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2364发布日期:2023-02-14 13:1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冬衣制作的过程中,内层常用绒类材料进行加工,提供保暖和吸水吸汗的效果,保持人体的干燥;在制作绒类面料的时候,常用的方法为缝合裁切或者粘接制作,通过手工直接粘接或者利用机械缝合压接,完成制作。
3.基于上述,目前使用的组合装置在制作绒类面料的时候主要利用缝合技术缝制然后使用切刀裁切,不具备提供持续扶持的功能,并方便继续再切的功能,以及在切割同时提供横纵双向裁切效果的功能。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目前使用的组合装置在制作绒类面料的时候主要利用缝合技术缝制然后使用切刀裁切,不具备提供持续扶持的功能,并方便继续再切的功能,以及在切割同时提供横纵双向裁切效果的功能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包括: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侧连接架;前隔板,所述前隔板固定设置在两组侧连接架的前侧中间,前隔板的中间开设有竖槽,竖槽内滑动设置有螺母滑块,螺母滑块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推紧螺杆;后架,所述后架固定设置在两组侧连接架的后侧中间;中间隔板和前隔板的顶部中间开设有方槽,方槽内旋转设置有导滑轮;中间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刀槽,刀槽位于导滑轮下方;中间隔板与前隔板之间两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杆a和导向杆b,同侧导向杆a和导向杆b之间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轴架;六边形轴,所述六边形轴旋转设置在中间隔板与前隔板的右侧中间;滑座,所述滑座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滑座固定设置在中间隔板和后架的顶部之间;t形座,所述t形座通过导轨纵向滑动设置在两组滑座的顶部;后架的后侧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与中间隔板之间传动设置有丝杠,t形座与丝杠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轴架包括有:垂直导杆,滑动轴架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垂直导杆,两侧垂直导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档杆;提升夹,垂直导杆的外部滑动设置有提升夹;摩擦履带,两侧滑动轴架之间通过辊轮旋转设置有摩擦履带。
8.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履带的一端设置锥齿轮与六边形轴旋转连接,六边形轴外的锥齿轮与六边形轴滑动连接,该锥齿轮旋转设置在滑动轴架的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六边形轴的前端穿过前隔板固定设置有蜗轮,前隔板的前端设置
蜗杆与蜗轮啮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座包括有:齿条,右侧滑座的内壁上侧固定设置有齿条;导向框,右侧滑座的内壁下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框;h滑块,导向框内滑动设置有h滑块,h滑块的顶部旋转设置有偏心齿轮,h滑块的顶部偏心固定设置有偏心杆;偏心齿轮与齿条啮合;h滑块与t形座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t形座的顶部通过导轨横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刀座,滑动刀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从动滑框,偏心杆滑动设置在从动滑框内;从动滑框位于t形座外部;滑动刀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裁刀。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摩擦履带,提供了扶持、锁紧和输送的功能,能够方便后续再次切割加工,将绒料按照布料的垂直方向叠设,由两侧的侧连接架底部穿过两组摩擦履带,进而转动推紧螺杆,利用推紧螺杆顶紧一组提升夹,通过迫紧效果将前后侧滑动轴架和摩擦履带靠拢,将绒料固定,进而在布料缝隙中涂设防水胶,然后通过蜗轮蜗杆转动六边形轴,六边形轴带动外部锥齿轮以及摩擦履带形状,将绒料向上移动贴合在布料的底部,进行粘接。
