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伞的下巢座和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0568发布日期:2022-11-23 01:3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伞的下巢座和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伞的下巢座和折叠伞。


背景技术:

2.伞是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具,常被用于遮阳或是避雨,日常使用的伞主要分为直柄伞和折叠伞,相比直柄伞,折叠伞便于携带,占用空间小,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折叠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折叠和打开,现有技术中,折叠伞实现撑开和收起是通过下巢座与伞中棒之间弓片或卡扣的配合来实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配合连接方式会导致用户遇到收伞困难的情况,导致折叠伞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3.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其中一项不足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用户快速轻松地撑开和收起折叠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用户快速轻松地撑开和收起折叠伞。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伞的下巢座。
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伞。
7.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伞的下巢座,下巢座可相对于伞中棒滑动,下巢座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相对于下巢座表面凸伸;支撑杆,支撑杆设于支撑部上;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固定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部和固定部,固定部用于限制下巢座与伞中棒之间相对滑动;弹簧,弹簧一端与按压部配合连接,弹簧另一端与下巢座配合连接;其中,固定板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固定板处于第一状态时,弹簧被按压部压缩,下巢座可相对于伞中棒滑动;当固定板处于第二状态时,按压部被弹簧顶起,固定部限制下巢座与伞中棒之间相对滑动。
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用户需要撑开折叠伞时,只需将下巢座沿伞中棒滑动,直至下巢座上的固定部进入限制下巢座与伞中棒之间相对滑动的状态;当需要收起折叠伞时,只需按压按压部,使弹簧被按压部压缩,固定部相对翘起,此时固定部不会限制下巢座与伞中棒之间相对滑动,折叠伞可收起。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帮助用户简单轻松地收起折叠伞,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固定柱;下巢座设有第一通孔;伞中棒设有第二通孔;其中,固定柱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配合,以限制下巢座与伞中棒之间相对滑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折叠伞的撑开和收起的功能,用户使用也比较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第一弧形部,当固定板处于第一状态
时,第一弧形部将按压部包围;第二弧形部,当固定板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弧形部将固定部包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弧形的设计提升了用户使用折叠伞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了用户被划伤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弧形部可将按压部包围,第二弧形部可将固定部包围,有效地增加了按压部和固定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减少了下巢座被撞击时按压部和固定部损坏的可能性。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中间部,中间部将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连接,支撑杆设于中间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中间部作为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之间的连接桥梁,中间的支撑杆起到支点的作用,使固定板形成杠杆。本实施例的方案使固定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更加简单方便,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按动按压部,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与中间部可拆卸地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支撑杆与中间部可拆卸地连接,当固定板或弹簧出现损坏时,可通过拆卸支撑杆,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方便用户维修折叠伞。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按压部与固定部均为圆盘结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按压部与固定部均为圆盘结构,为用户对固定板进行状态切换提供了方便,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按压按压部以实现收起折叠伞。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按压部的直径大于固定部的直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按压部的直径大于固定部的直径,方便用户分辨按压部和固定部,避免了用户分不清按压部和固定部的情况出现。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巢座包括:限位柱,弹簧套设于限位柱外。
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有效地固定了弹簧,避免了弹簧在被按压部按压的过程中出现错位或变形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下巢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包括第三通孔,支撑杆穿过第三通孔,以使固定板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固定板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且可拆卸,在方便用户更替维修的同时也提升了下巢座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2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伞,折叠伞包括:折叠伞本体;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下巢座,下巢座与折叠伞本体连接。
26.本实施例中的折叠伞包括折叠伞本体和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下巢座,且下巢座设于折叠伞本体上,因此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下巢座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巢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为图3的拆解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下巢座;110-第一通孔;120-限位柱;200-支撑部;210-第一弧形部;220-中间部;230-第二弧形部;300-支撑杆;400-固定板;410-按压部;420-固定部;421-固定柱;500-弹簧;600-伞中棒;700-折叠伞。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4.【第一实施例】
