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8208发布日期:2022-09-23 21:5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


背景技术:

2.钓鱼伞主要是改造自沙滩伞和英式帐篷的结合,人们像沙滩伞插在沙滩中那样,给钓鱼用伞装上插子用来插地固定,又为了方便鱼竿起抛,给伞装上了各种弯头,为了防风,配上防风插,透风口等,并且用铝合金和纤维材料来降低伞的重量,从而形成了现在市面上所流行的钓鱼伞。
3.当垂钓爱好者在户外钓鱼时,为了遮挡阳光需要用到钓鱼伞,然而传统的钓鱼伞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固定一体式杆体结构,无法对钓鱼伞的上伞杆位置进行旋转调节,满足不了垂钓爱好者对钓鱼伞的旋转调节需求,降低钓鱼伞的遮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传统的钓鱼伞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固定一体式杆体结构,无法对钓鱼伞的上伞杆位置进行旋转调节。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包括伞架,所述伞架顶部的中心处铰接有伞上盘,所述伞架底部的中心处铰接有伞开关,所述伞上盘的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上盘伞杆,所述伞开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下盘伞杆,所述上盘伞杆和下盘伞杆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结构;
7.所述下盘伞杆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头,所述转向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伞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上盘伞杆连接座,所述上盘伞杆连接座设置在上盘伞杆的底部,所述上盘伞杆连接座表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牙,所述上盘伞杆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下齿面,所述下盘伞杆的顶部设置有中杆连接座,所述中杆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与下齿面啮合的上齿面,所述中杆连接座表面的顶部套设有与螺牙螺纹配合的伞杆旋转锁紧座。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齿面和上齿面上的齿牙均呈交错状态分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杆旋转锁紧座的外侧套设有与上盘伞杆和下盘伞杆配合使用的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所述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设置为椭圆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杆旋转锁紧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中杆连接座配合使用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下齿面的直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呈等边三角形状态分布。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柄表面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耳座且
耳座的内腔插设有插销头,三组所述插销头的表面系设有尼龙绳且尼龙绳的另一端系设有地钉。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旋转结构,由上盘伞杆连接座、螺牙、下齿面、中杆连接座、上齿面和伞杆旋转锁紧座的配合,对上盘伞杆和下盘伞杆快速固定的同时,也可对上盘伞杆进行旋转调节,满足垂钓爱好者对钓鱼伞的旋转调节需求,增强钓鱼伞对阳光的遮蔽效果,提高钓鱼伞的竞争力;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齿面和上齿面上的齿牙均呈交错状态分布,使下齿面和上齿面之间紧密啮合贴附,对上盘伞杆连接座和中杆连接座进行有效啮合定位,避免上盘伞杆连接座和中杆连接座发生位移转动,通过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对伞杆旋转锁紧座、上盘伞杆与下盘伞杆的外侧进行有效防护,同时也便于垂钓爱好者对伞杆旋转锁紧座进行转动调节;
17.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环,对伞杆旋转锁紧座与中杆连接座之间进行套设限位,防止伞杆旋转锁紧座从中杆连接座上滑脱,通过底座和插杆,便于垂钓爱好者将伞柄底端插入地表,增强钓鱼伞的稳固性,通过插销头,便于垂钓爱好者对尼龙绳和地钉进行拆装操作,通过尼龙绳和地钉,对伞柄四周进行均衡受力紧固,防止钓鱼伞受到户外风力出现倾翻。
18.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上盘伞杆和下盘伞杆快速固定的同时,也可对上盘伞杆进行旋转调节,满足垂钓爱好者对钓鱼伞的旋转调节需求,增强钓鱼伞对阳光的遮蔽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伞架和伞上盘的结构仰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伞杆旋转锁紧座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23.图中:1、伞架;2、伞上盘;3、伞开关;4、上盘伞杆;5、下盘伞杆;6、旋转结构;61、上盘伞杆连接座;62、螺牙;63、下齿面;64、中杆连接座;65、上齿面;66、伞杆旋转锁紧座;7、转向头;8、伞柄;9、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10、限位环;11、底座;12、插杆;13、插销头;14、尼龙绳;15、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实施例一
