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全自动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470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形全自动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给人们提供一种雨天出外行走使用的新型遮雨伞具。改变其传统伞的形状,使伞面能得到充分园满的利用,给单臂残疾人,或常人只用一手握的同时能够得心应手地达到的自动开启、及自动合拢的全自动伞。现时状的伞,虽给人们在雨天带来遮雨方便,但也有不足之处,就现时自动伞而言,虽单手能开启,但在收拢时得用两手配合,用力向下拉动才能收拢,这对单手用伞就是一个困难,收拢后伞身长对出外旅游携带也不太方便。从传统至现时状,都习惯于,圆、八角形伞面。伞杆在伞中心部位,中心最佳位置未能得到利用。伞面才是1/3遮盖于人身,2/3被闲置,当雨过大时,使人身背、侧难免被雨淋湿。在古代曾有过,将伞杆成弯曲状,达到伞面最佳位置利用。本发明就为解决此内问题,设计而成的椭圆形全自动折叠伞,将伞面由圆、八角形改变成椭圆形。再将伞杆设置在偏心位置,使伞龙骨成三折叠。伞杆成三节筒套收缩、伸展。伞柄内装设控制机构,达到单手使用方便的目地。伞撑展后,伞面将达到现时状自动伞的1倍半的面积。其收拢后体积小巧灵珑,很便于随手、包内携带。此发明设计,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框格状,不稳定的特点,原理制作的伞龙骨架。见图2,下半面2-3图形,为本伞伞龙骨单元件。在将此单元件五个为一组,以伞杆为中心,半圆周串接起来。另将其中一个单元件,为交叉撑杆相串接,伸出另一端头再次将一组五个单元件串接。(见图1下半面1-2仰视图形),形成椭圆形伞面形状,伞杆位置放置其中一边半周中心,使伞杆成偏心位。当伞一周圈单元件同时发生纵向变化时,使伞出现折叠动作,使伞龙骨不同等的撑展长度,出现同等的折叠长度效果。伞龙骨成三折叠,折叠到便短成度。相应地伞杆也要跟随着折叠到与龙骨折叠成度相等。为解决这个问题,也将伞杆成三折叠,由三节连接筒套,(见图4左半面各部件图形)。利用螺旋旋转来实现伞杆自动伸、缩,完成伞杆自动折叠动作。为了达到伞的自动开启和自动收拢的目地,需要有一个动力机械才能使伞全自动化。为解决这个问题。将用四个短弹簧连接在翻动环上,成弹簧组,又在四个弹簧的中心,伞杆上装一长弹簧。利用弹簧的膨胀与收缩,形成翻动环上、下翻动,完成伞的自动开启与收拢。本伞的发明具体结构形状由以下附图1、2、3、4、5给出,作以详细说明图1上半面(1-1)主图为伞正面立视图,所表示伞撑展时正立面图形,伞呈短跨距形,使伞杆在偏心位置。下半图(1-2)为伞撑展时的仰视图,所表示伞撑展时伞面下端仰视龙骨分布位置状,由十副单元件龙骨杆撑绷使伞面成椭圆形。由一副交叉撑杆支撑两处各五个龙骨单元件,分跨两端,撑绷伞布。但有这样一个问题伞布绷拉保持各龙骨杆之间的平衡,及交叉撑杆上弦的张拉力平衡。