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8362发布日期:2023-01-24 22: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鞋楦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楦组件。


背景技术:

2.鞋楦是传统的制鞋工具。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鞋楦组件(以fagus公司研发的鞋楦组件为例,参考德国专利文献de202020103643u1),如图1所示:包括有鞋楦,鞋楦包括有脚掌部a1、后跟部a2,后跟部a2与脚掌部a1之间构成滑动连接配合,后跟部a2可相对于脚掌部a1向上运动,从而在将鞋帮制作完成之后能够方便将其从鞋楦上脱出。脚掌部a1的下端通常还固定配合有一支撑座a3,后跟部a2则连接有驱动杆a4,支撑座a3用于将鞋楦固定在制鞋的工位上,驱动杆a4用于与制鞋设备的驱动机构配合传动,进而能够驱动后跟部上下活动。
3.目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鞋楦存在如下缺陷:
4.(1)支撑座a3和脚掌部a1之间以及驱动杆a4和后跟部a2之间依靠多个竖置的螺丝进行固定,由于鞋楦的脚掌部a1、后跟部a2之间经常需要的相对上下运动,螺丝在长期受力后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支撑座a3和脚掌部a1之间以及驱动杆a4和后跟部a2之间出现晃动、移位,从而导致制鞋的精度下降,不同批次生产的鞋出现尺寸不一的情况;目前,为了保证制鞋精度,制鞋开始之前以及制鞋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方式对螺丝反复的进行锁紧调试,使多组鞋楦保持相一致的稳定状态,而人工调试的方式,难以保证多个螺丝均匀的受力,容易造成鞋楦的位置出现偏移,这也会导致制鞋精度下降;
5.(2)为了能够使脚掌部a1、后跟部a2之间能够稳定的保持在拼合的状态,以防止制鞋过程中产生晃动,现有鞋楦的支撑座a3上通常还设置有限位槽a5,驱动杆a4的一端和后跟部a2固定连接,另一端则设置有与限位槽a5横向的插接配合的限位块a6,当限位块a6位于限位槽a5中时,能够限制驱动杆a4和后跟部a2上下运动,当需要驱动后跟部a2向上运动时,首先需要将限位块a6从限位槽a5中横向向后脱出,而后再通过驱动杆a4驱动后跟部a2向上运动,当鞋体从鞋楦上脱出之后,再通过驱动杆a4驱动后跟部a2向下运动复位,最后再将驱动杆a4另一端的限位块a6横向向前推动并插入到限位槽a5中进行定位,步骤较为繁琐,效率较低,而且需要保证驱动机构至少能够产生沿竖直、横向两个方向的驱动力,并且还需要保证限位块a6能够准确无误的插入到限位槽a5中,这加工精度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驱动机构具有较高的制造成本;
6.(3)脚掌部a1、后跟部a2之间缺少防脱落的结构,这使得后跟部a2容易从脚掌部a1上滑动脱出。由于脚掌部a1、后跟部a2的尺寸具有配对的关系,当大量多种尺寸规格的脚掌部a1、后跟部a2存放在一起时,这些部件之间容易弄混,不方便进行整理,而且这些鞋楦部件放置在一起时也容易相互碰伤,影响鞋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可靠、制鞋精度更高的鞋楦组件。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楦组件,
9.包括有鞋楦、与鞋楦配合固定的支撑座,鞋楦包括有脚掌部和后跟部,脚掌部和后跟部构成滑动连接配合,所述支撑座包括有固定于脚掌部下端的第一支撑座、固定于后跟部下端的第二支撑座,所述后跟部和第二支撑座之间构成横向插接定位配合,所述的横向插接定位配合是指:配合连接的两个部件中,其中一个部件具有包含横向插入口的滑动安装槽,另一个部件对应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插入口横向插入安装到滑动安装槽中的滑动安装块,所述滑动安装块在插入滑动安装槽中时与之构成纵向的限位配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横向插接定位配合的连接方式,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提供较为可靠的连接性能,特别是后跟部频繁上下运动时,能够保证后跟部和第二支撑座之间不会产生纵向的晃动,提供更为可靠的连接效果,而且不需要人工对连接处进行反复调试,提高了制鞋精度和效率;沿横向的插入口能够方便的将滑动安装块插入到滑动安装槽中并与之构成纵向的限位配合,不仅结构简单,安装也较为方便。
11.进一步地,所述脚掌部和第一支撑座之间构成横向插接定位配合。
12.采用上述方案,同理的,脚掌部和第一支撑座之间采用横向插接定位配合的连接方式,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提供较为可靠的连接性能,特别是后跟部频繁上下运动时,也能够保证脚掌部和第一支撑座之间不会被第二支撑座和后跟部带动产生纵向的晃动、位移,提供更为可靠的连接效果,而且不需要人工对连接处进行反复调试,提高了制鞋精度和效率。
13.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安装槽包括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向侧壁,两个导向侧壁之间间隔形成有用于插装所述滑动安装块的空间,两个导向侧壁的上端均具有朝向两者中间方向设置的导向凸筋/导向槽,所述滑动安装块的两侧设置有与导向凸筋/导向槽配合横向导向插接并同时构成纵向限位配合的导向槽/导向凸筋。
14.采用上述方案,导向槽/导向凸筋的配合一方面能够提高横向的导向插接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提供纵向限位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加工,能够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15.进一步地,横向插接定位配合的两个部件之间穿设有用于限制滑动安装块和滑动安装槽之间横向相对运动的限位件。
1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限位件穿设在滑动安装块和滑动安装槽之间,能够对两者横向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能够防止滑动安装块和滑动安装槽之间产生横向的晃动、位移,保证插接连接的可靠性,能够防止滑动安装块从滑动安装槽中脱出。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脚掌部和后跟部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置有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能够在后跟部运动至与脚掌部相拼合状态时自行的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相拼合状态是指后跟部和脚掌部拼合成完整的鞋楦形状。
