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和鞋底、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2426发布日期:2023-03-24 20: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构件(20)对应于足底沿前后方向至少适于由前掌位置延伸至足弓位置,并对应形成有前掌部(22)和足弓部(21);所述前掌部(22)由四个沿左右方向分布并由所述足弓部(21)向前延伸的支撑单元形成,各所述支撑单元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支撑单元(31)、第二支撑单元(32)、第三支撑单元(33)和第四支撑单元(34);所述第一支撑单元(31)在左右方向上对应于足底的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设置,且其前后方向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宽度为该足底宽度的10%至12%;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2)在左右方向上对应于足底的第二跖骨和第三跖骨之间设置,且其前后方向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宽度为该足底宽度的7.6%至9.5%;所述第三支撑单元(33)在左右方向上对应于足底的第三跖骨和第四跖骨之间设置,且其前后方向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宽度为该足底宽度的5.7%至7.5%;所述第四支撑单元(34)在左右方向上对应于足底的第四跖骨和第五跖骨之间设置,且其前后方向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宽度为该足底宽度的3.8%至5.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各所述支撑单元在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后端至所述足弓部(21)之间的宽度不小于该支撑单元在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各所述支撑单元在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前端至该支撑单元前端之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该支撑单元在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各所述支撑单元的厚度由后至前逐渐减小或保持一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单元(31)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厚度为100%至120%标准厚度;所述第二支撑单元(32)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厚度为80%至100%标准厚度;所述第三支撑单元(33)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厚度为80%至100%标准厚度;所述第四支撑单元(34)对应于跖趾关节区域的厚度为60%至80%标准厚度;所述标准厚度根据所述加强构件(20)采用的材料确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构件(20)为碳纤维材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所述标准厚度为1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其特征是,在侧视投影上,所述前掌部(22)至所述足弓部(21)的弯曲度为15
°
至20
°
。9.一种鞋底,其特征是,包括大底、中底(10)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20);所述加强构件(20)贴合于所述中底(10)底面;所述中底(10)适于与所述大底复合固接以形成所述鞋底。10.一种鞋,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鞋底和复合于该鞋底的鞋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和鞋底、鞋,该加强构件对应于足底沿前后方向至少适于由前掌位置延伸至足弓位置并对应形成有前掌部和足弓部,前掌部由四个沿左右方向分布并有足弓部向前延伸的支撑单元形成,各支撑单元从内至外对应跖趾关节的宽度依次减小;该鞋底复合有上述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能够增强鞋底弹力、改善运动表现的同时,提高用户穿着时的舒适度。用户穿着时的舒适度。用户穿着时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艺 潘紫晓 沈照旭 许源河 刘娇 杨翊 苏加明 杨淳博 焦提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3/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