但下弦可能出现失去平衡的张拉不均。为预防此问题,将可在交叉撑杆下弦,两跨之间绷拉细绳,达到上、下弦保持平衡。(此现象图中未画出)。图2上半面(2-1)主图为伞撑展时的正立面图形。旁边(2-2)为本伞收拢折叠时的正立面面图形。下半面(2-3)为本伞伞龙骨结构形状平面图形。图(2-3)所表示的结构形状是本伞的特出造形三折叠功能的伞龙骨。在下按本图编号作出说明缝线孔(1)、缝订伞布边用。伞龙骨杆(2)、撑绷伞布。因定滑孔块(4),有三个孔,第一孔是通孔,能是龙骨杆(2)在孔内滑动,下两孔是半节孔固定于双滑杆(7)的前端。在此块正立面固定一滑轮轴销,将有滑轮(3)支承琴弦钢丝移动。前固定块(5),有两个通孔装接于双滑杆(7)上,固定于前段,固定块下边与连接杆相连。活动滑块(6)有两个通孔在滑杆(7)上滑动,在两通孔的上边,有一半孔将与龙骨杆(2)尾端固定,在此块的正立面有销钉将琴弦钢丝中段固定。后固定块(10)有两个通孔使双滑杆的尾端固定于孔内,将后滑轮(9)的轴销固定于此块正立面。后缝线孔(11)使伞布的中间段缝订于孔端,使伞布跟随龙骨形成三折叠。琴弦钢丝的两个端头各固定于A、B位销钉上。图3,是本伞、伞杆结构剖视图,右面图3-1是伞撑展时各部件位置剖视图。左面图3-2是伞收拢时各部件位置剖视图。以左面图为主编为序号,作出具体说明伞杆帽(1),与固定连接圈(3)合并,固定于伞杆端头,将伞布固定在伞杆顶端。固定连接圈(3)有一园周台阶径向圈槽,在园径面上对称开四个缺口,将弹簧座(5)四个连接于此圈上。在圈的下端顺收缩杆(8)装套一弹簧(9)作为本伞开启的动力。又在弹簧的下端有一固定连接圈(图中没编号)有八个缺口,供连接支撑杆(10)使用。在固定连接圈的外径上按装支撑杆限位环(11),其形状见图1;上半面左角、平面图和剖视图11-11,此构件起到使支撑杆(10)向外摆动时,将限制到一定的斜度位置,支撑杆(10)呈槽条状,上端头连接于弯勾撑杆(6)接近弯勾部位,起到杠杆支点作用。弯勾与弹簧座(5)同连接于翻动环(7)上。固定连接圈(3)上弹簧座,与翻动环上弹簧座之间,相两个对称点,按装弹簧(4)四个,弹簧的收缩与膨胀形成翻动环的上下翻动动作。翻动环(7)的结构形状见图1,上半面左中图(7-7)平面形状,在环内圆周有八个连接座,用于连接撑杆(6)弯勾和弹簧座(5)。以上这些部件的连接作用是本伞伞龙骨的全自动折叠动力机构。由于弹簧(4)的弹力顶动翻动环(7),向下压动撑杆(6)弯勾。撑杆在微远离弯勾的部位又有支撑杆(10),形是杠杆支点,使撑杆弯勾(6)成平衡状态,形成本伞龙骨开启形状。当固定连接圈(3)与翻动环(7),成相对错位时弹簧收缩后,又急速膨胀成相反弹簧推力,使翻动环(7)帽出伞帽(1)的顶部就形成伞的收拢折叠。将可形成如图3,左半面伞收拢时各部件位置形状。收缩杆(8),为第一节伞杆,端头与固定连接圈(3)成正体连接,在杆上面装有弹簧(9),当有牵拉力时,收缩杆(8)下行压缩弹簧(9)收缩。当无牵拉力时,弹簧(9)膨胀,收缩杆(8)被弹升,用此机构形成翻动环(7)上四个弹簧(4)上下翻动。供伞收拢与开启。第二节伞杆管(19),在以轴线方向开一长槽(16)做为滚珠能在此槽内上下滑动。