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7137发布日期:2022-12-14 04:2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饭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


背景技术:

2.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饭盒转向环保饭盒,原来的泡沫饭盒由于不耐高温,且制作过程对环境造成破坏被淘汰,取而待之的有塑料饭盒,纸制饭盒,木制饭盒,降解饭盒。
3.例如对比文件cn201920690684.0一种一次性饭盒,包括饭盒本体和盖合饭盒本体的盒盖,饭盒本体与盒盖可转动连接,所述饭盒本体的开口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远离密封板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子母扣扣合的第二子母扣。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便于使用,盖合盒盖和饭盒本体后,有效减少食物中的油渍和汤汁流出,从而有利于保持一次性饭盒外表面的干净,便于手持一次性饭盒进食;
4.一次性饭盒主要通过盒体和盒盖所组成,第一子母扣扣合的第二子母扣虽然可以对饭盒的外侧进行定位处理,送餐时,将饭菜装入盒体内,合上盒盖,扣上扣耳,再拿上一次性筷子,装入方便袋内即可。但是市面上绝大部分一次性饭盒仍然是结构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存放食物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导致食物发生串味或混杂,饭盒内部为半分隔结构,当饭盒内部饭菜受到外力晃动时,饭菜内部的汁液会随着外力晃动直接溢出会造成其它类型饭菜及米饭造成污染情况发生,影响了饭菜的品质,一次性饭盒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加热的过程中,水汽会造成饭盒本身软化情况,人员在握持过程中,会造成一次性饭盒边缘发生形变及连接处分离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饭盒内部为半分隔结构,当饭盒内部饭菜受到外力晃动时,饭菜内部的汁液会随着外力晃动直接溢出会造成其它类型饭菜及米饭造成污染情况发生,影响了饭菜的品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包括饭盒外壳,其正下方开设有内凹槽,且饭盒外壳的正上方设置有饭盒盖体,还包括;饭盒外壳,其左右两侧连接有手柄,且饭盒外壳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内隔离膜;饭盒盖体,其正上方贴合设置有应力翅片。
7.优选的,所述饭盒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外凹卡槽和a外分隔片,饭盒外壳,其内壁开设有外凹卡槽,且饭盒外壳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波纹滤板,所述波纹滤板的正上方贯穿开设有滤油孔;a外分隔片,其底部粘接固定有饭盒外壳,且a外分隔片的正上方开设有竖向套槽。
8.优选的,所述饭盒外壳与波纹滤板相互贴合,且波纹滤板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滤油孔,并且波纹滤板数量为2组。
9.优选的,所述饭盒盖体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凸条和b外分隔片,矩形凸条,其粘接固
定在饭盒盖体底部,且矩形凸条的正下方粘接固定有塑料凸柱;b外分隔片,其粘接固定在饭盒盖体正下方,且b外分隔片的正下方开设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的正下方胶合连接有竖向定位杆。
10.优选的,所述饭盒盖体与饭盒外壳通过竖向套槽和竖向定位杆连接,且竖向定位杆与b外分隔片相互平行,并且b外分隔片的宽度与a外分隔片宽度一致。
11.优选的,所述应力翅片分别设置在饭盒外壳底部及饭盒盖体顶部,且应力翅片关于饭盒盖体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饭盒外壳和手柄相互贴合,通过应力翅片增加饭盒外壳顶部的支撑力度。
12.优选的,所述内隔离膜内嵌安装在饭盒外壳的内部,且饭盒外壳的底部采用倒角式结构,且饭盒外壳与饭盒盖体相互贴合,通过内隔离膜对饭盒外壳的内部进行阻隔,增加饭盒外壳防渗水强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设置有外凹卡槽及a外分隔片,通过a外分隔片对饭盒外壳的内部进行分隔,方便通过a外分隔片对饭盒外壳的内部进行功能划分,同时将a外分隔片及b外分隔片进行组装连接,利用a外分隔片及b外分隔片对饭菜进行完全封闭阻隔,避免饭盒在搬运及运输的过程中,会导致食物之间相互晃动及汁水混合,确保饭菜在运行过程中的品质,通过外凹卡槽与矩形凸条进行组装及定位,对饭盒外壳与饭盒盖体的外侧进行卡合及定位,增加饭盒盖体连接过程中的强度,避免水汽会造成饭盒本身软化情况,人员在握持过程中,同时利用手柄增加饭盒外壳左右两侧摩擦力,避免饭盒外壳软化或形变情况;