18.采用上述方案,自锁机构的设置能够在后跟部运动至与脚掌部相拼合状态时自行的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从而避免两者的相对位移,保证制鞋的精度。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限位块和限位槽配合实现的锁定结构,其还需要驱动机构侧向施加驱动力,以将限位块插入到限位槽中才能够实现锁定,驱动机构本身需要耗能,产生锁定的动作时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本技术的方案能够减少对驱动机构的要求,成本更低,并且还能够提高制鞋的效率。
19.进一步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有销轴、弹性构件以及销孔,销轴与销孔配合插接限位,弹性构件用于驱动销轴插入到销孔中,所述销孔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配合面上,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销轴和弹性构件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下端或侧部具有与第一安装孔相连通的解锁孔。
20.采用上述方案,解锁孔的设置能够方便外置的部件插入以配合实现推动销轴从销孔中退出;利用弹性构件的弹性作用力驱动销轴插入到销孔,从而能够自动的实现锁定,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力;由于第二支撑座需要跟随后跟部上下运动,第一支撑座保持相对的静止,将销孔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配合面上,更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解锁功能。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配合面和脚掌部的配合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销轴能够被驱动沿第一支撑座的配合面和脚掌部的配合面滑动。
22.采用上述方案,这使得销轴能够沿第一支撑座的配合面和脚掌部的配合面之间滑动,从而能够提高后跟部的上下活动范围;此外,也有利于减小支撑座的体积,使支撑座的结构更为的紧凑。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二支撑座,第一安装孔的前端和销轴限位配合,以防止销轴从第一安装孔的前端向前脱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后端螺接配合有堵头,所述弹性构件为抵设在销轴和堵头之间的弹簧。
24.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方便销轴、弹簧以及堵头等部件的安装;此外,利用堵头和第一安装孔的螺接配合结构能够对堵头的定位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实现对弹性构件施加在销轴上的预紧力大小进行调节。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脚掌部和后跟部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置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能够对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相对活动范围或脚掌部和后跟部的相对活动范围进行限制。
26.采用上述方案,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后跟部和脚掌部之间相分离,特别是能够防止后跟部的遗失,当制鞋厂房里存在很多不同尺寸型号的鞋楦部件时,也能够防止后跟部和脚掌部之间出现尺寸配对出错以及大量鞋楦部件一起存放时相互碰伤的问题。
2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限位导槽、与限位导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限位导槽设置在脚掌部、后跟部中其中一个部件的配合面上,脚掌部、后跟部中的另一个部件的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孔中,第二安装孔至少具有能够供滑块完全插入其中的深度,第二安装孔中设置有驱动滑块向外运动的弹性构件。
28.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可推动滑块完全置入到第二安装孔中,当滑块运动至与限位导槽相对应的位置时被弹性构件驱动插入到限位导槽中,并与限位导槽构成活动配合,限位导槽能够限制滑块的活动范围。
29.进一步地,所述脚掌部和后跟部上设置有用于与鞋底模具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定位凹槽。
30.采用上述方案,定位凸起/定位凹槽的设置用于鞋楦和鞋底模具(例如半插)之间的定位配合,能够确保鞋楦和鞋底模具之间的准确结合,防止鞋底模具的晃动,从而能够提高制鞋的精度。
附图说明
31.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1;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2;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掌部和第一支撑座的装配示意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跟部和第二支撑座的装配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推出鞋帮状态时的示意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3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位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本实用新型鞋楦组件的实施例如图2-9所示:包括有鞋楦、与鞋楦配合连接的支撑座,鞋楦包括有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相对应一侧均包括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部(110,120),耐磨部(110,120)通过螺钉紧固设置在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