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休闲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8343发布日期:2023-08-06 02:3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休闲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休闲鞋,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滑休闲鞋。


背景技术:

1、休闲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最初的功能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2、在穿着者行走过程中,当休闲鞋的鞋底刚接触地面、或离开地面时,此时休闲鞋的鞋底受力较为复杂,而且鞋底本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地面提供摩擦力作用也较小。

3、此时,当穿着者的脚部与地面发生做出侧滑动作时,鞋底和地面之间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从而造成穿着者的脚部发生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休闲鞋的防滑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滑休闲鞋。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滑休闲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滑休闲鞋,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从鞋头到鞋尾依次包括鞋尖部,脚掌部、足弓部、脚跟部;所述鞋尖部覆盖脚趾区域;所述鞋尖部包括若干个鞋尖防滑块,所述鞋尖防滑块包括第一鞋尖防滑块、第二鞋尖防滑块;所述第一鞋尖防滑块设置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鞋尖防滑块覆盖脚趾的大拇指区域;所述第二鞋尖防滑块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鞋尖防滑块与所述第二防滑件设有弧形鞋尖排水槽;弧形所述鞋尖排水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鞋底本体内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使用者脚趾部相对应的鞋尖部设置防滑块,以辅助使用者的脚部离开地面,从而减少休闲鞋底与地面打滑。当穿着者的脚部即将离开地面时,穿着者的脚部先会向内侧前方倾斜施力;再向外侧旋转脚部,使得外侧的脚趾部受力;最后,使用者的外侧脚趾部向后蹬以离开地面。而鞋尖防滑块的作用机理是,当穿着者的脚部向内侧前方倾斜施力,此时,位于鞋尖部内侧的第一鞋尖防滑块与地面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为穿着者提高稳定的作用力。

5、而当穿着者向外侧旋转脚部,并使得外侧的脚趾部受力向后蹬时,位于鞋尖部内侧的第二鞋尖防滑块与地面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从而提高鞋底本体对地面的抓地力,为穿着者提高稳定的作用力。

6、同时,第一鞋尖防滑块靠近排水槽的弧形侧边与穿着的脚趾部内侧弧形相适配,从而当使用者外侧的脚趾部向后蹬时,第一鞋尖防滑块与地面的摩擦作用更大,能为穿着提高更大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休闲鞋底的防滑性能。

7、可选的,所述鞋尖防滑块开设有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包括固定端和延伸端,所述防滑凹槽的固定端与所述鞋尖排水槽贯通连接;所述防滑凹槽的延伸端向所述鞋底本体外侧延伸。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鞋尖防滑块表面开设防滑凹槽,减少鞋尖防滑块成片的平整面,提高了鞋尖防滑块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了鞋底的防滑性能。

9、可选的,所述防滑凹槽的槽口面积大于所述防滑凹槽的槽底面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尖部与地面相接触时,倾斜设置防滑凹槽的槽底有利于排出鞋尖部的积水,从而减少休闲鞋与地面发生打滑的情况,从而提高休闲鞋的防滑性能。

11、可选的,所述防滑凹槽的槽底到所述鞋尖防滑块底部间的距离从防滑凹槽的固定端向延伸端递减。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的脚部在离开地面时,使用者会向内倾斜或向外倾斜施力。以向外倾斜施力为例,第一鞋尖防滑块的内侧受力最大,较深的防滑凹槽的槽侧壁有利于提高地面对第一鞋尖防滑块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休闲鞋的防滑性能。

13、可选的,所述鞋底本体还包括防滑区,所述防滑区与所述鞋尖部现抵接;所述防滑区包括中部的第一防滑区,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防滑区设置的第二防滑区;所述第一防滑区设有若干个凸块;沿着所述鞋底本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防滑区间隔设置若干组防滑凸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区的凸块和第二防滑区的防滑凸块提高了鞋底本体的粗糙度,进一步提高鞋底本体对地面的抓地力,提高休闲鞋的防滑性能。