35.参见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伞的下巢座,下巢座100可相对于伞中棒600滑动,下巢座100包括:支撑部200,支撑部200相对于下巢座100表面凸伸;支撑杆300,支撑杆300设于支撑部200上;固定板400,固定板400的中部与支撑杆300转动连接,固定板400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部410和固定部420,固定部420用于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弹簧500,弹簧500一端与按压部410配合连接,弹簧500另一端与下巢座100配合连接;其中,固定板400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一状态时,弹簧500被按压部410压缩,下巢座100可相对于伞中棒600滑动;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二状态时,按压部410被弹簧500顶起,固定部420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
36.在本实施例中,下巢座100包括支撑部200、支撑杆300、固定板400和弹簧500。固定板400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部410和固定部420,固定板400的中部与支撑杆300转动连接。当按压按压部410时,弹簧500被按压部410压缩,固定部420会相对翘起,此时固定部420不会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当按压部410被弹簧500顶起时,固定部420会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
37.可以理解地,当用户需要撑开折叠伞时,只需将下巢座100沿伞中棒600滑动,直至下巢座100上的固定部420进入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的状态;当需要收起折叠伞时,只需按压按压部410,使弹簧500被按压部410压缩,固定部420相对翘起,此时固定部420不会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折叠伞可收起。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帮助用户简单轻松地收起折叠伞,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8.【第二实施例】
39.参见图1和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部420包括固定柱421;下巢座100设有第一通孔110;伞中棒600设有第二通孔;其中,固定柱421穿过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配合,以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
4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20上靠近伞中棒600的一面设有固定柱421,下巢座100设有第一通孔110,伞中棒600设有第二通孔。
4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大于固定柱421的直径。
4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一状态时,固定柱421相对于下巢座100表
面抬起,此时固定柱421不处于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内,因此固定柱421不会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二状态时,固定柱421插入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内,起到限制下巢座100与伞中棒600之间相对滑动的作用。
43.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方案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折叠伞的撑开和收起的功能,用户使用也比较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44.【第三实施例】
45.参见图1和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部200包括:第一弧形部210,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弧形部210将按压部410包围;第二弧形部230,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弧形部230将固定部420包围。
4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00包括第一弧形部210和第二弧形部230。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一状态时,按压部410被按压,按压部410陷入第一弧形部210内,第一弧形部210将按压部410包围;当固定板400处于第二状态时,按压部410被弹簧500顶起,固定部420陷入第二弧形部230,第二弧形部230将固定部420包围。
47.可以理解地,弧形的设计提升了用户使用折叠伞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了用户被划伤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弧形部210可将按压部410包围,第二弧形部230可将固定部420包围,有效地增加了按压部410和固定部420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减少了下巢座100被撞击时按压部410和固定部420损坏的可能性。
48.【第四实施例】
49.参见图3和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部200包括:中间部220,中间部220将第一弧形部210和第二弧形部230连接,支撑杆300设于中间部220。
5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00包括中间部220,中间部220将第一弧形部210和第二弧形部230连接。
51.可以理解地,中间部220作为第一弧形部210和第二弧形部230之间的连接桥梁,中间的支撑杆300起到支点的作用,使固定板400形成杠杆。本实施例的方案使固定板4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更加简单方便,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按动按压部410,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2.【第五实施例】
53.参见图3和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杆300与中间部220可拆卸地连接。
54.可以理解地,支撑杆300与中间部220可拆卸地连接,当固定板400或弹簧500出现损坏时,可通过拆卸支撑杆300,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方便用户维修折叠伞。
55.【第六实施例】
56.参见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按压部410与固定部420均为圆盘结构。
57.可以理解地,按压部410与固定部420均为圆盘结构,为用户对固定板400进行状态切换提供了方便,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按压按压部410以实现收起折叠伞。
58.【第七实施例】
59.参见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按压部410的直径大于固定部420的直径。
60.可以理解地,按压部410的直径大于固定部420的直径,方便用户分辨按压部410和固定部420,避免了用户分不清按压部410和固定部420的情况出现。
61.【第八实施例】
62.参见图1和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下巢座100包括:限位柱120,弹簧500套设于限位柱120外。
63.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方案有效地固定了弹簧500,避免了弹簧500在被按压部410按压的过程中出现错位或变形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下巢座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4.【第九实施例】
65.参见图3和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板400包括第三通孔,支撑杆300穿过第三通孔,以使固定板400与支撑杆300转动连接。
66.可以理解地,固定板400与支撑杆300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且可拆卸,在方便用户更替维修的同时也提升了下巢座100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67.【第十实施例】
68.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伞700,折叠伞700包括:折叠伞本体;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下巢座100,下巢座100与折叠伞本体连接。
69.本实施例中的折叠伞700包括折叠伞本体和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下巢座100,且下巢座100设于折叠伞本体上,因此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下巢座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0.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