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身裤形产品的织造方法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40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紧身裤形产品的织造方法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身裤(即连袜裤)形产品的织造方法及用此方法制成的产品。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双针床针织机上织造紧身裤(连袜裤)形产品的方法,其中的线圈横列以一或两个导纱器,由两个针床上针的相面对针区,交替连续成圈。采用这种方法,便可得到实际上完整成形的、并且无疵点的产品。所说的两个针床若采用由圆形针织机上的一个针筒和一个针板或针盘构成的形式,即如同一申请人在与此同时在另一申请(ITP.App.N.9357A/89)中提到的那种形式,则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事实上,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的组合-起始成形-由分离的两个第一针区上的十字交叉的针,其中至少有一个连接线圈横列,以织出两个闭合的部分;
-腿部筒形部分的成形,由螺旋形的许多横列构成;
-在腿部筒形部分的终点,由位于所述分离的两个第一针区之间的叉档区域中的十字交叉的针,在所述叉档区域内织成至少一个闭合横列;
-接下来,织成身体部分的筒形结构中的连续螺旋形横列,由所说两个第一针区和所述叉档区域中的全部针织成。
由所说的两个第一针区的从中央逐渐扩展的部分,为了形成腿形部分,首先能织成逐渐增大尺寸的螺旋形横列,这样,便可沿着闭合线形成尖形的足尖部分。
根据本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叉档区域闭合过程中,至少两个先前在织成腿部筒形部分时工作的相邻针,也在各自叉档区域的终点相交叉。这减少或消除了叉档的闭合区域洞眼的形成,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说,在腿部筒形部分的局部成形之后,可使针从最接近另一个所说第一针区的一端,逐步插入各第一针区,这样便可逐渐增加所说筒形部分的横截面的尺寸。
腿部上的线圈纵行从该腿部沿长度方向延伸到该身体部分,直到带状边,其中,该身体部分由连续的螺旋形线圈横列,及腿部线圈纵行的延伸纵行,以及在中心区域-前身的中心及后身的中心由沿叉档部分的闭合线起始,直到边缘或带状物的线圈纵向构成,并且,其中在叉档部分有条闭合线,该闭合由两个针床上十字交叉的针编织成的连续线圈来获得,从该闭合线处起,形成身体部分筒形结构的线圈纵行。
每个腿部筒形部分的足尖部分,沿闭合线闭合,该闭合线由两个针床上相互十字交叉的织针编织的连续圈构成,进而形成腿部线圈纵行。
在足尖部分中,该螺旋形线圈横列为起始部分,该部分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该腿部筒形部分的横列尺寸。
腿部筒形部分包括与叉档部分相邻的部分的横列中的附加线圈,还包括由该附加线圈起始,沿所说部分的附加线圈纵行,这些附加线圈纵行同样延伸进入该身体部分,直到该带状物。
本发明将通过下面的描述及附图得到更明确的解释。所附图表示了实用的、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紧身裤形产品的外形;
图2表示了足尖部分成形的细部放大视图;
图3表示了在闭合的叉档区域高度处产品成形的细部;
图4表示了与图3所示产品类似,但对图3所示产品的结构加以改进后的一种产品结构;
图5表示在图4所示工序后,产品身体部分成形的织造进展;
图6用一个局部剖视图来解释织造所说闭合的足尖部分和叉档区域的十字交叉的针的工作路径;
图7和图8表示了从下向上看的成品视图,其中两腿部分去除,以充分看到叉档部分,并且表示了叉档部分闭合的两种形态;
图9和图10用图解法表示了紧身裤或连袜裤形产品,它们分别用线圈纵行和螺旋形横列来表示;
图11表示了类似于图9所示产品的一种改进产品的结构;
图12表示了经前后方向剖开后的穿着时的产品。
根据附图所示,线ACCB表示了紧身裤或连袜裤形产品的每个足尖部分的端部轮廓。正如可在图2中尤为可见的那样,在两个构成腿部的筒状部分各自成形的最初阶段,如图1中T所示,随着筒形结构织到腿部的各筒状T部分,两针床的针同时工作,至少形成了一行相连接的横列,连接线圈构成的该横列或这些横列由动作针相互交叉织成。例如,在各针床上交替动作和以不妨碍另一针床上的针的方法。该动作形式在图6中得以明确地表示,而10和11分别表示针13和针15的两个针床。对这两个针床来说,它们可以是两个圆形的针床,特别是在圆形针织机中,其中一个针床比如说针床11,应是筒形针床,而另一个针床10应是盘形针床。当针15动作抓住纱线时,它们升到位置15A,然后降下以形成线圈;针床10上的针13被向外推出到位置13A,以便抓住纱线,然后向内缩进以形成线圈。当两个针床上的针都必须动作时,它们只能部分动作,例如,在进行1∶1选针时,即一个针床上的针在十字交叉时,不妨碍另一针床上的针,这种情况如图6所示。
