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15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木制中棒的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特别是一种采用由两根半圆木杆拼合成的中棒的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
传统的自动伞,都是自动开伞却要手动收伞的。实际上使用伞具时,开伞未必一定要自动,因为从家中出门,完全可以将伞伸出户外,手动开伞后再走出去;但雨天持伞回家,尤其是另一手提携物品时,要先在湿淋淋的门外双手收伞后再入内,的确十分麻烦。为此,本人曾在此前另一申请案(台湾申请号78212673)中揭示了一种利用一线体来自动收伞的机构。其中中棒一侧开设一槽沟,槽沟内置入一根线体(比如尼龙绳),线体上端系有一倒置L形拉杆,拉杆扣住活动巢,且其上方系有一弹簧。所述线体一直往下拉到伞把座。当按下按钮时,按钮将线体压入一半圆槽内,使整根线体向下移动,令活动巢亦下移。由于这种伞具撑开时,伞支骨和中棒下段之夹角仅略小90°,故活动巢下移一小段距离使该夹角大于90°时,伞具便能自动收拢。但这种伞具的中棒一侧开设有槽沟,破坏了外观之完整性,而且对中棒强度亦略有影响。为此,本人又开发了另一种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其中木制中棒外观仍为圆棒形,具有足够强度,采用这种改进型机构,能简易、可靠、安全地实现自动收伞。
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其中棒是用两根半圆形木杆拼合而成的,当中事先开设半圆形槽沟,拼合后,即成为管状木制中棒,中棒内置有一根贯穿上下的延伸杆。半圆形木杆在拼合之前,事先在上端、下端和中下部位开设三个凹槽,拼合后的中棒,在上端及中下部位凹槽中,均设有和所述延伸杆连接在一起的横向销,而在下端凹槽中则安设有和所述延伸杆底端连接在一起的移动块。延伸杆穿过设于中棒上端的上巢,藉一垫圈而套设一弹簧,所述垫圈上端被延伸杆顶端的卡头卡住,使延伸杆在下移后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前述中棒上端凹槽的外部,有一个上固定环,固定于中棒上,上固定环两侧开有纵向长形孔,正好对准中棒上端凹槽,设于凹槽中的横向销两端所安的帽盖,正好能沿上固定环侧面长形孔而上下移动,且从所述长形孔向外伸出一定距离。中棒上的中下部位的凹槽中所设的横向销,横向贯穿一个能沿中棒而滑动的下固定环。上、下固定环外周均形成有一圈凸肋,分别和活动巢内侧的上下二凹环相对应。中棒下端凹槽中所安设的移动块,其一端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正好和安设于伞把座侧面的按钮内端的斜面相对应。当手动撑开伞具后,活动巢之上端面正好顶住由前述上固定环两侧长形孔中伸出之横向销两端的帽盖,而帽盖之上端则顶住长形孔的内侧上端,这时,伞支骨和中棒下段之夹角略小于90°,而活动巢内侧的上凹环正好卡住上固定环外周的凸肋,使伞面能可靠地维持撑开的状态。要自动收伞时,只要按下伞把座上的按钮,则由于按钮内端斜面和移动块斜面的相互作用,使得中棒内的延伸杆向下移动,于是上述横向销将藉两端帽盖使活动巢随之下移,使得伞支骨和中棒下段之夹角超过90°,这时,受伞面下压力的作用以及安设于伞面支骨和伞支骨之间的伞尾弹簧的作用,伞具就能自动收拢,直至活动巢内侧的下凹环和下固定环外周的凸肋卡住为止。
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结构简单,延伸杆藏于中棒内部,不影响中棒之外观及强度,使用简便可靠,而且安全,实为一种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采用这种自动收伞机构的伞具,在开伞、收伞时均能维持稳定状态。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构之立体分解图;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收伞机构的伞具的开伞剖视图;图3为收伞动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诸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收伞机构所采用的中棒,是由半圆形木杆(1)、(2)拼合而成的。二木杆中央沿轴向开设有半圆形槽沟(11)、(21),当二木杆拼合时,二半圆形槽沟(11)、(21)正好形成一圆孔,以供一根延伸杆(3)贯穿其内。在木杆(1)、(2)之上端、中下部位和下端,分别开设有凹槽(12)、(22),(13)、(23),和(14)、(24),所述凹槽构成活动空间,分别用以容纳和延伸杆(3)连接在一起的横向销(32)、(33)和移动块(34)。
