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体结构及降温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2150发布日期:2023-03-17 22:2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衣体结构及降温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衣体结构及降温服。


背景技术:

2.对于户外无空调的环境,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的人员,当穿着普通衣物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会出汗,汗液通过扩散、传输迁移到衣服表面,通过汗液蒸发带走部分热量,然而,汗液蒸发提供的蒸发源有限,因此,带走的热量也非常有限,普通衣服并不能达到在一定时间内降温的作用。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用于实现人体温度调节的降温服,降温服内部设置有多条流道,正常工作时,利用液冷的工作原理,经过冷却的液体流入到流道内,对降温服整体进行降温,从而起到制冷降温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用于对降温服进行降温的液体会因为密封或其他原因而逐渐损耗,故降温服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需要时刻注意降温服内部液体的存量,液体存量较少时需要及时地进行补充,若使用者忙于工作而忘记观察降温服内部液体的状况时,降温服会因为液体的逐渐减少而停止工作,其整体使用体验度较差,具有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衣体结构及降温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体验度较差且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对降温服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具有便于添加液体介质,以及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储存的优点。
5.一种衣体结构,所述衣体结构具有供液体介质流动的流道,所述衣体结构设置有输入口以及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以及所述输出口均与所述流道连通;
6.所述衣体结构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水囊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流道连通。
7.与现有技术相对比,衣体结构上设置有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储存的水囊,衣体结构在初次使用时,将液体介质注入到衣体结构内部的流道中,同时注满水囊,穿戴者后续使用时,不再需要时刻注意衣体结构内部液体介质的存有量,水囊中的液体介质能够随时对损耗的液体介质进行补充,其整体具有便于添加液体介质,以及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储存的优点。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设置在所述衣体结构的底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密封设置有旋盖,所述旋盖与所述水囊可拆卸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具有最低液位高度,所述进液口高于所述最低液位高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设置有两个,且相互成对称式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水囊相互连通设置。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与所述输入口或所述输出口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囊具有液位指示线,所述液位指示线与所述流道的最低液位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
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降温服,包括上述方案中提及的所述的衣体结构。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衣体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水囊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降温服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衣体结构;101、流道;102、输入口;103、输出口;
25.20、水囊;201、连接口;202、进液口;203、旋盖;204、液位指示线;
26.30、制冷基板;301、放热端;302、制冷端;31、热端换热组件;32、冷端换热组件;321、冷交换件;322、制冷腔体;
27.33、散热组件;34、水泵;35、输入接口;36、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为了解决降温服使用体验度较差且实用性较低的问题,对降温服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具有便于添加液体介质,以及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储存的优点,其具体方案如下:
30.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降温服的衣体结构,衣体结构10具有供液体介质流动的流道101,衣体结构10设置有输入口102以及输出口103,输入口102以及输出口103均与流道101连通。衣体结构10设置有水囊20,水囊20设置有连接口201,水囊20通过连接口201与流道101连通。
31.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衣体结构10整体应用于降温服中,降温服整体包括降温设备以及外设的衣体结构10,降温设备设置有核心制冷组件、热端换热组件31、冷端换热组件32、散热组件33以及水泵34,为了便于增添液体介质,降温设备还设置有水囊20,正
常工作时,使用人员将衣体结构10穿戴在身上,同时利用管道连接水囊20、水泵34以及衣体结构10的输入口102以及输出口103,工作时,核心制冷组件进行制冷,制冷组件上的放热端301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热端换热组件31,随后散热组件33对热端换热组件31进行散热;制冷组件上的制冷端302将产生的冷量传递到冷端换热组件32上,冷端换热组件32具有供液体介质进行流动的制冷空腔,工作时,液体介质将在水泵34的作用下循环在衣体结构10中的流道101以及制冷空腔中流动,从而实现持续对衣体结构10进行制冷降温的效果。
32.与现有技术相对比,衣体结构上设置有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储存的水囊,衣体结构在初次使用时,将液体介质注入到衣体结构内部的流道中,同时注满水囊,穿戴者后续使用时,不再需要时刻注意衣体结构内部液体介质的存有量,水囊中的液体介质能够随时对损耗的液体介质进行补充,其整体具有便于添加液体介质,以及能够对液体介质进行储存的优点。
33.而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衣体结构10以及降温设备的穿戴舒适性,将水囊20部分设置在衣体结构10上,减轻降温设备的整体重量,另外,穿戴衣体结构10时,衣体结构10的整体负载受力面积较大,如此的结构设置能够提高使用人员的穿戴体验感,起到减重的作用。
34.更优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水囊20设置在衣体结构10的底部。其中,水囊20整体成扁平式设置,其整体结构设置在底部,远离穿戴者手部活动范围,故增设水囊20结构并不会对穿戴者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涉。
35.在该实施例中,对水囊20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其中,水囊20设置有进液口202,进液口202密封设置有旋盖203,旋盖203与水囊2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旋盖203与水囊20螺纹连接设置,通过旋转旋盖203即可对旋盖203进行安装以及拆卸。进液口202以及旋盖203的配合设置能够便于穿戴者对水囊20进行液体介质的添加,提高水囊20结构的整体维护便捷性。
36.在该实施例中,对进液口202的结构设置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其中,衣体结构10上的流道101具有最低液位高度,进液口202高于最低液位高度。
37.示例性地,进液口202高于流道101的最低液位高度,故对衣体结构10进行初次液体介质添加时,旋开旋盖203,将液体介质注满水囊20,随后启动水泵34,水泵34内部的液体介质逐渐循环充满衣体结构10内部的流道101中,而在注入的过程中,流道101中的空气将逐步排入到水泵34内,此时,又因进液口202的高度高于流道101的最低液位高度,故空气、气泡排入到水泵34内部将聚集在进液口202位置,如此的位置设定能够便于流道101中空气、气泡的排出,有利于液体介质的注入。
38.需要说明的是,水囊20的数量设置可以参考衣体结构10的实际工作情况,具体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若衣体结构10的液体介质需求较大时,可增设水囊20,提高降温服10的液体介质存储量。
39.参照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水囊20整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水囊20成对称式设置,具体为左右对称设置,该结构布局能够优化穿戴者的穿戴受力,令穿戴受力更为平衡,对衣体结构10的穿戴稳定性进行优化。其中个,为了能够同时对两个水囊20进行液体介质的注入,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水囊20相互连通设置。
40.更优的是,水囊20与输入口102或输出口103连接,而具体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水
囊20与输出口103直接连接。
41.需要说明的是,水泵34进行工作时,水泵34能够通过输出口103直接抽出水囊20内部的液体介质,随后经输入口102重新注入到衣体结构10内,如此的连接顺序设置能够提高水泵34对液体介质的循环效率,令液体介质能够快速注满降温服10内部的流道101内。另外,水囊20与输入口102连接时,其实现的原理相似,水泵34工作时将水囊20内的液体介质通过输入口102直接注入到衣体结构10的流道101内。
42.在一实施例中,水囊20上设置有液位指示线204,液位指示线204与流道101的最低液位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液位指示线204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当穿戴者观察到水囊20内部的液体介质液位靠近或低于液位指示线204时,液位指示线204能够提示穿戴者向水囊20内补充注入液体介质,如此起到提示的作用。
43.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以下提供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以下应用示例仅作为参考,并不限定具体的实施过程。
44.参照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降温服,包括上述方案提及的衣体结构10。
45.降温服还包括制冷器件30、热端换热组件31、冷端换热组件32、散热组件33以及水泵34。其中,制冷器件30具有放热端301以及制冷端302。热端换热组件31与放热端301连接。冷端换热组件32包括冷交换件321以及制冷腔体322,冷交换件321与制冷端302连接,制冷腔体322通过冷交换件321与制冷端302热传导连接,制冷腔体322具有供液体介质传输的输入接口35以及输出接口36。
46.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制冷器件30整体为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所谓珀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流通过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时,其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制冷器件30包括热端基板、冷端基板和一些p型和n型电偶对(组),p型和n型电偶对(组)通过电极连在一起,并且夹在热端基板和冷端基板之间;当有电流从tec流过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会从tec的一侧传到另一侧,在tec上产生



