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8822发布日期:2023-01-31 22:3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吊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床,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吊床。


背景技术:

2.人们在野外活动时经常会携带吊床休息,通常是将支撑人体的布套床悬挂于两颗树之间,然而,在野外使用时,往往不能寻求到合适大小和/或距离的树或者其他支撑物来固定吊床,导致很多时候都无法舒适地使用布套床。
3.为此,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可折叠的吊床架,以便于在展开时来安装布套床而供用户在野外休息使用,但目前大多数的吊床架都存在杆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或折叠后体积较大等问题,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吊床,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吊床,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床架,以及用于将所述床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床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支架,每组所述支架均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杆,以及两组以上的脚杆组件,所有的所述脚杆组件沿周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每组所述脚杆组件均包括第一杆与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部枢轴连接在所述立杆的下部,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部枢轴连接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立杆上,所述床架还包括设置在两组所述支架之间且能够沿前后方向展开与收折的撑杆组件,当所述床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立杆收拢,所述撑杆组件收拢在两组所述支架之间。
7.优选地,同一组所述支架中,所有的所述第二杆枢轴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第一滑动件上。
8.优选地,所述床架处于展开状态下,任意所述脚杆组件中,所述第一杆支撑于地面,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及所述立杆之间构成三角形。
9.优选地,所述撑杆组件包括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枢轴连接的两根撑杆,每根所述撑杆均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枢轴连接在一侧的所述立杆上,所述第二端部枢轴连接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另一侧的所述立杆上。
10.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撑杆的所述第一端部枢轴连接在所述立杆的下部,沿所述立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一根所述撑杆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另一根所述撑杆的所述第一端部的上方,所述床架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滑动件沿所述立杆向上滑动,使得两根所述撑杆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立杆上,所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互固定地设置,或者所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一体设置而形成同一滑动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杆上滑动地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同时构成所述的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同一组所述支架中所有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部、其中一根所述撑杆的所述第二端部沿周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滑套的周向外侧并各自地与所述滑套枢轴连接。
13.优选地,每组所述支架均包括两组所述的脚杆组件,两组所述脚杆组件与所述撑杆组件沿周向彼此间隔地设于所述立杆的周向外侧。
14.优选地,所述床架处于展开状态下,两根所述立杆的上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两组所述立杆的下端部之间的间距。
15.优选地,所述吊床还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布套床,所述布套床的两端悬挂支撑在两侧的所述立杆上,所述布套床与所述立杆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吊床,其杆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床架在展开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折叠后的床架中各杆件能够紧密地收拢在一起而呈现非常紧凑的结构,为用户的日常携带及收纳等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吊床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8.附图2为附图1的吊床的侧视示意图;
19.附图3为附图1的吊床的前视示意图;
20.附图4为附图1的吊床的仰视示意图;
21.附图5为附图2的吊床的床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22.附图6为附图5的床架的前视示意图;
23.附图7为附图5的床架的仰视示意图;
24.附图8为附图5的床架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9为如图8的床架的侧视示意图;
26.附图10为附图8的床架的前视示意图;
27.附图11为附图8的床架的仰视示意图;
28.附图12为附图8的床架进一步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13为如图12的床架的侧视示意图;
30.附图14为附图12的床架的前视示意图;
31.附图15为附图12的床架的仰视示意图;
32.附图16为附图5的床架转换至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附图17为如图16的床架的侧视示意图;
34.附图18为附图16的床架的前视示意图;
35.附图19为附图16的床架的仰视示意图;