的主体上,其中脚掌部11的耐磨部110包括有t型的导轨111,后跟部12的耐磨部120包括有导槽121,通过导轨111和导槽121的配合构成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之间总体沿纵向的滑动连接,使得后跟部12能够相对于脚掌部11上下活动,耐磨部(110,120)的设置能够给减少两者相对滑动时的磨损,提高鞋楦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座包括有固定于脚掌部11下端的第一支撑座21、固定于后跟部12下端的第二支撑座22,脚掌部21和第一支撑座21之间以及后跟部12和第二支撑座22之间均构成横向插接定位配合,所述的横向插接定位配合是指:配合连接的两个部件中,其中一个部件具有包含横向插入口23的滑动安装槽24,另一个部件对应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插入口23横向插入安装到滑动安装槽24中的滑动安装块13,所述滑动安装块13在插入滑动安装槽24中时与之构成纵向的限位配合。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安装槽24设置在第一支撑座21和第二支撑座22上,所述滑动安装块13设置在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安装槽24和滑动安装块13的位置也可以交换。
42.采用横向插接定位配合的连接方式,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提供较为可靠的连接性能,特别是后跟部12频繁上下运动时,能够保证后跟部12和第二支撑座22之间、脚掌部11和第一支撑座21之间不会产生纵向的晃动,提供更为可靠的连接效果,而且不需要人工对连接处进行反复调试,提高了制鞋精度和效率。
43.由于后跟部12和第二支撑座22之间相较于脚掌部11和第一支撑座21之间更容易产生晃动、移位的问题,因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后跟部12和第二支撑座22之间构成横向插接定位配合。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安装槽24包括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向侧壁241,两个导向侧壁241之间间隔形成有用于插装所述滑动安装块13的空间,两个导向侧壁241的上端均具有朝向两者中间方向一体设置的导向凸筋242,所述滑动安装块13的两侧设置有与导向凸筋242配合横向导向插接并同时构成纵向限位配合的导向槽131。
45.通过导向槽131/导向凸筋242的配合一方面能够提高横向的导向插接的效果,另
一方面也能够提供纵向限位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加工,能够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46.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凸筋242和导向槽131的位置也可以交换。
47.上述横向插接定位配合的两个部件之间,即滑动安装块13和滑动安装槽24之间可采用过盈的插接方式限制两者之间横向的相对运动,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防止滑动安装块13和滑动安装槽24之间之间相互位移,甚至脱离,从而提高制鞋的精度。
4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提高滑动安装块13和滑动安装槽24之间定位的可靠性,滑动安装块13和滑动安装槽24之间还穿设有用于限制滑动安装块13和滑动安装槽24之间横向相对运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有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第一限位件41穿设在后跟部12和第二支撑座22之间,具体的,第一限位件41沿第二支撑座22的其中一个导向侧壁241的孔侧向插入到后跟部12的滑动安装块13的对应孔中,能够防止后跟部12和第二支撑座22之间出现横向相对运动,因而能够减少晃动,也能够防止滑动安装块13从滑动安装槽24中脱出,所述第二限位件42穿设在脚掌部11和第一支撑座21之间,具体的,第二限位件42沿第一支撑座21底部的孔向上插入到脚掌部11的滑动安装块13的对应孔中,也能够起到防止脚掌部11和第一支撑座21之间出现横向相对运动,减少晃动,以及能够防止滑动安装块13从滑动安装槽24中脱出的作用。第二限位件42优选的采用管状的结构,其位于第一支撑座21下部的内孔211可用于配合制鞋工作台实现对第一支撑座21的定位安装,例如制鞋工作台的工装夹具在与第一支撑座21两侧的定位槽25配合进行夹紧定位时,插入于第二限位件42内孔中的定位插销能够限制其横向运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第一支撑座21的夹持定位效果。此外,第二支撑座21两侧也同样设置有定位槽25,其能够与驱动机构配合实现连接,使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支撑座21上下运动。为了方便鞋楦组件能够被机械臂抓持在不同的制鞋工位之间进行转移,第一支撑座21的两侧还设置有定位凹孔212,该定位凹孔212用于与机械臂的夹具配合定位。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可采用过盈插接或螺纹插接的方式进行安装。
50.所述第一支撑座21和第二支撑座22/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置有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能够在后跟部12运动至与脚掌部11相拼合状态时自行的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相拼合状态是指后跟部和脚掌部拼合成完整的鞋楦形状。
51.自锁机构的设置能够在后跟部12运动至与脚掌部11相拼合状态时自行的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从而避免两者的相对位移,保证制鞋的精度。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限位块a6和限位槽a5配合实现的锁定结构(如图1所示),当限位块a6随后跟部12向下运动到底时,还需要驱动机构横向施加驱动力,以将限位块a6横向的插入到限位槽a5中才能够实现锁定,然而驱动机构本身需要耗能,其除了需要能够提供竖直方向的驱动力之外,还需要提供横向的驱动力,这对驱动机构有较高的要求,并且产生锁定的动作时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本技术的方案能够减少对驱动机构的要求,成本更低,并且还能够提高制鞋的效率。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有销轴32、弹性构件322以及销孔31,销轴32与销孔31配合插接限位,弹性构件322用于驱动销轴32插入到销孔31中,所述销孔31设置在第一支撑座21的配合面上,所述第二支撑座22的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1,所述销轴32
