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9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旅行用品。
市场上现售的包只有盛放物品的单一用途。有一种所谓两用包,也仅指拎背两用,其实际用途仍只是盛放物品。对于出差和旅游者来说,包是必备之物,但除了包外,有时还需带伞,以防下雨和烈日,如携物太多,太重,还需带小行李车,如车船上无座位,最好再带个小 凳,若登山,希望有拐棍以助一臂之力。如此,必大大增加行程中的负重,使行动不便。本实用新型旨在为出差和旅游者提供一只可兼作小凳、晴雨伞、行李车、拐棍且拎背二用的多功能包。使其在旅途中既减轻负荷,又得到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一个箱形包的四角沿包的高度方向各固定一个上下相通的空心母管,母管中间固焊用作连接件的偏心厚垫圈。箱包的拎手两端带小钩,它与包体是活络连接的,可方便地装拆,箱包四个底脚有平行于母管的插孔的偏心垫圈,箱包两侧各附有一个长形耳袋,袋内盛放可改普通包用作多功能包的附件,主要包括四根空心金属管,二只万能轮和一个拉线菜罩式伞面,其中,空心金属管细端中间带小钩,粗端内部固焊偏心垫圈,细端的外径等于粗端内径,也等于母管内径,並等于箱包底脚上插孔的孔径。将小钩插入偏心垫圈並旋转一个角度即不能退出,依此起连接件作用。
将四根空心金属管的细端分别由包底插入四根母管通过连接件固定,便成小凳脚,包变作凳面。此便是一只小凳;三至四根空心管每根的细端插入一根粗端,並用连接件固定,连接成一根长棍,可用作拐棍;空心管的两连接,並使细端分别插入包底脚插孔,並通过连接件固定,两粗端各与拆下的包手柄两端相连,两根靠近拎手的母管底部各装一只万能轮,便成行李车;三根空心管相连成伞柄,细端套以拉线菜罩式伞面,便成晴雨伞。总之,多功能包仅在普通包的基础上作了小的改进和增加了一些附件,成本和重量增加不多,但其用途却是普通包无可比拟的,凡外出者旅途必备之物基本上集于多功能包一体,给外出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个箱形包,其包体〔1〕和包盖〔2〕均有用木板制的夹层〔3〕,布料制的夹里〔4〕和人造革制的外层〔5〕。包上有冂型拎手〔6〕,它两个端部各有一小钩〔7a〕,它与包体〔1〕用固定于包体〔1〕上的装有活动门〔8〕的拎手插脚〔9〕连接,这种构造使拎手〔6〕便于安装和拆卸,图(2)是插脚〔9〕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包体〔1〕上二个拎手插脚〔9〕的外侧各有一个包锁〔10〕。包体〔1〕四角沿高度方向各有一根上下相通的金属制的空心母管〔11〕如图(4)所示。其接近包盖〔3〕一端内部有一靠近並平行于管端的偏心垫圈〔12a〕,如图(5)所示。包体〔1〕有四个底脚〔14a〕,〔14b〕,〔14c〕和〔14d〕,见图(6)。包脚〔14a〕和〔14b〕间,及〔14c〕和〔14d〕间距离等于拎手〔6〕两端距离。它们上面各有一个与母管〔11〕平行,且孔径等于母管〔11〕内径的通孔〔13a〕、〔13b〕、〔13c〕和〔13d〕,靠近包体〔1〕底部的二个包脚〔14c〕和〔14d〕的包底一侧孔面上各焊一偏心垫圈〔12b〕。包体〔1〕两侧各有一个带盖〔16〕的耳袋〔15〕,袋口上边有背包带环〔17〕,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使普通包具有多种功能,还需具备下列附件如图(8)所示的四根空心金属管〔18〕,它的外径等于母管的内径,它一端有一小段较粗,粗端内径等于母管〔11〕内径,在粗端和细端交接处有一平行于管端的偏心垫圈〔12c〕,细端中间有一小钩〔7b〕,它和拎手〔6〕端部的小钩〔7a〕形状相同,小钩〔7〕平端与空心金属管〔18〕细端的距离等于偏心垫圈的厚度,将小钩〔7b〕插入偏心垫圈〔12〕后转动任意角度,便不能脱出,必须转回原先插入方位再度脱出。本实施例中,小钩〔7b〕和偏心厚垫圈相结合用作连接件;如图(9)所示的二只焊于外径等于母管〔11〕内径,表面有弹簧弹子〔19〕的短金属管〔20〕上的万向轮〔21〕;如图10所示的四只圆柱状凸形橡塑垫脚〔24〕,其凸出端直径与空心金属管〔18〕的粗端内径密配;如图(11)所示的一只园柱状凹形橡塑垫脚〔25〕,其凹入处嵌置一偏心垫圈〔12c〕,偏心垫圈〔12c〕下方有一可置空心金属管〔11〕细端小钩〔7b〕的圆柱形不通孔〔26〕;如图(12)所示的两端带搭扣〔27〕的背包带〔28〕。