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及户外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2548发布日期:2023-03-14 19: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及户外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及户外伞。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户外伞包括伞中棒、若干根伞面骨、若干根伞支骨、锁紧结构、上伞巢和下伞巢,若干根伞面骨上铺设有伞布,上伞巢固定安装在伞中棒的顶部,下伞巢和锁紧结构套设于伞中棒上并可于伞中棒上下滑动,伞面骨周向间隔枢接在上伞巢上,若干根伞支骨的一端周向间隔枢接在下伞巢上,另一端枢接在伞面骨上,现有的锁紧机构是通过在伞中棒上设有弹性倒勾,下伞巢的底部设有握把,握把上设有与弹性倒勾配合的卡槽,握把的外侧面对应卡槽的位置设有按钮,当需要打开户外伞时,将握把往上推滑行至伞中棒的顶部时,伞中棒的弹性倒勾卡扣在握把的卡槽内,使户外伞处于展开状态;当需要收拢户外伞时,通过按压握把上的按钮使弹性倒勾脱离卡槽,握把连带下伞巢滑行至伞中棒的底部,使户外伞处于收拢闭合状态,由于户外伞的伞面骨和伞支骨数量多,使到整体重量大,撑开户外伞时需要较大的力度,并且需要较大的力度将握把推向弹性倒勾实现定位卡扣并且弹性倒勾与卡槽之间卡扣的比较紧,当收拢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力度去按压握把上的按钮才能将弹性倒勾脱离卡槽,费力,不方便操作,并且收拢时不注意握紧握把,由于伞面骨和伞支骨重量大,卡槽脱离弹性倒勾时户外伞快速收拢,容易造成用户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收拢户外伞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力度去按压握把上的按钮才能将弹性倒勾脱离卡槽,费力,不方便操作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收拢时不注意握紧握把,由于伞面骨和伞支骨重量大,卡槽脱离弹性倒勾时户外伞快速收拢,容易造成用户受伤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座和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锁紧座外面的解锁套;
7.锁紧座包括环形座体和从环形座体底端中间伸出的第一套筒部,环形座体与第一套筒部设有中心孔,环形座体两侧对应位置上设有滑槽,滑槽与中心孔连通,滑槽里面安装有可沿滑槽径向移动的锁紧块,锁紧块的中间设有联动孔,滑槽的底部设有贯穿环形座体底部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里安装有可沿第一通孔轴向移动的联动杆,联动杆的顶部伸入至锁紧块的联动孔内与锁紧块联动,滑槽的外侧安装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顶住锁紧块;
8.解锁套包括环形底板和从环形底板中间轴向伸出的第二套筒部,环形底板置于环形座体的底部,第二套筒部套设在环形座体的外侧,联动杆的底部支撑在环形底板的顶面上;
9.当解锁套轴向向上移动时,环形底板带动联动杆向上位移,联动杆沿第一通孔轴向移动,联动杆的顶部带动锁紧块向外径向位移,使锁紧块压紧弹性元件,实现开锁状态;
10.当解锁套轴向向下移动时,环形底板远离环形座体,联动杆随环形底板向下位移,锁紧块不受联动杆的作用力下,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将锁紧块向中心孔内径向位移凸出,实现锁紧状态。
11.优选地,环形座体上、位于滑槽的外侧处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滑槽连通,弹性元件置于第二通孔内,第二套筒部遮盖住第二通孔的外侧,弹性元件的一端与锁紧块相抵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部的内侧壁相抵接。
12.优选地,还包括一握把,握把形状呈圆筒状,握把与锁紧座的第一套筒部螺纹连接,握把的顶部与环形座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可供解锁套的环形底板上下位移的缝隙。
13.优选地,握把的内壁面上设有止口台阶,当握把安装在第一套筒部上,第一套筒部的底部顶在止口台阶上。
14.优选地,联动杆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柱体顶部的凸柱,凸柱与柱体之间设有倾斜段,凸柱的直径小于柱体的直径。
15.优选地,环形座体的顶面挖设有凹槽,凹槽与滑槽连通。
16.一种户外伞,包括伞中棒、若干根伞面骨、若干根伞支骨、锁紧结构、上伞巢和下伞巢,若干根伞面骨上铺设有伞布,上伞巢固定安装在伞中棒的顶部,下伞巢和锁紧结构套设于伞中棒上并可于伞中棒上下滑动,伞面骨周向间隔枢接在上伞巢上,若干根伞支骨的一端周向间隔枢接在下伞巢上,另一端枢接在伞面骨上,其特征在于:锁紧结构为优选地,锁紧结构,环形座体的顶面挖设有凹槽,下伞巢安装在凹槽内,伞中棒靠近顶部处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上两侧对应位置上设有卡接槽;
17.当锁紧结构滑行至伞中棒的顶部时,在解锁套不受力的作用下,环形底板远离环形座体,联动杆随环形底板向下位移,锁紧块不受联动杆的作用力下,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将锁紧块向中心孔内径向位移凸出,锁紧块卡扣在卡接槽内,实现锁紧状态,使户外伞处于展开状态;
18.当解锁套轴向向上移动时,环形底板带动联动杆向上位移,联动杆沿第一通孔轴向移动,联动杆的顶部带动锁紧块向外径向位移,使锁紧块远离卡接槽并且锁紧块压紧弹性元件,实现开锁状态,锁紧结构滑行至伞中棒的底部,使户外伞处于闭合状态。
19.优选地,卡接部的底部由内往外倾斜。