按照十字交叉的针的已知排列方式,沿着该针前向,至少制成一个用来形成每个腿部的筒形部分的连接横列,这就是说沿着图2重新表示的足尖闭合线的线ACDB成形。紧接着,开始由两个针床上的针交替工作,织造螺旋形横列,形成筒形部分T。然后,沿着线ACDB的一个很短的中间部分制成一个开头,例如,沿部分CD,用来由两个针床上的针交替,并连续向前形成螺旋形横列Po,它以其前部CD的尺寸开始,连下来在两个针床上,在投入工作针的两端,交替逐渐增加投入工作的针,沿着从C到A和从D到B的弧线,以将该螺旋形横列Po的尺寸逐渐增加到工作针区域的端点A和B之间的最大尺寸的方式,这就是说,达到用来形成腿部T的针面的尺寸P。这样便可通过从起始区域CD,逐渐插入工作针,直到完全区域AB,在每个筒形腿部T的足尖部分,得到一个所说足尖的尖形部分,这样便可达到每个腿部筒形部分T的成形。
在开始将该两个筒形部分T织到腿的整个长度时,或者说,在所织的筒形结构产品的某一部分织完以后,通过在每个织针工作区域的内侧端,从比如说图1所示的点E和G开始,逐渐插入若干根针,来增加每个腿部的横截面尺寸(除此之外,还可以以传统方式逐渐增加所说线圈的长度)。这样做便可导致该产品的相当于穿着时服装的大腿部分尺寸的逐渐增加。因此,便在线KFHL处得到一个工作面;其中区域FH便构成了所说的叉档区域,该区域应该被闭合以便其后继续形成单一的,具有相当于全部工作面KFHL宽度尺寸的单一身体区域CO。
为闭合处于两点F、H之间的部分Z,也就是说为了闭合叉档部分,须控制所说两针床上相应于FH区域上的织针,如同已经指出的足尖部分的起始闭合缝一样,由十字交叉的织针进行成形。这样,就在构成闭合线Z的部分FH处,由连接线圈织成一个闭合横列。然后,该两个相面对针床的每个针床上位于线KFHL内的全部针面投入工作,用以形成身体部分CO,然后,该身体部分将被由MM和NN表示的一带状物或缝边结束,该带状物将以普通的方式制成双层筒形缝边,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圆形截面的部分。
为了用两个针床10和11的十字交叉针13和15来沿着足尖部起始的ACDB闭合线和叉档部位的F、H或F1,H1线,织出连接线圈横列,可采用下列工序以1∶1选针,升起针筒11上的针15,不给纱。然后1∶1选针,并相对于升起不动的针15A偏置的针13逐渐升起,然后降下,同时喂入纱线,并使该针13A抓住该纱线,以在升起不动的针15A的针杆上形成线圈。接着,纱线喂给下降的针15A,以形成线圈,然后由针13编织下一个横列,这一工作过程可反复进行,直到开始编织筒形织物。
采用上述方法,也就是说沿正面Z。在叉档的FH部分,用十字交叉办法插入两针床的针,但这仅限于在这区域的针,这区域介于已制成的两个腿部筒形T的终端部分之间。在Z部分的端部会出现疵点,如在图7中明确表示和图解的那样,结果在Z部分的端点处便形成了小的开口洞眼O,并与上述点F和H成一直线。为了避免这种形成洞眼O的缺点,按照本发明的特别有价值的实施例,动作的前针面略大于上述针面FH,并用来以十字交叉形式工作,用这种方法,如图4所示,以沿面F1-H1延伸十字交叉针的方式,来形成闭合,该面F1-H1略大于面FH。该面的增加可实际他限于该两个针床上的一对针,它们分别插在部分FH的两端处侧处,该对织针属于已经制成相应筒形产品T的针面,实际上并没有使该腿部筒形产品T的最终尺寸发生改变,而该一对或两对针在FH部分两外侧端处的插入,却带来了减少,甚至消除上述洞眼的优点,该些洞眼O的形成如图7所示,这些洞眼在成品上成疵点。因此,如图8所示,这个闭合结构是这样产生的,对图7所示结构进行了改进。
为了进行十字交叉,控制每个针面上的织针交替工作,好为了避免在这些织针中出现相互妨碍的现象,可通过针织机上已知的选针形式来进行。
得到的产品被特别好地完成编织,并以实际上无人参与的方式,从该针织机上取下。
该产品按照本发明加工成两个腿部筒形部分T,该部分包括螺旋形线圈横列Po和P(图10),和线圈纵行R1(图9),该纵行沿长度方向从腿部T延伸入身体部分Co,并直至边缘或带状物MM-NN;该身体部分Co由连续的螺旋形线圈横列P1构成(见图10);该身体部分的线圈纵行由腿部T的线圈纵行R1延长而成,在中央区域-不管是前身还是后身-的线圈纵行,则由线圈纵行R2构成(见图9),该些线圈纵行R2从沿F-H部分形成的闭合位置Z开始,直到边缘MM-NN为止,该所谓的叉档部分,由沿FH(或F1-H1)线形成的闭合位置Z构成,其中FH介于两腿部分之间;在Z部分的该闭合部分,由两个针床上相互十字交叉的针编织的连接线圈形成;然后,便织出身体Co的筒形结构的线圈纵行R2。在身体部分没有纵向接缝,也没有任何缝合上去的织物嵌片,即所谓的三角形布料。所述的足尖也具有一个闭合部ACDB,该部分由两个针床上相应区域中的针十字交叉编织的连接线圈构成,并以此继续编织成两个腿部T的筒形结构。所以,这里的足尖部分同样也没有接缝。
