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旋钮可四向调节的新型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3209发布日期:2023-03-29 09:2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头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键旋钮可四向调节的新型头盔。


背景技术:

2.冰球又称冰上曲棍球,是以冰刀和冰球杆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相互对抗的集体性竞技运动。由于冰球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最高时速时常能达到100英里/小时以上,因此,为防止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受伤,运动员需要全身穿戴护具。其中兼具安全、性能及舒适性好的头盔需要紧紧贴合头部,才能有效的能够保护头部免受直接冲击,并在合理水平上吸收冲击、保护头部在冰球运动中不受损伤。
3.传统的冰球头盔头围大小是固定的,不能调节。后来为了方便用户可以佩戴舒适,头盔开始采用可调整头围的设计,此类头盔一般由前后两个分体的盔体组成,由螺栓将两个盔体的结合部锁紧,需要调节时,拧松螺栓,用力拉扯前后两个盔体相对产生位移,以此来实现头盔头围前后大小的调整。但在实际使用中,在调整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能调整前后的长度,很多时候头盔戴在头部左右的空间依旧会让头盔无法贴合用户的脸颊两侧,头盔依旧会很松垮,无法紧紧包裹头部,达不到有效保护运动者的效果,而大多数现有的宣称能够调整的头盔都存在无法调整左右宽度的问题。
4.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32519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头盔,头盔包括有“包括前壳、后壳、前盖及紧固调节装置;前盖与前壳活动连接,用于保护脸部的下部分;紧固调节装置将前壳与后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紧固调节装置,包括基座、螺柱、螺帽、定位柱、盖板,螺柱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螺柱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槽,螺帽与螺柱配合,定位柱固定在基座上,盖板与定位柱活动连接”该专利文献所记载的紧固调节装置实际需要通过人力先滑动前壳、后壳,将头盔的空间大小调整好后,再拧动螺帽进行紧固,随后将盖板下拉关闭,并在盖板上设置止动板选择性的卡在缝隙中,达到头盔我完全锁紧的目的。但此种方式,依旧需要人力去使劲来拉扯前壳和后壳,才能实现调整头围空间的目的,很是耗费力气,并且力气较小的儿童、女性有时是很难独自完成的。在调整头围空间的过程中,用户也无法做到通过一次拉扯前壳和后壳,就能立刻调整到合适的所需大小,还需要重复拉扯或挤压前壳和后壳相对位置的动作,才能调整到自己合适的头围大小,这样调节起来显然比较繁琐,效率不高,并且上述专利所公开头盔的技术方案也无法调整左右的宽度。
5.因此现有的冰球头盔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通过旋转旋钮轻松省力,且能更加快速自由精准的一键同时调整前后和左右头围大小的新型头盔。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一键旋钮可四向调节的新型头盔,包括有独立的后盔体和前盔体,所述前盔体的尾端可伸缩的插在后盔体的前端,在所述前盔体尾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在各所述延伸部上分别设有能调节前盔体相对
于后盔体伸缩距离、同时能锁定前盔体和后盔体之间伸缩距离的调节紧固装置,在所述前盔体和所述后盔体的顶部分别设有当调节紧固装置改变前盔体相对于后盔体伸缩距离时、能同时相互配合将头盔左右两侧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头围宽度调节机构。
8.通过上述方案,仅仅只需操作调节紧固装置在改变前盔体相对后盔体两者之间的前后距离的同时,就能同步驱使头围宽度调节机构改变头盔左右的宽度,简单快捷,让头盔更加贴合佩戴者的头部、有效保护佩戴者的头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调节紧固装置包括有:在所述后盔体靠近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条形槽,各所述延伸部分别覆盖在对应侧的所述条形槽上,在所述条形槽内的上下相互平行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齿和第二条形齿,所述第一条形齿的齿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形齿的齿面宽度,在各所述延伸部上横向贯穿有对应所述条形槽的轴孔,在轴孔内分别转动穿设有能在轴孔内旋转、同时能从轴孔内横向抽离或缩回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一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容置在对应的所述条形槽内,当驱动轴使其从轴孔内横向抽离并同时带动齿轮从所在条形槽内向外横移时、所述齿轮单独与所述第二条形齿啮合;当驱动轴向轴孔内回缩并同时带动齿轮朝向所在条形槽内横移时、所述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第二条形齿和第一条形齿同时啮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连接有能驱使驱动轴转动的旋转件,旋转件位于所在延伸部的外侧、并能带动所述驱动轴从轴孔内横向抽离或缩回以及旋转。