使用者外出时,将所有附件分别装在二只耳袋〔15〕内,关闭袋口,则本实用新型是一只手提包。途中如欲休息,则将包平放,包盖〔2〕向上,将四根空心金属管〔18〕的带钩细端从包底分别插入包体〔1〕的四根母管内,並转动一角度,依靠小钩〔7b〕与偏心厚垫圈〔12a〕的连接固定空心金属管〔18〕,使它们成为四根凳脚,脚端各插入一只防滑用的凸形橡塑垫脚〔24〕,包变成凳面,如此即成一只凳子,如图(13)所示。外出者如携物太多,太重,则可如图(14)所示将包变成小行李车,方法是将四根空心金属管〔18〕中的两根与另二根细端连接,再将连接后的二根长管细端分别依次插入平放的包的底脚〔14a〕和〔14d〕,〔14b〕和〔14d〕,依靠长管端的小钩〔7b〕与包脚〔14c〕和〔14d〕上的偏心垫圈〔12b〕的连接固定二根长管,使成车杆,再打开活动门〔8〕取下拎手〔6〕连接到两根长管粗端,成为车把,然后在靠近包脚〔14〕的两根母管〔11〕底端各插入一焊有万向轮〔21〕的短金属管〔20〕,依靠其上的弹簧弹子〔19〕与母管壁的摩擦力使万向轮〔21〕不下掉,这时平放的包便成为车底座,若携物太多,不仅包内可装物,包上面还可推置许多物品,背包带〔28〕可用作捆扎绳。为使小车在装物时能平稳放置,在包体〔1〕的拉手〔6〕一例中间装有一个可上下移动並锁定的插销形撑脚〔30〕,把它移动到最下面並锁定,它便与二个万向轮〔21〕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如此可控制包面基本上保持水平。为美观计,如图(17)所示,将撑脚〔30〕做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商标图案〔31〕的蝶身正中。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可如图(15)所示,任取三根或四根空心金属管〔18〕依次通过连接件相连长-长棍,在其细端套上凹型橡塑垫脚〔26〕,粗端内插入凸型橡塑垫脚〔25〕,便成为一根拐棍。在本实施例中,包的附件中还配置一个如图(16)所示的根据拉线菜罩式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特制的伞面〔22〕,在装伞柄的部位有一内径等于空心金属管〔18〕外径,内部固焊一偏心垫圈〔12d〕的轴心〔23〕,将二根或三根空心金属管〔18〕相连成伞柄,插入轴心,便成一把完整的伞。将背包带〔28〕二端搭扣〔27〕与背包带环相连,包便可背,这时可将伞柄依次插入一只耳袋〔15〕内固定于包内壁的上下各一个直径略大于空心金属管粗端的圆环〔29〕内加以固定,这样,打伞便不必用手握住伞柄了。此外,如为旅途中解渴汁,耳袋〔15〕内可放入一密封性好的水壶。如此,外出者旅途所需之物便可由集于多功能包一体。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包外型可做成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圆角长方形或圆角正方形。其夹层除用木板制成外还可用硬塑一次成型,亦可用金属薄板制成,这样的包是硬型包,也可做成软型包以小角铁或空心金属管弯焊成包框架,除了包盖和包脚一侧外,其余部份的夹层用布衬或泡沫塑料制成,包盖因要求承受重物,可用化纤绳、带绷紧在包盖周框上,包底脚一侧仍用硬质材料做夹层,然后再复以内外层,内层材料用纺织品,外层材料除用人造革外,还可用皮革或纺织品。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

图(1)是本实施例的外型图。
图(2)是包拎手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空心母管剖示图。
图(5)是偏心垫圈示意图。
图(6)是包脚结构示意图。
图(7)是包侧耳袋示意图。
图(8)是空心金属管剖视图。
图(9)是万能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圆柱状凸形橡塑垫脚构造图。
图(11)是圆柱状凹形橡塑垫脚剖视图。
图(12)是背包带示意图,附搭扣。
图(13)是由本实用新型变换的凳子示意图。
图(14)是由本实用新型变换的小行李车示意图。
图(15)是由本实用新型变换的拐棍示意图。
