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5499发布日期:2022-10-14 22:1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热饭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饭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热饭盒。


背景技术:

2.自热饭盒是一种利用放热反应产生热的加温食品的装置。自热饭盒里的加热包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食品加热。近年市面上普遍存在的自热饭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将产品组装前以及注水加热后,都难以将内盒从外盒中取出或者放置。
3.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自热饭盒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热饭盒,能够使内盒的拿取和放置更加方便。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自热饭盒,包括外盒、内盒和外盖,所述内盒位于所述外盒内部且所述内盒搭接于所述外盒的内壁上,所述内盒的两端设置有抓握凸台,所述外盖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外盖扣合于所述外盒上时,所述抓握凸台嵌入所述凹槽。
7.可选地,所述外盒的上方内壁设置有搭接凸台,所述内盒的上方外边缘处设置有搭接卡环,所述搭接卡环搭接在所述搭接凸台上。
8.可选地,所述外盒的上方边缘处设置有外卡环,所述外盖的下方外边缘处设置有扣合卡环,所述扣合卡环与所述外卡环可拆卸地扣合连接。
9.可选地,所述外盒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条。
10.可选地,所述内盒的盒体外侧标注有水量刻度,用于观察放热反应的加水量。
11.可选地,所述内盒包括第一小格和第二小格。
12.可选地,所述外盖上至少设置一个透气孔。
13.可选地,所述内盒、所述外盒和所述外盖均由pp材料制成。
14.可选地,所述外盒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凸环,所述支撑凸环的两端设置有弧形凹陷,所述弧形凹陷的开口背离所述外盒。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热饭盒,在内盒的两端设置抓握凸台,使内盒取放更加便捷,同时,在外盖扣合在外盒上时,抓握凸台嵌入到外盖的凹槽内,在稳固外盖的同时有效利用空间,减小了饭盒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热饭盒的爆炸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衬套的结构展开图。
21.图中:
22.100、外盒;110、搭接凸台;120、外卡环;130、加强条;140、支撑凸环;141、弧形凹陷;
23.200、内盒;210、抓握凸台;220、搭接卡环;230、水量刻度;
24.300、外盖;310、凹槽;320、扣合卡环;330、透气孔;
25.400、衬套;410、底板;420、侧板;430、顶板;440、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热饭盒,包括外盒100、内盒200和外盖300,内盒200位于外盒100内部,且内盒200搭接于外盒100的内壁上,内盒200的高度低于外盒100的高度,使内盒200和外盒100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于容纳加热包和水,加热包和水反应释放热量,对内盒200的食品进行加热,在内盒200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抓握凸台210,方便在加水前或加水后,内盒200的拿取和放置更加便捷,并且在外盖300上设置有凹槽310,外盖300扣合于外盒100上时,抓握凸台210嵌入凹槽310,在稳固外盖300的同时有效利用空间,减小了饭盒的整体体积。
31.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盒100的上方内壁设置有搭接凸台110,内盒200的上方外边缘处设置有搭接卡环220,搭接卡环220搭接在搭接凸台110上,能够使内盒200和外盒100之间形成容纳腔,方便将加热包放置在容纳腔中。
32.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盒100的上方边缘处设置有外卡环120,外盖300的下方外边缘处设置有扣合卡环320,扣合卡环320与外卡环120可拆卸地扣合连接,有利于稳固盒身,进一步提高饭盒的强度,同时方便外盖300与外盒100的安装和拆卸。
33.优选地,外盒100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条130,能够加强外盒100的强度,提升外盒100的稳固性。
34.优选地,内盒200、外盒100和外盖300均由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材料制成,保证用料更加安全环保,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35.进一步地,外盒100为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的pp材料,pp材料外观透明且轻,能够减小饭盒整体的重量,更加方便携带,并且pp材料无色、无毒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外盒100做成半透明,或在不透明的外盒100上开设能看见内盒200和透明窗口均可。
36.可选地,内盒200的盒体外侧标注有水量刻度230,,方便从外盒100的外部直接观测到注水量的多少,从而控制放热反应的加水量。
37.可选地,内盒200包括第一小格和第二小格,能够使内盒200在使用过程中饭菜分开放置,保证米饭盒菜品的新鲜度,放置味道混淆影响消费者的口感。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内盒200分隔成多个小格,方便放置不同的菜品,在此对内盒200具体分隔成多少数目的小格不做具体限制。
38.优选地,外盖300上至少设置一个透气孔330,保证加热带与水反应后的蒸汽从外盖300上排出,释放饭盒内的压力,保证消费者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饭盒的大小开设多个透气孔330,以保证在加热袋与水反应释放热量的过程中,蒸汽能够及时排出饭盒,在此对透气孔33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
39.可选地,外盒100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凸环140,支撑凸环140的两端设置有弧形凹陷141,弧形凹陷141的开口背离外盒100,能够将加热包与水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与操作台隔离,防止在放热反应过程中烫坏操作台,同时弧形的凹陷有利于消费者将饭盒端起和放置,避免烫手。
4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内盒200、外盒100和外盖300均为长方形,能够方便携带,在其他实施例中饭盒可以为圆形、心形、正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在对饭盒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41.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饭盒的外部还包覆有衬套400,衬套400包括底板410侧板420和顶板430,其中实线为裁切线,虚线为折叠线,底板410的上下两个边均连接一个侧板420,两个侧板420中的任一个侧板连接一个顶板430,两个侧板420中的另一个侧板连接过渡板,过渡板与顶板430粘接。该衬套400能够进一步防止外盖300脱离外盒100,进一步保证外盖300与外盒100连接的紧密性。
4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