侧和



侧,这就是tec的加热与制冷原理,具体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放热端301为制冷器件30上产热的一侧,制冷端302为产冷的一侧。
47.示例性地,本制冷模块正常工作时,制冷器件30通上电流,此时放热端301开始产热,制冷端302开始制冷。
48.随着放热端301的产热,因热端换热组件31与放热端301连接,两者之间存在热传导连接,放热端301的热量将传导到热端换热组件31上,随后热端换热组件31将逐渐进行散热;因冷交换件321与制冷端302连接,两者之间存在热传导连接,制冷端302的冷量将传导到冷交换件321上,又因冷交换件321与制冷腔体322存在热传导连接,同时,故冷交换件321上的冷量将会对制冷腔体322内部的液体介质进行降温。液体介质通过输入接口35以及输出接口36,与衣体结构10的流道101所连通,从而实现热量交换、循环制冷的效果。本制冷模块能够长时间进行供冷,即用即冷,具有能够长时间进行供冷的优点,并能够实时监测到制冷部件的工作温度。
49.制冷系统工作时,输入接口35以及输出接口36与需要进行衣体结构10的输入口102以及输出口103进行管路连接,形成循环通道。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实施冷传导的液体介质为水,制冷模块进行制冷时,水通过输入接口35进入到制冷腔体322内。制冷模块工作时,冷交换件321持续对流入到制冷腔体322内部的水进行制冷降温,从而实现对降温衣的
持续性循环制冷降温,另外,在制冷的同时,本制冷模块能够长时间进行供冷,且整体结构的占位体积较小,整体的可携带、便携带性较强。
5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5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