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胶骨的文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6576发布日期:2022-11-02 20:2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胶骨的文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胸,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胶骨的文胸。


背景技术:

2.新时代的女性,对于日常用品追求美和舒适。文胸设置有收副乳的侧比,用于塑造女性的外形。
3.目前各品牌大多选择侧比加直胶骨的方式加强侧收,但直胶骨在穿着一天后经过常规的生活运动,例如侧身、弯腰等,直胶骨会被挤压变形,从而导致侧比下围位置戳肉,长时间穿会有痛感,特别是大胸高侧比的文胸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长时间穿戴有胶骨的文胸,胶骨戳肉(舒适性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胶骨的文胸,解决长时间穿戴有胶骨的文胸,胶骨被挤压变形,导致文胸侧比下围位置的胶骨戳肉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带有胶骨的文胸,包括:文胸主体,上述文胸主体包括侧比,上述侧比设置有胶骨,靠近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胶骨弯折,弯折角度为20
°
~45
°

7.胸部大小会影响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受力程度,胸部越大下围部分的受力越强,上述胶骨在下围部分弯折,若弯折角度过大,则会大面积的挤压皮肤,降低舒适度,若弯折角度过小,则分散的受力小,仍然会对戳痛局部皮肤,本发明的弯折角度适中,加宽了下围部分胶骨的受力面积,分散了胶骨的受力,解决了长时间穿戴有胶骨的文胸,胶骨被挤压变形后,下围部分的胶骨戳肉的问题,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8.进一步的,靠近上述文胸主体上围部分的胶骨为直杆。
9.上述胶骨用于定型,直杆可以更好的保持侧比的侧收效果,塑造女性的外形。
10.进一步的,上述胶骨在距离上述文胸主体下围边沿0.3~2.5厘米处弯折成型。
11.上述胶骨在下围部分弯折,增大下围部分胶骨的受力面积,解决下围部分的胶骨戳肉的问题;上述胶骨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1.5~2.5厘米处开始弯折,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0.3~0.7厘米处截止,可以均衡上述胶骨在下围部分的受力和方向。
12.进一步的,上述胶骨的弯折处呈弧型,避免弯折处存在棱角,上述胶骨被挤压变形后,棱角与下围部分的皮肤贴合,戳痛下围,解决了长时间穿戴有胶骨的文胸,胶骨戳肉,舒适性差的问题。
13.进一步的,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侧比面积大于上围部分的侧比面积。
14.加宽了下围部分的侧比面积,第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胸部下垂,起到了更好的定型效果;第二方面是下围部分的胶骨弯折,分散了受力,为保证受力点能得到有效支撑,上述侧比的面积也相应加宽,避免分散后的力没有着力点,对皮肤造成挤压,降低舒适度。
15.进一步的,上述文胸主体还包括下扒和后比,上述下扒的一端与后比连接,上述侧
比设置于下扒与后比的连接部,上述侧比、下扒和后比围合构成用于放置胶骨的腔体(上述胶骨被固定于腔体内)。
16.上述胶骨被放置于腔体内,第一方面避免胶骨与皮肤直接接触,在穿戴时胶骨挤压皮肤,留下痕迹;第二方面可以避免胶骨被挤压变形后,凸起的棱角直接与皮肤抵接,戳痛皮肤,降低舒适度;第三方面提高了文胸整体的美观性。
17.进一步的,上述文胸主体还包括两个罩杯,上述罩杯通过鸡心连接,上述胶骨向鸡心方向弯折。
18.上述胶骨的直杆部分起到侧收的效果,上述胶骨的弯折部分不仅加宽了下围部分胶骨的受力面积,分散了胶骨的受力,还帮助罩杯承托胸部,防止胸部下垂,提高上述文胸的定型效果。
19.进一步的,上述下扒的另一端与罩杯的下边沿连接,靠近上述罩杯下边沿的连接部向鸡心方向延伸,靠近上述罩杯下边沿的侧比向鸡心方向延伸。
20.上述侧比覆盖于连接部,上述连接部与侧比之间设置有胶骨,上述胶骨向鸡心方向弯折,分散胶骨的受力,为加强胶骨分散受力的程度,上述侧比和连接部同步向鸡心方向延伸,进一步分散胶骨的受力,不仅如此,侧比与胶骨叠加在一起向同一方向延伸,还提高了定型效果。
21.进一步的,上述文胸主体上还设置有肩带,上述肩带的一端与罩杯的上边沿连接,另一端与后比连接。
22.上述肩带用于吊住罩杯,起到承托胸部的作用。
23.进一步的,远离上述罩杯的后比端部上设置有勾扣。
24.上述勾扣根据胸部下围的尺寸进行调节,一般有三排可以选择。
2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6.文胸主体,上述文胸主体包括侧比,上述侧比设置有胶骨,靠近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胶骨弯折;胸部大小会影响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受力程度,胸部越大下围部分的受力越强,上述胶骨在下围部分弯折,加宽了下围部分胶骨的受力面积,分散了胶骨的受力,解决了长时间穿戴有胶骨的文胸,胶骨被挤压变形后,下围部分的胶骨戳肉的问题,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直胶骨受力变形示意图;
29.图2为l型胶骨分散受力示意图;
