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9995发布日期:2023-11-18 08:2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寒衣,尤其涉及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


背景技术:

1、如中国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寒衣”专利号:cn214071814u,包括衣身、拉链、衣领和两组衣袖,衣领的底端与衣身的顶端连接,衣身的前端的左部和右部通过拉链连接,两组衣袖分别与衣身的左端的上部和右端的上部连接,两组衣袖均包括上半段袖筒和下半段袖筒,两组下半段袖筒分别与两组上半段袖筒连接,两组下半段袖筒均包括外套袖和内衬袖,两组外套袖分别与两组内衬袖套装,两组外套袖的左端和右端均呈开口状,两组外套袖的下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第一粘贴扣,两组上半段袖筒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第二粘贴扣,本发明,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工作,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2、上述文件虽然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工作,降低了使用局限性,但是柔软弹性度不高,导致在穿着的过程中给穿着者带来不适,不仅降低防寒衣的使用效率,同时也给穿着者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衣物舒适度不够,柔软性与弹性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包括防寒衣本体,所述防寒衣本体的内表面交织有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醋酯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氨纶纤维层,所述醋酯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锦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锦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氨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寒衣本体的外表面交织有耐磨纤维层,所述耐磨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丙纶纤维层、维纶纤维层和乙纶纤维层,所述丙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维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维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乙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乙纶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维纶纤维层的厚度,所述维纶纤维层的厚度大于丙纶纤维层的厚度。

3、进一步的,所述醋酯纤维层的厚度大于锦纶纤维层的厚度,所述锦纶纤维层的厚度大于氨纶纤维层的厚度。

4、进一步的,所述防寒衣本体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放置袋,所述放置袋的表面开设有放置口。

5、进一步的,所述防寒衣本体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子魔术贴,所述防寒衣本体内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母魔术贴。

6、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纤维层上喷涂有银离子。

7、一种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柔软亲肤防寒衣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耐磨纤维层进行皂洗后烘干,烘干温度为50-60℃,得到预处理的干净面料,

9、步骤二:调配银离子抗菌溶液,所述银离子抗菌溶液以银离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以1:3:6调配而成,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1—0.4mol/l,将银离子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即得银离子抗菌溶液,

10、步骤三:利用银离子抗菌溶液进行浸润,并烘干,

11、步骤四:对面料进行起绒处理,增加面料表面绒毛,

12、步骤五:对起绒处理后的面料两侧喷附银离子。

13、进一步的,步骤四中,起绒之后,利用热辊压机构对面料表面进行热辊压,实现面料表面绒毛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热辊压机构包括括安装于筒体两端的转轴,所述筒体外部设有用于提升筒体温度的加热组件,所述筒体外部设有用于驱使加热组件运行的传导组件,所述传导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分别开设于两个转轴相远离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转轴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远离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贯穿转轴并延伸至转轴外部,所述转轴外部套设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内部安装有主传动件,所述主传动件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远离主传动件的一端贯穿空心环并与第二传动件相接触。

1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安装环,多个安装环均安装于主传动件靠近筒体的一侧,所述安装环远离主传动件的一端依次贯穿空心环和筒体并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安装环内部安装有加热柱,通过多个加热柱的设置,可以对筒体内部进行加热升温,提高筒体的温度,以此可以使筒体进行热压操作。

16、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环靠近筒体的一端外部安装有多个固定板,多个固定板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固定板远离筒体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锁紧螺栓与筒体螺纹连接,通过锁紧螺栓与筒体的螺纹连接,可以增强空心环与筒体的连接稳定性,由此可以保障加热柱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后续对空心环和加热柱进行拆卸。

17、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通过增加弹性纤维层、醋酯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氨纶纤维层,具备良好的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能,从而使得使用者穿着轻便舒适,进一步提高了防寒衣的穿着效率,不仅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也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增加耐磨纤维层、丙纶纤维层、维纶纤维层和乙纶纤维层,可以起到耐磨损的作用,防止防寒衣出现磨损撕裂,从而提高了防寒衣的质量,大大提高了防寒衣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工作人员的麻烦。

19、2、本发明通过增加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便于对防寒衣进行密封,提高了防寒衣的保暖性,通过增加放置袋,便于使用者放置物品,给使用者的出行带来便捷。

20、3、面料表面起绒的方法处理,能够大面积增加面料吸附银离子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加微小的间隙,以实现银离子的容置,实现银离子的有效附着,能够有效保证面料本身的舒适度,避免褶皱等情况发生,同时不添加稳定性不强的材料,在各温度下均能够保证该面料的使用性,效果较好。

21、4、通过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和主传动件的连接,使得加热柱可以接收电源设备的电力运行,以此可以对筒体进行加热,使筒体可以进行热压操作,又因第二传动件与第三传动件为接触传导,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拆卸锁紧螺栓将空心环和加热柱取出进行检修维护,以此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检修维护加热柱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包括防寒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衣本体的内表面交织有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醋酯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氨纶纤维层,所述醋酯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锦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锦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氨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寒衣本体的外表面交织有耐磨纤维层,所述耐磨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丙纶纤维层、维纶纤维层和乙纶纤维层,所述丙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维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维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乙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乙纶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维纶纤维层的厚度,所述维纶纤维层的厚度大于丙纶纤维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酯纤维层的厚度大于锦纶纤维层的厚度,所述锦纶纤维层的厚度大于氨纶纤维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衣本体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放置袋,所述放置袋的表面开设有放置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寒衣本体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子魔术贴,所述防寒衣本体内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母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纤维层上喷涂有银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起绒之后,利用热辊压机构对面料表面进行热辊压,实现面料表面绒毛的稳定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压机构包括括安装于筒体两端的转轴,所述筒体外部设有用于提升筒体温度的加热组件,所述筒体外部设有用于驱使加热组件运行的传导组件,所述传导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分别开设于两个转轴相远离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转轴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远离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贯穿转轴并延伸至转轴外部,所述转轴外部套设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内部安装有主传动件,所述主传动件内腔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远离主传动件的一端贯穿空心环并与第二传动件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安装环,多个安装环均安装于主传动件靠近筒体的一侧,所述安装环远离主传动件的一端依次贯穿空心环和筒体并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安装环内部安装有加热柱,通过多个加热柱的设置,可以对筒体内部进行加热升温,提高筒体的温度,以此可以使筒体进行热压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靠近筒体的一端外部安装有多个固定板,多个固定板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固定板远离筒体的一侧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锁紧螺栓与筒体螺纹连接,通过锁紧螺栓与筒体的螺纹连接,可以增强空心环与筒体的连接稳定性,由此可以保障加热柱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后续对空心环和加热柱进行拆卸。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防寒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软亲肤防寒衣,包括防寒衣本体,所述防寒衣本体的内表面交织有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醋酯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氨纶纤维层,所述醋酯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锦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锦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氨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寒衣本体的外表面交织有耐磨纤维层,所述耐磨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丙纶纤维层、维纶纤维层和乙纶纤维层,所述丙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维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维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乙纶纤维层的外表面。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衣物舒适度不够,柔软性与弹性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达,胡雨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兴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