长时间佩戴会感到困难,使用感差。
[0155]
(2)佩戴感
[0156]
使20~30岁的男女共计5名评价成员佩戴口罩用片,对该片的佩戴感按以下基准进行评价。评价为最多被选择的评价的点数的值。
[0157]
3点:在抓持时或者佩戴时能够感觉不到口罩用片的硬度、厚度地进行佩戴,使用感优越。
[0158]
2点:在抓持时或者佩戴时稍稍感觉到口罩用片的硬度、厚度,但使用感没有问题。
[0159]
1点:在抓持时或者佩戴时容易感觉到口罩用片的硬度、厚度,长时间佩戴会感到不适,使用感差。
[0160]
[表1]
[0161][0162]
如表1所示,本实施例的口罩用片10的微粒子异物的捕集性能优异,薄且通气性也良好,随之使用感也高。
[0163]
尤其是,实施例1和2的口罩用片、更优选实施例2的口罩用片,是兼具微粒子异物的高捕集率、通气阻力的降低和使用感高的评价的片。
[0164]
附图标记说明
[0165]
1 口罩
[0166]
5 口罩主体
[0167]
10 口罩用片
[0168]
10a、10b、10c 卷绕体
[0169]
11 第1纤维层
[0170]
12 第2纤维层
[0171]
13 第3纤维层
[0172]
50 包装袋
[0173]
80 包装体
[0174]
100 制造装置
[0175]
a 口部对应区域
[0176]
b 接合部
[0177]
c 穿孔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