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60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饭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及旅行生活使用的方便饭盒。
目前使用的饭盒其盒盖与盒身闭合的密封性能较差,菜汤易溢出,携带不方便;用其加热食物时,由于盒内食物与盒底直接接触,食物易烧糊;外出旅游或野外作业用餐时,须借助石块架起饭盒或直接置于火堆上进行加热,使用很不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隔水加热、且能防溢以及使用,携带方便的饭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盒盖口的四周边上制有倒凹型的槽沟。当盒盖与盒身闭合时,盒身的开口周边置于该槽内,并辅之固紧圈的作用达到密封的目的;在食盒主食盒的底部设有隔水的蒸网,其上穿满了蒸发孔,并通过主食盒底部四角设制的向内凸起的垫墩垫起,实现隔水加热或蒸食;加热时,备有的四个加热支脚通过其一端制有的螺纹相应地与四个垫墩上的螺孔联接,并稳固地架起饭盒,热源置于饭盒底部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用于加热食物时,由于所设置的蒸网将底部的水与被加热的食物隔开,而且避免了食物与饭盒底部直接接触,所以具有不糊底,主食水分丧失小的优点,由于备有加热支脚和活动的绝热手柄,设有密封槽和固紧圈,所以饭盒同时具有使用和携带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野外作业和外出野餐的人员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便饭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其宽侧剖面图,图3是其中固紧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饭盒包括有盒盖〔1〕,盒身〔2〕、绝热手柄〔3〕、蒸网〔7〕和固紧圈〔10〕以及加热支脚〔6〕。盒盖正中设有螺钉〔9〕,固紧圈上的槽孔〔11〕和L型调节槽口〔12〕套在其上,以形成闭合的框圈,宽向固紧饭盒,固紧帽〔4〕与螺钉〔9〕螺纹联接,用于调节固紧圈的松紧并起固紧作用;盒盖的周口边上制有倒凹型槽〔8〕,盒盖与盒身闭合时,盒身的周口边置于其槽内,辅之固紧圈的紧固作用达到密封的目的;盒身内的隔板〔13〕将饭盒隔成主食盒和菜盒两部份。主食盒底部四角均制有四个向内凸起的蒸网垫墩〔5〕,加热或蒸食时,蒸网置于四个垫墩之上,其下盛水,其上放置食物;四个垫墩内空间制有螺孔,四个加热支脚〔6〕的自由端呈弯曲形,另一端制有螺纹,用于旋入相应的垫墩螺孔内,起到架起饭盒的作用。盒盖〔1〕的盖面两端都制有加热支脚〔6〕的安置架〔14〕,其上制有螺孔,携带或不用饭盒时,加热支脚可旋入其内并固定在安置架上。蒸网〔7〕上穿满了蒸发孔,孔距10毫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方便饭盒体以及其中的隔板〔13〕、垫墩〔5〕、螺钉〔9〕和安置架〔14〕均由铝质材料冲压而成;固紧圈和蒸网由铝薄板冲压制成;固紧帽由胶木制成;绝热手柄和加热支脚由直径3毫米不锈钢条制成,手把上套有绝热胶木。该实施例盒长230毫米、宽135毫米、深70毫米。固紧圈槽孔〔11〕与L型槽口〔12〕间距至少520毫米
权利要求1.一种日常及旅行生活使用的方便饭盒,它包括有盒盖[1]、盒身[2]和绝热手柄[3];盒体内制有隔板[13],用于将饭盒分隔成主食盒和菜盒两部份。其特征是主食盒底部设有活动的用于隔水加热的蒸网[7],并通过主食盒底部四角制有的向内凸起的垫墩[5]垫起;垫墩[5]的内空均制有开口于饭盒底外部的螺孔,设置的四个加热支脚[6]相应与其螺纹联接,用于稳定地支起饭盒;盒盖口的周边上制有倒凹型密封槽[8],其辅之所设置的固紧圈[10]起密封作用;盒盖正中制有凸起的螺钉[9],配合固紧螺帽[4]来调节固紧圈的松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的蒸网〔7〕其上穿满了蒸发孔,孔距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支脚自由端弯曲,另一端制有与相应垫墩螺孔相接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饭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固紧圈〔10〕一端制有槽孔〔11〕,另一端制有L型调节槽〔12〕。
专利摘要一种日常及旅行生活使用的方便饭盒。它包括有盒盖、盒身、绝热手柄。其盒盖口的周边上制有倒凹型的槽沟,并辅之所设制的固紧圈的作用来实现饭盒的密封;该饭盒主食盒的底部设有隔水的蒸网,其上穿满了蒸发孔,并通过主食盒底部四角所设制的垫墩垫起,从而达到隔水加热或蒸食的效果;该饭盒备有四个加热支脚,其一端制有螺纹,用于与相应垫墩上的螺孔联接并稳固地架起饭盒。该饭盒具有不糊底、主食水分丧失小以及使用、携带方便和防溢的优点。
文档编号A45C11/20GK2066260SQ9020415
公开日1990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3日
发明者李建平 申请人:李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