又在此管内装有带螺旋槽纹式的螺旋管(18)。再在此管内又有小直径螺旋管(17)处内两管在端头相固定一起成同步旋转。又在螺旋管的下端为第三节伞杆(20)外径成六棱形,在管口内部位有螺纹丝口、本丝口由滚珠倾斜排列组成丝口,见图4(20)E-E。图4,右半面是伞杆解体各部件剖视图,从上至下将伞杆各部件形状用途作出详细说明伞杆管第一节(8),与固定连接图(3)成正体、下端头有活塞式挡板,中心有小孔,用销钉将钢丝带(21)端头固定于此孔内。活塞挡板的作用,防止在弹簧(9)的作用,超出脱离第二伞杆管,又起到滑动道块作用。伞杆管第二节(19),在管子内壁有三个内圈台阶。第一台内径口与第一节伞杆(8)外径相筒合,活塞挡板在此管第一节内径部位配合下自由滑动。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为轴承套台阶,将与螺旋管(18)上的轴承台阶相配合。再下台阶为六棱滑道口,将好与六棱下伞杆(20)配合滑动。在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之间将有一长槽缝,为滚珠滑道。螺旋道(18)由内外两层螺旋管相筒套而成,内管(17)与处管(18)内径之间留有圆周空间,之在上端头固定为一体,将为同步转动。在外管的上端头与下端头留有轴承台阶,将与第二节伞杆管(19)内径轴承台相结合,之能在管内旋转,不可上下串动。第三节伞杆管(20)为六棱形伞杆,在上端头将内径加厚管壁改圆口径与内螺管(17)直径相盈合。顺着螺旋纹斜度排列装上小滚珠,成为六棱伞杆的螺旋母,形成灵活的旋转方式。本伞伞杆结构较特出,不同于现有伞、伞杆结构,φ8mm是无法实施此结构伞杆,需将直径加大改φ15mm的伞杆直径方可恰当。本伞的伞柄结构,是伞自动动作的控制操从部位,其主要部件机构,见图4、左半面和图5对伞柄各个位置形状放大样及剖视图形。在下作出详细说明图4,左半面下角,是伞柄形状呈空腹状,也称为齿轮盒。在伞柄前端内径口呈六棱形,与六棱伞管相结合固定。在伞柄中部有一圆周台阶,作为蜗轮圈(24)承放位置,将蜗轮圈装放此外后。(此圈外径有直条纹便于手指拨动)在它的上方有定位当圈(23),及钢丝环(22),此环嵌装在伞柄上方园周弧槽内,其防止蜗轮圈(24)的串动。在园周槽的下方有一小槽孔(K),嵌装一小节细钢丝,与蜗轮圈(24)内齿圈口外,小棘齿相齿给。其作用是不能让蜗轮圈(24)倒转。在伞柄园周台阶上方开有长方形槽孔,将另一小蜗轮设置于此位,能与蜗轮圈(24)相齿合。两齿轮齿形为45°角斜齿相齿合,成90°位置。又在伞柄园周台阶下方开一长方形槽孔,将设置推式按钮(27),按钮内侧装有一弹簧,弹动,使按钮保持下推位置,迫使拐角臂杆(26),将蜗轮(25)与蜗轮圈(24)两齿相齿合。当推动按钮(27)时,拐角臂杆(26)摆动,将两齿分离。解除齿轮闭锁,消除钢丝带的牵引,伞杆上端弹簧(9)弹动,伞将可开启。当手指拨动,蜗轮圈(24)转动时,使齿轮(25)转动牵拉钢丝带(21)时,第一节伞杆(8)收缩,压缩弹簧(9),也同弹簧组(4)的压缩,直至翻动环(7)向上翻动超出伞帽,使伞收拢折叠。