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5886发布日期:2023-04-22 01:4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温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降温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着装状态下降低人体与衣服之间的空间内温度的降温服。


背景技术:

1、降温服主要为在高温环境下露天工作的人群设计,如交警、环卫、电力、铁路维修工等。

2、其常见原理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服装中设置蓄冷单元,蓄冷单元通常由冷凝胶或相变材料,在使用时释冷降温,如现有技术1-申请公布号为cn114532631a,名称为《一种可快速拆卸主动式降温服》的发明申请,即公开了相关方案。另一种则是在服装中设置风扇,通过风扇鼓风,带走皮肤表层的热量,实现降温,如现有技术2-申请公布号为cn109393594a,名称为《衣服内部环境冷却装置》的发明申请,即公开了相关方案。

3、蓄冷单元所涉及的降温服,由于使用时需要事先对蓄冷单元冷冻以蓄冷,使用时多有限制,因此,目前市面上更主流的降温服为通过风扇降温的降温服。

4、但目前,风扇降温服仍有可改进之处:

5、目前大多风扇降温服的风扇为直吹模式,其风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表,不仅风的扩散区域小,被作用的皮表局部区域还易因为长期受风而引起不适,为此,前述现有技术2在其风扇的出风口,增设了气流分流盘,使得气流以放射状的方式在衣服空间扩大扩散面积,但其增加了风扇的轴向尺寸,易于使穿戴人员产生异物感。

6、此外,现有风扇降温服中,风扇与服装的存在固定难的问题,前述现有技术2即旨在解决防止风扇从衣服上脱落的技术问题,其通过在服装上设置拉链,在风扇外圈设置拉链穿过部分,通过拉链将风扇锁合在服装上,该结构使得风扇及服装结构复杂,增加了成本,且装卸仍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服,旨在减小风扇的轴向尺寸,同时,扩大鼓风面积,使得气流以平行于人体皮表的形式,快速降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降温服,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壳体及风机,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上形成入风口,所述后壳封闭,所述壳体在所述前壳与后壳的边缘处形成出风口,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中,其沿轴向鼓入空气,沿径向排出空气;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风扇的固定结构,所述服装本体的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入风口的入风洞。

4、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为网兜,其对应于所述入风洞缝制在所述服装本体的内侧,所述风扇装置于所述网兜中。

5、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成型为非对称轮廓,所述网兜的形状适应于所述壳体的形状设置。

6、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有插接于所述入风洞中的凸缘。

7、优选地,所述前壳与后壳间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个扰流件,沿所述风机的扇叶方向旋转方向,所述扰流件在风腔中形成由小变大的扰流腔,使风以平面扇形方式由径向排出。

8、优选地,所述扰流件形成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联结点。

9、优选地,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下部,所述扰流件将所述前壳与后壳的边缘底部封闭,所述出风口由所述壳体的底部边缘的一侧分布至底部边缘的另一侧。

10、优选地,所述风扇为两个,其对称于腰椎位置,分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腰部。

11、优选地,所述服装本体在对应于胸部和/或背部和/或腰椎部或腋下设有透气孔。

12、优选地,所述服装本体的袖口及下摆位置为束口设计。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在前壳设置入风口,将后壳封闭,并在前壳与后壳的边缘处形成出风口,如此,风机沿轴向鼓入空气,沿径向从出风口排出空气,使得气流以平行于人体皮表的方式输出,避免直吹,提升舒适性;同时,该出风方式的设计,使得风扇的轴向尺寸极小,整体呈扁平状,避免在服装中产生强烈的异物感及坠感。

15、2.得益于本实用新型侧出风的结构及平行送风的机理,本实用新型无需如前述现有技术2的复杂的固定结构,其可通过网兜装置风扇,低成本、便捷高效,且不影响出风;在风扇被取下时,由于网兜的存在,其入风洞部分也不会产生突兀感。

16、3.本实用新型将壳体的上半部分与壳体的下半部分成型设为非对称轮廓,并将网兜的形状适应于壳体的形状设置,有效实现防呆,防止风扇装错方向。

17、4.本实用新型在前壳与后壳之间设置扰流件,使得风扇以扇形的方式出风,提高送风效果。

18、5.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的位置、出风口大小、透气孔位置、袖口及下摆位置进行设计,以在风扇数量尽可能少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降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网兜,其对应于所述入风洞缝制在所述服装本体的内侧,所述风扇装置于所述网兜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成型为非对称轮廓,所述网兜的形状适应于所述壳体的形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有插接于所述入风洞中的凸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后壳间沿圆周方向分布有若干个扰流件,沿所述风机的扇叶方向旋转方向,所述扰流件在风腔中形成由小变大的扰流腔,使风以平面扇形方式由径向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形成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联结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下部,所述扰流件将所述前壳与后壳的边缘底部封闭,所述出风口由所述壳体的底部边缘的一侧分布至底部边缘的另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两个,其对称于腰椎位置,分设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腰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在对应于胸部和/或背部和/或腰椎部或腋下设有透气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降温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的袖口及下摆位置为束口设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服,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壳体及风机,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上形成入风口,所述后壳封闭,所述壳体在所述前壳与后壳的边缘处形成出风口,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壳体中,其沿轴向鼓入空气,沿径向排出空气;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风扇的固定结构,所述服装本体的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入风口的入风洞。本技术气流以平行于人体皮表的方式输出,避免直吹,提升舒适性;同时,该出风方式的设计,使得风扇的轴向尺寸极小,整体呈扁平状,避免在服装中产生强烈的异物感及坠感。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郭一萍,骆育卿,廖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拙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