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穿型马甲式三层冲锋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7500发布日期:2022-12-02 22: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穿型马甲式三层冲锋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穿型马甲式三层冲锋衣。


背景技术:

2.冲锋衣是户外运动的必备装备之一,冲锋衣能进行专业的防水和防风,可以在户外有效的阻挡雨水和霜雪的入侵,以及百分百的防止风冷效应,由于冲锋衣适应于全天候的特点,导致其成为所有户外爱好者的首选外衣,其中三层冲锋衣是指使用三层面料或者三层压胶制成的冲锋衣,是将膜贴合在基布上,再在里面贴合一层轻编布,这种面料透气、耐磨、轻便,更加适合高海拔活动和攀岩、穿越等复杂地形的户外活动,现有的三层冲锋衣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现有三层冲锋衣穿着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其二,现有的三层冲锋衣在设计时预留有一定的松紧度,导致在户外大幅度运动中,冲锋衣会与身体之间产生间隙,影响了冲锋衣防水和防风的性能,从而降低了冲锋衣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穿型马甲式三层冲锋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穿型马甲式三层冲锋衣,包括衣身、立体弯袖、帽子、第一母扣、第二母扣、马甲组件、双开口拉链、前门襟、第一织带、单开口拉链、第一紧固绳、第二紧固绳、第一限位环、第三紧固绳、第二限位环和连接布,所述衣身上缝合有立体弯袖,且衣身领口处缝合有帽子,立体弯袖内外两侧的肩头处设置有第一母扣,衣身内外两侧的前胸处均设置有第二母扣,第一母扣与马甲组件中的第一公扣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马甲组件由前接片、后接片、连接织带、插扣、第一公扣、第二公扣、第二织带、四合扣、斜口袋和正口袋组成,第一公扣设置在前接片的两侧肩头处,前接片与后接片通过连接织带固定连接,衣身正面通过双开口拉链连接,且双开口拉链的底端设置有前门襟,衣身的下摆内部设置有第一紧固绳,且第一紧固绳的两端与衣身通过卡扣连接,帽子的帽口内部设置有第二紧固绳,且第二紧固绳的两端穿过帽子内侧开设的开口与第一限位环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前接片的两侧一角均设置有第二公扣,且第二公扣与第二母扣相互配合连接,两个前接片通过插扣卡合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前接片上均设置有第二织带、斜口袋和正口袋,且斜口袋位于第二织带与正口袋之间,斜口袋和正口袋上均设置有四合扣。
7.进一步的,所述衣身的内外两侧均缝合有连接布,衣身内外两侧胸前处均设置有第一织带,且衣身内外两侧与连接布通过单开口拉链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帽子上内置有第三紧固绳,且第三紧固绳的两端分别穿过帽子外侧开设的开口与第二限位环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在衣身和立体弯袖内外两侧分别设置的第一母扣、第二母扣、连接片、单开口拉链和第一织带,使冲锋衣实现了两穿型功能,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利用设置的马甲组件中的插扣,便于调节前接片与后接片与人体的贴合程度,同时通过第一母扣与第一公扣,以及第二母扣与第二公扣的相互配合,确保了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冲锋衣可以一直与人体紧密贴合,时刻发挥防水和防风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冲锋衣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马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接片的后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5.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17.