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固定护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7743发布日期:2023-03-31 13:3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矫形固定护腰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保健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矫形固定护腰带。


背景技术:

2.护腰带,也称为束腰带或护腰,是用于在体育运动的防护或是腰腹部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之用,通过佩戴护腰带可以给人体的腰部施加一定的支撑力,以保护肌肉免受伤害或是纠正腰椎位置,以达到护腰的作用。
3.传统的护腰带,常规采用数根窄支撑条间隔支撑,支撑力弱,支撑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力道合理、使用体验良好的矫形固定护腰带。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6.一种矫形固定护腰带,包括腰带主体,腰带主体包括主支撑部和侧带;所述腰带主体上还设有第一支撑件腔和位于其两侧的第二支撑件腔,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容纳于第一支撑件腔和第二支撑件腔内;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侧带上,并位于侧带的内端处,即其与主支撑部的交接端处。
7.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左右对称结构,其中心线的上下方向上分别设有缺口,两缺口将第一支撑件分为左右两个第一支撑件,并使得中心线处相对于左右两部分更柔软,第一支撑件可以沿中心线发生弯曲以贴合人体。
8.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左右两个第一支撑件分别包括第一型部、第二型部和第三型部,第二型部呈抛物线状形状并朝内弯曲地设置,第一型部与第三型部相对地设置,第一型部与第三型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型部的一端和一个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型部与第三型部均倾斜地设置。
9.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四型部、第五型部、第六型部和第七型部,所述第五型部呈抛物线状形状,其曲率大于第二型部,第四型部与第六型部相对设置,两者均倾斜地设置且方向相对,第六型部的倾角大于第四型部,第七型部相对于竖直方向内倾地设置;所述第七型部与第三型部之间还设有间隔部。
10.按上述设置的具有所述的两支撑件的矫形固定护腰带,使用时与人体的贴合性更佳,并且对人体所施加的支撑力道和方向更合理,能更好地满足腰部矫形的要求。
11.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包括基板和凸设于基板上的若干个支撑部,以在确保接触支撑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12.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包括基底部和附着于基底部上的支撑部,所述基底部上设有凹设的支撑部座,支撑部座包括凸设的支撑凸块底座和平整的贴合部,支撑部覆盖地附着于支撑凸块底座和贴合部上。
13.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翼上的第一支撑
部、设置于第一支撑主体上的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二支撑主体上的第三支撑部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翼上端与下端的第四支撑部和第五支撑部。
14.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支撑凸块底座为弧形形状或圆柱形形状,贴合部设置于支撑凸块底座外围或形成于相邻支撑凸块底座之间。
15.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一支撑翼,第一支撑翼的厚度小于第一支撑主体的厚度;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翼,第二支撑翼的厚度小于第二支撑主体的厚度。
16.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矫形固定护腰带还包括拉带组件,拉带组件包括第一拉带、扣件和第二拉带,所述扣件包括至少一个通孔,第一拉带穿过一个通孔后其两端固定连接至腰带主体上。第二拉带穿过扣件的通孔,其一端固定连接至腰带主体上,另一端形成为拉带自由端;所述拉带自由端处还连接有第二粘扣部,第二粘扣部上设有子母粘扣部。
17.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第一支撑件的上端宽度大于其下端宽度;侧带内端的宽度逐渐减小地设置。
18.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所述基底部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19.根据上述的矫形固定护腰带,支撑部采用tpr软胶并成型于基底部上以形成为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此外,所述支撑部上还可以设有用于透气的通气孔。
20.本实用新型的矫形固定护腰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设置三个支撑件,即位于腰带主体上的第一支撑件和位于其两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件,使用时第一支撑件贴合于人体背部设置,第二支撑件沿腰腹部的两侧设置,从而可以在提供良好支撑力的同时,不影响用户活动。