26.参照图1-图4,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包括伞架1,伞架1的顶部设置有伞面,伞架1顶部的中心处铰接有伞上盘2,伞架1底部的中心处铰接有伞开关3,伞上盘2的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上盘伞杆4,伞开关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下盘伞杆5,上盘伞杆4和下盘伞杆5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结构6,通过设置旋转结构6,由上盘伞杆连接座61、螺牙62、下齿
面63、中杆连接座64、上齿面65和伞杆旋转锁紧座66的配合,对上盘伞杆4和下盘伞杆5快速固定的同时,也可对上盘伞杆4进行旋转调节,满足垂钓爱好者对钓鱼伞的旋转调节需求,增强钓鱼伞对阳光的遮蔽效果,提高钓鱼伞的竞争力;
27.下盘伞杆5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头7,转向头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伞柄8。
28.实施例二
29.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伞杆旋转头的钓鱼伞,包括伞架1,伞架1的顶部设置有伞面,伞架1顶部的中心处铰接有伞上盘2,伞架1底部的中心处铰接有伞开关3,伞上盘2的底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上盘伞杆4,伞开关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下盘伞杆5,上盘伞杆4和下盘伞杆5相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结构6,旋转结构6包括上盘伞杆连接座61,上盘伞杆连接座61设置在上盘伞杆4的底部,上盘伞杆连接座6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牙62,上盘伞杆连接座61的底部设置有下齿面63,下盘伞杆5的顶部设置有中杆连接座64,中杆连接座64的顶部设置有与下齿面63啮合的上齿面65,下齿面63和上齿面65上的齿牙均呈交错状态分布,使下齿面63和上齿面65之间紧密啮合贴附,对上盘伞杆连接座61和中杆连接座64进行有效啮合定位,避免上盘伞杆连接座61和中杆连接座64发生位移转动,中杆连接座64表面的顶部套设有与螺牙62螺纹配合的伞杆旋转锁紧座66,伞杆旋转锁紧座66的外侧套设有与上盘伞杆4和下盘伞杆5配合使用的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9,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9设置为椭圆形,对伞杆旋转锁紧座66、上盘伞杆4与下盘伞杆5的外侧进行有效防护,同时也便于垂钓爱好者对伞杆旋转锁紧座66进行转动调节,伞杆旋转锁紧座6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中杆连接座64配合使用的限位环10,限位环10的内径小于下齿面63的直径,对伞杆旋转锁紧座66与中杆连接座64之间进行套设限位,防止伞杆旋转锁紧座66从中杆连接座64上滑脱,通过设置旋转结构6,由上盘伞杆连接座61、螺牙62、下齿面63、中杆连接座64、上齿面65和伞杆旋转锁紧座66的配合,对上盘伞杆4和下盘伞杆5快速固定的同时,也可对上盘伞杆4进行旋转调节,满足垂钓爱好者对钓鱼伞的旋转调节需求,增强钓鱼伞对阳光的遮蔽效果,提高钓鱼伞的竞争力;下盘伞杆5的底部设置有转向头7,转向头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伞柄8,伞柄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2且插杆12呈等边三角形状态分布,便于垂钓爱好者将伞柄8底端插入地表,增强钓鱼伞的稳固性,伞柄8表面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耳座且耳座的内腔插设有插销头13,便于垂钓爱好者对尼龙绳14和地钉15进行拆装操作,三组插销头13的表面系设有尼龙绳14且尼龙绳14的另一端系设有地钉15,对伞柄8四周进行均衡受力紧固,防止钓鱼伞受到户外风力出现倾翻。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垂钓爱好者对钓鱼伞组装开启过程中,不需要对上盘伞杆4旋转调节时,先将上盘伞杆4和上盘伞杆连接座61连接固定,下盘伞杆5和中杆连接座64连接固定,然后再将上盘伞杆连接座61底部的下齿面63与中杆连接座64顶部的上齿面65啮合锁止定位,接着垂钓爱好者再握紧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9带动伞杆旋转锁紧座66顺时针转动,伞杆旋转锁紧座66带动限位环10在中杆连接座64表面顺时针转动,同时伞杆旋转锁紧座66螺纹拧至上盘伞杆连接座61上的螺牙62表面,直至伞杆旋转锁紧座66与螺牙62拧紧固定为止,即可完成上盘伞杆4和下盘伞杆5的固定工作,在垂钓爱好者需要对上盘伞杆4旋转调节时,伞杆旋转锁紧座防滑圈9带动伞杆旋转锁紧座66逆时针松开转动,使伞杆旋转锁紧座66脱离螺牙62表面,然后垂钓爱好者再对上盘伞杆4底部的上盘伞杆连接座61根据需
求进行旋转调节,待上盘伞杆4带动钓鱼伞旋转至预定位置时,同理,伞杆旋转锁紧座66再顺时针拧紧至螺牙62表面即可;
31.然后垂钓爱好者再将下盘伞杆5经过转向头7和伞柄8连接固定,并将底座11下方的插杆12插入地表,再将三根插销头13分别插入三组耳座内,再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分别将三根尼龙绳14上的三组地钉15插入地表,即可对伞柄8进行固定,接着垂钓爱好者向上开启伞开关3并带动伞上盘2上的伞架1和伞面进行展开即可。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