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干溯溪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4331发布日期:2023-03-29 18:0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干溯溪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运动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干溯溪鞋。


背景技术:

2.户外骑行、徒步健身、飞盘运动、登山攀岩、山野溯溪等户外活动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一方面契合了大众短途游需求,另一方面契合了大众健身需求。但是在户外游玩时,遇到湿润环境,常常会将鞋打湿,然而在野外环境通常鞋子很难自然干透,这时就需要一双可以速干的溯溪鞋。
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1920335806.4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排水口的速干溯溪鞋,其方案为:包括排水装置、固定贴条、束紧带、鞋舌、鞋带、鞋带固定块、鞋底、防滑块、速干鞋面,旋钮,排水装置嵌入安装于鞋底内部,固定贴条设于速干鞋面正端面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鞋舌设于速干鞋面内侧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鞋带贯穿于鞋带固定块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鞋带固定块设于速干鞋面上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防滑块设于鞋底下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旋钮设于排水装置外壁并且通过转动的方式相连接,设有在排水后将排水口的空隙调节变小的结构,有助于防止较大的砂石进入排水口内较深位置,而难以取出,对人们的行走造成影响。
4.该方案仅设计了侧面的排水口,对于聚集在鞋内的水,需要横向流动到侧边排出,其排水效率不高,且该排水装置把排水口间隙调小后仍留有间隙,砂石仍有可能进入排水口较深位置,所以急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干溯溪鞋,其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排水,避免水在鞋内堆积。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所述一种速干溯溪鞋,包括鞋面、鞋垫和鞋底,所述鞋面通过粘胶固定连接在鞋底上,所述鞋底上沿着鞋底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鞋底一体成型,所述凹槽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水平方向贯穿鞋底,所述第一通孔两端固定连接有排水件,所述排水件为球形,所述排水件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直径相等的第二通孔,所述鞋底外侧设有旋钮,所述鞋底内部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内部包含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旋钮,另一端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排水件,所述主动锥齿轮可带动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鞋底顶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竖直向下,所述第三通孔底部设有两块弹性导水片,所述导水片上下排列,所述导水片中心处重叠,所述第三通孔底部与第一通孔表面连通,所述鞋底底部开设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竖直向上且第四通孔轴线与第三通孔轴线不在同一垂直线上,所述第四通孔表面与第一通孔底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9.1、竖直方向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水平方向的第一通孔连通,使得鞋内堆积的水可以分别从第三通孔分别流向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两个通道,达到更快排水的效果。
10.2、设计第三通孔的轴线和第四通孔的轴线不在同一垂直线上,脚抬起鞋底水的水不易从第四通孔回流到第三通孔,避免回流到鞋内,而是汇集在第一通孔排出,可以保持鞋内干爽。
11.3、第一通孔两侧连接球形排水件,球形排水件中间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大小相等的第二通孔,扭动旋钮,旋钮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主锥齿轮转动,主锥齿轮带动从锥齿轮齿合传动,从锥齿轮转动带动排水件转动,转动到球形排水件的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重合时,水流可以从第一通孔两端流出,转动到球形排水件的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完全错开时,封闭第一通孔两端。使得使用人在户外砂石较多的地区,可以调节球形排水件闭合或者部分闭合第一通孔,避免砂石进入鞋底通孔造成堵塞。
12.4、在第一通孔底部设置有两块中心重叠的弹性导水片,脚向下踩时产生压力将弹性导水向下冲开,鞋内部的水和沙土从第三通孔流走排出,脚向上抬的时候压力消失,弹性导水片恢复成原来形态,阻挡底部第一通孔的水或者细小沙土回流。使得本设计溯溪鞋可以更高效的排水,并且避免水和沙土进入鞋内。
13.进一步限定,所述鞋垫上有与第二通孔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的导水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垫设计镂空是为了更快排出鞋内水分。
15.进一步限定,所述鞋底前端向上凸起包覆鞋面前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头更加坚固,保护脚趾不被礁石等碰伤。
