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3939发布日期:2023-02-28 20:5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筒。


背景技术:

2.风筒既电吹风,是可以快速使头发风干的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可以通过加热丝加热,使风变热,从而使头发更快被吹干。
3.现有的风筒一般包括手持端及与手持端连接的筒体,筒体内设有入风网,马达、整流器,加热器,风嘴等部件,马达将风从入风网吸入经加热器加热,再由风嘴吹出,整流器(又叫导流架)用于调整流体,普通风机直接由整流器内部吹出,这种风筒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风压小,风干效率低,第二方面是噪音大,不利于用户使用。
4.因此,亟需一种风筒,以解决上述风筒存在风压小,风干效率低;噪音大,不利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筒,包括喇叭口状的支架,在所述支架的喇叭口处内侧设置有导风架,所述导风架由闭合端和开口端组成,所述导风架的开口端向所述支架喇叭口一端延伸,使所述支架和所述导风架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中的一段沿流体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
6.可选地,沿流体方向所述导风架外侧壁到所述支架的内壁的距离不断减小。
7.可选地,所述导风架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呈片状的导流翼,所述导风架的闭合端通过所述导流翼与所述支架连接,将所述环形风道分割成空间均匀的区间。
8.可选地,所述导风架的开口端还设置有呈管状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架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9.可选地,所述导风架与所述整流器一体成型加热单元。
10.可选地,所述整流器的横截面小于或等于所述整流器与所述导风架连接处横截面,以此减小流体的阻力。
11.可选地,所述整流器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加热流体的片状加热单元,所述片状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翼的一端对齐且数量一致,使流体能够均匀加热。
12.可选地,所述环形风道的两侧面为平滑面。
13.可选地,所述支架喇叭口处还设置有风嘴,所述风嘴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环形风道中的流体经由所述整流器外侧面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14.可选顾,所述环形风道沿流体方向出风端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筒,包括喇叭口状的支架,在支架的喇叭口处内侧设置有导风架,导风架由闭合端和开口端组成,导风架的开口端向支架喇叭口一端延伸,使支架和导风架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风道,环形风道中的一段沿流体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风流经横
截面逐渐缩小的环形风道时,流体被压缩,压强升高,增加了风筒出风的风压及风速,又能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的局部剖视及环形风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的部分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的部分结构的再一爆炸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23.图示说明:
24.100、环形风道;200、风筒;201、手持部;202、筒体;203、入风网;204、马达;205、整流器;206、加热单元;207、风嘴;208、环形槽;209、支架;210、马达座;211、导风架;212、网孔;213、通槽;214、导流翼;215、限位器;216、限位凹槽;21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后续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9.如图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筒200,包括手持部201及与手持部201连接的筒体202,筒体202内侧依次连接设有入风网203、马达204、整流器205、加热单元206及风嘴207,入风网203用于为风筒200进风提供通道,马达204用于吸风进入风筒200,整流器205用于调整风筒200内部的流体风的流向,加热单元206用于加热流体风,风嘴207上形成有出风口217输出流体风。风嘴207形成有一个环形槽208,整流器205的端部嵌入环形槽208紧密安装,防止漏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风在风筒200内的流向,以入风网203侧为进风端或进风侧,以风嘴207侧为出风端或出风侧。筒体202的内部在马达204外侧与筒体202内侧之间设置一个支架209,支架209呈喇叭状,一端大一端小,小端呈管状,小端为进风端,大端为出风端。支架209的小端形成有马达座210,马达204紧固安装在马达
座210上,安装方式可以为粘接或卡接或螺纹连接。马达204的前端紧固连接入风网203,其后端设置一个导风架211,此处,马达204的前端是指进风侧,后端为出风侧。入风网203的端面形成有蜂窝状网孔212,入风网203的侧面形成有若干通槽213,网孔212及通槽213均用于进风,网孔212及通槽213占比入风网203的大部分面积,能够保证风筒200足够的进风量。
30.进一步地,导风架211由闭合端和开口端组成,导风架211的开口端向支架209喇叭口一端延伸,使支架209和导风架211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风道100,环形风道100中的一段沿流体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具体地,导风架211呈盆状结构,导风架211的外侧壁为平滑面,能够有效减少风阻。导风架211的闭合端(既导风架211的盆底)外侧壁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片状的导流翼214,支架209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限位器215,导流翼214对应于限位器215,导流翼214嵌装于限位器215使得导风架211与支架209安装连接,能够防止导风架211脱落,还可以将环形风道100分割成空间均匀的区间,这使得在风筒200对流体风进行加热时更加均匀。
31.进一步地,导风架211的开口端(既导风架211的盆口)向筒体202的喇叭口延伸,使得导风架211外壁与支架209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环状环形风道100,并且环形风道100的横截面从进风端向出风端逐渐缩小,既沿流体方向导风架211外侧壁到支架209的内壁的距离不断减小;具体地,如图6所示,环形风道100在a处的截面积向b处逐渐地缩小,并且从a处平滑地向b处过渡;当风流经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环形风道100时,流体被压缩,压强升高,增加了风筒200出风的风压及风速,又能降低噪音。优选地,环形风道100出风端的横截面大于出风口217的横截面,能够进一步提升风筒200出风的风压及风速。环形风道100中的流体经由整流器205外侧面从出风口217排出,风速提升,噪音降低。
32.进一步地,导风架211的开口端紧密地连接一个整流器205,整流器205为管状结构,导风架211可以与整流器205一体成型制造,节约生产成本。整流器205连接导风架211使得流体风流到整流器205的外侧,既流体风被限制在导风架211外壁与支架209内壁之间的环形风道100流过,流体风不能进入整流器205内造成流体风的压降。整流器205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216,加热单元206为片状体,若干个加热单元206嵌装于整流器205并通过限位凹槽216卡止,便于加热单元206的安装稳固;其中,限位凹槽216与限位器215的位置及数目均对应,使得加热单元206能够对分割成若干部分的流体风进行分别加热,流体风受热更加的均匀。导风架211的外侧壁至整流器205的外侧壁形成为平滑面,使得环形风道100的两侧面为平滑面,既导风架211与整流器205的外表面平滑地过渡,没有平行的锐角或凸块,使得流体风流经导风架211外侧时流体风不被阻碍。导风架211与整流器205的过渡面可以为外弧面,直线或内弧面等,优选为外弧面。
33.进一步地,为避免导风架211与整流器205连接处产生风阻,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将导风架211的外侧壁到轴心线的距离设置成大于或等于整流器205的外侧壁到轴心线的距离,既整流器205的横截面小于或等于整流器205与导风架211连接处的横截面,以此减小流体的阻力,使流体顺畅的进入整流器205外周。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或材质的选择也会出现导风架211的直径小于整流器205的直径,当然此时流体流过导风架211外壁后会撞击到整流器205的连接面上,从而会降低风速,并产生噪音,但是仍然是可以使用的。
3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风筒200,马达204将风从入风网203吸入,导风架211配合整流
器205调整流体,将风从整流器205外侧吹出,加热单元206将风加热,经加热的流体会膨胀压强大,再由风嘴207吹出,同时将风嘴207上的出风口217设置的较小,实现大压强从小出风口217喷出,既能增大风压和风速,又能降低噪音。
3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