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紫外线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4597发布日期:2023-03-22 09:4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抗紫外线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紫外线防护技术领域,涉及抗紫外线服。


背景技术:

2.紫外线是阳光中频率为750thz~30p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400nm~10nm(纳米)的光线。英语为ultraviolet(缩写为uv),紫外线的英文名是ultraviolet,其中的ultra-意为“高于,超越”。太阳光谱上,紫外线的频率高于可见光线。可以分为uva(紫外线a,波长400nm~320nm,低频长波)、uvb(波长320nm~280nm,中频中波)、uvc(波长280nm~100nm,高频短波)、euv(100nm~10nm,超高频)4种。
3.其中,uva射线会导致晒黑,紫外线b(uvb)波长较短,能灼伤皮肤。uvc则一般会被臭氧层阻隔。ir是红外线(infrared),可造成晒红、微血管扩张、皮肤炎,并促进紫外线的致癌性。紫外线照射会让皮肤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细胞膜的过氧化反应,使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并往上分布到表皮角质层,造成黑色斑点。紫外线可以说是造成皮肤皱纹、老化、松弛及黑斑的最大元凶。
4.目前由于碳氟系溶剂和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使地球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达到地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加,如不注意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是很严重的。据有关资料介绍,臭氧层每减少1%,则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就增大2%。对长期日光照射引起人体伤害最多的海员、船员、郊外工作地质勘探者、农民和运动员等,为此,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的服饰随之出现,但是目前的紫外线防护功能的服饰为了达到其防护效果,往往需要采用特殊黑色及较厚的面料,对于一些特殊工作人员而言,黑色及较厚的面料会导致体感温度升高,舒适性较差,因此对于一些使用者而言,在紫外线较弱的情况下,使用者会选择脱下防护服饰提高舒适性,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无法准确的判断出紫外线的实际强度,导致在使用者穿上防护服饰前就已经受到紫外线的侵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抗紫外线服,其为一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穿戴服饰,该穿戴服饰为双层服饰结构,由内层穿戴衣体及外层防护衣体组成;内层穿戴衣体与外层防护衣体为分体式结构;
7.其中,内层穿戴衣体为日常穿戴服饰衣体,外层防护衣体为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防护衣体;
8.内层穿戴衣体上设置有紫外线感识标签,用户根据紫外线感识标签上的紫外线强度信息选择进行外层防护衣体的穿戴。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紫外线感识标签为内部填充有感光变色粉的标签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外层防护衣体上设置有与紫外线感识标签位置相对应的透明观察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内层穿戴衣体与外层防护衣体的衣沿位置设置有衣体连接拉链,内层穿戴衣体与外层防护衣体之间通过衣体连接拉链连接至一起。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外层防护衣体可采用包括但不仅限于:涤丝纺、春亚纺或五枚缎面料中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外层防护衣体采用黑色面料材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外层防护衣体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紫外线的银胶涂层。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外层防护衣体的衣袖与外层防护衣体采用分体式结构,外层防护衣体与衣袖上设置有衣袖连接拉链,外层防护衣体与衣袖通过衣袖连接拉链连接至一起。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据紫外线感识标签实现当有紫外线照射至紫外线感识标签上时,紫外线感识标签会出现变色的效果,从而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紫外线感识标签上显示的紫外线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外层防护衣体的穿戴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公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紫外线服,其为一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穿戴服饰1,该穿戴服饰1为双层服饰结构,由内层穿戴衣体3及外层防护衣体
2组成;内层穿戴衣体3与外层防护衣体2为分体式结构;
23.其中,内层穿戴衣体3为日常穿戴服饰1衣体,外层防护衣体2为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防护衣体;
24.在使用时,用户根据紫外线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外层防护衣体2的穿戴;
25.而为了使得用户可以更好的获得当前环境下的紫外线强度,内层穿戴衣体3上设置有紫外线感识标签8,紫外线感识标签8为内部填充有感光变色粉的标签体,当有紫外线照射至紫外线感识标签8上时,紫外线感识标签8会出现变色的情况(同时会根据紫外线强度变色成不同的颜色),用户根据紫外线感识标签8上的紫外线强度信息选择进行外层防护衣体2的穿戴。
26.进一步的,外层防护衣体2上设置有与紫外线感识标签8位置相对应的透明观察窗7,确保紫外线可透过外层防护衣体2射入至紫外线感识标签8中,用户也可以透过透明观察窗7观察紫外线感识标签8。
27.进一步的,内层穿戴衣体3与外层防护衣体2的衣沿位置设置有衣体连接拉链4,内层穿戴衣体3与外层防护衣体2之间通过衣体连接拉链4连接至一起。
28.外层防护衣体2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防紫外线功能:
29.1、外层防护衣体2可可采用包括但不仅限于:涤丝纺、春亚纺或五枚缎面料中的;
30.2、外层防护衣体2采用黑色面料材质,也可以与上述面料结合至一起提高防紫外线特性;
31.3、外层防护衣体2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紫外线的银胶涂层,也可以与上述两种方案结合到一起进行应用,提高防紫外线特性。
32.通过上述几种防紫外线结构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实现紫外线防护工作,降低紫外线对穿戴者的影响。
33.为了适配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应用,外层防护衣体2的衣袖6与外层防护衣体2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在特定的穿戴环境中将手臂露出;外层防护衣体2与衣袖6上设置有衣袖连接拉链5,外层防护衣体2与衣袖6通过衣袖连接拉链5连接至一起。
34.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