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垫及宽头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0059发布日期:2023-11-06 17: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垫及宽头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鞋类制品的,具体是一种鞋垫及宽头鞋。


背景技术:

1、扁平足是一种足弓结构异常的常见疾病。扁平足患者的足部由于距骨内倾、跟骨外翻、足弓塌陷,最终形成足外翻畸形并伴随部分临床病症。正常者的足重力点明显分布在足跟和足掌处,而扁平足患者足弓角度超过135°,扁平足患者的足重力点分布在整个足部。由于足弓结构不稳定、重力点分布缺乏集中点,扁平足患者在正常走路或负重以后很容易出现步态不稳定或者局部疼痛现象。

2、人体正常的第一、二跖骨的跖骨间角ima不大于9°,拇外翻角hva不大于15°,而功能性平足患者在长期缺乏矫正的环境下,常会因为足部的过度外翻、旋前而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扁平足患者在长期缺乏矫正的环境下容易引起拇外翻,拇外翻的具体表现为大拇趾向小脚趾方向偏斜、向外翻,大拇趾内侧的关节突出、增厚,跖骨间角ima大于9°,拇外翻角hva大于15,同时患者的脊柱容易形成发生错位或移动,以致于会使全身性的平衡失调,影响脊柱健康。

3、现有的鞋垫,其前掌端一端是由前掌跖骨部向前掌趾骨部方向缩窄,脚部在行走过程中,前掌趾骨部的两侧会频繁与鞋内的两侧摩擦,同时现有的鞋垫过于平整,鞋垫内的两侧对脚部支撑不足,同时无法集中人体受力点引起足弓塌陷,容易造成步行时足部的过度旋外翻形成拇外翻。这种鞋垫在使用中会对足部的结构造成不良影响,长久以往的人体行走姿态不正确会影响脊柱健康。

4、因此,需要研发一款能够集中人体受力点,对脚部进行有效支撑以避免形成拇外翻症状的鞋垫。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现有的鞋垫不能集中人体受力点,对脚部进行有效支撑以避免形成拇外翻症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设有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依次设有靠近所述后跟部的前掌跖骨部、及远离所述后跟部的前掌趾骨部,所述前掌跖骨部与所述前掌趾骨部之间设有向脚内侧延伸的第一加宽部、及向脚外侧延伸的第二加宽部,所述后跟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足弓承托部和弹性支撑部,所述足弓承托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纵向内侧足弓部和纵向外侧足弓部,所述弹性支撑部的一侧与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的侧面连接,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的侧面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前掌趾骨部设有靠近所述前掌跖骨部的前掌趾骨近节部、远离所述前掌跖骨部的前掌趾骨远节部,所述第一加宽部由所述前掌跖骨部向所述前掌趾骨远节部方向呈弧线过渡延伸,所述第二加宽部由所述前掌跖骨部向所述前掌趾骨近节部方向呈弧线过渡延伸。

4、为了提高前掌部的减震效果,所述前掌部的下端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减震片。

5、进一步地,所述足弓承托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纵向内侧足弓部和纵向外侧足弓部,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设有内侧足弓部斜面,所述内侧足弓部斜面朝向脚内侧且与所述弹性支撑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设有外侧足弓部斜面,所述外侧足弓部斜面朝向脚外侧且与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内侧足弓部斜面由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的上端面向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的下端面方向倾斜收窄,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斜面由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的上端面向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的下端面方向倾斜收窄。

6、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的上端面高度h大于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的上端面高度h,所述足弓承托部还设有位于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与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之间的横向承托部,所述横向承托部沿所述前掌部往所述后跟部方向倾斜向上。

7、为了提高弹性支撑部的支撑效果,所述弹性支撑部设有空腔凹槽,所述空腔凹槽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空腔凹槽之间形成弹性部,所述空腔凹槽呈弧形状,所述空腔凹槽位于靠近所述前掌部的位置。

8、为了提高鞋垫本体的防滑效果,所述前掌趾骨远节部的下端设有第一防滑槽,所述第一防滑槽设有多个,所述弹性支撑部设有第二防滑槽,所述第二防滑槽由所述空腔凹槽向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或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方向延伸。

