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3439发布日期:2022-09-27 21:5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


背景技术:

2.服装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所穿着的服饰越来越有讲究,人们对衣服的外观、材质、功能性、舒适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今,在寒冷的地区或者温度下,为了抵抗寒冷,人们通常都会穿着一件保暖背心来维持身体热量。
3.现有技术中的保暖背心,通常是在背心中添加保暖的绒毛,或者在背心的面料中铺设金属的发热丝,然后再外接移动电源,发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为人体提供热量,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4.1、在背心中铺设金属的发热丝,在人们穿背心以及拖背心的过程中,发热丝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弯折变形,存在折断的风险,导致背心失去保暖加热的功能。
5.2、在背心中铺设金属的发热丝,在人体运动的过程汇中,部分发热丝会触碰到人体,甚至会戳破人体皮肤,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弯折、加热区域布置合理以及防静电的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包括相连接的背心外层和内衬层;
8.所述背心外层和内衬层之间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有供电结构,所述发热体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述发热体连接有柔性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
9.所述背心外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口袋,任一所述口袋内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结构的容纳袋。
10.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使用时,供电结构向发热体中输送电能,发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热传递给导热体,导热体将热能传递至背心外层和内衬层上,从而对人体提供热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柔性的导热体,可以反复的弯折,抗弯折能力强,使用寿命得到了提升;导热体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可以向人体的后背以及两腰处提供热量,使得热量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有助于长时间的维持人体温度,设计较为合理;通过设置容纳袋,可以将供电结构放入到容纳袋中,防止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供电结构从口袋中滑落丢失。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热体为远红外线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线电热膜电连接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连接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用于与供电结构电连接,所述供电结构为移动电源。
12.有益效果:远红外线电热膜不仅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且其质地相比发热丝较为柔软,铺设方便且提升了穿着的舒适性。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线设有纺织外层。
14.有益效果:纺织外层相比传统的绝缘外层,可以更好的防止断裂,抗弯折能力更好。
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热体为多个碳纳米管膜连接而成。
16.有益效果:碳纳米管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不仅可以更好的传递热量,而且抗弯折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容纳袋采用具有柔性以及弹性的布料制成。
18.有益效果:以适应多种不同型号的供电结构都可以装入到容纳袋中,提升使用性。
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和内衬层缝合连接。
20.有益效果:缝合处理不仅连接牢靠,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质感。
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采用羊毛材料制成,背心外层中设有导电材料。
22.有益效果:基于羊毛本身不产生静电的特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并且在背心外层中设有导电材料,还可以有效的避免与其他材质的衣物接触时传导静电。
23.优选的,所述导电线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背心外层的内侧。
24.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控制开关,可以根据需求打开或者关闭,合理的使用,避免浪费。
2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上安装有拉链。
26.有益效果:便于人们穿着。
2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开设有呈“v”形的领口。
28.有益效果:便于人们穿着的同时,也提升了美感度。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热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背心外层100、口袋110、容纳袋120、拉链130、领口140、内衬层200、发热体300、导电线310、插接头320、控制按钮330、导热体400、供电结构500。
33.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包括相连接的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优选的,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缝合连接,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之间设有发热体300,优选的,将发热体300缝合在内衬层200上,以提高整体的美观度,发热体300电连接有供电结构500,发热体300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发热体300连接有柔性的导热体400,导热体400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具体的,倒“t”形的区域基本对应人体背部以及两腰部的区域,背心外层100上设有至少一个口袋110,任一口袋110内设有用于放
置供电结构500的容纳袋120,容纳袋120采用具有柔性以及弹性的布料制成。
34.优先的,背心外层100上设有两个口袋110,右边的口袋110内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结构500的容纳袋120,以符合大多数人们使用右手拿放物品的习惯。
35.进一步的,发热体300为远红外线电热膜,远红外线电热膜电连接有导电线310,导电线310设有纺织外层(图中未标注),导电线310连接有插接头320,插接头320用于与供电结构500电连接,供电结构500为移动电源。
36.进一步的,导热体400为多个碳纳米管膜连接而成。
37.进一步的,背心外层100采用放缩羊毛材料制成,背心外层100中设有导电材料,具体的,导电材料为导电纤维,背心外层100上安装有拉链130,背心外层100开设有呈“v”形的领口140。
38.进一步的,导电线310连接有控制开关330,控制开关330设于背心外层10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开关330内集成了控制芯片(此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在详细阐述),其内置有三种加热模式,即,高温档位、中温档位以及低温档位,人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加热模式。
39.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40.使用时,开启控制开关330,供电结构500向发热体300中输送电能,发热体300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热传递给导热体400,导热体400将热能传递至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上,从而为人体提供热量,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按压控制开关330选择不同的加热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加热需求,使用完毕后,关闭控制开关330。
4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