30.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文胸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第一种文胸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第二种文胸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未加侧比时的文胸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实施例3和实施例4提供的文胸结构示意图。
35.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6.1-侧比,2-胶骨,3-下扒,4-后比,5-罩杯,6-鸡心,7-肩带,8-捌扣,9-勾扣,1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8.胸部大小会影响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受力程度,胸部越大下围部分的受力越强,对皮肤的挤压越强,若上述胶骨为直胶骨(如图1所示),在下围部分只有一个受力点,所以穿戴后通过拉力(箭头表示)会加强受力点的压力,再加上胸部的重量,会将上述直胶骨挤压变形,使得下围部分的胶骨端部与皮肤抵接戳肉。
39.实施例1
40.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带有胶骨的文胸,如图3所示,包括文胸主体,上述文胸主体包括侧比1,上述侧比1设置有胶骨2,上述胶骨2呈l型,靠近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胶骨2弯折,弯折角度为35
°
,靠近上述文胸主体上围部分的胶骨2为直杆。
41.上述胶骨2在下围部分弯折(如图2所示),加宽了下围部分胶骨2的受力面积,分散了胶骨2的受力,穿戴后拉力(箭头表示)被分散,解决了长时间穿戴有胶骨2的文胸,胶骨2被挤压变形后,下围部分的胶骨2戳肉的问题,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直杆可以更好的保持侧比1的侧收效果,塑造女性的外形。
42.具体的实施例,上述胶骨2在距离上述文胸主体下围边沿0.3~2.5厘米处弯折成型,上述胶骨2在下围部分弯折,增大下围部分胶骨2的受力面积,解决下围部分的胶骨2戳肉的问题;胶骨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多少厘米弯折成型,可以更好的分散受力,如表一所示:
43.表一
[0044][0045]
根据上述表一可知,上述胶骨2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1厘米处开始弯折,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0.2厘米处截止,虽然定型效果好,但距离下围边沿太近,在运动过程中,胶骨容易钻出腔体,与皮肤直接抵接,降低了穿戴的舒适度;
[0046]
上述胶骨2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3厘米处开始弯折,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0.8厘米处截止,距离下围边沿太远,虽然不容易戳肉,但定型效果大打折扣;
[0047]
上述胶骨2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2厘米处开始弯折,在距离文胸主体下围边沿0.5厘米处截止,既可以保证好的定型效果,又可以解决下围戳肉的问题,均衡上述胶骨2在下围部分的受力和方向。
[0048]
具体的实施例,上述胶骨2的弯折处呈弧型,避免弯折处存在棱角,上述胶骨2被挤
压变形后,棱角与下围部分的皮肤贴合,戳痛下围,解决了长时间穿戴有胶骨2的文胸,胶骨2戳肉,舒适性差的问题。
[0049]
具体的实施例,上述文胸主体下围部分的侧比1面积大于上围部分的侧比1面积。
[0050]
加宽了下围部分的侧比1面积,第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胸部下垂,起到了更好的定型效果;第二方面是下围部分的胶骨2弯折,分散了受力,为保证受力点能得到有效支撑,上述侧比1的面积也相应加宽,避免分散后的力没有着力点,对皮肤造成挤压,降低舒适度。
[0051]
实施例2
[0052]
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文胸主体还包括下扒3和后比4,上述下扒3的一端与后比4连接,上述侧比1设置于下扒3与后比4的连接部10,上述侧比1、下扒3和后比4围合构成用于放置胶骨2的腔体,上述胶骨2被固定于腔体内。
[0053]
上述胶骨2被放置于腔体内,第一方面避免胶骨2与皮肤直接接触,在穿戴时胶骨2挤压皮肤,留下痕迹;第二方面可以避免胶骨2被挤压变形后,凸起的棱角直接与皮肤抵接,戳痛皮肤,降低舒适度;第三方面提高了文胸整体的美观性。
[0054]
具体的实施例,上述文胸主体还包括两个罩杯5,上述罩杯5通过鸡心6连接,上述胶骨2向鸡心6方向弯折。
[0055]
上述胶骨2的直杆部分起到侧收的效果,上述胶骨2的弯折部分不仅加宽了下围部分胶骨2的受力面积,分散了胶骨2的受力,还帮助罩杯5承托胸部,防止胸部下垂,提高上述文胸的定型效果。
[0056]
具体的实施例,上述下扒3的另一端与罩杯5的下边沿连接,靠近上述罩杯5下边沿的连接部10向鸡心6方向延伸,靠近上述罩杯5下边沿的侧比1向鸡心6方向延伸。
[0057]
上述侧比1覆盖于连接部10,上述连接部10与侧比1之间设置有胶骨2,上述胶骨2向鸡心6方向弯折,分散胶骨2的受力,为加强胶骨2分散受力的程度,上述侧比1和连接部10同步向鸡心6方向延伸,进一步分散胶骨2的受力,不仅如此,侧比1与胶骨2叠加在一起向同一方向延伸,还提高了定型效果。
[0058]
实施例3
[0059]
如图7所示,上述文胸主体上还设置有肩带7,上述肩带7的一端与罩杯5的上边沿连接,另一端与后比4连接,上述肩带7用于吊住罩杯5,起到承托胸部的作用。
[0060]
具体的实施例,上述肩带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捌扣8。
[0061]
实施例4
[0062]
如图7所示,远离上述罩杯5的后比4端部上设置有勾扣9,上述勾扣9根据胸部下围的尺寸进行调节,一般有三排可以选择。
[0063]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