但在折叠伞杆同时,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伞杆收缩折叠后,钢丝带(21)将成过长剩余,会形成拥挤,为解决这个问题,将在伞柄空腔内装设变速齿轮,(传递动力、及消除钢丝带与发条的长度差),发条、卷带轮,会将剩余的钢丝带收卷。伞柄内腔的部件,结构形状见图5,上半面中间一图是伞柄剖示图,所示意的构件为本伞控制动作动力机构的侧面图。蜗轮齿与蜗轮圈(24)内齿合。蜗轮外侧的小齿轮与下面齿轮相齿合。再外侧是拐角形臂杆,臂杆拐角头处有一缺口滑道,与推键按钮销杆相配合。见右面各三个小图)按扭内侧有一小弹簧,供按钮向下回位作用。图5上半面左图为本机构剖面正视图,将各部件按在凵字形框架内,轴孔设置在此框架上,齿轮、发条位置见下半面图放大样形状。在下作出详细说明由钢薄板作成凵字形框架,在框架的下底头固定一平面圆片,将与伞柄内壁配合,起定位作用。又在下部位框邦侧有通心轴孔,装一细轴,将使拐角臂杆处中心部位小孔固定于轴中段,臂杆在轴上以轴为点作摇摆动作,起蜗轮两齿离合作用。臂杆右侧,在轴上装一发条,供伞杆收缩时、发条松散迫使卷带轮转动。臂杆左侧轴位上装有齿轮(见图C-C)本齿轮内侧面同时并装棘齿轮和棘瓜、及棘瓜簧。其作用是当传递动力结束时,齿轮不在转动,而在发条的作用下,轴与棘齿转动,继续收卷钢丝带。本齿轮又与上齿轮齿合,上齿轮固定于臂杆端头轴位上,臂杆中间轴位上固定小蜗轮蜗轮齿呈45°角斜齿与蜗轮圈齿合(此图未画出)。这些部组装于框架内,可便于按装,及后来维修方便。本伞的发明利用本伞的自动化机构部件,也可组装成伞杆对称两面短跨距伞面形状,使伞杆在中心的椭圆形伞,成双人伞。也可组装成八角圆形伞,保持传统伞形状的全自动折叠伞。</tables><p></tables>权利要求1.伞顶面圆弧凸起,圆径周为椭圆形伞杆在偏心位置,伞体撑绷利用平行四边形框格状龙骨单元件,由多个组合而成,本单元件,由以下构件连接而成,其特征①、弯钩撑杆,由扁杆钢丝制作而成,形如弯钩拐杖。在弯钩端头钻一小孔,本杆总长度的1/5位置钻一小孔,3/5位置钻一小孔,又在直杆尽头钻一小孔,共四孔小眼。②、撑拉杆,由铁皮条卷折成槽条状,为本杆、杆头钻一小孔,在4/5位置,将槽条反转成对槽式搭接为焊固定,此处钻一小孔,成楞向为一长条槽孔,其此处杆侧面搭接部位加宽2毫米,又到另一尽头钻一小孔,共3孔。③、连接杆,由铁皮卷折成槽条状,为本杆。其长度只有特征2所述构件的1/5长度,两头各钻一小孔。④、由两根圆杆长根钢丝,上、下并列,由两个固定块固定,称双滑杆,在上的一根尾部较长,尽头钻一缝线孔。⑤、龙骨杆,由圆杆长根钢丝而作,头部钻一缝线孔。⑥、前滑孔块,由塑料而作成扁条块状,以立侧面相钻三孔,上孔为通孔,使特征5所述部件在孔内滑动,下两孔为半孔将特征4所述构件端头固定孔内,正立面按装一滑轮。⑦、活动滑块,有三个孔,其作用与特征6构件相反,下两孔在特征4上滑动。上一孔固定于特征5尾端,正立而固定一销杆,为了使滑动孔有良好的效果,可在滑动孔内镶装铜孔管。⑧、前固定块、上孔为通孔,固定在特4所述前段。特征6滑孔块后面。本块下端头与特征3所述连接杆相连。