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7325发布日期:2023-05-14 17:5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鞋子,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背景技术:

1、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2、为了提高行走时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行走时地面对足部关节的冲击,尤其是在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中,鞋底不仅要提供一定的弹力,最主要的是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及抓地力来配合运动员做各个方向的爆发性动作,例如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在击打背后球时,需要快速后撤,运动员做后撤动作时,主要是依靠前掌脚尖部位提供摩擦力,运动员在做急停转向动作时,鞋底前掌不仅要提供足够的抓地力还要提供侧向的摩擦力,目前的运动鞋鞋底还不能满足现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在运动员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底本体施加的作用力时能够起到缓震回弹作用,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大底包括:第一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外侧边缘、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一防滑单元、以及相邻两个第一防滑单元之间的设置第一凹槽;以及第二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若干第二防滑部件、第三防滑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分布的第二支撑部件;第二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内侧边缘、足弓内侧边缘至后跟内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三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二防滑单元、第三防滑单元、以及分布在相邻所述第二防滑单元与第三防滑单元之间的第五凹槽;以及第四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四防滑单元和第五防滑单元;第三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中心、足弓中心至后脚跟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所述大底触地面未被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第五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六防滑单元和第七防滑单元;以及第六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十一防滑部件和在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的第十支撑部;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环绕所述大底边缘上表面进行设置;其中,所述外环部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设置的凹槽位置开设对应的分隔带;支撑部,环绕所述外环部边缘的上表面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分布若干条条状凸起,所述若干条条状凸起由若干条弧形带状凸起首尾相接组成的波浪形状带状凸起。

3、其中,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隔离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带中填充md材料以增强硬度;第二隔离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三防滑部;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带中填充md材料以增强硬度。

4、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所述第二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三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内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四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五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触地面区域;第六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至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的触地面区域;所述第六防滑区域为三角形防滑区域,其三角形区域的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边缘中心位置,与其顶点相对的三角形底边设置在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且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

5、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单元,包括:第一防滑部件,为四边形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以及第一支撑部件,为四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二防滑部件,近似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其中,每个第二防滑部件的触地面矩阵分布若干个菱形的第二防滑凸起,且每个第二防滑凸起的尺寸基本相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近似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防滑部件,对应覆盖后脚跟跟部外侧的区域还设置,近似为扇形形状的区域,其扇形区域的一个直线侧边沿着后脚跟跟部外侧边缘分布;其中,所述第三防滑部件内部的触地面还依次平行地并排分布若干个弧形的第三防滑凸起,所述第三防滑凸起的圆弧弧度与所述第三防滑部件的扇形弧度相同;所述第二防滑单元,包括:第四防滑部件,为三角形形状;以及第三支撑部件,为三角形形状,设置在所述第四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防滑单元,包括:第五防滑部件,为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内侧至外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以及第四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五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五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四防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对应覆盖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至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四防滑单元,包括:第六防滑部件,近似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x;以及第五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六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近似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六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五防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对应覆盖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至后跟跟部中心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五防滑单元,包括:第七防滑部件,为近似三角形的部件,其三角形区域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相对的三角形底边设置在后跟内侧中心位置,且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y;以及第六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七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近似为三角形部件,其三角形区域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七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六防滑单元,为三角形防滑区域,其三角形区域的顶点设置在脚尖边缘中心位置,与其顶点相对的三角形底边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m;其中,第六防滑单元,包括:第八防滑部件,其中,在所述第八防滑部件的触地面并排且平行地分布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长条形状的凸起,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m,所述防滑凸起的长度与所述第八防滑部件的宽度相同,且每个防滑凸起的宽度基本相同;以及第七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八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其尺寸大于所述第八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七防滑单元,为四边形防滑区域,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平行;其中,所述第七防滑单元,包括,第九防滑部件,以及第八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九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其尺寸大于所述第九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五防滑区域还包括第八防滑单元,为四边形防滑区域,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n;其中,所述第八防滑单元,包括:第十防滑部件,在所述第十防滑部件的触地面并排且平行地分布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长条形状的凸起,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n,所述防滑凸起的长度与所述第十防滑部件的宽度相同,且每个防滑凸起的宽度基本相同;以及第九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十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所述第九支撑部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十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触地面并排且平行地分布若干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长条形状的凸起,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所述防滑凸起的长度与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的宽度相同,且每个防滑凸起的宽度基本相同;所述第六防滑区域还包括第十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其尺寸大于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的尺寸。

