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9001发布日期:2023-10-12 09:4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衣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者睡眠时使用的衣服系统。


背景技术:

1、近来,人们难以保持高质量且足够良好的睡眠以保持心平气和及身体健康。另一方面,通常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与保持生命所必须的其他功能同样受到运动量减少等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发生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睡眠时间变短,浅睡增多,深睡减少。也就是说,痴呆症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健康寿命也不可避免地缩短。

2、人一生(日常活动)的时间由大约34~50%的家庭之外的社会性活动、大约17~33%的家庭生活和其余约33%的睡眠时间构成,并由生物钟调节。显然,睡眠时间在保持记忆,保养内脏机能方面有重大作用,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睡眠时间以外的活动由心理或身体环境等亦即水分摄入、营养(反映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运动、睡眠、生活习惯、记忆、生存意义等支撑。反过来,睡眠反映身体或心理的疲劳、压力、心理状态、其他社会活动、营养、运动、生活习惯等,其质和量受到这些内容影响。

3、另外,众所周知地,睡眠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体温变化、发热量(运动量、饮食内容等)和散热量(出汗能力等)的平衡等,睡眠还颇受居住地区的气候即温度、湿度、声音、光、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的影响。关于个体差异,在个体的身体组成、特别是与发热量相关的肌肉量、与骨骼、散热及出汗相关的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内脏的发育及年龄增长程度、生活方式病的组合、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等、工作质量及内容等广泛范围内产生巨大差异。此外,实际上,即使从湿球黑球温度来看,体感舒适温度也颇受湿度影响。

4、其中,关于身体各部位温度由与温度上升相关的因素和与温度下降相关的因素规定。

5、首先,与温度上升相关的因素具有:

6、1热传递(主要通过动脉血),

7、2热产生(主要通过肌肉、内脏(例:肝脏)及充血、炎症反应),3热对流(从经过裸露的皮肤的高温气体(或液体)向皮肤传热),

8、4热传导(从直接接触的高于体温的表面(固体)向低温的体表面传热),

9、5抑制热对流传导(肥胖(体表面积减少)、厚衣服、挡风)。

10、其次,与温度下降相关的因素具有:

11、6散热及热辐射(为减小与周围环境的温差,红外线、体表面积(消瘦)、自律神经平衡产生影响)

12、7蒸发(例如,汗液气化带来的降温)

13、8热对流(向经过裸露的皮肤的低温气体(或液体)传热,例如,通风)

14、9热传导(从体表向比体表温度低的表面(固体)传热,或者,从直接接触的高温表面向低温(例如,缺血部位)表面传热)

15、10热输出(主要通过静脉血、皮下静脉、毛细血管引起的缺血)

16、热产生源于肌肉运动(60%)和内脏代谢(40%)。此外,交感神经兴奋、甲亢、过度肥胖等也会影响体温上升。另一方面,若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或瘦弱,则导致体温下降。

17、早有报道称,若遇酷暑或严寒,在睡眠中因低体温症或中暑而陷入危险的老年人、过度肥胖者或老年衰弱者(frailty)、各种疾病合并症患者等身体会突然发生变化。虽然能够使用合适的空调进行相当的防范,但在近年的异常天气条件下,一般的空调是不够用的。为了慎重起见,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保持体温的机制。

18、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感知充当身体表面和身体深部温度的各传感器的神经所感知到的身体的温度,以及肌肉、肝脏等脏器组织的温度,并适当地保持身体表面与深部之间的温度差。即,若指尖等末梢血管感知到寒冷,则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收缩并降低散热来保持体温,并通过颤抖使肌肉产生热量,防止体温下降。但是,若因外部气温(湿度)的变化(室外的(极)低温、室内空调的过度使用)、过度减肥、运动不足导致的肌肉减少、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等,引起产热降低、压力、老化,因变形性脊椎病等引起自律神经的平衡紊乱、血管的收缩功能下降,则无法保持与散热之间的平衡,全身的温度下降,形成低体温症。即,低体温症是在身体的散热远远超过产热的情况下发生的。此外,体内的热产生约60%源于肌肉,约40%源于肝脏等内脏。

