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4853发布日期:2022-09-27 22:0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防滑拖鞋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滑易干拖鞋。


背景技术:

2.拖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现代居室地面以光滑明亮为主要装饰特点,为提升人们行走的安全性,防滑拖鞋应运而生,其具有良好的干摩擦和湿摩擦系数,能够保证人们在湿滑地面行走的安全性。防滑拖鞋一般通过材料本身和其鞋底花纹两种渠道来提高其防滑性能。其中,鞋底花纹提升的防滑性能依赖性强,耐久性差,随着花纹的磨损,其防滑性能也逐渐减小甚至丧失。材料本身来提升其防滑性能一般是采用发泡材料来增加拖鞋内部的微孔结构,通过孔道内的气压,予以地面一定的吸附力,进而提高拖鞋的防滑性能。但是,这样的微孔结构同时也造成拖鞋易吸水和吸污,难以清洗干净,干燥速度慢的缺点。此外现有的微孔拖鞋鞋底材料一般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经发泡制成,存在易磨损的缺点,鞋底易磨损后变光滑,降低了其防滑性能。
3.因此,提供一种防滑、易干且耐磨损的拖鞋是现有防滑拖鞋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易干拖鞋,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防滑易干拖鞋,包括防滑鞋底和帮面。
7.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鞋底为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经发泡制成。
8.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增强聚氯乙烯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氯乙烯60-90份、增塑剂25-50份、耐磨增强剂15-25份、稳定剂0.5-1.2份、润滑剂0.5-2份、发泡剂2.5-5份。
9.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为石油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按照质量比3-5:1-3混合组成。
10.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增强剂为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
11.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12.将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白炭黑,并超声分散20-40mi n,然后加入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并调节溶液的ph至4-5,加热至40-60℃搅拌反应24-48h,然后降至室温,抽滤,用乙醇、水洗数次,干燥,得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其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白炭黑、硅烷偶联剂的用量比为10ml:1g:2-3g。
13.上述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的制备过程中,利用了白炭黑表面富含的羟基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含有的环氧基反应,形成接枝,同时硅氧烷的硅氧链在水和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形成超支化硅氧烷,得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该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引入聚氯乙烯基料中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有机硅提高了白炭黑在有机基料中分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白炭黑的团聚和析出),二是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为柔性链和刚性颗粒的组
合,不但发挥白炭黑无机刚性颗粒的耐磨增强,能够发挥有机硅柔性链的弹性增强,同时有机硅中为硅氧键,其耐磨损性能高于聚氯乙烯,提高了鞋底的耐磨性能,三是通过修饰有有机硅的白炭黑加入聚氯乙烯基料中,使得聚氯乙烯基料中均匀分散有硅氧烷链,通过硅氧烷链的拒水和防污性能,提高了鞋底发泡形成泡孔的拒水和防污性能,提高了拖鞋的快干性,以及防污性能。
14.进一步地,所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3:1。
15.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16.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钡锌复合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
17.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
18.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剂为偶氮类发泡剂,如ac发泡剂、偶氮二异丁腈等。
19.进一步地,该种防滑易干拖鞋,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20.步骤一、将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倒入捏合机中,进行加热捏合,出料得捏合料,其中,加热蒸汽压力为0.28-0.30mpa,捏合40-55m i n后出料;
21.步骤二、将捏合料送入双辊塑炼机进行塑炼拉片,得片材,其中,塑炼温度为125-135℃;
22.步骤三、将片材装入鞋底模具中,送入平板硫化机中,进行塑化和发泡,然后冷却定型,脱模,剖切、修边,得鞋底;
23.步骤四、将鞋底和帮面进行复合,得防滑易干拖鞋。
24.进一步地,所述帮面的材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塑料材质或编织材质或皮质材质。
25.进一步地,所述鞋底和帮面的复合方式为粘胶胶合、线缝合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的组合。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向聚氯乙烯基料中引入了耐磨增强剂,所述耐磨增强剂为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同时利用了白炭黑无机刚性颗粒的耐磨增强作用,和有机硅的耐磨损增强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聚氯乙烯的耐磨性能,突出是,该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还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目的:一是,有机硅提高了白炭黑在有机基料中分散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白炭黑的团聚和析出);二是,有机硅为超支化聚硅氧烷,为柔性链,该柔性链与刚性颗粒组合能增强聚氯乙烯的弹性;三是,通过修饰有有机硅的白炭黑加入聚氯乙烯基料中,使得聚氯乙烯基料中均匀分散有硅氧烷链,通过硅氧烷链的拒水和防污性能,提高了鞋底发泡形成泡孔的拒水和防污性能,提高了拖鞋的快干性,以及防污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耐磨增强剂)的制备:
31.将10ml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1g白炭黑,并超声分散20m i n,然后加入2g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并调节溶液的ph至4-5,加热至40℃搅拌反应48h,然后降至室温,抽滤,用乙醇、水洗5次,干燥,得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所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3:1。
