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6209发布日期:2023-09-16 23:0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表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智能穿戴式设备(如手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佩戴的饰品,一般由表带和表盘(也为表壳)组成。

2、现有的表带和表盘一般为一体连接,一旦任一损坏,就得整个手表进行更换,导致成本高。

3、后面虽然出现了表带和表盘可拆式结构。但是,在更换时,如果没有在专用工具的情况下,是很难进行拆装,这样就导致表带或表盘的更换显得十分麻烦。

4、后来出现了可拆卸的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现有的可拆卸的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一般包括按键和滑杆。

5、在按键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同时在滑杆上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接,按压按键,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摩擦使得滑杆内收而将拆装结构从表壳上拆下。

6、但是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导致两者的滑动摩擦大,继而容易损坏部件,缩短使用寿命。

7、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减少按压块与滑块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按压块与滑块之间的摩擦,使得按压力大大减小;也减少滑块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滑块与壳体之间的摩擦,便于滑块滑动的同时使得滑块不易损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壳体、滑块、卡接件、套设于卡接件外围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控制滑块动作的按压组件;

4、所述壳体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以及左侧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呈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形成有滑动槽;

5、所述滑块装设于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滑块的前后侧面一体往外延伸形成有滑动耳部,所述滑动耳部上设置有滑动弧形面,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凸设有适配于滑动槽内的凸条,以减少滑块和壳体的第一容纳腔的接触面积;

6、所述卡接件和第一弹性件均装设于第二容纳腔内且卡接件的左端经第二容纳腔的左侧开口伸出壳体外,所述卡接件的右端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与滑块连接;

7、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有按压块、第二弹性件以及承载板;

8、所述按压块装设于第一容纳腔的上端开口处且伸出壳体外,所述按压块的下端面左右侧分别一体往下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滑动耳部相滑动配合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右的卡钩,两个延伸臂的右侧面上形成由内往外斜向下的滑动斜面,所述滑动斜面与卡钩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滑动耳部位于卡钩的上端面上且滑动耳部与延伸臂滑动连接,每一滑动耳部的滑动弧形面与相应延伸臂的滑动斜面抵接且沿滑动斜面往复滑动;

9、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按压块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装设于第一限位台阶部上;

10、当按下按压块后,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延伸臂及卡钩向下移动以使得滑块的滑动耳部在斜面配合的作用下往右水平滑动,继而带动卡接件的左端缩回壳体内,与此同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

11、松开按压块后,按压块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往上复位继而卡钩和延伸臂均往上复位,卡接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往左复位继而带动滑块复位。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压块的下端往上凹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往上凸设有柱体部,所述柱体部的上端面往下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下端分别伸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柱体部伸入第一安装孔内。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接件可拆式连接滑块。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接件的右端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所述滑块和卡接件的连接,所述外螺纹部适配于带内螺纹的通孔内。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接件的左段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台阶部上。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右端形成有第三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二容纳腔呈左大右小的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右端抵接于第三限位台阶部上。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滑动耳部的滑动弧形面与相应延伸臂的滑动斜面的配合,减少按压块与滑块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按压块与滑块之间的摩擦,使得按压力大大减小;而且,通过滑块的下表面设置的凸条适配于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的滑动槽内,减少滑块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滑块与壳体之间的摩擦,便于滑块滑动的同时使得滑块不易损坏;

18、其次是,通过承载板的柱体部伸入按压部的第一安装孔内是对第二弹性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灰尘进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19、以及,卡接件可拆式连接滑块,便于后续维护和更换。

20、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滑块、卡接件、套设于卡接件外围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控制滑块动作的按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的下端往上凹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往上凸设有柱体部,所述柱体部的上端面往下凹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上、下端分别伸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柱体部伸入第一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可拆式连接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的右端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所述滑块和卡接件的连接,所述外螺纹部适配于带内螺纹的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的左段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左端抵接于第二限位台阶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右端形成有第三限位台阶部,所述第二容纳腔呈左大右小的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右端抵接于第三限位台阶部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稳定型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壳体的第一容纳腔的内底壁形成有滑动槽;滑动耳部上设置有滑动弧形面,滑块的下表面凸设有适配于滑动槽内的凸条,以减少滑块和壳体的第一容纳腔的接触面积;按压块形成延伸臂,延伸臂设卡钩,延伸臂形成由内往外斜向下的滑动斜面,滑动斜面与卡钩的上端面连接,滑动耳部位于卡钩的上端面上且滑动耳部与延伸臂滑动连接,每一滑动耳部的滑动弧形面与相应延伸臂的滑动斜面抵接且沿滑动斜面往复滑动;其减少按压块与滑块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按压块与滑块之间的摩擦,使得按压力大大减小;也减少滑块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滑块与壳体之间的摩擦,便于滑块滑动的同时使得滑块不易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冠熹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