36.其中:10、支架;20、撑杆组件;30、布套床;1、立杆;2、滑动件/滑套;3、第一杆;4、第
二杆;5、撑杆;5a、第一端部;5b、第二端部;11、第一轴;12、第二轴;13、第三轴;14、第四轴;15、第五轴;16、第六轴。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38.以下关于前后上下方位的描述,是按照该吊床打开使用的状态下,人躺卧在该吊床上时人所观察到的方向予以参考定义的,目的仅在于说明该吊床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人躺卧时身体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则为吊床的高度方向。
39.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吊床,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床架、用于将该床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支撑人体的布套床30,床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的两组支架10,以及设置在两组支架10之间且能够沿前后方向展开与收折的撑杆组件20,每组支架10至少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杆1,布套床30的两端悬挂支撑在两侧的立杆1的上部,且该布套床30与立杆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40.参见图5至图19所示为该吊床的床架的整体结构及收折原理示意图,此处示出的结构中拆除了布套床30。
41.该床架中,每组支架10还包括脚杆组件,该脚杆组件有两组以上,且所有的脚杆组件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在立杆1的外侧。每组脚杆组件均包括第一杆3与第二杆4,该第一杆3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轴11枢轴连接在立杆1的下部,第一杆3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杆4的一端部通过第二轴12枢轴连接,第二杆4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三轴13枢轴连接有第一滑动件,该第一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于立杆1上。此处,每组支架10均包括两组脚杆组件,其中,同一组支架10中,同一组脚杆组件中的第一轴11、第二轴12及第三轴13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不同组脚杆组件中第一轴11/第二轴12/第三轴13的轴心线互不平行。同一组支架10中,所有的脚杆组件中第二杆4枢轴连接于同一个第一滑动件上。当床架处于展开状态下,任意的脚杆组件中,第一杆3支撑于地面,第一杆3、第二杆4及立杆1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42.撑杆组件20包括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通过第四轴14枢轴连接的两根撑杆5,每根撑杆5均具有分设于自身长度方向相异两端的第一端部5a与第二端部5b,两根撑杆5均按照如下方式设置:第一端部5a通过第五轴15枢轴连接在一侧的立杆1上,第二端部5b通过第六轴16枢轴连接有第二滑动件,该第二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另一侧的立杆1上。
43.本实施例中,每根撑杆5的第一端部5a枢轴连接在立杆1的下部,沿立杆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一根撑杆5的第二端部5b位于另一根撑杆5的第一端部5a的上方,亦即,在立杆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五轴15的上方。在床架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二滑动件沿立杆1向上滑动,使得两根撑杆5沿前后方向相互收拢。
44.参见各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同一立杆1上,所有的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一体设置而形成同一滑动件2,该滑动件2此处具体为滑动地套设在立杆1上的滑套2,同一组支架10中所有第二杆4的一端部及其中一根撑杆5的第二端部5b沿周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滑套2的周向外侧并各自地与滑套2枢轴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有的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相互固定地设置而能够同步地沿立杆1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
45.参见图5至图7所示,吊床的床架处于展开状态,两组支架10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
置,撑杆组件20的两根撑杆5沿前后方向相对展开地支撑在两组支架10之间,每根立杆1均沿上下方向倾斜地延伸,两根立杆1上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两组立杆1的下端部之间的间距,即,前侧的立杆1自下而上向前倾斜延伸,后侧的立杆1自下而上向后倾斜延伸。每组支架10中的两组脚杆组件与撑杆组件20沿周向彼此间隔地设于立杆1的周向外侧,每组脚杆组件的第一杆3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而支撑于地面,且第一杆3、第二杆4及立杆1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而对立杆1形成稳定的支撑,同时,前部的支架10中,两组脚杆组件在立杆1的前方形成支撑;后部的支架10中,两组脚杆组件在立杆1的后方形成支撑。该床架在展开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6.参见图8至图15所示,两侧的滑套2沿所在的立杆1向上滑动,使得撑杆组件20的两根撑杆5的第二端部5b向上运动,两根撑杆5相对转动而使得两组支架10逐渐地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同时,第二杆4的端部被向上提拉运动,使得第二杆4与第一杆3相对转动,第一杆3与第二杆4均被逐渐沿上下方向拉伸而逐渐转换至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立杆1相互靠拢。
47.折叠后的床架如图16至图19所示,所有的杆件均沿前后方向紧密地收拢在一起,呈现非常紧凑的结构,为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便利。
48.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为设置在两侧滑套2与立杆1之间的两组锁定件(图中未示出),并在两组滑套2之间设置拎带(图中未示出),可以在提起该拎带时将两侧的锁定件同步解锁,并驱使两侧的滑套2同步地向上滑动,从而实现一拎即折,收折操作十分的简易便利。
4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