17.进一步限定,所述鞋面为蜂窝结构的涤纶网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速干透气面料舒适透气,不闷脚。
19.进一步限定,所述鞋面设有穿绳孔,穿绳孔上穿过弹力绳,所述弹力绳连接调节扣,所述调节扣与弹力绳为一体式。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弹力绳替代传统鞋带,不仅安全稳定双足,还灵活舒适;弹力绳上一体式调节扣可直接调节弹力绳松紧度,更加方便快捷的穿脱本设计溯溪鞋。
21.进一步限定,所述鞋底为橡胶材质,所述鞋底设有凹凸防滑底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鞋底更加防滑耐磨,凹凸的防滑底纹设计适应多种地形。
23.进一步限定,所述鞋垫底部为毛面,所述鞋底表面有一圈魔术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鞋垫牢牢的固定在鞋底,避免穿着时鞋垫位移,引起打滑。
附图说明
2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干溯溪鞋的左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干溯溪鞋的鞋底3的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干溯溪鞋中鞋底3的局部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干溯溪鞋中鞋底3的局部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干溯溪鞋中排水件30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32.鞋面1、鞋垫2、鞋底3、凹槽301、第一通孔302、排水件303、第二通孔309、旋钮304、传动件305、第三通孔306、导水片307第四通孔308、弹力绳101、调节扣102、第一连接杆3051、第二连接杆3052、主动锥齿轮3053、从动锥齿轮305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模块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3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速干溯溪鞋,包括鞋面1、鞋垫2和鞋底3,其中鞋面2和鞋底3通过粘接方式连接,在鞋底3的侧面沿着鞋底3两侧设置有凹槽301,该凹槽301与鞋底3是一体成型的,在凹槽30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2,第一通孔302从鞋底一侧贯通到另一侧,在鞋底3内部形成一个贯穿鞋底3的圆柱形空腔,在第一通孔302的两端连接有球状的排水件303,球状排水件303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309,且第二通孔309的大小跟第一通孔302一样,并且排水件303连接传动件305和旋钮304,使得转动旋钮304,旋钮304带动第一连接杆3051转动,第一连接杆3051转动带动主锥齿轮3053转动,主锥齿轮3053带动从锥齿轮齿3054合传动,从锥齿轮3054转动带动排水件303转动,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排水件303的第二通孔309跟第一通孔302重合,可以形成开放的第一通孔302水流通道,旋钮304再继续转动,排水件303转动到第二通孔309与第一通孔302完全错开,就将第一通孔302两端封闭住,水流无法通过第一通孔302两端流出或进入。本设计使得该溯溪鞋在砂石较多的环境时,为了避免砂石进入排水通道,堵塞排水通道,可以关闭鞋底两侧的排水通道。
38.在鞋底3顶部开设第三通孔306,在鞋底3底部开设第四通孔308,鞋底3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第三通孔306、第一通孔302、第四通孔308,且第一通孔302为水平方向排布,第三通孔306和第四通孔308为竖直方向排布,第三通孔306的底部和第四通孔308的顶部分别与第一通孔302连通,且第一通孔302的底部设置有上下错落排布的弹性导水片307。实际穿着时,脚向下踩产生的空气能将弹性导水片307向下冲开,鞋内的水沿着第三通孔306流到第一通孔302,再从第一通孔302和第四通孔308中流出;脚向上提的时候,空气能消失,弹性导
水片307恢复到原本形态,第一通孔302内的水被弹性导水片307阻隔,避免水和沙土回流到鞋内;同样由于第四通孔308和第三通孔306没有在同一垂直线上,脚向上抬起时鞋底的水从第四通孔308少量回吸进入第一通孔302,然后从第一通孔302两端排出,而不会直接冲回第三通孔306,从而避免水回流到鞋内。
39.如图2所示,为了使本设计溯溪鞋穿着更加舒适且不影响其排水性能,鞋垫2上有与第三通孔306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的镂空。
40.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穿着者脚尖部位,设计鞋底3前端向上凸起包覆鞋面1前端,使得本设计溯溪鞋的鞋头部位更加坚固,更好保护穿着者。
41.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本设计溯溪鞋更透气、快干,鞋面1采用蜂窝结构的涤纶网布。
42.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本设计溯溪鞋穿着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在鞋面1开设穿绳孔,在穿绳孔上穿上自带调节扣的弹力绳,无须繁琐系鞋带,只需调节调节扣,就可以调节鞋子松紧,并且避免手系鞋带会散开,可能会绊倒穿着者的问题。
43.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本设计溯溪鞋更加防滑耐磨,采用橡胶材质的鞋底3,并且在鞋底3设有凹凸防滑底纹(图中未示出)。
44.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本设计塑性鞋的鞋垫和鞋底连接更为稳固,避免鞋垫滑动导致穿戴者打滑、绊倒的问题,将鞋垫2底部为毛面(图中未示出),所述鞋底3表面有一圈魔术贴(图中未示出)。
4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速干溯溪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