32.实施例2
33.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耐磨增强剂)的制备:
34.将10ml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1g白炭黑,并超声分散40m i n,然后加入3g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并调节溶液的ph至4-5,加热至60℃搅拌反应48h,然后降至室温,抽滤,用乙醇、水洗3次,干燥,得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所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3:1。
35.实施例3
36.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备:
37.步骤一:准备原料:防滑鞋底(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准备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氯乙烯60份、增塑剂25份、实施例1制备的耐磨增强剂15份、稳定剂0.5份、润滑剂0.5份、发泡剂2.5份;所述增塑剂为石油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按照质量比3:1混合组成,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所述发泡剂为ac发泡剂;帮面的材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塑料材质;
38.步骤二、将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倒入捏合机中,进行加热捏合,出料得捏合料,其中,加热蒸汽压力为0.28mpa,捏合55m i n后出料;
39.步骤三、将捏合料送入双辊塑炼机进行塑炼拉片,得片材,其中,塑炼温度为125℃;
40.步骤四、将片材装入鞋底模具中,送入平板硫化机中,进行塑化和发泡,然后冷却定型,脱模,剖切、修边,得鞋底;
41.步骤五、将鞋底和帮面进行复合,得防滑易干拖鞋;所述鞋底和帮面的复合方式为粘胶胶合。
42.实施例4
43.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备:
44.步骤一:准备原料:防滑鞋底(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准备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氯乙烯75份、增塑剂35份、实施例2制备的耐磨增强剂20份、稳定剂1份、润滑剂1份、发泡剂4份;所述增塑剂为石油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按照质量比5:2混合组成,所述耐磨增强剂为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所述发泡剂为偶氮类发泡剂,如ac发泡剂、偶氮二异丁腈等;帮面的材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编织材质;
45.步骤二、将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倒入捏合机中,进行加热捏合,出料得捏合料,其中,加热蒸汽压力为0.28mpa,捏合45m i n后出料;
46.步骤三、将捏合料送入双辊塑炼机进行塑炼拉片,得片材,其中,塑炼温度为130℃;
47.步骤四、将片材装入鞋底模具中,送入平板硫化机中,进行塑化和发泡,然后冷却定型,脱模,剖切、修边,得鞋底;
48.步骤五、将鞋底和帮面进行复合,得防滑易干拖鞋;所述鞋底和帮面的复合方式为粘胶胶合。
49.实施例5
50.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备:
51.步骤一:准备原料:防滑鞋底(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准备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氯乙烯90份、增塑剂50份、实施例1制备的耐磨增强剂25份、稳定剂1.2份、润滑剂2份、发泡剂5份;所述增塑剂为石油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按照质量比5:1混合组成,所述耐磨增强剂为有机硅接枝改性白炭黑。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的混合。所述发泡剂为偶氮类发泡剂,ac发泡剂;帮面的材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皮质材质;
52.步骤二、将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倒入捏合机中,进行加热捏合,出料得捏合料,其中,加热蒸汽压力为0.30mpa,捏合55m i n后出料;
53.步骤三、将捏合料送入双辊塑炼机进行塑炼拉片,得片材,其中,塑炼温度为135℃;
54.步骤四、将片材装入鞋底模具中,送入平板硫化机中,进行塑化和发泡,然后冷却定型,脱模,剖切、修边,得鞋底;
55.步骤五、将鞋底和帮面进行复合,得防滑易干拖鞋;所述鞋底和帮面的复合方式为线缝合。
56.对比例1
57.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备:与实施例3相比,将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中的耐磨增强剂等量份替换成以下步骤制备的耐磨增强剂,其余相同:
58.将10ml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2g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并调节溶液的ph至4-5,加热至40℃搅拌反应48h,升温至60℃减压旋蒸,得超支化聚硅氧烷;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所述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3:1。
59.对比例2
60.一种防滑易干拖鞋的制备:与实施例4相比,将耐磨增强聚氯乙烯的原料中的耐磨增强剂等量份替换成白炭黑,其余相同。
61.实施例6
62.将实施例3-5和对比例1-2获得的拖鞋进行以下性能测试:
63.磨损量:将雨鞋切割成6cm
×
2.5cm
×
1.5cm的样品,称重计重m0,然后将样品用于磨损试验中,试验完后用刷子刷净浮屑,称重计重m1,其中,砂轮(磨盘)转动速度为1000r/m i n,试验时间5mi n,砂轮表面粒度为60#,载荷800g,每种试样试验3次,取平均值,磨损量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磨损量=(m0-m1)/5;
64.弹性性能:按照astm d638进行测试;
65.防滑性能:干摩擦系数和湿摩擦系数按照gb/t 3903.6进行测试,测试介质为陶瓷砖;
66.干燥时间:将实施例3-5和对比例1-2获得的拖鞋浸入水中30mi n,然后取出放入25℃烘箱中,测试时每隔5m i n查看拖鞋的干燥情况,拖鞋干燥标准为用手挤压30s后,鞋底边侧没有润湿情况发生;
67.上述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68.表1
[0069][0070]
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3-5所得的拖鞋的耐磨损性能优于对比例1-2所得的拖鞋的耐磨损性能,实施例3-5所得的拖鞋的弹性性能优于对比例1-2所得的拖鞋的弹性性,实施例3-5所得的拖鞋的干燥时间要短于对比例2所得的拖鞋干燥时间,而由于实施例3-5和对比例1-2的防滑鞋底选用的基料、发泡剂以及相应的含量相同或类似,造成防滑鞋底的发泡情况类似,表现在防滑性能上的接近,因而实施例3-5和对比例1-2所得拖鞋均表现良好的防滑性能。
[0071]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2]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