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旋转件包括有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齿轮一端的旋钮,所述旋钮的轴心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同轴心。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旋钮与所述驱动轴之间还设有能使旋钮轴心与驱动轴相互分离或结合的离合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有凸出在所述延伸部外侧壁面上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环绕在所述驱动轴外围、并与驱动轴同轴心,所述旋钮可转动的套设在环形凸台上,在所述旋钮的轴心位置设有环形容腔,环形容腔的底部贯穿有通孔,所述驱动轴的端部穿过通孔伸入环形容腔内,在伸入环形容腔内的所述驱动轴端部固定有直径大于通孔的圆形台,圆形台顶部与环形容腔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环形齿,在驱动轴与所述环形容腔结合的位置固定设有能与所述第一环形齿相互啮合的第二环形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环形齿沿圆形台底部壁面圆周布设,所述第二环形齿沿环形容腔的底部圆周壁面环绕通孔布设。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沿环形凸台的圆周内壁设有梯形凸缘,在所述旋钮底部向下延伸有环绕在驱动轴外的内环,内环的底部边缘设有能在旋钮被按下或拔起时、能与梯形凸缘滑动卡合的第一卡扣,沿所述旋钮的外周缘向下延伸有外环壁,环形凸台的圆周外壁设有环形卡台,所述外环壁的底端设有能在所述旋钮向上移动并越过所述梯形凸缘后、勾在环形卡台底面的第二卡扣。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沿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部周缘上设有齿面指向环形凸台轴心位置的内环齿,在所述内环的外壁上嵌置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朝外的一端指向所述内环齿的齿面方向,当所述旋钮被拔起时所述阻尼弹簧随旋钮上升,且阻尼弹簧端
部插入所述内环齿的齿面之间,并随旋钮的旋转贴合的掠过内环齿的每个齿面,阻尼弹簧随旋钮转动时,不断掠过内环齿的齿面产生咔咔声的段落感,使用者能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调整的幅度,并且阻尼弹簧的加入能让用户知晓是否是空转或是在有效的调整,只需将头盔戴在头上进行调整,无需反复摘下头盔和戴上头盔去感知头围大小调整是否合适,更加便捷。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延伸部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有能插入所述条形槽内的导向柱,导向柱位于轴孔的一侧,在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延伸部的内侧壁面上,顶压弹簧的另一端则顶在所述齿轮的一侧壁面上。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头围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有贯穿于所述前盔体顶部尾端的溃缩槽,在所述后盔体的顶部向下对称延伸有导向板,两所述导向板呈八字形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盔体顶部尾端设有对应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两所述导向槽分别位于溃缩槽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呈八字形设置,所述导向板分别插入对应的导向槽内、且能沿各自所在的导向槽前后滑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溃缩槽呈“y”形贯穿前盔体顶部壁面,且溃缩槽的尾端延伸至前盔体尾部边缘呈开口状。