6、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件,包括:若干个第一防滑凸起,并排且平行地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件的触地面,为长条形状的凸起,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平行,其长度与所述第一防滑部件的宽度相同,且每个第一防滑凸起的宽度基本相同;以及第二凹槽,设置在每个第一防滑部件的触地面,为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小于对应的第一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四防滑部件,包括:若干个第四防滑凸起,矩阵分布在所述第四防滑部件的触地面,为菱形形状的凸起;以及第三凹槽,为三角形形状,且尺寸小于所述第四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五防滑部件,包括:若干个第三防滑凸起,矩阵分布在所第五防滑部件的触地面,为菱形形状的凸起;以及第四凹槽,为三角形形状,开设在设置在前脚掌内侧区域的第五防滑部件的触地面,其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五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六防滑部件,包括:若干个第四防滑凸起,依次平行地并排分布在所述第六防滑部件的触地面,为长条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x,且每个第四防滑凸起的尺寸基本相同;以及第六凹槽,为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小于对应的第六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七防滑部件,包括:若干个第五防滑凸起,依次平行地并排分布在所述第七防滑部件的触地面,为长条形状的凸起,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y,且每个第五防滑凸起的尺寸基本相同;以及第七凹槽,为三角形部件,其三角形区域的一个底边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y,其尺寸小于对应的第七防滑部件的尺寸。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所述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有鞋舌的上侧,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运动鞋底。

8、其中,所述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中底包括:环绕所述大底边缘上表面设置的外环部,环绕所述外环部边缘的上表面设置的支撑部;所述鞋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片,所述前片的内部缝合固定有网面,所述鞋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跟,所述后跟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后跟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提带,沿着所述后跟的中轴线设置,以竖直缝制在所述后跟上;其中,所述提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并沿着所述后跟的中轴线向上延伸至边缘。

9、其中,在所述后跟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以所述后跟的中轴线为中心,一端向所述鞋面外侧延伸至与所述支撑部对应后脚跟外侧边缘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所述鞋面内侧延伸至与所述支撑部对应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

10、其中,在所述前片的表面还设置第二防护部,沿着脚尖区域环绕所述前片的边缘进行设置,且位于所述前片内侧的一端与所述外环部对应前脚掌内侧和足弓内侧连接的位置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前片外侧的一端与所述外环部对应前脚掌外侧和足弓外侧连接的位置固定连接。

11、其中,所述后跟为通过在网面里层增加网布以形成硬度大于制成所述鞋面的网面材料硬度的区域;所述前片为通过在网面里层增加网布以形成硬度大于制成所述鞋面的网面材料硬度的区域;所述第二防护部为通过在网面里层增加网布以形成硬度大于制成所述鞋面的网面材料硬度的区域。

1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在所述大底上交交错地设置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触地面形成凸起的区域,在鞋底与地面接触时提供足够的回弹、支撑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底的厚度(厚度增加回弹性能增强)又不会影响鞋底摩擦力。在所述中底上通过设置的若干条条状凸起以在支撑部的表面形成波浪形状的回弹纹理,在整个脚掌形成若干个回弹区域,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脚部着地时向地面产生向下的压力,回弹纹理能够顺应向下的压力趋势分散所产生的压力,从而缓解地面对脚掌的反作用力;当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脚部抬起时产生向上的回复力,所述回弹纹理又能够在由于压力产生的形变回复至原始状态时产生回复力,因此能够补充、提供向上的回复力,从而增强鞋底的回弹性能。因此,能够满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脚部动作变化从而起到精准地缓冲和回弹功能,从而保护运动员的脚部,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