中棒上端与上巢(4)嵌合,延伸杆(3)穿过上巢(4),其上端卡头(31)下设有一垫圈(36),垫圈(36)下安设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下端座落在中棒上端内侧的台座上。伞顶设有一伞帽(41)。
在中棒上相对于凹槽(12)(22)的部位,固定有一个上固定环(5),上固定环(5)两侧开设有长形通孔(52),正好和凹槽(12)、(22)对准,前述横向销(32)穿设于凹槽(12)、(22)内,且横向销(32)两端设有帽盖(35),所述帽盖(35)从长形通孔(52)两端伸出一定距离。上固定环(5)的外周设有一圈凸肋(51)。
在中棒上相对于凹槽(13)、(23)处,套设有一个可沿中棒滑动的下固定环(6),所述下固定环(6)外周亦有一圈凸肋(61),且被横向销(33)藉穿孔(62)所贯穿。活动巢(7)可以沿中棒而上下滑动,其内侧形成有上下二凹环(71)、(72),分别用来卡住上固定环(5)的凸肋(51)以及下固定环(6)的凸肋(61)。
在伞把(8)上安设有伞把座(81),所述伞把座正好套设于中棒上的凹槽(14)、(24)处,一个具有斜面(83)的按钮(82),插入伞把座(81)一侧开孔内,所述斜面(83)正好和凹槽(14)、(24)内的移动块(34)之斜面(341)相接触。
现在配合图2及图3,来说明一下开伞及收伞的不同状态。
当手动将伞撑开,使活动巢(7)内侧的上凹环(71)卡住上固定环(5)外周的凸肋(51)时,伞支骨(9)和中棒下段之间夹角略小于90°,成为稳定的开伞状态。要自动收伞时,只要按下按钮(82),则由于按钮(82)之斜面(83)和移动块(34)的斜面(341)之相互作用,将使移动块(34)向下移动,延伸杆(3)亦随之向下移动。由于延伸杆(3)的上端横向销(32)两端之帽盖(35)是座落在活动巢(7)的上端的,因此活动巢(7)亦向下移动,使凹环(71)和凸肋(51)脱离开。当活动巢下移一段距离之后,伞支骨(9)和中棒下段的夹角变为大于90°,这时,在伞面下压力和伞面骨(91)与伞支骨(9)之间的伞尾弹簧(92)的作用下,使活动巢(7)受到足够的垂直向下的分力作用而迅速下滑,达到自动收伞之目的。收伞后,使用者只要略微施力,即可令活动巢(7)内侧的下凹环(72)和下固定环(6)之凸肋(61)卡住,以达稳定之收伞状态。
另外,在放松按钮(82)之后,由于弹簧(37)之作用,在下次开伞时,延伸杆(3)亦随伞面之撑开而自动恢复至原来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包括一根中棒、嵌合于中棒上端之上巢(4)和一个伞帽(41),以及安设于伞把(8)上端的伞把座(81)和伞把座一侧所设的一个按钮(8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是由两根半圆形木杆(1)、(2)拼合而成,其间形成有一轴向圆孔,且在中棒上端、中下部位和下端分别形成有上中下三个凹槽(12)、(22),(13)、(23),(14)、(24),一根延伸杆(3)贯穿中棒内轴向圆孔,且在所述上中下三个凹槽处,分别容纳有和延伸杆(3)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横向销(32)、(33)以及一个移动块(34),所述延伸杆(3)之顶端形成有一个卡头(31),其下方套设有一垫圈(36)及一个座落在中棒上端凹座内的弹簧(37),安设在所述上巢(4)及伞帽(41)之间,在中棒上的上中凹槽处分别设有上固定环(5)及下固定环(6),上固定环(5)与中棒固定住,且其两侧所设长方形通孔(52)正对所述凹槽(12)、(22),所述上横向销(32)两端,还设有帽盖(35),所述帽盖(35)从所述长方形通孔(52)向外伸出一定距离,所述下固定环(6)可沿中棒滑动,其上穿设有所述下横向销(33),上下固定环外周分别形成有一圈凸肋(51)、(61),和能在中棒上上下滑动的活动巢(7)内侧的上下二凹环(71)、(72)相对应,所述伞把座(81)一侧所设的按钮(82)的内端为一斜面(83),该斜面(83)和所述移动块(34)一端的斜面(341)相对应,当伞具撑开时,伞支骨与中棒下段之夹角,略小于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制中棒改进型无弹弓自动收伞机构,是在具有轴向中心孔的中棒内设置一延伸杆,延伸杆上连接有上下横向销,及一个移动块,分别容纳于中棒之上中下三凹槽内。在中棒上凹槽处固设有具有长方形侧孔之上固定环,中凹槽处设有可滑动之下固定环,开伞时,活动巢抵住上横向销。按下伞把座上按钮时,利用斜面推动移动块使延伸杆下移,活动巢亦下移,使伞支骨与中棒下段夹角大于90°,即可自动收伞。
文档编号A45B9/00GK2078550SQ9021898
公开日1991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31日
发明者曾狮 申请人:曾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