9、为了提高后根部的减震效果,所述后跟部的下端设有第二减震片,所述弹性支撑部设有容置所述第二减震片的弹性支撑部容置腔。

10、为了提高后根部对脚部的包裹效果,所述后跟部的上侧设有u型跟杯。

11、宽头鞋,包括宽头鞋本体,所述宽头鞋本体设有如上所述的一种鞋垫。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一加宽部与第二加宽部,能够减缓鞋两侧对前掌趾骨的摩擦挤压,利用向上凸起的足弓承托部对足部进行承托,减轻脚部在行走运动时的疲惫感,同时纵向内侧足弓部和纵向外侧足弓部能够对脚部的两侧进行支撑减少足部过度外翻,通过弹性支撑部与足弓承托部连接,避免足弓承托部在长时间行走过程中其侧面受到脚部挤压变形导致无法复位,提高脚部行走时的舒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鞋垫本体(1)设有前掌部(2)和后跟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2)依次设有靠近所述后跟部(3)的前掌跖骨部(21)、及远离所述后跟部(3)的前掌趾骨部(22),所述前掌跖骨部(21)与所述前掌趾骨部(22)之间设有向脚内侧延伸的第一加宽部(4)、及向脚外侧延伸的第二加宽部(5),所述后跟部(3)设有向上凸起的足弓承托部(31)和弹性支撑部(32),所述足弓承托部(31)设有相对设置的纵向内侧足弓部(311)和纵向外侧足弓部(312),所述弹性支撑部(32)的一侧与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的侧面连接,所述弹性支撑部(32)的另一侧与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的侧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趾骨部(22)设有靠近所述前掌跖骨部(21)的前掌趾骨近节部(221)、远离所述前掌跖骨部(21)的前掌趾骨远节部(222),所述第一加宽部(4)由所述前掌跖骨部(21)向所述前掌趾骨远节部(222)方向呈弧线过渡延伸,所述第二加宽部(5)由所述前掌跖骨部(21)向所述前掌趾骨近节部(221)方向呈弧线过渡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2)的下端设有容置腔(23),所述容置腔(23)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减震片(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承托部(31)设有相对设置的纵向内侧足弓部(311)和纵向外侧足弓部(312),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设有内侧足弓部斜面(3111),所述内侧足弓部斜面(3111)朝向脚内侧且与所述弹性支撑部(32)的一侧连接,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设有外侧足弓部斜面(3121),所述外侧足弓部斜面(3121)朝向脚外侧且与所述弹性支撑部(3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内侧足弓部斜面(3111)由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的上端面向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的下端面方向倾斜收窄,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斜面(3121)由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的上端面向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的下端面方向倾斜收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的上端面高度h大于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的上端面高度h,所述足弓承托部(31)还设有位于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与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之间的横向承托部(313),所述横向承托部(313)沿所述前掌部(2)往所述后跟部(3)方向倾斜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部(32)设有空腔凹槽(321),所述空腔凹槽(321)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空腔凹槽(321)之间形成弹性部(3211),所述空腔凹槽(321)呈弧形状,所述空腔凹槽(321)位于靠近所述前掌部(2)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趾骨远节部(222)的下端设有第一防滑槽(2221),所述第一防滑槽(2221)设有多个,所述弹性支撑部(32)设有第二防滑槽(322),所述第二防滑槽(322)由所述空腔凹槽(321)向所述纵向内侧足弓部(311)或所述纵向外侧足弓部(312)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3)的下端设有第二减震片(34),所述弹性支撑部(32)设有容置所述第二减震片(34)的弹性支撑部容置腔(3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3)的上侧设有u型跟杯(35)。

10.宽头鞋,包括宽头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头鞋本体设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鞋垫。


技术总结
一种鞋垫及宽头鞋,包括鞋垫本体,鞋垫本体设有前掌部和后跟部,前掌部依次设有靠近后跟部的前掌跖骨部、及远离后跟部的前掌趾骨部,前掌跖骨部与前掌趾骨部之间设有向脚内侧延伸的第一加宽部、及向脚外侧延伸的第二加宽部,后跟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足弓承托部,足弓承托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纵向内侧足弓部和纵向外侧足弓部,弹性支撑部的一侧与纵向内侧足弓部的侧面连接,弹性支撑部的另一侧与纵向外侧足弓部的侧面连接。本技术能够减缓鞋两侧对前掌趾骨的摩擦挤压,减轻脚部在行走运动时的疲惫感,通过弹性支撑部与足弓承托部连接,避免足弓承托部在长时间行走过程中其侧面受到脚部挤压变形导致无法复位,提高脚部行走时的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熊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熊异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