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条形槽,条形槽的顶部设有第一条形齿、条形槽的底部设有第二条形齿,在前盔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旋钮,每个旋钮通过一根驱动轴连接一个齿轮,齿轮插入条形槽中的方案,利用拔出旋钮,使齿轮仅与第二条形齿啮合,旋转旋钮使齿轮与第二条形齿啮合转动,进而让后盔体和前盔体发生相对移动,达成调整头盔头围前后的效果,并且在前盔体顶部尾端贯穿呈“y”形的溃缩槽,利用后盔体两个呈八字形的导向板分别插入前盔体上对应的导向槽内,在前盔体和后盔体发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压缩溃缩槽收缩或使其扩张,在调整头盔前后长度的同时、改变头盔左右的宽度,以使头盔的内部空间能完全贴合使用者的头部,当调整完毕头围后,有而只需将两侧的旋钮向头盔中央按压,即可让齿轮同步向内位移并同时与第一条形齿和第二条形齿啮合,锁定齿轮的转动能力,以此达到锁定头盔头围大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仅需一键操作旋钮,即可调整头盔内部空间四个方向的大小,并且用户无需反复脱戴头盔来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用户只需通过旋钮内的阻尼弹簧发出的咔咔声,就能精准的感知到头盔调整的幅度,相比需要用双手对前盔体和后盔体用力拉扯的传统头盔,即轻松省力、且能更加快速自由精准的调整到所需的头围大小。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安装在头盔正面上的立体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安装在头盔侧面上的立体视图之一。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安装在头盔侧面上的立体视图之二。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盔体和后盔体的分解视图之一,以及图中局部区域的放大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26.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视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盔体和后盔体的分解视图之二。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头围宽度调节机构的分解视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之一。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之二。
31.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视图。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之三。
33.图13为图12中c处的放大视图。
34.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之四。
35.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之五。
36.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之一。
37.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之二。
38.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后盔体;2、前盔体;3、延伸部;4、条形槽;5、第一条形齿;6、第二条形齿;7、离合结构;8、顶压弹簧;9、导向柱;10、调节紧固装置;11、驱动轴;12、齿轮;13、旋转件;14、圆形台;15、铰接台;16、扳手件;17、顶压部;18、定位槽;19、定位条;20、头围宽度调节机构;21、溃缩槽;22、导向板;23、导向槽;24、防脱块31、轴孔;70、盖;71、环形凸台;72、环形容腔;73、通孔;74、第一环形齿;75、第二环形齿;81、内环齿;82、阻尼弹簧;111、止动环; 131、旋钮;132、内环;133、第一卡扣;134、外环壁;135、环形卡台;136、第二卡扣;161、卡槽;711、梯形凸缘;712、卡点。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41.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

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15所示的一键旋钮可四向调节的新型头盔,包括有独立的后盔体1和前盔体2,所述前盔体2的尾端可伸缩的插在后盔体1的前端,在所述前盔体2尾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3,在各所述延伸部3上分别设有能调节前盔体2相对于后盔体1伸缩距离、同时能锁定前盔体2和后盔
体1之间伸缩距离的调节紧固装置10,在所述前盔体2和所述后盔体1的顶部分别设有当调节紧固装置10改变前盔体2相对于后盔体1伸缩距离时、能同时相互配合将头盔左右两侧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头围宽度调节机构20。
43.如图4、图7和图8中所示,对于所述头围宽度调节机构20而言:包括有贯穿于所述前盔体2顶部尾端的溃缩槽21,溃缩槽21呈“y”形贯穿前盔体2顶部壁面,且溃缩槽21的尾端延伸至前盔体2尾部边缘呈开口状,在所述后盔体1的顶部向下对称延伸有导向板22,两所述导向板22呈八字形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盔体2顶部尾端设有对应所述导向板22的导向槽23,两所述导向槽23分别位于溃缩槽21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呈八字形设置,所述导向板22分别插入对应的导向槽23内、且能沿各自所在的导向槽23前后滑动,呈八字形设置的导向板22和导向槽23能有效的在前盔体2相对于后盔体1伸缩距离时,将呈“y”形的溃缩槽21收缩或扩张。在各所述导向板22的底部设有防止导向板22从导向槽23内脱离的防脱块24。当呈“y”形的溃缩槽21收缩时前盔体2左右两侧的延伸部3会同步被带动向内收缩,此时头盔的左右宽度就会被改变,更容易贴合在用户的左右脸颊两侧。本实用新型在调整头盔的头围大小时,只需一个操作动作,即可实现头盔头围的前后左右大小同时调整的效果,用户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省力。
