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44326发布日期:2023-04-06 11:0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鞋底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鞋底垫片,尤其是一种具有不同延伸方向纤维的鞋底垫片。


背景技术:

1、鞋底通常由eva或pu等材料制成,主要扮演避震缓冲、推进回馈、以及维持稳定的角色。鞋底包括一中底以及一大底两部分,该大底用于接触地面,该中底朝向鞋内,可以放置鞋垫以承接使用者脚掌,当穿戴者脚掌落地所产生的冲击力,可以由该中底吸收、缓冲、分散,以实现缓震的效果。一般来说,为了使鞋子能有更佳的支撑性及缓冲效果,制作鞋子时通常会将机械强度较高的一鞋底垫片夹藏于鞋底内,例如该鞋底垫片可以射包的方式融于中底内,或者夹持于中底与大底之间。

2、该鞋底垫片虽然提供鞋底较佳的支撑性及缓冲效果,但是,穿戴者在行走时或奔跑时,穿戴者的脚也必须额外施以使该鞋底垫片弯曲的力。详言之,人在行走时,脚部的位移变化大致可以依序为脚跟着地、脚掌完全贴地、脚跟抬起,以及前脚掌离地。尤其是从脚跟抬起至前脚掌离地的过程中,该鞋底垫片的弯折幅度最大,穿戴者的脚必须施以更大的力,来使该鞋底垫片弯折,因而造成脚掌的负担。

3、有鉴于此,现有的鞋底垫片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垫片,具有较佳的柔软度而易于弯曲。

2、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垫片,可以顺应脚掌行进中的弯曲动作,而顺畅地进行弯折。

3、本发明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左”、“右”、“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4、本发明全文所记载的组件及构件使用“一”或“一个”的量词,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发明范围的通常意义;于本发明中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一的概念也包括多个的情况,除非其明显意指其他意思。

5、本发明全文所述“结合”、“组合”或“组装”等近似用语,主要包括连接后仍可不破坏构件地分离,或是连接后使构件不可分离等型态,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予以选择。

6、本发明的鞋底垫片,包括:至少一第一层体,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具有一前足部,该前足部邻接于该前端,该前足部的长度与该至少一第一层体的全长的比值为0.2~0.5;及多条单向纤维,该多条单向纤维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与一第二延伸方向,该第一延伸方向垂直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该第二延伸方向平行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该第一延伸方向的多条单向纤维,同轴并列地位于该前足部,该第二延伸方向的多条单向纤维,同轴并列地位于该前足部与该后端之间。

7、因此,本发明的鞋底垫片,通过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具有多条单向纤维,该多条单向纤维于该前足部以该第一延伸方向并列,该第一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于该鞋底垫片的纵长方向,且该多条单向纤维以该第二延伸方向位于该前足部至该后端之间。如此,该鞋底垫片的前足部可以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并使该鞋底垫片可顺应穿戴者的前脚掌的动作而呈现良好的弯折程度,当该鞋底垫片置于鞋底时,可以实现提升穿戴者行走时的舒适度的功效。

8、其中,该前足部表面积为该至少一第一层体的总表面积的30~40%。如此,该前足部可以对应于前脚掌至脚指位置。

9、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层体的厚度为0.05~0.25mm。如此,可以层叠多个第一层体以形成所需的厚度。

10、其中,该多条单向纤维可以为碳纤维。如此,该第一层体可以具有高强度及轻量化的性质的功效。

11、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具有一高分子材料,该高分子材料结合于该多条单向纤维。如此,该高分子材料可与该多条单向纤维共同形成较佳的结构强度。

12、其中,该高分子材料可以为热塑性塑料。如此,多个第一层体可以通过热压,使该高分子材料熔融以将多个第一层体相黏合。

13、本发明鞋底垫片可以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层体,其中,该至少一第二层体与该至少一第一层体相层叠,该至少一第二层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以及该至少一第二层体具有并列的多条单向纤维,该至少一第二层体的多条单向纤维以该第二延伸方向由该至少一第二层体的前端延伸至该第二层体的后端。如此,可以使该鞋底垫片于纵长方向上具有较佳的刚性及弯曲的回弹性功效。

14、其中,该第一层体的数量可以为四层,该第二层体的数量可以为一层。如此,该鞋底垫片可以通过四层的第一延伸方向的多条单向纤维以形成良好的柔软度的功效。

15、其中,该第一层体的数量可以为三层,该第二层体的数量可以为两层,该三层第一层体位于该两层第二层体之间。如此,该鞋底垫片可形成较佳的柔软度外,该鞋底垫片另外于纵长方向上形成相对高的回弹性,而可以应用于运动鞋款。

16、本发明鞋底垫片可以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层体,其中,该至少一第三层体与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及该至少一该第二层体相层叠,该至少一第三层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以及该至少一第三层体具有多条单向纤维,该至少一第三层体的多条单向纤维以该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至少一第三层体的多条单向纤维由该至少一第三层体的前端依序并列至该至少一第三层体的后端。如此,该第三层体可以进一步提升该鞋底垫片柔软度的功效。

17、其中,该第一层体的数量可以为一层,该第二层体的数量可以为两层,该第三层体的数量可以为两层,并由上至下依序层叠该第二层体、该第三层体、该第一层体、该第三层体及该第二层体。如此,该鞋底垫片可以进一步具有不同的柔软度变化的功效。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前足部表面积为该至少一个第一层体的总表面积的30~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层体的厚度为0.05~0.2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多条单向纤维为碳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层体具有一个高分子材料,该高分子材料结合于该多条单向纤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材料为热塑性塑料。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层体,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层体与该至少一个第一层体相层叠,该至少一个第二层体具有一个前端及一个后端;以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体的数量为四层,该第二层体的数量为一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体的数量为三层,该第二层体的数量为两层,三层第一层体位于两层第二层体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层体,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三层体与该至少一个第一层体及该至少一个第二层体相层叠,该至少一个第三层体具有一个前端及一个后端;以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底垫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体的数量为一层,该第二层体的数量为两层,该第三层体的数量为两层,并且由上至下依序层叠该第二层体、该第三层体、该第一层体、该第三层体及该第二层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底垫片,用以解决现有鞋底垫片容易造成脚掌负担的问题。包括:至少一第一层体,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至少一第一层体具有一前足部,该前足部邻接于该前端,该前足部的长度与该至少一第一层体的全长的比值为0.2~0.5;及多条单向纤维,该多条单向纤维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与一第二延伸方向,该第一延伸方向垂直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该第二延伸方向平行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该第一延伸方向的多条单向纤维,同轴并列地位于该前足部,该第二延伸方向的多条单向纤维,同轴并列地位于该前足部与该后端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豪,江明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盛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