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6350发布日期:2023-02-14 14: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运动鞋。


背景技术:

2.运动鞋,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或旅游的特点设计制造的鞋子。运动鞋的鞋底和普通的皮鞋、胶鞋不同,一般都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运动时能增强弹性,有的还能防止脚踝受伤。
3.常见的运动鞋的鞋底设有多个横纵交错的防滑纹路,使运动鞋具有较强的防滑效果,以便于使用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加鞋子对地面的抓地力,从而减少出现滑倒而受伤的情况。
4.然而,这些防滑纹路增加鞋子防滑性的同时,防滑纹路也增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鞋底易于受到磨损,从而导致鞋子的耐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在保障鞋子防滑效果的同时,提高鞋子的耐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运动鞋。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磨运动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耐磨运动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大底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区域,所述第一耐磨区域位于所述大底下表面的前脚掌部,所述第一耐磨区域的中部区域设有若干个第一耐磨凸起,所述第一耐磨区域外周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耐磨凸起,所述第一耐磨凸起和所述第二耐磨凸起为圆形状,所述第一耐磨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耐磨凸起的直径,所述第一耐磨凸起和所述第二耐磨凸起的表面设有环形凹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穿着鞋子行走时,使大底的前脚掌先与地面接触,通过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使大底的前脚掌部不与地面直接接触,有利于保障大底前脚掌部的耐磨性。此外,第一耐磨凸起与第二耐磨凸起为圆形状,以便于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更好抵抗大底与地面之间沿各个方向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底的耐磨性。
9.同时,第一耐磨凸起与第二耐磨凸起的表面具有环形凹槽,当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与地面挤压时,将环形凹槽内的空气排出,环形凹槽内形成负压,使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吸附地面,有利于保障鞋子的防滑效果。
10.第一耐磨凸起的直径大于第二耐磨凸起的直径,使第一耐磨凸起的吸附作用大于第二耐磨凸起的吸附作用,由于第一耐磨凸起被第二耐磨凸起所环绕,使第一耐磨区中心的防滑效果大于第一耐磨区边缘的防滑效果, 当使用者穿着鞋子抬脚时,既能降低第二耐磨凸起吸附地面带来的阻碍作用,又能保障大底前脚掌部整体的防滑性。
11.通过降低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将防滑的效果主要以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对地面吸附的形成得到实现,有利于减少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与地面之
间的摩擦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鞋底的耐磨性。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耐磨区域设有条状耐磨凸起,所述条状耐磨凸起沿鞋头的宽度方向设置。
13.大部分人在跑步过程中身体想要保持平衡,身体会微微地向前倾斜,使脚尖先着地,以便于能够达到平衡的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状耐磨凸起位于大底靠近鞋头的附近区域,当使用者在跑步时,条状耐磨凸起使大底的前脚掌部尖端不与地面之间形成摩擦作用,有利于减少大底受到磨损的情况,从而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
14.可选的,所述条状耐磨凸起的厚度沿靠近鞋头方向逐渐增加。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穿着鞋子跑步时,条状耐磨凸起靠近鞋头的一侧受到的摩擦力较大,通过条状耐磨凸起的厚度沿靠近鞋头方向逐渐增加,有利于加强条状耐磨凸起靠近鞋头的一侧的耐磨性。
16.可选的,所述大底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耐磨区域,所述第二耐磨区域位于所述大底下表面的后跟部,所述第二耐磨区域的外周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耐磨凸起,多个所述第三耐磨凸起的朝向角度形成三个角度区域链,三个角度区域链形成中间角度区域链与地面水平,两边的角度区域链相向倾斜。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中间的角度区域链的第三耐磨凸起主要起到支撑大底的作用,当使用者穿着鞋子沿鞋子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倾斜,两边角度区域链的第三耐磨凸起可以起到支撑鞋帮倾斜时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使用者穿着鞋子向两侧倾倒的情况出现。