15.该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设置有竖向定位杆及波纹滤板,通过波纹滤板对饭菜进行悬空托举,方便将饭菜内部残余的水分或油体通过波纹滤板对其进行过滤处理,进而降低饭菜内部液体与米饭之间混合,造成米饭受到饭菜油的污染情况;通过外凹槽的竖向定位杆插入到a外分隔片外侧的竖向套槽的外侧,使得a外分隔片及b外分隔片进行组装定位处理,使得饭盒外壳内部形成三组密封式阻隔结构,避免饭菜四处飞溅及晃动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饭盒外壳正剖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波纹滤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饭盒盖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饭盒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b外分隔片与a外分隔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饭盒外壳;101、外凹卡槽;102、a外分隔片;103、竖向套槽;104、波纹滤板;105、滤油孔;2、内凹槽;3、饭盒盖体;31、矩形凸条;32、塑料凸柱;33、b外分隔片;34、外凹槽;35、竖向定位杆;4、手柄;5、应力翅片;6、内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包括饭盒外壳1,其正下方开设有内凹槽2,且饭盒外壳1的正上方设置有饭盒盖体3,还包括;
25.根据图1、图2、图3、图5所示,平时在使用饭盒外壳1时,将饭菜依次安放在饭盒外壳1的内部,使得饭盒外壳1通过内部a外分隔片102对不同类型的饭菜进行储存分隔处理,同时利用波纹滤板104对饭菜进行托举,饭菜内部残余的汁液或食用油通过滤油孔105导入到饭盒外壳1的底部,避免汁液聚集在饭盒外壳1的底部,操作人员将手柄4安装在饭盒外壳1的左右两侧,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手柄4对饭盒外壳1进行搬运及拿取,应力翅片5增加饭盒外壳1的上表面的结构强度,避免饭盒外壳1顶部受力发生形变情况;
26.饭盒外壳1,其左右两侧连接有手柄4,且饭盒外壳1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内隔离膜6,内隔离膜6内嵌安装在饭盒外壳1的内部,且饭盒外壳1的底部采用倒角式结构,且饭盒外壳1与饭盒盖体3相互贴合;
27.饭盒盖体3,其正上方贴合设置有应力翅片5,应力翅片5分别设置在饭盒外壳1底部及饭盒盖体3顶部,且应力翅片5关于饭盒盖体3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饭盒外壳1和手柄4相互贴合。
28.根据图1、图2、图3、图4及图6所示,随后握持饭盒盖体3,将饭盒盖体3底部的矩形凸条31及塑料凸柱32与饭盒外壳1外侧的外凹卡槽101相互对齐,使得矩形凸条31插入到外凹卡槽101的内部,同时利用塑料凸柱32增加外凹卡槽101外侧摩擦力,饭盒盖体3与饭盒外壳1相互组装及密封处理,同时b外分隔片33底部的外凹槽34插入到a外分隔片102的外侧,同时外凹槽34的内部的竖向定位杆35插入到a外分隔片102外侧的竖向套槽103的外侧,使得a外分隔片102及b外分隔片33进行组装定位处理,使得饭盒外壳1内部形成三组密封式阻隔结构,避免饭菜四处飞溅及晃动情况;
29.饭盒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外凹卡槽101和a外分隔片102,饭盒外壳1,其内壁开设有外凹卡槽101,且饭盒外壳1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波纹滤板104,波纹滤板104的正上方贯穿开设有滤油孔105;a外分隔片102,其底部粘接固定有饭盒外壳1,且a外分隔片102的正上方开设有竖向套槽103;饭盒外壳1与波纹滤板104相互贴合,且波纹滤板104的外侧等间距设置有滤油孔105,并且波纹滤板104数量为2组。
30.饭盒盖体3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凸条31和b外分隔片33,矩形凸条31,其粘接固定在饭盒盖体3底部,且矩形凸条31的正下方粘接固定有塑料凸柱32;b外分隔片33,其粘接固定在饭盒盖体3正下方,且b外分隔片33的正下方开设有外凹槽34,外凹槽34的正下方胶合连接有竖向定位杆35;饭盒盖体3与饭盒外壳1通过竖向套槽103和竖向定位杆35连接,且竖向定位杆35与b外分隔片33相互平行,并且b外分隔片33的宽度与a外分隔片102宽度一致。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分类储存的一次性饭盒时,根据图1、图2及图3所示,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操作人员首先将饭盒外壳1与波纹滤板104进行粘接固定,并利用波纹滤板104对饭盒外壳1的底部进行支撑,避免操作人员在握持饭盒外壳1时,波纹滤板104对饭盒外壳1的左右两侧进行支撑,同时通过冲压机对饭盒外壳1的内壁开设外凹卡槽101,同时将内隔离膜6填充到饭盒外壳1的内部,避免外壳的液体对饭盒外壳1发
生侵蚀破碎情况。
3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