22.2.两支撑件侧面的形状,与人体外形匹配,不会压迫人体器官导致不适。
23.3.支撑件上还设有凸设的由软胶材质包覆的凸点以用于与人体接触,能在保持接触力的同时兼顾透气性。
24.4.软胶材质通过一体成型附着于尼龙或类似材质的基材上,且两者之间具有充分的接触面以提升附着效果,软胶材质不易脱落且美观。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的矫形固定护腰带在展开状态下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实施例的矫形固定护腰带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1实施例的矫形固定护腰带的正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1实施例的矫形固定护腰带中的第一支撑件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图4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30.图6是图1实施例的矫形固定护腰带中的第二支撑件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图6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
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33.一种矫形固定护腰带,其用于穿戴于人体的腰腹部处,以给用户的腰腹部提供侧向支撑力,从而起到固定体型、减少弯曲、缓解疼痛等矫形辅助作用。
34.如图1-7所示,该护腰带包括腰带主体100,腰带主体100上设有一个第一支撑件腔104和两个第二支撑件腔105,第一支撑件腔104与第二支撑件腔105分别用于容纳第一支撑件120和第二支撑件130。
35.如图2所示,所述腰带主体100包括主支撑部101和自主支撑部101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置的侧带102。所述主支撑部101呈上窄下宽的类梯形形状,即第一支撑件120的上端宽度大于其下端宽度。侧带102连接于其两侧边处,第二支撑件130紧靠两者连接处设置。
36.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部101与侧带102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连接的。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部101的上端与下端均外凸地设置,并且其下端较上端相对于侧带102更为凸出,以在贴合后提供更佳的支撑力。
38.使用时,将主支撑部101贴合于人体腰背处,两侧带102沿腰部向前环绕并于腹部处相互扣合地连接,以使该护腰带围绕腰部贴合设置以起支撑作用。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120有一个,其设置于主支撑部101内。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为左右对称结构,其沿主支撑部101的中间线左右对称地设置。
40.所述第二支撑件130设置于侧带102上,并位于其上靠近主支撑部101的位置处;即:第二支撑件130设置于侧带102的内端处,即其与主支撑部101相连的一端处。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部101的上下宽度大于侧带102的宽度,且侧带102的内端宽度逐渐减小地设置,两侧带102的正、反面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粘扣部103,以使两侧带102可以相互粘扣以相互扣合连接。
42.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子母粘扣部103分别为魔术贴的子面与母面,以使得一个侧带102的正面能扣合于另一侧带102的背面。
4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为左右对称结构,其中心线处的上下方向上分别设有缺口201,两缺口201将第一支撑件120分为左右两个第一支撑件。通过设置缺口201可使得中心线处的第一支撑件120的高度减小,从而使得此处的第一支撑件120的柔韧性更好,使用时更容易沿中心线发生弯拆而贴合皮肤表面,支撑性更佳。
44.所述左、右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型部202、第二型部203、第三型部204,第二型部203为中间小两端大的抛物线状形状,其朝内弯曲地设置(开口朝外),第一型部202与第三型部204相对地设置,第一型部202与第三型部2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型部203的一端和一个缺口201个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型部202与第三型部204均略倾斜地设置。
45.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包括第四型部205、第五型部206、第六型部207以及第七型部208,所述第五型部206形状与第二型部203类似但曲率更大,第四型部205与第六型部207相对设置、两者均倾斜地设置且方向相对,第六型部207的倾角大于第四型部205,第七型部208相对于竖直方向内倾地设置。
46.如图3所示,所述第七型部208与第三型部204之间还设有间隔部106。
