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0374发布日期:2024-02-02 21:5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煤矿作业护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煤矿井下作业的话需要佩戴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帽,而安全帽一般都会配备护目镜,以对人员的眼睛进行保护,由于井下环境比较恶劣,导致护目镜的外表面时常会粘附上杂质。

2、目前,矿工安全帽护目镜上粘附上杂质之后通常需要矿工将护目镜摘后再清洁。现有专利cn201922126899.2公开了一种消防用可清理护目镜的消防头盔,包括消防帽本体、帽檐、固定机构、第一支架、目镜、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二支架、清理机构、滑板、连接轴、凸起、弹簧及海绵垫。该装置将呈弧形结构的滑板滑动到两个第一支架侧面的第一滑槽的内部,将滑板滑动到第一滑槽的内部时实现了海绵垫与目镜的侧面贴合,进一步的将两个呈圆柱形结构的连接轴固定在位于第二滑槽内部的滑板的侧壁,将两个拉环与连接轴之间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了拉动拉环实现了对滑板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操作简单,实现了在滑板滑动时海绵垫将目镜侧面的赃物进行快速清理。不过,该护目镜前侧的清理机构的复位效果较差,需要矿工手动操作拉环实现复位,导致该清理机构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差,有待改善与提高;其次,清理件(海绵垫)多采用胶粘的方式安装,不易拆换彻底清理,影响下一工作周期的自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安全帽和护目镜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复位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清理效率且实用性较强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帽,所述防护帽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帽的前侧设置有护目镜,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刮杆,所述刮杆在其朝向护目镜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杆在其朝向护目镜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卡槽,所述清洁刷的背面设置有与卡槽快速连接的卡板,所述刮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内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和固定轴配合,所述芯杆的中心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出芯杆且与设置在防护垫上的沉头螺纹孔配合,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活动轴外侧的把头,所述护目镜的前侧且靠近其底边的位置设置有手动弹吹组件,所述手动弹吹组件用来将护目镜表面残留的灰尘吹落。

3、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轴的内部设置有偏心压块,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偏心空腔,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偏心压块和偏心空腔接触配合。

4、作为优选,所述刮杆、安装杆、卡板和清洁刷的中心轨迹均为圆弧线。

5、作为优选,所述卡板的断面包括u形部,所述u形部的内侧用来粘接清洁刷,所述u形部的背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分布的t形部,所述t形部与卡槽的槽面卡接,所述卡槽为c形结构。

6、作为优选,所述手动弹吹组件包括与护目镜配合的半月形壳,所述半月形壳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平衡孔,所述半月形壳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吹孔,所述半月形壳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顶面分布一周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底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朝半月形壳的外部延伸。

7、作为优选,所述芯杆的形状为正多棱柱且贯穿活动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通过拨动刮杆可令其带动安装杆、卡板和清洁刷沿护目镜的表面进行滑动,同时达到清理护目镜表面的目的,并且刮杆可自动复位,有利于提高清理频率,从而提高清理的效果,而且通过弹拉手动弹吹组件可对护目镜表面的残留灰尘进行弹吹,进一步提高快速清理护目镜的效率。刮杆通过活动轴、固定轴、连接轴来与防护垫可拆卸地连接,且拆装难度较低。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复位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清理效率、便于拆装且实用性较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帽,所述防护帽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帽的前侧设置有护目镜,所述护目镜上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刮杆,所述刮杆在其朝向护目镜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杆在其朝向护目镜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卡槽,所述清洁刷的背面设置有与卡槽快速连接的卡板,所述刮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内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芯杆,所述芯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和固定轴配合,所述芯杆的中心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出芯杆且与设置在防护垫上的沉头螺纹孔配合,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活动轴外侧的把头,所述护目镜的前侧且靠近其底边的位置设置有手动弹吹组件,所述手动弹吹组件用来将护目镜表面残留的灰尘吹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的内部设置有偏心压块,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偏心空腔,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偏心压块和偏心空腔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杆、安装杆、卡板和清洁刷的中心轨迹均为圆弧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断面包括u形部,所述u形部的内侧用来粘接清洁刷,所述u形部的背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分布的t形部,所述t形部与卡槽的槽面卡接,所述卡槽为c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弹吹组件包括与护目镜配合的半月形壳,所述半月形壳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平衡孔,所述半月形壳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吹孔,所述半月形壳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顶面分布一周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底部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朝半月形壳的外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形状为正多棱柱且贯穿活动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煤矿作业护具领域,提出一种煤矿井下人员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帽、防护垫、护目镜、清理机构和手动弹吹组件,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刮杆、安装槽、安装杆、弹簧、清洁刷、卡板、活动轴、固定轴、芯杆、扭簧、连接轴和把头。本技术中的刮杆被拨动后可带动安装杆、卡板和清洁刷沿护目镜的表面进行滑动,达到清理护目镜表面的目的,并且刮杆可自动复位,有利于提高清理频率,从而提高清理的效果;手动弹吹组件可对护目镜表面的残留灰尘进行弹吹,进一步提高快速清理护目镜的效率。刮杆通过活动轴、固定轴、连接轴来与防护垫可拆卸地连接,且拆装难度较低,并且本装置实用性较强,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党江明,王周,陈强,薛成冰,杜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