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0143发布日期:2024-05-11 00:1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


背景技术:

1、作为拉链的拉链链牙,已知有金属制链牙和树脂制链牙,前者通过铆接固定(即,通过金属的塑性变形)被安装于拉链带的侧缘部,后者通过注塑成形被安装于拉链带的侧缘部。金属制链牙与树脂制链牙相比具有较高的光泽,很多情况下也优选这样的外观。当然,即便是金属制链牙,有时也优选没有光泽的亚光的外观。

2、关于上述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外观与金属制链牙相似的树脂制链牙。由于被铆接固定于拉链带,所以金属制链牙即使宽度较窄也具有足够的安装强度。但树脂制链牙并非如此。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设置相对较粗的部分(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的附图标记12)和顶端较窄的部分(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的附图标记13)来兼顾足够的安装强度和较窄的链牙宽度。

3、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同样的树脂制链牙。在专利文献2中,设置有四边形的面(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2的附图标记24a)和顶端较窄的面(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2的附图标记24b)。此外,作为金属制链牙,已知有专利文献2的图19所示的链牙(在专利文献2中,称为单面金属链牙)和专利文献2的图20及图21所示的链牙(在专利文献2中,称为双面金属链牙)。

4、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一个拉链链牙设置2个分割部而使拉链链牙看起来宽度较窄的技术。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82294号

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046915号

9、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216256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在确保所期望的相对于拉链带的安装强度的制约下,通过使树脂制链牙窄幅化,能够模仿金属制链牙的外观,并且伴随该窄幅化能够减小拉头的滑动阻力。但是,如果拘泥于与金属制链牙的外观一致,则会产生一个以上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如果使树脂制链牙窄幅化,则与此相伴其顶端较窄部分(参照该文献的图2的附图标记13a、13b)也会变得更窄。能够产生该顶端较窄部分的机械强度下降、或者注塑成形模具微细化及/或高成本化等一个以上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虽然能够使拉链链牙看起来宽度较窄,但无法实现拉链链牙自身的窄幅化,其结果是,无法减小拉头的滑动阻力。

2、本技术发明人基于对上述的非限定例示的研究,提出了下述新课题:进一步促进拉链链牙的窄幅化,进一步减小拉头的滑动阻力。

3、本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拉链,其包括: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各拉链牙链带包括:拉链带;以及多个拉链链牙,多个拉链链牙以规定间距被安装于拉链带的侧缘部,各拉链链牙包括在拉链带所在的平面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置的链牙下部及链牙上部,链牙下部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及至少一个被卡合部;以及拉头,为了使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另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交错卡合而在拉链的中心线上前进,并且为了解除上述的卡合而在拉链的中心线上后退。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包含单一的细长形状的部分,该单一的细长形状的部分包含:上表面,其沿着与拉链的中心线正交的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前侧面,其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后侧面,其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拉链成形为:在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另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卡合的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不跨越拉链的中心线。

4、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涉及的拉链,其包括: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各拉链牙链带包括:拉链带;以及多个拉链链牙,多个拉链链牙以规定间距被安装于拉链带的侧缘部,各拉链链牙包括在拉链带所在的平面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置的链牙下部及链牙上部,链牙下部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及至少一个被卡合部;以及拉头,为了使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另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交错卡合而在拉链的中心线上前进,并且为了解除上述的卡合而在拉链的中心线上后退。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包含:上表面,其沿着与拉链的中心线正交的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前侧面,其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后侧面,其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第1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前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第2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后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在上表面与第1中间面之间划定有第1边界线,在上表面与第2中间面之间划定有第2边界线。拉链成形为: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的上表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不跨越拉链的中心线。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在设置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的不同的拉链牙链带上并且在拉链的中心线上相邻地卡合的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每个链牙中,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成形为:当设定至少在设置于拉链带的侧缘部的芯线上与第1边界线相接并且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1假想线、以及至少在设置于拉链带的侧缘部的芯线上与第2边界线相接并且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2假想线时,后侧拉链链牙的第1假想线和前侧拉链链牙的第2假想线以在两者之间隔开间隙sp而不会交叉的方式延伸。

5、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涉及的拉链,其包括: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各拉链牙链带包括:拉链带;以及多个拉链链牙,多个拉链链牙以规定间距被安装于拉链带的侧缘部,各拉链链牙包括在拉链带所在的平面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置的链牙下部及链牙上部,链牙下部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及至少一个被卡合部;以及拉头,为了使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另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交错卡合而在拉链的中心线上前进,并且为了解除上述的卡合而在拉链的中心线上后退。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包含:上表面,其沿着与拉链的中心线正交的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前侧面,其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后侧面,其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第1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前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第2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后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在上表面与第1中间面之间划定有第1边界线,在上表面与第2中间面之间划定有第2边界线。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具有:上部基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上;以及上部顶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外。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和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另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交替地配置于拉链的中心线的两侧。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在设置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的不同的拉链牙链带上并且在拉链的中心线上相邻地卡合的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每个链牙中,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成形为:当设定至少在设置于拉链带的侧缘部的芯线上与第1边界线相接并且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1假想线、以及至少在设置于拉链带的侧缘部的芯线上与第2边界线相接并且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2假想线时,后侧拉链链牙的第1假想线和前侧拉链链牙的第2假想线以在两者之间隔开间隙sp而不会交叉的方式延伸。