⑨、后固定块,上孔为通孔,下孔为半孔,固定于特征4所述后端。本块下端与特征2所述撑拉杆前端连接,正立面按装一滑轮。⑩、将特征1所述,弯钩撑杆的直段端头连接于特征3所述连接杆下端。又将本杆位置的孔与特征2所述4/5位置孔相连接,使杆从槽条长形孔中通过,连接点由销钉铆合,前后两处的销钉头为特征11所用。(11)、由琴弦钢丝,中段固定于特征7所述销钉上,分别挂装于特征6、9所述,两处滑轮上,钢丝端头将固定于特征10末尾所述位置上。(12)、由以上11个特征、所述部件,相连接组合而成为本伞龙骨单元件结构。此结构是当发生纵与横平行四边形几何变化时,又牵动琴弦钢丝,使此机构形成三折叠或三伸展。2.由“权利要求1所述单元件结构,经伞杆上的连接圈串接组合而成椭圆形伞面龙骨架。其特征①、串连圈,为圆片形,在圆径的圆周面上有一周槽缝,在开六个缺口,将五个紧相连靠占其圆径半边,在其相对称面单独开一个缺口。②、固定连接圈,滑动连接圈两个构件,其形状是有一个台阶沿的筒套,主要是台阶沿的构造形状与特征1所述串连圈相同,用于连接龙骨件。③、由伞杆上的固定连接圈、与滑动连接圈将龙骨单元件以伞杆为心轴半圆周,将其五个龙骨单元件串接起来成半圆形。④、据特征1所述串接龙骨的同时,在串接一个交叉撑杆单元件。本构件用较厚的铁皮条卷折成槽条状,进一步加大此材料断面尺寸。在其1/2部位反转掺搭焊接,棱面留一条形孔。在其将扁杆钢丝从条孔中通过重合点钻一个小孔相铆合,成交叉撑杆。⑤、据特征4所述交叉撑杆的另一头连接两个特征1所述串连圈分上、下串接于单独缺口中,再次将五个龙骨单元件为无伞杆、串接于五个缺口中,成半圆形,将与特征3一起使伞构成伞杆在偏位的椭圆形伞。⑥、也可将特征2所述构件,台阶沿上的缺口改作对称的四个缺口。横向对称连接两个龙骨单元件,纵向对称连接两个特征4所述交叉撑杆单元件,又在分展两处交叉撑杆端头分别各装特征1所述构件单独缺口相连。后有在两处各五个缺口中装接龙骨单元件,将成为伞杆为中,分跨椭圆形及成所为的双人伞。⑦、据特征5、6所述伞的结构,伞撑展时出现不等圆的伞面形状,但在收拢后使伞的每个龙骨单元件折叠成同等的长度。⑧、据特征5未尾所述,偏心杆椭圆形伞,为预防被雨淋湿有偏重现象方法有两种A可将伞布以伞杆为界,多的一半可用涤丝布,少的一半可用棉布。B多的一半用细直径钢丝作龙骨杆,少的一半用粗钢丝作龙骨杆。3.由四个弹簧组装在翻动环上,利用弹簧的作用,可是本伞有全自动性能。其特征如下①、收缩杆,为本伞伞杆的第一节,呈空腹圆径管。将权利要求2,特征2所述构件,固定连接圈,与伞帽同装配固定于本杆上端头成整体。在此杆上装一长弹簧,杆下端也有台阶沿形式活塞(挡板),中心钻一小孔。②、翻动环成圆圈状,将圈边沿向外折卷,是外径面呈槽形,(加强圈的强度),把铁片块钻上孔两片一对成座耳,焊沾于圈内周面。其位置与权利要求2,特征4所述相同。③、据特征2末尾所述环内有六个座耳。与特征1所述,固定连接圈相同对缺口座耳位。对称四角同装弹簧座,在两处的弹簧座之间,装配短弹簧四个。在环上装弹簧座连同权利要求1,特征1所述的弯钩端头一块装入环座耳上,本机构将为本伞的自动动力装置。④、支撑杆限位环,其形式成碗盆状,上、下沿直径各异,形成带有倾斜角。