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运动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透气吸汗带。
背景技术:
1、进行跑步时,汗水会沿着额头流入至眼睛处,从而造成眼睛的不适,因此需要使用透气吸汗带将额头处的汗液进行吸收。
2、现有吸汗带束在额头处,使得吸汗带与额头相紧贴,沿着额头流动的汗液最终会与吸汗带产生接触,从而利用吸汗带的吸汗效果对汗液进行吸收。
3、但是由于吸汗带紧贴在额头,减少了空气和额头接触的面积,使得透气性不足,降低额头戴着有吸汗带处的透气舒适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提高额头处透气的吸汗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透气吸汗带。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透气吸汗带,包括接触带,所述接触带相互远离两端通过连接件拆卸连接,所述接触带朝向身体一侧粘接有硅胶带,所述硅胶带沿着接触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接触带包括若干吸汗布和若干网孔布,若干所述吸汗布和若干网孔布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吸汗布和网孔布之间缝合连接。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胶带包括支撑部以及阻挡部,所述支撑部和阻挡部之间呈t形结构设置,所述阻挡部延伸在支撑部靠近网孔布的位置处,所述阻挡部和支撑部均与吸汗布和网孔布相粘接。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汗布由吸汗纤维束以透孔组织的方式进行编织。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汗布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吸汗布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吸汗布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汗纤维束包括芯纱和缠绕纱,所述缠绕纱螺旋缠绕在芯纱外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纱由多股截面呈十字结构的异形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芯纱由多股竹纤维加捻而成。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拉带以及挂环,所述拉带一端缝合在接触带一端,所述挂环转动设置在接触带的另一端,所述拉带上分别设置有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环和拉带均设置在接触带远离身体一侧。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硅胶带增加接触带和额头之间的间隙,外界气体能通过网孔布的网孔进入接触带和额头之间的间隙,帮助额头散热,提高额头处的透气效果,提高舒适性。
13、额头对应网孔布的汗水会流动至支撑部和阻挡部之间,并在支撑部和阻挡部的引导下,朝相邻吸汗布进行流动,减小汗水穿过网孔布流至眼睛的概率。
1.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带,所述接触带相互远离两端通过连接件拆卸连接,所述接触带朝向身体一侧粘接有硅胶带,所述硅胶带沿着接触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接触带包括若干吸汗布和若干网孔布,若干所述吸汗布和若干网孔布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吸汗布和网孔布之间缝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带包括支撑部以及阻挡部,所述支撑部和阻挡部之间呈t形结构设置,所述阻挡部延伸在支撑部靠近网孔布的位置处,所述阻挡部和支撑部均与吸汗布和网孔布相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布由吸汗纤维束以透孔组织的方式进行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纤维束包括芯纱和缠绕纱,所述缠绕纱螺旋缠绕在芯纱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纱由多股截面呈十字结构的异形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芯纱由多股竹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拉带以及挂环,所述拉带一端缝合在接触带一端,所述挂环转动设置在接触带的另一端,所述拉带上分别设置有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气吸汗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和拉带均设置在接触带远离身体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