图(16)是由本实用新型变换的晴雨伞示意图。
图(17)是带插销形撑脚的本实用新型商标图案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属于旅行用品的多功能包,它包括包体[1],包盖[2],包拉手[6],将拉手[6]与包体[1]连接的插脚[9],四个包底脚[14a],[14b],[14c],[14d]包锁[10],包两侧的长形耳袋[15],两端装搭扣[27]的背包带[28]和背包带环[17]。其特征在于上述包拉手向两端带小钩[7a],插脚[9]上侧带有活动门[8],上述包底脚[14a]和[14b],及[14c]和[14d]的间距等于包拉手[6]两端距离。其上面沿包的高度方向各有一通孔[13a],[13b],[13c]和[13d],而靠近包底的两个底脚[14c]和[14d]在包底一侧的孔面上各固焊一偏心垫圈[12b]。上述包体[1]的四角沿包的高度方向各固定一个上下相通的空心母管[11],其内部近包盖处固焊一平行于管端的偏心垫圈[12a],在两侧的耳袋[15]内还配备下列附件四根空心金属管[18],其一端有一小段较粗,粗端内径等于母管[11]内径,也等于细端外径及底脚[14]上通孔[13]的孔径,在粗端和细端交接处有一平行于管口的偏心垫圈[12c],细端中间有一个小钩[7b];一个带有孔径等于空心金属管[18]细端,外径的轴心的拉线菜罩式伞,和二个焊于外径等于母管[11]内径的短金属管[20]上的万向轮[21]。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为空心金属管〔18〕细端的小钩〔7b〕的平端与细端间距等于偏心垫圈〔12〕的厚度。
3.按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为,它还包括防滑用的四个可插入空心金属管〔18〕粗端的圆柱状凸形橡塑垫脚〔24〕和一个可套于空心金属管细端的园柱状凹形橡胶垫脚〔25〕。
4.按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为包的夹层〔3〕是硬质材料制的,包括木材,金属或用硬塑料一次成型制成。
5.按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为包是软型包,用小角铁或空心金属管弯成包框架,用化纤绳或带绷紧在包盖〔2〕周框上构成包盖〔2〕夹层〔3〕,用硬质材料做装有包底脚的一侧的夹层,其余部份用硬衬或泡沫塑料做夹层〔3〕。
6.按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为,在一耳袋〔15〕内上下各有一个固定在包内壁上的内径略大于空心金属管粗端的伞柄插圈〔29〕。
7.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包,其形状是箱形,也可做成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圆角长方形,圆角方形。
8.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包,其外层的材料可用人造革,也可用皮革或纺织品。
9.按权利要求
,1、2、7、8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包体拎手〔6〕一侧中间有本实用新型的商标图案,商标图案〔31〕正中带有用作撑脚的活动插销〔30〕。
10.按权利要求
,1、2、7、8所述的多功能包其特征为在耳袋〔15〕内放置一密封性好的水壶。
专利摘要
一种属于旅行用品的多功能包,它在普通包的基础上作改进,并增加适当的附件,在重量和价格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变包的单一用途而具备多种功能,它向出差和旅游者提供了旅途所需的可兼作小凳、行李车,拐棍和晴雨伞的拎背两用包,为外出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A45C9/00GK85202529SQ85202529
公开日1986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85年5月27日
发明者冒乃文 申请人:冒乃文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