18.可选的,所述中底的后跟部与所述大底的后跟部之间设有气垫层,所述第二耐磨区域设有凹槽,所凹槽位于所述第三耐磨凸起的内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的后跟部与大底的后跟部之间的气垫层,使脚部与鞋底之间形成缓冲,有利于提高鞋子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凹槽使脚部易于挤压大底的后跟部,有利于提高气垫层的回弹性。
20.可选的,所述鞋帮设有鞋舌和鞋带,所述鞋帮靠近所述鞋舌两侧分别设有耐磨片,所述鞋帮两侧对应所述耐磨片的位置分别设有供所述鞋带穿设的鞋孔。
21.在绑扎鞋带时,鞋带与鞋帮之间具有摩擦作用,从而易于磨损鞋帮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带与鞋帮之间的耐磨片,将鞋带对鞋帮的摩擦作用转移至耐磨片,有利于提高鞋帮的耐磨性。
22.可选的,所述耐磨片为波浪状,所述耐磨片的凸出端远离所述鞋孔的位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带拉扯鞋帮时,使鞋孔附近区域的鞋帮易于受到变形,通过耐磨片的凸起端加强在鞋孔附近区域的鞋帮强度,从而有利于减少鞋帮变形。
24.可选的,所述耐磨片的凸出端沿远离所述鞋舌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少。
25.鞋带的拉力作用沿远离鞋舌的方向减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片的凸出端沿远离鞋舌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少,使鞋带在拉扯鞋帮时,靠近鞋孔附近区域的耐磨片的凸出端可以更好抵抗鞋帮的变形,同时耐磨片的凸出端远离鞋舌的厚度又不至于使鞋帮过硬,影响使用者穿着鞋子时的舒适度。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设置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以及环形凹槽,将鞋子防滑的效果主要
以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对地面吸附的形成得到实现,有利于减少第一耐磨凸起和第二耐磨凸起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鞋底的耐磨性;
28.2.通过设置第三耐磨凸起形成三个角度区域链,有利于减少使用者穿着鞋子向两侧倾倒的情况出现;
29.3.鞋带与鞋帮之间的耐磨片,将鞋带对鞋帮的摩擦作用转移至耐磨片,有利于提高鞋帮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鞋底结构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鞋帮;11、鞋带、12、鞋孔;13、鞋舌;14、耐磨片;2、鞋底;21、中底;22、大底;221、第一耐磨区域;2211、第一耐磨凸起;2212、第二耐磨凸起;2213、条状耐磨凸起;2214、环形凹槽;222、第二耐磨区域;2221、第三耐磨凸起;2222、凹槽;23、气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耐磨运动鞋。参照图1,耐磨运动鞋包括一种耐磨运动鞋,包括鞋帮1和鞋底2,鞋底2包括中底21和大底22,鞋帮1为质地柔软的网纱布面,中底21为eva材料,大底22为pu材料。
36.鞋帮1设有鞋舌13和鞋带11,鞋帮1靠近鞋舌13两侧分别设有耐磨片14,耐磨片14为tpu材料,且耐磨片14为波浪状,耐磨片14的凸出端远离鞋孔12的位置,耐磨片14的凸出端沿远离鞋舌13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少,鞋帮1两侧对应耐磨片14的位置分别设有供鞋带11穿设的鞋孔12。
37.通过设置耐磨片14减少鞋带11与鞋帮1之间的摩擦作用,降低鞋帮1受到磨损的情况,同时在鞋带11拉力的作用下,鞋孔12附近会形成使鞋帮1易于变形的区域,而耐磨片14的凸出端可以较好保护鞋帮1在鞋孔12的附近区域不易受到变形。
38.参照图1和图2,大底2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耐磨区域221和第二耐磨区,第一耐磨区域221位于大底22下表面的前脚掌部,第一耐磨区域221沿鞋头的宽度方向设有条状耐磨凸起2213,条状耐磨凸起2213的厚度沿靠近鞋头方向逐渐增加。
39.第一耐磨区域221的中部区域设有若干个第一耐磨凸起2211,第一耐磨区域221外周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耐磨凸起2212,第一耐磨凸起2211和第二耐磨凸起2212为圆形状,第一耐磨凸起2211的直径大于第二耐磨凸起2212的直径,第一耐磨凸起2211和第二耐磨凸起2212的表面设有环形凹槽2214。
40.第二耐磨区域222位于大底22下表面的后跟部,第二耐磨区域222的外周围环绕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耐磨凸起2221,第三耐磨凸起为圆柱状,多个第三耐磨凸起2221的朝向角度形成三个角度区域链,三个角度区域链形成中间角度区域链与地面水平,两边的角度区域链相向倾斜。中底21的后跟部与大底22的后跟部之间设有气垫层23,第二耐磨区域222设有凹槽2222,凹槽2222位于第三耐磨凸起2221的内侧。
41.多个第三耐磨凸起2221形成的三个角度区域链,位于中间的角度区域链的第三耐磨凸起2221主要起到支撑大底22的作用,当使用者穿着鞋子沿鞋子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倾斜,两边角度区域链的第三耐磨凸起2221可以起到支撑鞋帮1倾斜时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使用者穿着鞋子向两侧倾倒的情况出现。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耐磨运动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穿着鞋子时,当鞋子与地面接触时,第一耐磨凸起2211和第二耐磨凸起2212与地面挤压,使环形凹槽2214内的空气排出,环形凹槽2214形成负压,从而使第一耐磨凸起2211和第二耐磨凸起2212具有吸附地面的效果,有利于保障耐磨运动鞋的防滑效果。
43.通过降低鞋底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将防滑的效果主要以第一耐磨凸起2211和第二耐磨凸起2212对地面吸附得到实现,有利于提高鞋底2的耐磨性。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