上口沿由钢丝圈、下口沿由较厚的铁皮圈套装固定于第二节伞杆端头(后述),上口沿由钢丝圈、下口沿由较厚的铁皮圈套装固定于第二节伞杆端头(后述),上口沿与下口沿之间,由铁皮条块分对焊沾,分布与权利要求2,特征4所述相同。此环的主要特点是支撑杆倾斜加一限制。⑤、支撑杆连接圈,此圈与伞杆管成为整体(在后续述)其形状与用途,同权利要求2,特征2所述固定连接圈一样。将连接六个支撑杆,本杆成槽条状上端头连接于权利要求1,特征1所述,弯钩撑杆1/5部位孔眼上。此机构为弯钩撑杆的杠杆支点。4.据权利要求2、特征2所述的滑动连接圈上的台阶沿缺口是连接龙骨单元件的撑拉杆,又借助撑拉杆在权利要求1所述龙骨构件变化时活动力量,推动本圈上下滑动,去完成伞杆机构的自动化。其特征①、滑动连接圈呈筒套状,其内径可套于伞杆管上。②、本圈上口台阶沿,其形状在权利要求2,特征2已作过序述,其缺口与撑拉杆端头连接。③、本圈下沿外径一部位有一鼓起圆柱,在柱上钻一φ8毫米丝孔,孔内装一滚珠φ8毫米在装一短弹簧后装配调节丝栓。5.本伞、伞杆由三个部件组成,据权利要求4前序所述的部件,滑动连接圈,顺伞杆滑动的作用下,可使伞杆两节自动收缩及伸长,其特征①、伞杆管呈筒管状,也可称第二节伞杆,在此管内壁可有三个内圆阶台。阶台b1在管的上端头为内径滑筒,供权利要求3,特征1所述构件,杆壁在滑筒内上下滑动。所称活塞挡板又在阶台处起阻挡限定伸展长度。阶台b2在管的中段2/3位置为轴承阶台,供螺旋管旋转,限定轴向串动。阶台b3在管的下端位,成两级阶台,头级为轴承阶台,在下阶台直径小于轴承阶台,为六棱滑道口,在管壁以轴向顺长,从阶台2至阶台3之间开以槽缝,供权利4特征3所述,滚珠在此槽内滑动。②、螺旋管,两端头有缩小直径的台阶,其作用与特征1所述阶台配合旋转。在其管面上为φ8毫米半圆弧槽成倾斜角螺旋状。其作用据特征1末尾所述使滚珠在此弧槽内滚动,形成螺旋管旋转。③、续特征2,在其螺旋管内腔,又有第二螺旋管为内螺旋管,其螺旋纹圆弧槽内φ5毫米,螺旋向与处螺旋管的螺旋向相反。将特征2与特征3内外两管在上端头筒套固定,使两管同步旋转。④、下节伞杆称六棱杆,上端内径口沿装镶内圆滑筒,其直径与特征3所述内螺旋管直径相盈合能滑动,又在滑筒壁上,倾斜状钻3至4个孔,装其滚珠,可成为滚珠丝口,配合特征3所述螺旋槽。6.为伞柄部件,供人手抓握。也是控制伞动作的机械齿轮盒,其特征①、由塑料制作的壳体圆柱空腔部件,在其长度3/5位置有圆周阶台,4/5的位置有一下陷圆弧形圆周槽,可供钢丝环嵌入。又在槽的下方一部位有一斜卧式圆孔夹缝,可固定一短节细钢丝。②、续特征1、伞柄的上口沿内径呈六棱口状,可供六棱杆装配,本六棱孔口外径为圆柱状,可与伞柄口沿壳体内经筒套装配与折御。③、续特征1、2,伞柄壳壁以阶台为界有两个长槽孔,C1阶台上端较宽的槽孔。可用于权利要求8特征3部件配装。C2阶台下端长槽孔。可用于权利要求8特征6部件配装。7.蜗轮圈,用于收拢伞的机械构件,其特征①、由塑料与金属配合而制成的圆圈状,圈内由金属而制成齿圈轮齿面、齿斜角为45°,在齿圈的上边沿有两毫米宽的棘齿圈。②、续特征1,蜗轮圈外径面为直立半圆弧楞条波浪纹供手指拨动。③、将上1、2特征所述为一个部件。