20.优选地,上伞巢包括上巢底座和套设在上巢底座外的上盖,上巢底座与上盖之间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安装有第一环形圈,上巢底座和上盖上分别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是对应的,并通过第一环形槽连通,每根伞面骨通过枢接在上伞巢的第一环形圈上,上巢底座的底部凸出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插装在伞中棒的顶部。
21.优选地,下伞巢包括下巢底座和设置在下巢底座内的下盖板,下巢底座上挖设有容置槽,下盖板安装在容置槽内,下巢底座与下盖板之间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安装有第二环形圈,下巢底座和下盖板上分别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并通过第二环形槽连通,每根伞支骨枢接在下伞巢的第二环形圈上,下巢底座的底部凸出第二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嵌装在凹槽内。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23.1、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座和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锁紧座外面的解锁套;当解锁套轴向向上移动时,环形底板带动联动杆向上位移,联动杆沿第一通孔轴向移动,联动杆的顶部带动锁紧块向外径向位移,使锁紧块压紧弹性元件,实现开锁状态;当解锁套轴向向下移动时,环形底板远离环形座体,联动杆随环形底板向下位移,锁紧块不受联动杆的作用力下,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将锁紧块向中心孔内径向位移凸出,实现锁紧状态,该结构通过解锁套与锁紧座的配合联动带动位于锁紧座内的锁紧块实现开锁和锁紧状态,操作方便,无需较大的力度即可实现开锁和锁紧状态。
24.2、一种户外伞,包括伞中棒、若干根伞面骨、若干根伞支骨、锁紧结构、上伞巢和下伞巢,环形座体的顶面挖设有凹槽,下伞巢安装在凹槽内,伞中棒靠近顶部处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上两侧对应位置上设有卡接槽;当锁紧结构滑行至伞中棒的顶部时,在解锁套不受力的作用下,环形底板远离环形座体,联动杆随环形底板向下位移,锁紧块不受联动杆的作用力下,弹性元件的恢复力将锁紧块向中心孔内径向位移凸出,锁紧块卡扣在卡接槽内,实现锁紧状态,使户外伞处于展开状态;当解锁套轴向向上移动时,环形底板带动联动杆向上位移,联动杆沿第一通孔轴向移动,联动杆的顶部带动锁紧块向外径向位移,使锁紧块远离卡接槽并且锁紧块压紧弹性元件,实现开锁状态,锁紧结构滑行至伞中棒的底部,使户外伞处于闭合状态,通过锁紧结构与卡接部的连接结构,卡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卡槽脱离弹性倒勾时户外伞快速收拢,容易造成用户受伤的技术问题。
25.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在说明书实施例部分做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分解图;
28.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联动杆立体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正视图;
31.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32.图7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锁紧状态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立体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正视图;
37.图12为图11中的c-c的剖视图;
38.图13为图12中d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4为图12中e的局部放大图;
40.图15为图12中f的局部放大图;
41.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下伞巢与锁紧结构的立体图;
42.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下伞巢与锁紧结构的分解图;
43.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下伞巢与锁紧结构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44.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下伞巢分解图;
45.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下伞巢另一角度分解图;
46.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上伞巢立体图;
47.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上伞巢另一角度立体图;
48.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上伞巢分解图;
49.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上伞巢另一分解图;
50.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锁紧结构与卡接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2.实施例一:
53.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遮阳伞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座1和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锁紧座1外面的解锁套2;锁紧座1包括环形座体11和从环形座体11底端中间伸出的第一套筒部12,环形座体11与第一套筒部12设有中心孔10,环形座体11两侧对应位置上设有滑槽111,滑槽111与中心孔10连通,滑槽111里面安装有可沿滑槽111径向移动的锁紧块13,锁紧块13的中间设有联动孔131,滑槽111的底部设有贯穿环形座体11底部的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里安装有可沿第一通孔112轴向移动的联动杆14,联动杆14的顶部伸入至锁紧块13的联动孔131内与锁紧块13联动,滑槽111的外侧安装有弹性元件15,弹性元件15顶住锁紧块13;解锁套2包括环形底板21和从环形底板21中间轴向伸出的第二套筒部22,环形底板21置于环形座体11的底部,第二套筒部22套设在环形座体11的外侧,联动杆14的底部支撑在环形底板21的顶面上;当解锁套2轴向向上移动时,环形底板21带动联动杆14向上位移,联动杆14沿第一通孔112轴向移动,联动杆14的顶部带动锁紧块13向外径向位移,使锁紧块13压紧弹性元件15,实现开锁状态;当解锁套2轴向向下移动时,环形底板21远离环形座体11,联动杆14随环形底板21向下位移,锁紧块不受联动杆14的作用力下,弹性元件15的恢复力将锁紧块13向中心孔10内径向位移凸出,实现锁紧状态,该结构通过解锁套与锁紧座的配合联动带动位于锁紧座内的锁紧块实现开锁和锁紧状态,操作方便,无需较大的力度即可实现开锁和锁紧状态。
54.优选地,环形座体11上、位于滑槽111的外侧处设有第二通孔113,第二通孔113与滑槽111连通,弹性元件15置于第二通孔113内,第二套筒部22遮盖住第二通孔113的外侧,弹性元件15的一端与锁紧块相抵接,弹性元件15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部22的内侧壁相抵接,结构布置合理。
55.优选地,还包括一握把3,握把3形状呈圆筒状,握把3与锁紧座1的第一套筒部12螺纹连接,握把3的顶部与环形座体11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可供解锁套2的环形底板21上下位移的缝隙100,便于解锁套轴向上下移动,结构布置合理。
56.优选地,握把3的内壁面上设有止口台阶31,当握把3安装在第一套筒部12上,第一
套筒部12的底部顶在止口台阶31上,安装定位效果好。
57.优选地,联动杆14包括柱体141和设置在柱体141顶部的凸柱142,凸柱142与柱体141之间设有倾斜段143,凸柱142的直径小于柱体141的直径,结构简单。
58.优选地,环形座体11的顶面挖设有凹槽114,凹槽114与滑槽111连通,便于下伞巢结构安装,结构紧奏,结构布置合理。
59.实施例二:
60.如图1至图25所示,一种户外伞,包括伞中棒4、若干根伞面骨5、若干根伞支骨6、锁紧结构、上伞巢7和下伞巢8,若干根伞面骨5上铺设有伞布,上伞巢7固定安装在伞中棒4的顶部,下伞巢8和锁紧结构套设于伞中棒4上并可于伞中棒4上下滑动,伞面骨5周向间隔枢接在上伞巢7上,若干根伞支骨6的一端周向间隔枢接在下伞巢8上,另一端枢接在伞面骨5上,其特征在于:锁紧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锁紧结构,环形座体11的顶面挖设有凹槽114,下伞巢8安装在凹槽114内,伞中棒4靠近顶部处设有卡接部41,卡接部41上两侧对应位置上设有卡接槽411;当锁紧结构滑行至伞中棒4的顶部时,在解锁套不受力的作用下,环形底板21远离环形座体11,联动杆14随环形底板21向下位移,锁紧块13不受联动杆14的作用力下,弹性元件15的恢复力将锁紧块13向中心孔10内径向位移凸出,锁紧块13卡扣在卡接槽411内,实现锁紧状态,使户外伞处于展开状态;当解锁套2轴向向上移动时,环形底板21带动联动杆14向上位移,联动杆14沿第一通孔112轴向移动,联动杆14的顶部带动锁紧块13向外径向位移,使锁紧块13远离卡接槽411并且锁紧块13压紧弹性元件15,实现开锁状态,锁紧结构滑行至伞中棒4的底部,使户外伞处于闭合状态,通过锁紧结构与卡接部的连接结构,卡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卡槽脱离弹性倒勾时户外伞快速收拢,容易造成用户受伤的技术问题。
61.如图14所示,卡接部41的底部由内往外倾斜,便于导向安装,结构布置合理。
62.优选地,上伞巢7包括上巢底座71和套设在上巢底座71外的上盖72,上巢底座71与上盖72之间设有第一环形槽73,第一环形槽73内安装有第一环形圈74,上巢底座71和上盖72上分别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缺口711和第二缺口721,第一缺口711和第二缺口721是对应的,并通过第一环形槽73连通,每根伞面骨5通过枢接在上伞巢7的第一环形圈74上,上巢底座71的底部凸出第一定位凸台712,第一定位凸台712插装在伞中棒4的顶部,结构简单,结构布置合理,便于伞面骨与第一环形圈枢接。
63.优选地,上巢底座71与上盖72之间通过紧固件75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结构牢固。
64.优选地,下伞巢8包括下巢底座81和设置在下巢底座81内的下盖板82,下巢底座81上挖设有容置槽811,下盖板82安装在容置槽811内,下巢底座81与下盖板82之间设有第二环形槽83,第二环形槽83内安装有第二环形圈84,下巢底座81和下盖板82上分别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三缺口812和第四缺口821,并通过第二环形槽83连通,每根伞支骨6枢接在下伞巢8的第二环形圈84上,下巢底座81的底部凸出第二定位凸台813,第二定位凸台813嵌装在凹槽114内,结构简单,结构布置合理,便于伞支骨与第二环形圈枢接。
65.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