在叉档区域的点F和H之间的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这可依据不同的需要制成衣袋,也可以根据生产的不同需要来改变,它可以在横向伸展。
腿部T的所说的筒形结构,可在EF部分和GH部分的横列上,具有附加线圈,(见图1和图11),并以此形成了附加线圈纵行R3,(见图11),在腿部T成形过程中,作为在两针床上工作针区内侧带入工作针的结果,这些纵行沿EF和GH起始编织,这些附加纵行R3也一直延伸到身体部分,直到其边缘MM-NN。
权利要求
1.用于在双针床针织机上编织紧身裤(连袜裤)形服装的成形方法,其中所说线圈纵行,通过一个或两个导纱器,由两针床上相面对区域的针交替连续织成,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的组合-起始成形,由分离的两个第一针区的十字交叉的针,编织出至少一个连接线圈横列(ACDB)的闭合部分;-成形筒形部分(T),由螺旋形横列(P)构成腿部;-在筒形腿部(K-F;H-L)的端部,由介于所述分离的两个第一针区之间的叉档部分(Z)的区域(F-P)内的十字交叉的针,在所说的叉档区域,编织至少一个闭合横列;-接着,由所说两个第一区域和叉档区域的所有针,连续编织筒形织物的螺旋形横列,以形成身体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闭合部分(ACDB)成形后,以所说针区的中心部分,和逐渐增加的针区部分,进行编织,其中逐渐增加的针区部分,形成逐渐增加尺寸的螺旋形线圈横列,从而在开始腿部筒形部分(T)的成形操作之前,形成尖形足尖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叉档部分闭合时,先前在织腿部筒形部分T工作的至少两个相邻针,也在叉档的各(F-H)端部作十字交叉动作,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在叉档闭合区域Z两端洞眼的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腿部筒形部分的一部分成形后,在每个第一针区(沿E-F;G-H部分),从最接近另一个第一针区处开始,逐渐插入各第一针区,从而逐渐增加所说筒形部分(T)的横截面尺寸。
5.紧身裤,即连袜裤形服装,包括两个具有螺旋形线圈横列的腿部筒形部分(T),还包括一个身体部分,其中,腿部(T)上的线圈纵行(R1)从该腿部(T)沿长度方向,延伸到该身体部分(Co),直到带状边(MM-NN);其中,该身体部分(CO),由连续的螺旋形线圈横列,及腿部线圈纵行(R1)的延伸纵行,以及在中心区域-前身的中心及后身的中心-由沿叉档的F-H部分的闭合线(Z)起始,直到边缘或带状物(MM-NN)的线圈纵向(R2)构成,并且,其中在叉档部分有条闭合线(Z),该闭合由两个针床上十字交叉的针编织成的连续线圈来获得,从该闭合线处起,形成身体部分(CO)筒形结构的线圈纵行(R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其中每个腿部筒形部分(T)的足尖部分,沿闭合线(A-B)闭合,该闭合线由两个针床上相互十字交叉的织针编织的连续圈构成,进而形成腿部线圈纵行(R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装,在其中的足尖部分中,该螺旋形线圈横列为起始部分(PO),该部分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该腿部筒形部分(T)的横列尺寸(P)。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服装,其中,腿部筒形部分(T),包括与叉档部分相邻的部分(EF;GH)的横列中的附加线圈,还包括由该附加线圈起始,沿所说部分(EF;GH)的附加线圈纵行(R3),这些附加线圈纵行(R3)同样延伸进入该身体部分,直到该带状物(MM-NN)。
9.紧身裤(连袜裤)形服装,由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所述的方法编织而成。
全文摘要
在双针床针织机上,由该两个针床上相面对区域内的织针,交替连续地织成线圈横列,该起始成型部分,由分离的两个第一针区的十字交叉的织针,编织至少一个闭合线圈横列(ACDB),然后进行逐渐增加尺寸的螺旋形线圈横列(PO和P)的编织,以形成足尖部分,然后形成腿部筒形(T),接着由十字交叉针在叉档区域(Z)织至少一个闭合横列,然后,由该两个第一针区和叉档区域的所有织针全部参加编织,形成具有最后带状物的身体部分(CO)的筒形织物。
文档编号A41B11/14GK1045429SQ9010120
公开日1990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7日
发明者保罗·康蒂, 费兰克·加里包尔蒂 申请人:拉姆布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