44.而对于调节紧固装置10具体来说, 如图4至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1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在所述后盔体1靠近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条形槽4,各所述延伸部3分别覆盖在对应侧的所述条形槽4上,在所述条形槽4内的上下相互平行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齿5和第二条形齿6,所述第一条形齿5的齿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形齿6的齿面宽度,在各所述延伸部3上横向贯穿有对应所述条形槽4的轴孔31,在轴孔31内分别转动穿设有能在轴孔31内旋转、同时能从轴孔31内横向抽离或缩回的驱动轴11,在驱动轴11一端固定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容置在对应的所述条形槽4内,当驱动轴11使其从轴孔31内横向抽离并同时带动齿轮12从所在条形槽4内向外横移时、所述齿轮12单独与所述第二条形齿6啮合;当驱动轴11向轴孔31内回缩并同时带动齿轮12朝向所在条形槽4内横移时、所述齿轮12的齿面与所述第二条形齿6和第一条形齿5同时啮合,为了能更加方便使驱动轴11在轴孔31内左右横移、并旋转,在所述驱动轴11远离所述齿轮12的一端连接有能驱使驱动轴11转动的旋转件13,旋转件13位于所在延伸部3的外侧、更具体来说,旋转件13包括有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轴11远离所述齿轮12一端的旋钮131,所述旋钮131的轴心与所述驱动轴11的轴心同轴心,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中所示,初始状态下,齿轮12是与第二条形齿6和第一条形齿5同时啮合着,此时,由于第二条形齿6和第一条形齿5的限制,齿轮12无法转动、也无法沿条形槽4内移动,进而会导致前盔体2相对后盔体1无法位移,锁定头盔头围大小;当用户需要调节头盔的头围空间时,将头盔戴在头上,左右双手同时手持头盔左右的旋钮131向外拔,对应侧的驱动轴11会带着齿轮12从条形槽4内向外横移,横移后齿轮12脱离第一条形齿5,仅仅与第二条形齿6的齿面依旧啮合,接着同时转动左右两个旋钮131,使驱动轴11转动,驱动轴带着齿轮12旋转,此时,齿轮12失去第一条形齿5的限制,会沿着第二条形齿6长度方向滚动,前盔体2也就会随之相对后盔体1向前或向后位移,并且同时能将溃缩槽21被压缩或扩张,实现一键操作旋钮便能同时对头盔的头围前后和左右大小的调整,调整完毕后,按压旋钮131,使其复位,便能实现头盔的头围大小的锁定。为了能让前盔体2相对后盔体1位移时,更顺畅,而不会发生旋转偏移,在所述延伸部3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有能插入
所述条形槽4内的导向柱9,导向柱9位于轴孔31的一侧,当前盔体2相对后盔体1位移时,由于导向柱9同样在条形槽4内同步位移,配合齿轮12便能让前盔体2在位移时,不会发生前后翻转,而是直线向前。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驱动轴11不会随着运动轻易向外横移,导致齿轮12脱离第一条形齿5的限制,在在所述驱动轴11上套设有顶压弹簧8,所述顶压弹簧8的一端顶在所述延伸部3的内侧壁面上,顶压弹簧8的另一端则顶在所述齿轮12的一侧壁面上,这样没有外力拉动的情况下齿轮12就会一直保持同时与第一条形齿5和第二条形齿6的啮合,限制自身旋转。
45.另外,正常佩戴而无需调节头盔的头围空间时,为了防止旋钮131意外转动造成头盔大小松动,进而出现安全隐患;所述旋钮131与所述驱动轴11之间还设有能使旋钮131轴心与驱动轴11相互分离或结合的离合结构7,该离合结构7包括有凸出在所述延伸部3外侧壁面上的环形凸台71,环形凸台71环绕在所述驱动轴11外围、并与驱动轴11同轴心,所述旋钮131可转动的套设在环形凸台71上,在所述旋钮131的轴心位置设有环形容腔72,环形容腔72的底部贯穿有通孔73,所述驱动轴11的端部穿过通孔73伸入环形容腔72内,在伸入环形容腔72内的所述驱动轴11端部固定有直径大于通孔73的圆形台14,圆形台14顶部与环形容腔72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驱动轴11上固定设有第一环形齿74,在驱动轴11与所述环形容腔72结合的位置固定设有能与所述第一环形齿74相互啮合的第二环形齿75,这当中,所述第一环形齿74和第二环形齿75的布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至图13中所示,所述第一环形齿74沿圆形台14底部壁面圆周布设,所述第二环形齿75沿环形容腔72的底部圆周壁面环绕通孔73布设;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图中未示出):在驱动轴11的圆周外壁上固定布设第一环形齿74,第一环形齿74位于环形容腔72内侧,在通孔73的圆周内壁上布设第二环形齿75,旋钮131拉动驱动轴11向外横移时,第一环形齿74与第二环形齿75同步相互啮合,旋钮131转动带动驱动轴11转动。