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8221发布日期:2022-11-02 21:0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


背景技术:

2.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领域。在有茸毛的衣物上使用拉链时经常会遇到因为茸毛过长卡入拉链内的情况,从而造成拉链卡顿甚至拉链卡死的情况。因此,如何避免拉链被茸毛卡住正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该拉链可以避免因为茸毛过长而导致的卡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包括有拉链齿和拉链码带,拉链齿设置在拉链码带上,拉链码带包括连接区和外露区,拉链齿设置在外露区的一侧,连接区设置在外露区的另一侧,连接区用于和衣物连接,外露区设置有遮挡件。
6.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拉链齿通常连续排列在拉链码带上,然后通过拉链头将两排拉链齿进行拉合,拉链码带用于将拉链齿固定在服装上,其中连接区用于供服装上的面料缝合连接,外露区用于给拉链头提供拉合的空间,当服装上的茸毛长度大于外露区和拉链齿的长度之和时,茸毛就容易卡入拉链齿中,通过遮挡物的设置,可以改变茸毛的延伸方向或者阻挡茸毛进入拉链齿中,从而达到防茸毛卡齿的效果。
附图说明
7.图1为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的拉链码带示意图;
8.图2为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的辑边绳结构示意图;
9.图3为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的织带结构示意图。
10.附图标记:10、拉链齿;20、拉链码带;21、连接区;22、外露区;30、遮挡件;31、辑边绳;32、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2.如图1所示,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包括有拉链齿10和拉链码带20,拉链齿10设置在拉链码带20上,拉链码带20包括连接区21和外露区22,拉链齿10设置在外露区
22的一侧,连接区21设置在外露区22的另一侧,连接区21用于和衣物连接,外露区22设置有遮挡件30。拉链齿10通常连续排列在拉链码带20上,然后通过拉链头将两排拉链齿10进行拉合,拉链码带20用于将拉链齿10固定在服装上,其中连接区21用于供服装上的面料缝合连接,外露区22用于给拉链头提供拉合的空间,当服装上的茸毛长度大于外露区22和拉链齿10的长度之和时,茸毛就容易卡入拉链齿10中,通过遮挡物的设置,可以改变茸毛的延伸方向或者阻挡茸毛进入拉链齿10中,从而达到防茸毛卡齿的效果。
13.外露区22的宽度大于等于0.6厘米。通过增加外露区22的宽度是防止茸毛卡入拉链齿10内最直接的方法,当外露区22的宽度大于茸毛的长度时,茸毛则不会卡入拉链齿10内,例如羊羔绒的茸毛长度较短,外露区22的宽度为0.6厘米时可以有效防止羊羔绒卡入拉链齿10内。
14.遮挡件30分别设置在外露区22的前后两面。服装正反面的茸毛都能够卡入拉链齿10内,在外露区22的正反面均设置有遮挡物可以有效防止正反面的茸毛卡入拉链齿10内。
15.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遮挡件30为辑边绳31,辑边绳31设置在外露区22靠近连接区21的一侧。连接区21用于和服装连接,服装上的茸毛是从连接区21向外露区22延伸的,辑边绳31设置在外露区22靠近连接区21的一侧既能改变改变茸毛的延伸方向,即让茸毛沿垂直与外露区22的方向延伸,防止茸毛卡入拉链齿10,又能给拉链头让出一定空间,供拉链头拉合拉链齿10。
16.辑边绳31的直径大于等于0.15厘米,且小于等于0.25厘米。茸毛越长则需要越粗的辑边绳31来阻挡茸毛,例如短兔毛的茸毛使用直径在0.15-0.25厘米闭合区间内容的辑边绳31便可起到防止茸毛卡齿的效果,优选的,辑边绳31的直径为0.2厘米。
17.辑边绳31的直径大于等于0.3厘米。例如长兔毛的茸毛因为茸毛较长,所以需要使用直径大于等于0.3厘米的辑边绳31便进行阻挡,优选的,辑边绳31的直径为0.3厘米。
18.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遮挡件30为织带32,织带32的一侧与外露区22靠近连接区21的一侧连接,织带32的另一侧向拉链齿10的方向延伸。织带32的一侧与外露区22连接,另一侧可以任意翻动,其用于覆盖拉链齿10,防止茸毛卡入拉链齿10内。
19.织带32为梭织光面面料。采用梭织光面面料可以让拉链头在拉合时更加顺畅。
20.织带32的宽度等于外露区22宽度与拉链齿10宽度之和。即织带32可以将一排的拉链齿10完全覆盖,拉链将拉链齿10拉合后,两排拉链齿10会被织带32完全覆盖,从而避免在拉链拉合之前茸毛卡入拉链齿10内。
2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拉链齿(10)和拉链码带(20),所述拉链齿(10)设置在拉链码带(20)上,所述拉链码带(20)包括连接区(21)和外露区(22),所述拉链齿(10)设置在外露区(22)的一侧,所述连接区(21)设置在外露区(22)的另一侧,所述连接区(21)用于和衣物连接,所述外露区(22)设置有遮挡件(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区(22)的宽度大于等于0.6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30)分别设置在外露区(22)的前后两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30)为辑边绳(31),所述辑边绳(31)设置在外露区(22)靠近连接区(21)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辑边绳(31)的直径大于等于0.15厘米,且小于等于0.25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辑边绳(31)的直径大于等于0.3厘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30)为织带(32),所述织带(32)的一侧与外露区(22)靠近连接区(21)的一侧连接,所述织带(32)的另一侧向拉链齿(10)的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32)为梭织光面面料。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32)的宽度等于外露区(22)与拉链齿(10)的宽度之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防绒毛面料卡齿的拉链,其包括有拉链齿和拉链码带,拉链齿设置在拉链码带上,拉链码带包括连接区和外露区,拉链齿设置在外露区的一侧,连接区设置在外露区的另一侧,连接区用于和衣物连接,外露区设置有遮挡件。拉链齿通常连续排列在拉链码带上,然后通过拉链头将两排拉链齿进行拉合,拉链码带用于将拉链齿固定在服装上,其中连接区用于供服装上的面料缝合连接,外露区用于给拉链头提供拉合的空间,当服装上的茸毛长度大于外露区和拉链齿的长度之和时,茸毛就容易卡入拉链齿中,通过遮挡物的设置,可以改变茸毛的延伸方向或者阻挡茸毛进入拉链齿中,从而达到防茸毛卡齿的效果。到防茸毛卡齿的效果。到防茸毛卡齿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 徐悦航 凡娜 吴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7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