6、上述的任一方式能够进一步包含以下的一个以上的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当然,也能够用以下的任意特征替换上述的任一方式的部分特征,从而掌握新的方式。

7、(1)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前侧拉链链牙的第2假想线与后侧拉链链牙的前侧面和第1中间面之间的第3边界线一致或以靠近该第3边界线的方式延伸。

8、(2)在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每个链牙中,在第1假想线与第2假想线之间确定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的上表面宽度属于基于链牙上部的宽度的1/2值乘以0.8所得到的下限值和该1/2值乘以1.2所得到的上限值确定的范围内,所述链牙上部的宽度是基于与拉链带相接并且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前侧面的下边和与拉链带相接并且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侧面的下边确定的。

9、(3)划定有前侧面与第1中间面之间的第3边界线,划定有后侧面与第2中间面之间的第4边界线,第1至第4边界线以至少遍及设置于拉链带的侧缘部的芯线的整个宽度的方式彼此大致平行地取向。

10、(4)间隙为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一个拉链链牙中的第1假想线与第2假想线的间隔的1/3以下、以及/或者间隙为第1假想线与第2假想线的间隔的1/5以上。

11、(5)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还包含:第1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前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第2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后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第1中间面是从上表面与第1中间面之间的第1边界线起一边弯曲一边向下方延伸至第1中间面与前侧面之间的第3边界线的弯曲面,第2中间面是从上表面与第2中间面之间的第2边界线起一边弯曲一边向下方延伸至第2中间面与后侧面之间的第4边界线的弯曲面。

12、(6)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因前侧面及后侧面的倾斜,随着远离上表面而宽度变大。例如,其结果是,可具有一端逐渐变细的形状。

13、(7)前侧面及后侧面分别相对于拉链带的带上表面构成75°~85°范围内的角度。

14、(8)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在使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前侧拉链链牙的后侧面和前侧及后侧拉链链牙中的后侧拉链链牙的前侧面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移动至共同的平面时,前侧拉链链牙的后侧面和后侧拉链链牙的前侧面形成顶角为锐角的等腰三角形的等边的至少一部分。

15、(9)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具有:上部基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上;以及上部顶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外,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和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的另一方所含有的各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交替地配置于拉链的中心线的两侧。

16、(10)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具有:上部基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上;以及上部顶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外,在拉链的闭合状态下,在使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前侧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和前侧及后侧的拉链链牙中的后侧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沿着拉链的中心线平行移动至共同的平面时,前侧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和后侧拉链链牙的上部顶端面形成顶角为锐角的等腰三角形的等边的至少一部分。

17、(11)各拉链链牙具有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的链牙中心线,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及链牙下部设置在链牙中心线上,并且成形为相对于链牙中心线对称。

18、(12)各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的上表面沿着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的链牙中心线具有细长的矩形轮廓。

19、(13)链牙上部是沿着与拉链的宽度方向平行的链牙中心线在上部基端面与上部顶端面之间形成为细长形状的大致长方体状部分,链牙下部沿着链牙中心线在下部基端面与下部顶端面之间形成为细长状。

20、(14)链牙上部还包含:第1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前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第2中间面,其在上表面与后侧面之间沿着拉链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的各拉链牙链带中,拉链链牙的链牙上部的上部顶端面以比下部顶端面更靠近拉链带的侧缘部的方式偏置设置,在下部顶端面与上部顶端面之间形成中间面。

21、(15)上部顶端面与中间面所成的角度等于90°与100°之间的范围内的角度。

22、(16)满足以下的(i)和(ii)中的至少一个条件:(i)中间面的宽度沿着链牙中心线随着远离上部顶端面而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以及(ii)中间面具有由上部顶端面切除圆弧所得到的正圆形轮廓。

23、(17)链牙下部包括:基部,其具有下部基端面;头部,其具有下部顶端面;以及颈部,其为中间变细的形状,以使得在基部与头部之间具有最小链牙宽度。

24、(18)在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的各拉链牙链带中,上部顶端面沿着链牙中心线位于比颈部中的最小链牙宽度的位置靠拉链带的带外侧的位置;以及/或者在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的各拉链牙链带的各拉链链牙中,上部顶端面在沿着链牙中心线的方向上位于比下部顶端面或下部顶端面的最顶端位置更靠近颈部中的最小链牙宽度的位置。

25、(19)各拉链链牙的各链牙上部具有:上部基端面,其位于拉链带的带面上;以及上部顶端面,其位于上部基端面的相反侧,链牙上部的上表面包括以下合计3个区域:主区域;第1倾斜区域,其在主区域与上部基端面的上端之间以第1规定角度缓慢地倾斜;以及第2倾斜区域,其在主区域与上部顶端面的上端之间以第2规定角度缓慢地倾斜。

26、发明效果

2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能够进一步促进拉链链牙的窄幅化,使拉头的滑动阻力进一步下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