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鼻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1052发布日期:2022-05-06 08:0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鼻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鼻夹。


背景技术:

2.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蔓延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预防这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佩戴防护口罩。
3.然而,由于口罩与人的面部曲线并不能完全贴合,导致佩戴口罩时,鼻梁部的凸起会使口罩与面部产生缝隙,这给了病毒或病菌可乘之机,降低了防护效果。
4.同时,口罩与鼻梁部的缝隙也是人呼吸时呼气的主要出口,因为口罩主体具有一定的气阻性,当口罩与鼻梁部有缝隙时,此缝隙就成了呼出气体阻力最小的地方,而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含有大量的水汽的湿热气体,当外界气温较低时,若佩戴口罩的人同时佩戴有眼镜,而眼镜由于长时间处于外界,温度较低,含有大量水汽的湿热气体遇到低温的眼镜片,会在镜片上凝结成水雾,严重妨碍了佩戴人员的视线,这对佩戴眼镜的人而言将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
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在口罩鼻梁处增设了可塑性的铝条,人们佩戴时捏制铝条,以期望铝条能与人的鼻梁部外形保持一致,提高口罩佩戴时的密封性,存在以下问题:
6.1、由于铝条非常软,非常容易塑形,而口罩为了整体佩戴的密封性,均是通过弹性束带佩戴,时间长了,产生形变的铝条会在弹性束带的作用下,逐渐伸展,导致鼻梁部与口罩之间的密封性再次被打破,仍然会出现缝隙,给病毒或病菌的侵提供成了可乘之机。
7.2、防护口罩均是一次性防护用品,一般连续使用几小时后就需要丢弃,而铝条也被同时丢弃,导致了金属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鼻夹。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口罩鼻夹,包括u型弹性主体,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上边沿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外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2.先将口罩插入所述夹持部实现口罩的塑形,然后佩戴,利用u型弹性主体自身的弹性夹持在鼻梁处,确保口罩与鼻梁处的密封性;u型弹性主体的弯曲曲线可以通过采集口罩使用地的人进行数据统计,获得覆盖大多数人的标准弯曲曲线进行定制一款或多款,确保u型弹性主体与使用地人们的面部曲线相贴合,气密性更好,防护效果更佳。更换口罩时可以将此鼻夹取下消毒后重复使用,借助本鼻夹,口罩本体不再需要设置铝条,且与鼻梁部密封性好,确保了口罩的防护效果,也减少了金属铝的使用。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4.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内部设有防滑条。进一步提升夹持牢固程度。
15.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宽度大于等于1cm。提升夹持牢固程度,同时降低鼻梁部局部位置承受的压力。
16.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夹,所述夹持夹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上边沿的两端。以最少的材料实现牢固的夹持,且夹持口罩时的操作更加方便。
17.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包括内部的弹性钢片和包裹在外部的柔性包裹层。弹性钢片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确保牢固的夹持在鼻梁上。
18.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端部的厚度逐渐缩小,得以减小夹持部端部位置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口罩的密封性。
19.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由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简称pla)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透氧性、透气性,亲肤性高,长时间佩戴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20.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角部设有缓冲垫,避免尖锐的角部刺痛皮肤。
21.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硅胶材质,柔软防腐,佩戴舒适;
22.优选地,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角部和/或边沿部设有圆滑倒角,避免尖锐的角部刺痛皮肤。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u型弹性主体宽度示意图;
30.图8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31.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32.1、u型弹性主体;1.1、端部;2、夹持部;2.1、夹持夹;3、弹性钢片;4、包裹层;5、缓冲垫;6、倒角;7、防滑条;d、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4.实施例1:
35.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鼻夹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口罩鼻夹包括u型弹性主体,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上边沿设有一体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外侧。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宽度d等于1cm,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宽度如图7所示。
36.实施例2:
37.如图2所示,区别于实施例1,本例中,本例中,所述夹持部由两个夹持夹组成,两个所述夹持夹分别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上边沿的两端。
38.实施例3:
39.如图3所示,区别于实施例1和2,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内部设有防滑条。
40.实施例4:
41.如图4所示,本例中,所述u型弹性主体由内部的弹性钢片和包裹在外部的硅胶包裹层组成。
42.实施例5:
43.如图5所示,区别于实施例4,本例中,所述u型弹性主体通体由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
44.实施例6:
45.本例中,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角部设有硅胶缓冲垫。
46.实施例7:
47.如图6所示,区别于实施例6,本例中,所述u型弹性本体的角部和边缘处设有倒角,避免尖锐的角部戳伤人的皮肤。
48.实施例8:
4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弹性本体的两个端部厚度逐渐缩小,进而夹持部的夹持缝越来越靠近皮肤位置,以减小u型弹性本体端部位置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弹性主体,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上边沿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外侧;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内部设有防滑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宽度大于等于1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夹,所述夹持夹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上边沿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包括内部的弹性钢片和包裹在外部的柔性包裹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端部的厚度逐渐缩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由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3、4、5、6任一项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角部设有缓冲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为硅胶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1、3、4、5、6任一项所述的口罩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角部设有倒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鼻夹,包括U型弹性主体,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上边沿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U型弹性主体的外侧。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鼻夹更换口罩时可以将此鼻夹取下消毒后重复使用,借助本鼻夹,口罩本体不再需要设置铝条,且与鼻梁部密封性好,确保了口罩的防护效果,也减少了金属铝的使用。也减少了金属铝的使用。也减少了金属铝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桂平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5/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