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14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带子的带划,它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带子在人们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用品,例为帽带、衣带、鞋带、裤带、旅行包带等等。使用带子是比较麻烦的事,它需要用手结记,例为内裤带,稍不注意带子就滑进裤腰内,再挑出它就需费一番周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划,它又可称为带锁,它能有效地解决结记带子的不便与麻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带划(也可称带锁),它由支撑体1、布带夹2和铰链轴3组成。支撑体1由前后对称、底部相连接的两板片组成,上部有轴孔4。布带夹2为不等边三角形,由两对称三角片组成,其一侧直长边连为一体,另一侧短直边为开口状,底边呈圆弧形、开口。靠近短直边开口处有对应通孔5。两个相同的布带夹2的长直边相对、开口的短直边交叉重合在支撑体1内,支撑体1上的两个轴孔4与布带夹2的四个通孔5重合、贯通。绞链轴3穿过支撑体1上部板片的轴孔4,通过两个布带夹2的通孔5,再与支撑体1下部的板片轴孔4连接固定。布带夹2在铰链轴3上自由上、下滑动。布带夹2的长直边AB的AC半径是AB长的7/15,其半径弧线在30°线的交点是轴孔4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有四个部件,所以结构特别简单,产品小巧、灵活、适用。使用本产品比结记一般带子扣快速20-50倍,而且不会出现脱落问题,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划的示意图。
图2是支撑体1结构图。
图3是布带夹2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下面结合
图1~4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带划包括一个支撑体主体1,主体1起支撑作用,采用薄铁板模压制成,也可采用硬塑,支撑体主体1底部连接,上部呈开口状,上部板面有一轴孔4。铰链轴3穿入并固定其上。两个布带夹2置入反撑体1内,其长侧边连接的内壁相对侧短直边开口则相互交叉、通孔5重合并贯通,铰链轴3穿进其中,起贡杆支点作用。布带夹2可在铰链轴3上自由上、下滑动,以保证裤带松紧自如、灵活与方便。
使用先将棉寸带两头从支撑体1的连接底部两端,分别穿进两个布带夹2的圆弧形底口,从铰链轴3两侧通过进入布带夹2的上口并伸出,将棉寸带两头结记牢固。使用时,一只手拉直棉寸带,另一只手将带划向内拉紧,即锁紧3,因为此时两个布带夹2的圆弧形底口被棉寸带向两边掰开,而上口夹住棉寸带合紧不动,即将棉寸带紧紧卡住。当想松开带子时,只需用手把带划向前拉,使布带夹前端自动张开,布带夹2则恢复原态。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紧固带子的带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支撑体1、布带夹2和铰链轴3组成(1)支撑体1由前后对称、底部相连接的两板片组成,上部有轴孔4;(2)布带夹2为不等边三角形,由两对称三角片组成,其一侧直长边连为一体,另一侧短直边为开口状,底边呈圆弧形开口;靠近短直边开口处有对应通孔5;两个相同的布带夹2的长直边相对、开口的短直边交叉重合在支撑体1内,支撑体1上的两个轴孔4与布带夹2的四个通孔5重合、贯通;(3)绞链轴3穿过支撑体1上部板片的轴孔4,通过两个布带夹2的通孔5,再与支撑体1下部的板片轴孔4连接固定。(4)布带夹2在铰链轴3上自由上、下滑动;(5)布带夹2的长直边AB的AC半径是AB长的7/15,其半径弧线在30°线的交点是轴孔4的圆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划,又称带锁,它是由支撑体、布带夹和铰链轴组成。布带夹有两个,相互交叉装在支撑体内,固定在轴上,可自由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小巧灵活、使用方便、比结扣快20-50倍时间。
文档编号A41B9/00GK2097526SQ9021876
公开日1992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3日
发明者何一峰 申请人:何一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