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9387发布日期:2022-10-29 03:0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绳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


背景技术:

2.梯扣一般用于衣服背带或者背包带字上,其作用是收缩织带,调节背包的贴身度。现有的梯扣的调节部位一般都是平整的平面或者细柱,这种手指按压调节的方式会给手指带来不适感,如中国专利cn201320276968.8揭示了一种快拆式调整钩扣,该本体一侧处所具有的穿置部上为设有可供织带穿设定位的织带孔,并于织带孔二侧壁面处设有限位槽道,且二限位槽道内活动穿设有可供织带卷绕于其上的定位杆,而本体相对于穿置部的另侧处则朝外延伸设有挂勾。当使用者想要释放织带时,还需用手指扳动于穿置部上提起一偏摆角度。这种释放织带的方式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当该扣具承受的重物过重时,还会给使用者产生疼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两端分别搭配一个第一织带与一个第二织带使用。该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包括一个梯扣主体,一个设置于所述梯扣主体的一端的鸭嘴部,一个设置于所述鸭嘴部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柱。所述鸭嘴部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的圆弧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圆弧部的一侧的平整部。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平滑斜降过渡,并与所述平整部的两端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织带的织带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该第一织带的织带尾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柱靠近所述鸭嘴部的一侧。
6.进一步地,所述平整部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柱。
7.进一步地,所述织带尾的一个侧面抵接于所述平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该织带尾的另一个侧面抵接于所述织带头的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的第二固定柱,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侧的挡柱。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织带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两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通过所述圆弧部与所述平整部在所述鸭嘴部的一侧形成一个与人体手指契合的内凹面。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给手指造成不适或者疼痛,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穿设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5.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包括一个梯扣主体10,一个设置于所述梯扣主体10的一端的鸭嘴部20,一个设置于所述鸭嘴部20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柱30,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30的一侧的第二固定柱40,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柱40的一侧的挡柱5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功能模块,如标签模块,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习知的知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16.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3。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两端分别搭配一个第一织带60与一个第二织带70使用。
17.所述第一织带60的织带头61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柱30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柱40的一侧,该第一织带60的织带尾62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柱30靠近所述鸭嘴部20的一侧。所述第二织带70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柱40的两侧。
18.所述鸭嘴部20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30的一侧的圆弧部21,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圆弧部21的一侧的平整部22。
19.所述圆弧部21的两端平滑斜降过渡,并与所述平整部22的两端连接,如此所述鸭嘴部20的一个侧形成一个内凹面,从而与人体手指相契合,使得在调节所述第一织带60的同时,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感。具体的调节方式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20.所述平整部22远离所述圆弧部21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柱30。在使用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时,所述织带尾62的一个侧面抵接于所述平整部22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柱30的一端,所述织带头61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织带尾62的另一个侧面。如此织带头61在承受重物使得绳体紧绷的状态下会夹设住所述织带尾62,从而实现锁紧织带的功能。
21.在调节所述第一织带60的有效长度时,(此处的有效长度指所述织带头61的一端到所述平整部22的距离。)只需用手指抵接住所述鸭嘴部20内的圆弧部21并轻微的施加推力,使得所述鸭嘴部20翘起。如此所述织带头61与所述平整部22之间的间隙变大,所述织带尾62不再被所述织带头61夹设,并在该织带头61的拉力下拉动,从而增加所述第一织带60的有效长度。同理在减小该第一织带60的有效长度时,可在所述鸭嘴部20翘起时,拉动所述织带尾62。
22.所述第二固定柱40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织带70,该第二织带70的一侧被所述挡柱50卡设。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织带70由于受到拉力的原因,绳体会呈现一个绷紧的状态,因此所述挡柱50会受到所述第二织带70的推力,从而使得所述鸭嘴部20朝向所述织带尾62的一侧移动,进而加大所述织带尾62的摩擦力,稳固锁紧功能。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通过所述圆弧部21与所述平整部22在所述鸭嘴部20的一侧形成一个与人体手指契合的内凹面。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给手指造成不适或者疼痛,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的两端分别搭配一个第一织带与一个第二织带使用,该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包括一个梯扣主体,一个设置于所述梯扣主体的一端的鸭嘴部,一个设置于所述鸭嘴部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柱,所述鸭嘴部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的圆弧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圆弧部的一侧的平整部,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平滑斜降过渡,并与所述平整部的两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的织带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该第一织带的织带尾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柱靠近所述鸭嘴部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部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尾的一个侧面抵接于所述平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该织带尾的另一个侧面抵接于所述织带头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的第二固定柱,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侧的挡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带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两侧。

技术总结
一种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其两端分别搭配一个第一织带与一个第二织带使用。该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包括一个梯扣主体,一个设置于所述梯扣主体的一端的鸭嘴部,一个设置于所述鸭嘴部的一侧的第一固定柱。所述鸭嘴部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侧的圆弧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圆弧部的一侧的平整部。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平滑斜降过渡,并与所述平整部的两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通过所述圆弧部与所述平整部在所述鸭嘴部的一侧形成一个与人体手指契合的内凹面。所述人体工学的鸭嘴梯扣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会给手指造成不适或者疼痛,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用者的舒适感。用者的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嘉联精密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