14.t形座和滑动刀座的设置,提供了在切割同时提供横纵双向裁切的功能,启动电机带动丝杠旋转,通过丝杠带动t形座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将t形座和滑动刀座向后移动,滑动刀座向后移动的过程中,t形座带动h滑块和偏心齿轮向前移动,偏心齿轮啮合齿条进行自转,进而带动从动滑框、滑动刀座和裁刀往复运动,裁刀穿过刀槽后将绒料切断,完成制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刀座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刀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0.1、中间隔板;101、刀槽;102、导向杆a;103、导向杆b;2、前隔板;201、竖槽;202、螺母滑块;203、推紧螺杆;3、后架;4、侧连接架;5、导滑轮;6、滑动轴架;601、垂直导杆;602、提升夹;603、摩擦履带;7、六边形轴;8、滑座;801、齿条;802、导向框;803、h滑块;804、偏心齿轮;805、偏心杆;9、t形座;10、滑动刀座;1001、从动滑框;1002、裁刀;11、电机;12、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亲水吸湿的绒类面料组合装置,包括:中间隔板1,中间隔板1的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侧连接架4;前隔板2,前隔板2固定设置在两组侧连接架4的前侧中间,前隔板2的中间开设有竖槽201,竖槽201内滑动设置有螺母滑块202,螺母滑块202的中间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推紧螺杆203;后架3,后架3固定设置在两组侧连接架4的后侧中间;中间隔板1和前隔板2的顶部中间开设有方槽,方槽内旋转设置
有导滑轮5;中间隔板1的顶部开设有刀槽101,刀槽101位于导滑轮5下方;中间隔板1与前隔板2之间两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杆a102和导向杆b103,同侧导向杆a102和导向杆b103之间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轴架6;滑动轴架6包括有:垂直导杆601,滑动轴架6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垂直导杆601,两侧垂直导杆6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档杆;提升夹602,垂直导杆601的外部滑动设置有提升夹602;摩擦履带603,两侧滑动轴架6之间通过辊轮旋转设置有摩擦履带603;摩擦履带603的一端设置锥齿轮与六边形轴7旋转连接,六边形轴7外的锥齿轮与六边形轴7滑动连接,该锥齿轮旋转设置在滑动轴架6的一侧;六边形轴7,六边形轴7旋转设置在中间隔板1与前隔板2的右侧中间;滑座8,滑座8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滑座8固定设置在中间隔板1和后架3的顶部之间;t形座9,t形座9通过导轨纵向滑动设置在两组滑座8的顶部;后架3的后侧固定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与中间隔板1之间传动设置有丝杠12,t形座9与丝杠12螺纹连接。
23.其中,六边形轴7的前端穿过前隔板2固定设置有蜗轮,前隔板2的前端设置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为旋转连接,蜗杆一端设置有手轮。
24.其中,滑座8包括有:齿条801,右侧滑座8的内壁上侧固定设置有齿条801;导向框802,右侧滑座8的内壁下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框802;h滑块803,导向框802内滑动设置有h滑块803,h滑块803的顶部旋转设置有偏心齿轮804,h滑块803的顶部偏心固定设置有偏心杆805;偏心齿轮804与齿条801啮合;h滑块803与t形座9固定连接。
25.其中,t形座9的顶部通过导轨横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刀座10,滑动刀座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从动滑框1001,偏心杆805滑动设置在从动滑框1001内;从动滑框1001位于t形座9外部;滑动刀座10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裁刀1002。
26.在本实施方式中
27.将布料直接穿过中间隔板1和前隔板2的顶部的导滑轮5,将绒料按照布料的垂直方向叠设,由两侧的侧连接架4底部穿过两组摩擦履带603,进而转动推紧螺杆203,利用推紧螺杆203顶紧一组提升夹602,通过迫紧效果将前后侧滑动轴架6和摩擦履带603靠拢,将绒料固定,进而在布料缝隙中涂设防水胶,然后通过蜗轮蜗杆转动六边形轴7,六边形轴7带动外部锥齿轮以及摩擦履带603形状,将绒料向上移动贴合在布料的底部,进行粘接。
28.完成粘接后,启动电机11带动丝杠12旋转,通过丝杠12带动t形座9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将t形座9和滑动刀座10向后移动,滑动刀座10向后移动的过程中,t形座9带动h滑块803和偏心齿轮804向前移动,偏心齿轮804啮合齿条801进行自转,进而带动从动滑框1001、滑动刀座10和裁刀1002往复运动,裁刀1002穿过刀槽101后将绒料切断,完成制作。
2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