47.如图1所示,该矫形固定护腰带还包括拉带组件110,拉带组件110包括第一拉带111、扣件112和第二拉带113,所述扣件112包括至少一个通孔,第一拉带111穿过一个通孔后其两端固定连接至腰带主体100上的某处位置处,例如本实施例的其固接至主支撑部101与侧带102的连接处,第二拉带113穿过同一通孔或另一通孔后,其一端固定连接至腰带主体100上的某处位置处,例如本实施例的其固接至侧带102上,另一端形成为拉带自由端116。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带自由端116处还连接有第二粘扣部117,第二粘扣部117的正、反而分别设有子母粘扣部,以与另一拉带的子母粘扣部相互扣合连接。其中,所述的子母粘扣部同样优选为魔术贴的子面与母面。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带111的两个端部(即第一拉带端部114)固定至第二支撑件130内侧处,第二拉带113的一个端部(即第二拉带端部115)固定至侧带102上,另一端穿过扣件112后空置以形成为自由端。
5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带113的第一端也可以是固定至扣件112上的。
51.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120包括第一支撑主体121和第一支撑翼122,第一支撑翼122的厚度小于第一支撑主体121的厚度,以使得第一支撑翼122相对于第一支撑主体121更柔软,易于变形。
52.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上与人体接触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凸设地设置的支撑部。支撑部用于贴合于皮肤表面以使得第一支撑件120局部与用户接触,另一部分不与用户接触以形成用于透气的镂空。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翼122上的第一支撑部141和设置于第一支撑主体121上的第二支撑部142,两者均凸设于第一支撑件120的正面表面上,以实现支撑的同时允许透气的目的。
54.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141为弧形的支撑凸块,第二支撑部142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弧形的支撑凸块所形成的双支撑组件,其中两个弧形的支撑凸块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左、右第一支撑件上分别设有一组双支撑组件,且左、右第一支撑件上的双支撑组件的设置方向相反。
55.其中,在两缺口201之间不设置双支撑组件,而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双支撑组件,可以使得第一支撑部141的中心线处更为柔软,易于形变弯折而贴合皮肤。
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均是在硬质的基底部301上附着软质的支撑部302所形成的,以使得两支撑件与人体之间接触柔软。
57.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的基底部301上分别设有凹设的支撑部座303,支撑部302采用tpr软胶等软性胶质材料制成,其优选直接成型于支撑部座303上地形成,例如注塑成型地形成。并且,由于支撑部座303是凹设于基底部301表面上的,在设置支撑部302以后,形成为基本平整的表面。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座303包括支撑凸块底座311和位于其外围的贴合部312,所述支撑部302覆盖支撑凸块底座311与贴合部312地设置,以增大支撑部302与基底部30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其牢固地附着于基底部301上。在第一支撑件120的第一支撑主体121上,贴合部312主要设置于两支撑凸块底座311之间。
59.相应地,所述支撑部302包括贴合至支撑凸块底座311上的支撑凸块覆盖部313和贴合于贴合部312上的连接部314。
60.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包括第二支撑主体131和第二支撑翼132,并且第二支撑翼132的厚度同样也是小于第二支撑主体131的厚度的,从而使得第二支撑翼132相对于第二支撑主体131也更柔软,易于变形。
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上设有三种形状的支撑部,分别是沿第二支撑主体131设置的第三支撑部143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撑翼132的上端与下端的第四支撑部144和第五支撑部145。
62.其中,第三支撑部143、第四支撑部144以及第五支撑部145的形成方式与上述类似,同样是于凹设的支撑部座303上附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支撑部302而形成。
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座303与支撑部表层件304还分别设有通孔以使支撑部302上形成为用于透气的通气孔。
6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143的形状与第二支撑部142类似,区别在于其上下相连地设置以形成如图6所示的形状,其连接部314由水平设置变为竖直设置,并自上而下连接所有支撑凸块覆盖部313,以形成为支撑部表层件304。
65.如图6所示,所述第四支撑部144由一个弧形的支撑凸块和一个圆柱形的支撑凸块组成,两者之间亦设有用于贴合的连接部,第五支撑部145由一个圆柱形的支撑凸块和位于其外围的用于贴合的连接部组成。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很好地匹配第二支撑件130各处的支撑要求。
66.该矫形固定护腰带,一方面通过设置具有对应形状的两个支撑件实现对于腰部支撑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设置有支撑凸块作用于皮肤上以在保持支撑的同时兼顾透气性,其中该支撑凸块上牢固地附着有软质材料以提升用户体验。拉带组件的设计,也可以便于用户调节局部的束缚紧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