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TPU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8830发布日期:2022-11-25 21: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TPU绑带的制作方法
一种发光tpu绑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绑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tpu绑带。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或者处于工作学习的需要,人们经常需要在夜间在户外活动,如跑步、散步等,然而在夜晚或者在其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有时不能让汽车驾驶员或者其他人员提前得到警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tpu绑带,该发光tpu绑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放置发光带,能在夜间或者在其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起到警示作用,增加户外活动的安全性。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tpu绑带,包括带体和发光带,所述带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加强层、隔离层和透光层,所述带体的两侧边缘和尾端边缘形成压边,所述隔离层和透光层之间形成用于容设发光带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置物开口,所述置物开口设置于带体的首端,所述带体的首端与尾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层、加强层、隔离层和透光层均为tpu层。
5.进一步的,发光带包括导光条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于导光条的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有led灯、控制开关以及用于为led灯供电的电源。
6.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条为tpu导光条。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于导光条靠近置物开口的一端,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标识,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开关标识的下方。
8.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母贴,所述隔离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魔术贴母贴粘接的第一魔术贴公贴,所述第一魔术贴母贴和第一魔术贴公贴均位于带体的首端。
9.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母贴,所述底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魔术贴母贴粘接的第二魔术贴公贴,所述第二魔术贴母贴和第二魔术贴公贴分别位于带体的两端。
10.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的厚度为0.2-0.5mm。
11.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2-0.5mm。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0.4-1.0mm。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的厚度为0.2-0.5mm。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光tpu绑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放置发光带,能在夜间或者在其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起到警示作用,增加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所述发光tpu绑带可灵活装设在鞋、运动器材或人体手臂、腿上等。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tpu绑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tpu绑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tpu绑带的置物开口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18.图4为图1沿a-a处的剖视图。
19.附图标记包括:
20.11-带体、12-第二魔术贴母贴、13-开关标识、14-压边、15-第二魔术贴公贴、16-第一魔术贴母贴、17-第二魔术贴公贴、18-透光层、19-隔离层、21-加强层、22-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如图1-4所示,一种发光tpu绑带,包括带体11和发光带,所述带体1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22、加强层21、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所述带体11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尾端,所述带体11的两侧边缘和尾端边缘形成压边14,所述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之间形成用于容设发光带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置有置物开口,所述置物开口设置于带体11的尾端,所述带体11的首端与尾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层22、加强层21、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均为tpu 层。所述发光带设置于容置腔内。
23.本实施例的发光tpu绑带可用于放置发光带。使用时,将发光带从置物开口放置于位于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之间的容置腔,透光层18由透明tpu材料或者半透明tpu材料制成,透光层18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发光带发出的光线可透过透光层18,从而在夜间或者在其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起到警示作用。当需要维修或者更换发光带时,将发光带通过置物开口取出即可,取放方便。发光tpu绑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所述发光tpu绑带可灵活装设在鞋、运动器材或人体手臂、腿上等。带体11的四周边缘除了首端,即除设置有置物开口的一端外均形成压边14;底层22的两侧边缘和尾端边缘至少与透光层18的两侧边缘和尾端边缘压合。所述发光tpu绑带为无车缝发光tpu绑带。本实施例的发光tpu绑带没有车缝线,组成带体的各层可采用热熔胶粘结。发光tpu绑带生产时减少了车缝工序,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4.进一步的,压边14由底层22、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的边缘压合形成。带体11的四周边缘除了尾端外,将底层22、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层贴合后其边缘压合,形成压边14,实现底层22、隔离层19、透光层18的稳固粘结。隔离层19和底层22之间形成用于容设加强层21 的容纳腔体,加强层21包括固定段以及与固定段连接的活动段,所述固定段位于加强层21 靠近置物开口的一端,固定段与底层22固定粘结,活动段设置于容纳腔体内。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发光tpu绑带生产时,不需要将加强层21整体与底层22和/或隔离层19热压粘结,减少热压工序对加强层21的不利影响,隔离层19可用于隔离可移动的发光带和活动段,防止两者碰撞,并可与底层22以及透光层18配合,防止发光带以及活动段在绑带使用过程中移动或防止其移动幅度过大。
25.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带包括导光条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于导光条的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有led灯、控制开关以及用于为led灯供电的电源。控制
开关与电源以及led灯电连接。所述导光条为tpu导光条。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开关开闭led灯,光线可通过导光条达到较为均匀的发光效果,带体11表面的发光面广,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导光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使用方便。发光带可设置不同的发光方式,如连续发光,闪亮,短闪与快闪等,控制线路板控制led灯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此处作为应用。
2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于导光条靠近置物开口的一端,所述透光层18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标识13,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开关标识13的下方。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控制线路板靠近置物开口,便于取出和放入;控制开关位于开关标识13的正下方,使用时,可以直接在开关标识13按压,从而对控制开关实现按压,使用更为便捷。
27.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18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母贴16,所述隔离层19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魔术贴母贴16粘接的第一魔术贴公贴17,所述第一魔术贴母贴16和第一魔术贴公贴17均位于带体11的首端,即带体11设置有置物开口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带体11 在设有置物开口的一端设置第一魔术贴母贴16和第一魔术贴公贴17。本实施例将第一魔术贴母贴16和第一魔术贴公贴17分别设置为毛面和勾面。需要将发光带放入时,将毛面和勾面分离,置物开口打开,发光带从置物开口放入置物腔,然后将毛面和勾面粘合,实现置物开口的闭合,防止发光带的掉落。
28.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1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母贴12,所述底层2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魔术贴母贴12粘接的第二魔术贴公贴15,所述第二魔术贴母贴12和第二魔术贴公贴15分别位于带体11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魔术贴公贴15位于带体11的首端,即带体11设置有置物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魔术贴母贴12位于带体11的尾端,即带体11远离置物开口的一端。人们在户外活动如跑步时,可将发光tpu绑带绑在手臂、小腿、鞋上或者背包上等,起到警示标识作用,让汽车驾驶员以及其他人员辨识,提高安全性。魔术贴通过热熔胶粘合于带体本体,发光tpu绑带生产时减少了车缝工序,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9.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18的厚度为0.2-0.5mm。所述隔离层19的厚度为0.2-0.5mm。透光侧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颜色,发光带发出的光线可通过具有上述厚度的透光层18射出,起到警示标识作用。透光层18和隔离层19可围设形成容置腔,对发光带起到保护和定位作用。
3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21的厚度为0.4-1.0mm。所述底层22的厚度为0.2-0.5mm。本实施例将加强层21的厚度设置为上述厚度,有助于提高发光tpu绑带的力学强度,提高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底层22采用上述厚度的tpu材质制成,采用的tpu材质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佩带舒适。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底层22、加强层21、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的厚度,使得带体 11的总体厚度不厚,产品轻便,便于携带,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耐用性好。底层22、加强层21、隔离层19和透光层18采用现有技术中的tpu材料制成,此处作为应用。
3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