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形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8656发布日期:2022-09-30 17:4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形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形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


背景技术:

2.近些年,随着女生消费者对自身形体、健康的追求以及运动潮流的热衷,也促使着运动装备的推陈出新,运动内衣作为女性消费者的必备单品之一,但传统的运动内衣款式设计单一,外观上美感不足,而款式新颖的又存在舒适度不佳、功能性不足的问题。相比于一些具有美感的内衣,运动内衣由于要满足高强度运动下保持较好的包裹性、支撑性和弹性要求,其塑形效果和透气排汗性能表现都较差。因此,款式新颖、美感强且功能效果好的运动内衣开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形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所述运动背心的款式新颖、风格独特,通过多组织编织形成较强的外观美感、设计感以及塑形瘦身效果,同时所述运动背心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和舒适透气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塑形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包括内衣主体以及设置于内衣主体底部的弹性下摆束带,所述内衣主体包括前片、后片以及连接于前片和后片的肩带,所述肩带和后片组合呈工字型;所述内衣主体是由底纱和面纱编织而成,所述底纱为尼龙包覆纱,所述面纱为弹性涤纶。
6.进一步的,所述前片设置有第一组织部和第二组织部,所述第一组织部与第二组织部为一体无缝连接,所述第一组织部呈u型。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织部是按第一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第一横路以及第二横路的第一编织位、第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第三横路以及第四横路的第二编织位、第四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均为底纱成圈、面纱不成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织部是按第二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四个所述横路的所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
9.进一步的,所述肩带设置有上背连接部,所述后片设置有与上背连接部下端连接的中背连接部,所述上背连接部和中背连接部为一体无缝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上背连接部是按第三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第一横路以及第四横路的第一编织位、第三编织位、第四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第二横路以及第三横路的第四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为底纱成圈、面纱不成圈。
11.进一步的,所述中背连接部是按第四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四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第一横路以及第三横路的第一编织位、第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第二横路以及第四横路的所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不成圈单元。
12.进一步的,两条所述肩带靠近上背连接部的一端均设有透气斜网纹。
13.进一步的,所述后片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条形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性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所述运动背心的前片、肩带和后片均采用不同组织结构进行面料的编织,使得该运动背心的款式设计新颖、风格突出。同时通过纱线选型和多组织设计得到一种塑性效果好、吸湿排汗性能好、透气性强且支撑强度高的运动背心。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组织的花型意匠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组织的花型意匠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组织的花型意匠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四组织的花型意匠图。
21.附图标记为:1-弹性下摆束带、2-前片、200-第一组织部、201-第二组织部、3-后片、4-肩带、5-连接部、500-上背连接部、501-中背连接部、6-透气斜网纹、7-透气条形纹。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实施例
24.如图1-2所示,一种塑形瘦身透气排汗的运动背心,包括内衣主体以及设置于内衣主体底部的弹性下摆束带1,所述内衣主体包括前片2、后片3以及连接于前片2和后片3的肩带4,所述肩带4和后片3组合5呈工字型;所述内衣主体是由底纱和面纱编织而成,所述底纱为尼龙包覆纱,所述面纱为弹性涤纶。
25.具体地,所述底纱为高弹亲水性尼龙包覆纱,所述面纱为拒水速干性弹性涤纶,通过底纱和面纱的组织能够确保亲肤面及时吸附汗渍,由里向外传导,利用面纱弹性涤纶的拒水速干性把水分快速蒸发,从而达到透气排汗的效果。同时,底纱和面纱的高弹性收缩包裹身体,起到贴身塑性的效果。
26.进一步的,所述前片2设置有第一组织部200和第二组织部201,所述第二组织部201位于第一组织部200的两侧,所述第一组织部200与第二组织部201为一体无缝连接,所述第一组织部200呈u型。通过第一组织部200和第二组织部 201的设置使前片2的线条感强,在视觉上具有良好的塑性效果,外观美感和设计感强。
27.参阅附图3-6,所述第一组织部200是按第一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第一横路以及第二横路的第一编织位、
第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第三横路以及第四横路的第二编织位、第四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均为底纱成圈、面纱不成圈。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织部201是按第二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四个所述横路的所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
29.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组织部200与第二组织部201无缝连接,通过采用不同的花型组织形成独特的风格,第一组织部200的面料的透气性好、弹性佳,第二组织部201的面料更为紧致贴肤,展现出较强的支撑性和包裹性。
30.进一步的,所述肩带4设置有上背连接部500,所述后片3设置有与上背连接部500下端连接的中背连接部501,所述上背连接部500和中背连接部501为一体无缝连接形成背部连接部5。
31.进一步的,所述上背连接部500是按第三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第一横路以及第四横路的第一编织位、第三编织位、第四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第二横路以及第三横路的第四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为底纱成圈、面纱不成圈。
32.进一步的,所述中背连接部501是按第四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第四组织包括由上至下的四个横路,每个所述横路包括四个编织位,第一横路以及第三横路的第一编织位、第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第二横路以及第四横路的所有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的底纱、面纱均为不成圈单元。
33.其中,所述上背连接部500的面料弹性佳、强度高,能够使肩带和后片连接稳定,避免肩带的松动、移位或脱落,而中背连接部501的面料透气性强、吸湿排汗性好。所述肩带4和后片3采用背部连接部5的设计,以及第一组织部、第二组织部的组合设计形成设计感强的运动背心,同时具有透气排汗的功能。
34.进一步的,两条所述肩带4靠近上背连接部的一端均设有透气斜网纹6。
35.进一步的,所述后片3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条形纹7,所述透气条形纹7位于中背连接部501的两侧。
36.所述透气斜网纹6和透气条形纹7的设计使该运动背心的设计感增强,外观美感足,并且增强了其透气排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原料选型和多组织设计得到一种塑性效果好、吸湿排汗性能好、透气性强且支撑强度高的运动背心。
3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