可装于权利6所述伞柄台阶处,棘齿圈齿面正好与特征1所述,细钢丝相对位,项撞于齿面,使圈只能前转,不能后腿。④、在蜗轮圈的上面,又装配定位当圈,又将钢丝环装配于权利要求6特征1所述伞柄槽内。其作用可是蜗轮圈不向上移位。8.续权利要求6所述,伞柄壳体可在伞柄内装配机构,将可控制伞的自动动作。其特征①、伞柄壳内腔装入一个由铁皮条作成的U形框架,底端固定一圆片,作框架的四周平衡定位。框架上端头固定于权利要求6特征2所述部件上成为整体。便于是机械机构整体与伞柄壳装配、拆卸。②、续特征1所述,利用框架旁侧下段装一轴杆,在轴杆中部装一两片同步拐角式臂杆,在其中间又装一槽形卷带轮,供收卷钢丝带用,又在此轴上装其D1右侧为发条(盘旋弹簧),内头固定于轴杆上,外头固定框架旁侧底端销钉上。D2左侧装配一大齿轮,在轮内侧为棘齿轮及棘爪,棘轮内径孔有一加宽台阶沿、将大齿轮内径镶入台阶沿上。③、由较厚的铁皮作成拐角臂杆两片,以拐角位为中心点钻一孔装在特征2所述位置上。t1拐角的长臂端头装上小轴杆又将小蜗轮装于轴杆上(两片臂杆中间),其齿斜角45°升出,权利要求6,特征3所述C1的槽孔外,与权利要求7特征1所述齿面相齿合或分离。t2拐角短臂端头开有长槽缺口,将与推式按键相配合(在后作序述)。④、续特征3,t1所述的轴杆将升出臂杆留一轴头,固定一齿轮,使齿轮与特征2,D2所述齿轮相齿合。⑤、续特征3末尾所述,推式按键的中部固定一双片座耳,座耳上固定一销杆,两头正好与特正3t2所述槽形缺口配合,成倾斜状滑动。⑥、续特征5所述,在推式按键上,在固定双片座耳同时,重合按装一翻边槽形短节滑轨,其作用于权利要求6特征3C2所述,将按键装于长槽孔内,顺槽上、下滑动。⑦、续特征6所述,在短节滑轨槽中间装一小弹簧,常保持按键下移,迫使拐角臂杆,将蜗轮齿齿合于权利要求7特征1所述齿上。当按键向上推时,所述两齿分离。9.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构件,由权利要求5所述伞杆分割两处。手握伞柄就要求,权利要求3所述构件动作,就由细钢丝带牵引,将两外的动作牵连起来。其特征①、将一细钢丝带上端头与权利要求3、特征1、末尾所述,小孔内由销钉固定。通过伞杆管腔到下端。②、将钢丝带下端头连接于权利要求8特征2,所述卷带轮上。③、n1当伞打开时,钢丝带将卷带轮拉转,使权利要求8特征2,D1所述发条收紧。n2当伞收拢时,发条松散作功,将伞杆内腔长余钢丝带收卷。全文摘要椭圆形全自动折叠伞,伞杆设置偏位,最佳中心位置得到充分利用,只需单手握柄,就可操纵伞的开启与收拢。伞在撑展时龙骨杆成不等长度圆形状,收拢后可成同等的折叠短节状。很便于随身携带。本伞龙骨架由于平行四边形框格作成伞龙骨单元作,再由多个龙骨单元件串接组合而成为伞体框架。利用伞体框架收拢折叠时动作过程,又足使伞杆内的螺旋管旋转提升下伞杆完成伞杆收缩折叠。文档编号A45B25/16GK1050131SQ89107198公开日1991年3月27日申请日期1989年9月14日优先权日1989年9月14日发明者王德林申请人:王德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