此外,当按压旋钮131使其靠近延伸部3外壁时,为了防止由于顶压弹簧8产生的向内的力,导致在第一环形齿74和第二环形齿75依旧啮合在一起,在驱动轴11的中部固定套设有止动环111,止动环111的底面能在齿轮12保持与第一条形齿5和第二条形齿6啮合的同时,不让驱动轴11继续向内位移,这样旋钮131上的环形容腔72设置的第二环形齿75就能保证与第一环形齿74分离,以使离合结构7能够起效。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旋钮131与驱动轴11彻底脱离后不会受外力、随意再次结合,沿环形凸台71的圆周内壁设有梯形凸缘711,在所述旋钮131底部向下延伸有环绕在驱动轴11外的内环132,内环132的底部边缘设有能在旋钮131被按下或拔起时、能与梯形凸缘711滑动卡合的第一卡扣133,沿所述旋钮131的外周缘向下延伸有外环壁134,环形凸台71的圆周外壁设有环形卡台135,所述外环壁134的底端设有能在所述旋钮131向上移动并越过所述梯形凸缘711后、勾在环形卡台135底面的第二卡扣1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方向仅仅基于将附图1至8翻转到附图9至附图15中呈现的状态来说明。当旋钮131贴合延伸部3的外壁时,第一卡扣133会卡在梯形凸缘711靠近延伸部3的外壁位置,这样,旋钮131就不易被外力随意移动,当拔出旋钮131时,由于梯形凸缘711的两侧壁呈斜面,第一卡扣133的斜面受力挤压后使第一卡扣133越过梯形凸缘711,旋钮131便能顺利朝外移动、远离延伸部3的外壁,旋钮131被拉出后,第一环形齿74和第二环形齿75相互啮合,并且环形容腔72的内壁会卡着圆形台14将驱动轴11从轴孔31中向外横移,实现齿轮12与第一条形齿5的脱离,以便调整前盔体2与后盔体1之间的距离,当齿轮12与第一条形齿5
脱离后,第二卡扣136勾在环形卡台135的朝向延伸部3的外侧壁面,使旋钮131不会脱离环形凸台71。
46.在调解头盔头围过程中,为了能让用户能够更好的感知通过旋转旋钮131对前盔体2与后盔体1之间的距离的调整,沿所述环形凸台71的顶部周缘上设有齿面指向环形凸台71轴心位置的内环齿81,在所述内环132的外壁上嵌置有阻尼弹簧82,所述阻尼弹簧82朝外的一端指向所述内环齿81的齿面方向,当所述旋钮131被拔起时所述阻尼弹簧82随旋钮131上升、阻尼弹簧82端部插入所述内环齿81的齿面之间,并随旋钮131的旋转贴合的掠过内环齿81的每个齿面,阻尼弹簧82随旋钮131转动时,不断掠过内环齿81的齿面产生咔咔声的段落感,使用者能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调整的幅度,如此一来用户只需将头盔戴在头上进行调整,无需反复摘下头盔和戴上头盔去感知头围大小调整是否合适。
47.此外,如图16至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紧固装置10的第二实施例,从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大同小异,仅仅在旋转件13的设置有所不同,所述旋转件13包括有在所述驱动轴11远离所述齿轮12一端固定设置的铰接台15,铰接台15位于所述轴孔31朝向延伸部3外壁的一侧,在铰接台15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扳手件16,扳手件16容置在所述环形凸台71内,在扳手件16位于其自身铰接轴一侧延伸有顶压部17,其中入图16中所示两个扳手件16的顶压部17各自分别呈一长一端的状态,两个扳手件16各自较长的顶压部17相互交错设置,这样是为了能让链各个扳手件16翻转立起来后,用户手捏着两个扳手件16可以贴合在一起,更加方便用力,当需要调整头盔头围大小时,翻转两个扳手件16立起来,此时顶压部17会将驱动轴11向外拉出,齿轮12脱离第一条形齿5,只和第二条形齿6啮合,拧动扳手件16让驱动轴11在驱动轴11转动,即可让齿轮12沿第二条形齿6向前或向后滚动,进而能够让后盔体1和前盔体2相对产生位移,并同时让溃缩槽被压缩或扩张,从而实现头围大小的调整,调整完毕后,将扳手件16放倒、使其翻转贴合在延伸部3的外壁上,在顶压弹簧8的作用下,驱动轴11向轴孔31内收缩,齿轮12从新插入第一条形齿5只和第二条形齿6的齿面中,并且两接触点的齿与第一条形齿5只和第二条形齿6的齿面啮合,锁死齿轮12、使其无法旋转,当然这部分的动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动作时相同的,只是将旋钮131变成了两个相对铰接的扳手件16,也取消了离合结构7的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障扳手件16不易自行转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环形凸台71内沿轴孔31外围的圆周间隔设有多干条下凹的定位槽18,在两个扳手件16翻转成水平状态与环形凸台71内壁贴合时的壁面上分别设有能插入定位槽18内的定位条19,每个定位槽18沿轴孔31的径向放射的延伸,此外,在所述环形凸台71内圆周壁上对应各个定位槽18设有凸出的卡点712,在两个扳手件16的端部设有能容卡点712卡入的卡槽161,如此一来,当扳手件16翻转贴合在环形凸台71内的延伸部3外壁时,能进一步的防止扳手件16脱离延伸部3外壁,造成驱动轴11意外转动导致的安全隐患。当然也可以在环形凸台71上铰接一个能扣合在环形凸台71上的盖70,当无需转动驱动轴11对头盔进行头围调整时,盖上盖70,即可更加安全。
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