和弹性构件322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21中,所述第一支撑座21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221相连通的解锁孔33,该解锁孔33优选的设置在第一支撑座21的下端,不容易对第一支撑座21和制鞋工作台之间的安装定位产生干扰。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解锁孔3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座21的侧部。
53.当第二支撑座22相对于第一支撑座21上下运动时,销轴32在弹性构件322作用下弹性的压紧在第一支撑座21的配合面上,并沿着第一支撑座21的配合面运动,当运动至与销孔31相对应位置时,利用弹性构件322的弹性作用力驱动销轴32插入到销孔31,从而能够自动的实现锁定,限制第二支撑座22和第一支撑座21的相对运动,该锁定过程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当需要解锁时,设置在制鞋工作台上的解锁销向上插入到解锁孔33中,利用解锁销和销轴32的端部之间抵接时的横向分力,能够推动销轴32从销孔31中脱出,从而能够实现解锁。此外,由于第二支撑座22需要跟随后跟部12上下运动,第一支撑座21则保持相对的静止,将销孔31设置在第一支撑座21的配合面上,更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解锁功能。
5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也可以设置在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的配合面上。
55.为了提高第二支撑座22相对第一支撑座21的运动行程,即提高后跟部12的上下活动范围,以及使支撑座的结构更加的紧凑,所述第一支撑座21的配合面a和脚掌部11的配合面b平滑过渡连接,当然最好是能够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销轴32能够被驱动沿第一支撑座21的配合面和脚掌部11的配合面滑动。
56.所述第一安装孔221贯穿第二支撑座22,第一安装孔221的前端和销轴32之间通过阶梯部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销轴32从第一安装孔221的前端向前脱出,所述第一安装孔221的后端螺接配合有堵头323,堵头323上设置有六角孔,方便使用六角扳手工具对其进行旋转的操作,所述弹性构件322为抵设在销轴32和堵头323之间的弹簧。
57.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不仅结构简单,方便销轴、弹簧以及堵头等部件的安装;此外,利用堵头323和第一安装孔221的螺接配合结构能够对堵头323的定位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实现对弹性构件施加在销轴32上的预紧力大小进行调节。
58.所述第一支撑座21和第二支撑座22/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置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能够对第一支撑座21和第二支撑座22的相对活动范围或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的相对活动范围进行限制。
59.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支撑座21和第二支撑座22/后跟部12和脚掌部11之间相分离,特别是能够防止后跟部12的遗失,当制鞋厂房里存在很多不同尺寸型号的鞋楦部件(即后跟部12或脚掌部11)时,也能够防止后跟部和脚掌部之间出现尺寸配对出错以及大量鞋楦部件一起存放时相互碰伤的问题。
60.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限位导槽51、与限位导槽51滑动配合的滑块52,所述限位导槽51设置在后跟部12的配合面上,脚掌部11的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2,所述滑块52活动伸缩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12中,第二安装孔112至少具有能够供滑块52完全插入其中的深度,第二安装孔112中设置有驱动滑块52向外运动的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为弹簧53。由于脚掌部11的配合面上具有t型的导轨111,将第二安装孔112、滑块52以及弹簧53设置在脚掌部11的配合面上能够使鞋楦整体的结构更为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导槽51和滑块52的位置也可以进行交换。
61.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时可推动滑块52完全置入到第二安装孔112中,当滑块52运动
至与限位导槽51相对应的位置时被弹性构件驱动插入到限位导槽51中,并与限位导槽51构成活动配合,限位导槽51能够限制滑块52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实现防止第一支撑座21和第二支撑座22/后跟部12和脚掌部11之间相分离的效果。
6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掌部1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凹槽113,后跟部12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凸起122,定位凹槽113和定位凸起122的结构设计用于与鞋底模具(例如半插)配合定位,能够确保鞋楦和鞋底模具之间的准确结合,防止鞋底模具的晃动,从而能够提高制鞋的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脚掌部11和后跟部12也可以都采用定位凸起122或都采用定位凹槽113,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
63.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交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