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围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4420发布日期:2024-03-22 10:2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围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婴幼儿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围嘴。


背景技术:

1、围嘴通常系在婴儿或儿童的领口或者脖颈下,其用于接住婴儿或儿童的唾液或饭菜汤。目前,围嘴的结构作用单一,仅用于防止婴儿或儿童的唾液或饭菜汤弄脏衣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儿童围嘴,便于更好的察觉婴儿或儿童的身体状态以及提供更好的护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儿童围嘴。儿童围嘴包括围嘴本体和可变色区。围嘴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弧形的围颈部,围颈部用于与婴儿或儿童的颈部贴合;可变色区设置在围嘴本体的一侧,可变色区具有变色前状态和变色后状态,当可变色区接触婴儿或儿童的唾液时,可变色区由变色前状态转变为变色后状态。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儿童围嘴,其用于围系在婴儿或儿童的颈部。具体地,围嘴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弧形的围颈部,围颈部可以依据婴儿或儿童的颈部做适应性设计,此处没有特殊限定。围嘴本体的围颈部与婴儿或儿童的颈部贴合,当婴儿或儿童分泌唾液时,唾液可以流到围嘴本体上。在围嘴本体上还设置有可变色区,可变色区包括变色前状态和变色后状态。例如,当处于变色前状态时,可变色区可以为一种颜色,当儿童或婴儿的唾液接触到可变色区后,围嘴本体的可变色区转变为另外一种颜色。由于婴幼儿及低幼儿童期由于口底生长发育的特殊解剖结构,存在口底浅及唾液腺分泌旺盛的年龄特点,同时唾液的酸碱度也能反应儿童机体的免疫功能水平及潜在疾病的风险。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儿童围嘴,当婴儿或儿童的唾液接触到变色区后能够进行变色,这样,当可变色区发生变色后,便可得知已经有唾液接触到围嘴本体上,以提示对该儿童围嘴进行更换。这样,照顾婴儿或儿童的看护者便可通过观察儿童围嘴上的可变色区,来判断婴儿或儿童是否已经流出唾液,以此察觉婴儿或儿童的身体状态,为婴儿或儿童提供更好的护理。

5、此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儿童围嘴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色区至少包括试纸。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纸为ph酸碱性试纸。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嘴本体的材质为纯棉。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嘴本体的材质为竹纤维。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嘴本体的厚度为1cm至2cm。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儿童围嘴还包括系带,所述系带与所述围嘴本体连接。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带上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围嘴本体上设置有粘贴部,所述魔术贴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粘贴部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围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嘴本体的材质为纯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嘴本体的材质为竹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嘴本体的厚度为1cm至2cm。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儿童围嘴。儿童围嘴包括围嘴本体和可变色区。围嘴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弧形的围颈部,围颈部用于与婴儿或儿童的颈部贴合;可变色区设置在围嘴本体的一侧,可变色区具有变色前状态和变色后状态,当可变色区接触婴儿或儿童的唾液时,可变色区由变色前状态转变为变色后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儿童围嘴,当婴儿或儿童的唾液接触到变色区后能够进行变色,这样,当可变色区发生变色后,便可得知已经有唾液接触到围嘴本体上,以提示对该儿童围嘴进行更换。这样,照顾婴儿或儿童的看护者便可通过观察儿童围嘴上的可变色区,来判断婴儿或儿童是否已经流出唾液,以此察觉婴儿或儿童的身体状态,为婴儿或儿童提供更好的护理。

技术研发人员:杨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