图中:1、衣身;2、立体弯袖;3、帽子;4、第一母扣;5、第二母扣;6、马甲组件;7、双开口拉链;8、前门襟;9、第一织带;10、单开口拉链;11、第一紧固绳;12、第二紧固绳;13、第一限位环;14、第三紧固绳;15、第二限位环;16、连接布;601、前接片;602、后接片;603、连接织带;604、插扣;605、第一公扣;606、第二公扣;607、第二织带;608、四合扣;609、斜口袋;610、正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两穿型马甲式三层冲锋衣,包括衣身1、立体弯袖2、帽子3、第一母扣4、第二母扣5、马甲组件6、双开口拉链7、前门襟8、第一织带9、单开口拉链10、第一紧固绳11、第二紧固绳12、第一限位环13、第三紧固绳14、第二限位环15和连接布16,衣身1上缝合有立体弯袖2,且衣身1领口处缝合有帽子3,立体弯袖2内外两侧的肩头处设置有第一母扣4,衣身1内外两侧的前胸处均设置有第二母扣5,第一母扣4与马甲组件6中的第一公扣605相互配合连接,马甲组件6由前接片601、后接片602、连接织带603、插扣604、第一公扣605、第二公扣606、第二织带607、四合扣608、斜口袋609和正口袋610组成,第一公扣605设置在前接片601的两侧肩头处,前接片601与后接片602通过连接织带603固定连接,衣身1正面通过双开口拉链7连接,且双开口拉链7的底端设置有前门襟8,衣身1的下摆内部设置有第一紧固绳11,且第一紧固绳11的两端与衣身1通过卡扣连接,第一紧固绳11由弹力橡胶制作而成,帽子3的帽口内部设置有第二紧固绳12,且第二紧固绳12的两端穿过帽子3内侧开设的开口与第一限位环13固定连接,前接片601的两侧一角均设
置有第二公扣606,且第二公扣606与第二母扣5相互配合连接,两个前接片601通过插扣604卡合连接,通过插扣604将两个前接片601进行连接,可以在穿着中根据需要调节前接片601与身体的贴合程度,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前接片601上均设置有第二织带607、斜口袋609和正口袋610,且斜口袋609位于第二织带607与正口袋610之间,斜口袋609和正口袋610上均设置有四合扣608,通过设置的第二织带607,有利于提高冲锋衣的可观赏性,同时设置的斜口袋609和正口袋610,便于用户携带随身物品,从而提高了冲锋衣的实用性,衣身1的内外两侧均缝合有连接布16,衣身1内外两侧胸前处均设置有第一织带9,且衣身1内外两侧与连接布16通过单开口拉链10连接,利用单开口拉链10连接衣身1和连接布16,使冲锋衣有一个单独的防水夹层,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帽子3上内置有第三紧固绳14,且第三紧固绳14的两端分别穿过帽子3外侧开设的开口与第二限位环15固定连接,通过在帽子3上内置安装的第三紧固绳14,便于通过第三紧固绳14拉紧帽子3,使帽子3与头部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冲锋衣的防水防风性能;首先,根据需要选择正穿或者反穿,以及马甲组件6穿在冲锋衣内部或者外部,正穿并且马甲组件6穿在冲锋衣外部时,先将衣身1、立体弯袖2和帽子3的正面整理向外,然后套上立体弯袖2,拉上双开口拉链7,之后套上前接片601和后接片602,再将前接片601背面上的第一公扣605和立体弯袖2正面的第一母扣4以及前接片601背面上的第二公扣606和衣身1正面的第二母扣5卡合,完成穿衣,然后根据需要通过插扣604调节冲锋衣与身体的贴合程度,正穿并且马甲组件6穿在冲锋衣内部时,先套上前接片601和后接片602,然后通过插扣604调节前接片601和后接片602与身体的贴合程度,之后将衣身1、立体弯袖2和帽子3的正面整理向外,之后套上立体弯袖2,再将前接片601正面上的第一公扣605和立体弯袖2反面的第一母扣4以及前接片601正面上的第二公扣606和衣身1反面的第二母扣5卡合,之后拉上双开口拉链7完成穿衣,反穿并且马甲组件6穿在冲锋衣外部时,先将衣身1、立体弯袖2和帽子3的反面整理向外,然后套上立体弯袖2,拉上双开口拉链7,之后套上前接片601和后接片602,再将前接片601反面上的第一公扣605和立体弯袖2反面的第一母扣4以及前接片601反面上的第二公扣606和衣身1反面的第二母扣5卡合,完成穿衣,然后根据需要通过插扣604调节冲锋衣与身体的贴合程度,反穿并且马甲组件6穿在冲锋衣内部时,先套上前接片601和后接片602,然后通过插扣604调节前接片601和后接片602与身体的贴合程度,之后将衣身1、立体弯袖2和帽子3的反面整理向外,然后套上立体弯袖2,再将前接片601正面上的第一公扣605和立体弯袖2正面的第一母扣4以及前接片601正面上的第二公扣606和衣身1正面的第二母扣5卡合,之后拉上双开口拉链7完成穿衣,穿上冲锋衣之后,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戴上帽子3,戴上帽子3后,通过拉动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15,通过第一限位环13和第二限位环15分别与第二紧固绳12和第三紧固绳14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二紧固绳12和第三紧固绳14对帽子3进行收紧,调节穿戴帽子3的舒适性。
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