15、可选的,所述脚掌部和所述脚跟部均开设有沿着鞋底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间隙,所述间隙设置于相邻组所述防滑凸块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相邻组防滑凸块件间的间隙有利于排出鞋底本体底部的积水,从而减少雨水残留于鞋底本体底部。同时,在穿着者行走过程中,鞋底本体的脚掌部需要经常弯曲,设置于相邻组防滑凸块的间隙有利于脚掌部完成弯曲动作。

17、可选的,位于所述脚掌部内侧的所述防滑凸块底部开设有隔断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穿着者在行走过程中,脚部习惯向内倾斜,从而使得设置于脚掌部内侧的防滑凸块受力较大。通过在防滑凸块的底部开设隔断槽,降低了防滑凸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提高了防滑凸块对地面的抓地力,即增加了鞋底的防滑性能。

19、可选的,所述凸块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纹增加第一防滑凸条的粗糙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一防滑凸条的防滑性能。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在鞋尖部设置鞋尖防滑块,当穿着者的脚部离开地面时,为穿着者脚部的各个动作提高有效的作用力,从而辅助穿着者的脚部离开地面,减少休闲鞋的鞋底与地面发生打滑的现象,提高休闲鞋的防滑性能;

23、2.通过在鞋尖防滑块底部开设防滑凹槽,提高鞋尖防滑块的粗糙程度,使得鞋尖防滑块对地面有更大抓地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休闲鞋,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从鞋头到鞋尾依次包括鞋尖部(11),脚掌部(12)、足弓部(13)、脚跟部(14);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尖部(11)覆盖脚趾区域;所述鞋尖部(11)包括若干个鞋尖防滑块(3),所述鞋尖防滑块(3)包括第一鞋尖防滑块(31)、第二鞋尖防滑块(32);所述第一鞋尖防滑块(31)设置与所述鞋底本体(1)的内侧,且所述第一鞋尖防滑块(31)覆盖脚趾的大拇指区域;所述第二鞋尖防滑块(32)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鞋尖防滑块(31)与所述第二鞋尖防滑块(32)间设有弧形鞋尖排水槽(4);弧形所述鞋尖排水槽(4)的开口朝向所述鞋底本体(1)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尖防滑块(3)开设有防滑凹槽(5);所述防滑凹槽(5)包括固定端(51)和延伸端(52),所述防滑凹槽(5)的固定端(51)与所述鞋尖排水槽(4)贯通连接;所述防滑凹槽(5)的延伸端(52)向所述鞋底本体(1)外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凹槽(5)的槽口面积大于所述防滑凹槽(5)的槽底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凹槽(5)的槽底到所述鞋尖防滑块(3)底部间的距离从防滑凹槽(5)的固定端(51)向延伸端(52)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还包括防滑区(6),所述防滑区(6)与所述鞋尖部(11)现抵接;所述防滑区(6)包括中部的第一防滑区(61),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防滑区(61)设置的第二防滑区(62);所述第一防滑区(61)设有若干个凸块(7);沿着所述鞋底本体(1)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防滑区(62)间隔设置若干组防滑凸块(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部(12)和所述脚跟部(14)均开设有沿着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间隙(9),所述间隙(9)设置于相邻组所述防滑凸块(8)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脚掌部(12)内侧的所述防滑凸块(8)底部开设有隔断槽(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滑休闲鞋,其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从鞋头到鞋尾依次包括鞋尖部,脚掌部、足弓部、脚跟部;鞋尖部覆盖脚趾区域;鞋尖部包括若干个鞋尖防滑块,鞋尖防滑块包括第一鞋尖防滑块、第二鞋尖防滑块;第一鞋尖防滑块设置与鞋底本体的内侧,且第一鞋尖防滑块覆盖脚趾的大拇指区域;第二鞋尖防滑块设置于鞋底本体的外侧,第一鞋尖防滑块与第二防滑件设有弧形鞋尖排水槽;弧形鞋尖排水槽的开口朝向鞋底本体内侧。本申请通过在鞋尖部设置鞋尖防滑块,当穿着者的脚部离开地面时,为穿着者脚部的各个动作提高有效的作用力,从而辅助穿着者的脚部离开地面,减少休闲鞋的鞋底与地面发生打滑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甜,李友刚,李文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新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