19、另一方面,虽然身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热负荷的较大变动,但是,大量或长时间地暴露在超过其散热能力的热量下,会使深部体温升高并导致中暑。深部体温轻度短暂性的升高是能够忍耐的,但是,剧烈的上升(一般,超过41℃)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尤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重体力劳动和激烈的运动时,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的释放。其结果,引发细胞功能障碍,激活炎症级联反应。这种病理生理学过程类似于长时间休克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20、从上述内容得到如下启示:尤其,在睡眠过程中,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湿度及温度环境会带来熟睡,但只要稍稍偏离该范围,就会令人感到难以入睡,或者,若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则会引起低温症或中暑,由于极度出汗引起脱水而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肺梗塞、心律失常,或者,在不能出汗的情况下,产生心力衰竭、肾功能下降等。如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述自律性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舒适环境的范围变小。由此可以理解,根据个人的体温调节能力,针对老年人、过度肥胖或老年衰弱(frailty)、特定疾病的合并症患者,需要根据季节、身体状况、睡眠的各阶段积极地调节温度和湿度。

21、另外,基本常识是寒头暖足(使日间温热的脑部降温),若肉体过度疲劳,加之局部肌肉的急性炎症性变化,则温度上升,伴随温度上升的疼痛如同睡眠噪音。事实上,洗浴、按摩或冰袋也有效果。因为床上的局部温度控制归根结底是对与身体的接触点的温度控制,所以,可以同时使用被褥,但是,若考虑到翻身和身体移动,则在实际上,踢开了被褥而因冬季或打开冷气等而形成低体温状态是经常发生的,难以仅用传统的被褥或睡衣来控制温度。

22、为此,提出了各种能够调整使用者的身体的(体感)温度、湿度的衣服。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体感温度调节衣料,其安装有送出经除湿用冷却过滤器除湿及冷却后的空气的空气扇。从空气扇向使用者穿着的衣服的内侧送出空气。并且,从该空气扇送出的空气以空气扇为中心向衣服的内侧扩散。

23、现有技术文献

24、专利文献

2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96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在此,例如,能够设想,在气温高的季节等,为了获得舒适的睡眠,在睡眠时穿着专利文献1的身体冷却用衣料来给身体降温。但是,适合身体各部位(例如,头部、颈部、手臂、腿部和腹部等)的温度是不同的。例如,既有诸如脑部、睾丸、急性炎症部位等需要强降温的部位,也有诸如慢性炎症部位、下肢、卵巢、肝脏、肾脏等内脏等无需过度降温的部位。因此,睡眠所期望的是依据季节、天气等环境、个人的身心状态等,以适合使用者身体各部位的温度送风。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难以分别单独地对身体各部位送风。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分别对与使用者的身体部位对应的每个区间适当地送风的衣服系统。

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衣服系统具备:供使用者穿着的衣服;对所述衣服送出风的送风单元;控制所述送风单元的控制装置,所述衣服被划分为分别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体的多个部位对应的多个区间,包括位于所述使用者一侧的内层和从该内层观察位于与所述使用者相反一侧的外层,所述送风单元针对所述多个区间的每一个,向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送风,所述控制装置对送风单元向每个所述区间送出风进行控制。

5、发明的效果

6、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衣服系统针对衣服的与身体的各部位对应的多个区间的每一个(即,每个部位)控制送风。例如,能够使有无送风、送风时机、风量、温度以及湿度等因各个区间而不同。即,能够对各个身体部位分别单独适当地送风。因此,能够为穿着衣服系统睡觉的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睡眠。并且,能够不依赖于化学物质、药剂,而通过个体差异较小的物理学或环境方法,实现睡眠的个体优化,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睡眠质量,在预防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同时,提高睡眠之外的活动的生产率。另外,通过实现舒适的睡眠,还能够保持认知功能并延长健康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