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张合伞及其三折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739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张合伞及其三折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伞及其三折伞骨架。
现有的自动伞,尽管各式各样,但都是半自动的,要么只能自动张开,要么只能自动收合,只具其一;现有的三折伞骨架均非自动,所以,现有的三折伞都是非自动的;给使用带来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张合方便灵活的自动张合伞及其三折伞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使伞面能自动张开和收合。
一种自动张合伞,包括伞面、伞骨架和伞骨座系统,其特点是伞骨座系统含有可伸缩的内外管,两个分别锁控内管和能推或拉的滑配件、内管和外管的开关,两根弹性不同的弹簧,弹性强的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管内和管中的能推或拉的滑配件上,弹性弱的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管和内管上。滑配件可以是滑块,亦可是滑管,还可以采用若干节可伸缩的伞柄作为滑配件。本实用新型装上头套系统就可成为自动伞帽。
一种自动张合三折伞骨架,每组伞骨架含有连接方式同自动二折伞的伞骨架相似的三节伞骨和第三节控制杆,其特点是还含有相互连接的且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节伞骨端部和第一节伞骨两端间的第二节控制杆和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两根弹性不同的弹簧,并在弹性强的弹簧上装有能使弹力消失和产生的滑配件和两个锁控开关,使自动伞同时具备了张合功能,尤其是还采用了一种自动张合三折伞骨架,使非自动的三折伞成为自动三折伞,并且成为能自动张合的三折伞。具有功能齐全,结构紧凑,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伞具。
以下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折伞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压式伞骨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拉式伞骨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折伞骨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三折伞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是伞面,(2)是头套系统,(3)是伞骨座系统,(4)是伞骨架。
图2和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二种伞骨座系统。图中,(5、11)是锁控开关,(13)是保险开关,(6)是开关弹簧,(14、7)是内外管,(8、9)是两根弹性不同的弹簧,(15)是定位销,(16、12)是上下伞骨座,分别装在外管(7)和内管(14)上,(17)是垫圈,(18)是顶盖,(10)是滑配件。从图中可知,图2中的滑配件(10)为一根预压管,弱弹簧(9)的两端分别接在内外管(14、7)外;图3中的滑配件(10)为滑块,在滑块中装有一根不影响滑块上下运动且能将其拉下的拉杆(21),拉杆(21)通过连接销(19)接在把手(20)上,弱弹簧(9)接在管内且套装在强弹簧(8)外。
图2给出的预压式伞骨座系统是收合时的状态。开伞时,只要按下开关(5),使内管(14)和外管(7)脱开,滑配件(10)在弹簧(8)的作用下带动通过开关(11)同滑配件(10)锁牢的内管(14)一起被推出外管(7),伞面被分别连接在内外管(14、7)上的骨架(4)撑开,接在内管(14)和外管(7)上的弹簧(9)被拉伸;当收伞时,只要按动开关(11),使内管(14)滑配件(10)脱开,消除了弹簧(8)对内管(14)的弹力,内管(14)在弹簧(9)的作用下收回外管(7)内,伞面自动合拢;再将滑配件(10)压回,可重复以上开合过程,故称“预压式”。
图3中给出的预拉式伞骨座系统是收合时的状态。打开伞时,只要按下开关(5),使内管(14)和外管(7)脱开,滑配件(10)在弹簧(8)的作用下带动通过开关(11)同其锁牢的内管(14)一起被拉入外管(7)内,伞面自动张开,接在内管(14)和外管(7)上的弹簧(9)压缩;合伞时,只要按动开关(11),使滑配件(10)同内管(14)脱开,消除了弹簧(8)对内管(14)的弹力,内管(14)在弹簧(9)的作用下被推出外管(7)外,伞面自动收合;再用拉杆(21)将滑配件(10)拉到位,又可重复以上开合过程,故称“预拉式”。
由上可见,由于采用了两根弹性不同的弹簧(8、9),而弹簧(8)的弹力比弹簧(9)大,并在弹簧(8)的一端接有通过开关(11)能同内管(14)锁为一体或脱开的滑配件(10),使弹簧(8)能对内管(14)和同内管(14)与外管(7)连接的弹簧(9)产生作用或消除作用,使伞同时具有开合功能。当产生作用时,弹簧(8)不仅将内管(14)推出外管(7)外或拉入外管(7)内,使伞张开或收合,而且使连接在内管(14)和外管(7)上的弹簧(9)拉伸或压缩;当消除作用后,弹簧(9)自然收缩或伸展,将内管(14)拉入或推出外管(7),完成了另一收合或张开过程。滑配件(10)通过压入和拉出给弹簧(8)预加机械能,使以上自动开合过程得以实现。显而易见,利用若干节伞柄替代滑配件(10)也能起到以上作用,尤其是多节伞柄在开收时,必须拉出和压入。
图4和图5给出了二种三折伞骨架。从图中可知第一、二、三节伞骨(22、25、24)和第三节控制杆(23)的连接方式同自动二折伞的伞骨架相似,只是第一节伞骨(22)的一端连接在靠近第二节伞骨(25)与第二节控制杆(26)一端连接的端部,而不是中部。图4中的第二节控制杆(26)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杆(27)的两端之间,支撑杆(27)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节伞骨(22)的两端间;当开合伞时,连接在下骨架座(12)上的支撑杆(27)随着下骨架座(12)的上下运动而将第一节伞骨(22)和通过第二节控制杆(26)将第二节伞骨撑开或收合,第三节伞骨(24)在第二节伞骨(25)和依随第一节伞骨(22)的第三节控制杆(23)的带动下,随其撑开而撑开,收合而收合。图5中的支撑杆(2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节伞骨(22)和第二节控制杆(26)的两端间;当开合伞时,连接在下骨架座(12)上的第二节控制杆(26)随着下骨架座(12)上下运动而将第二节伞骨(25)和通过支撑杆(27)将第一节伞骨(22)撑开或收合,或者收合或撑开,第三节伞骨(24)在第二节伞骨(25)和依随第一节伞骨(22)的第三节控制杆(23)的带动下,随其撑开而撑开,收合而收合。因而,以上两种三折伞骨架都同时具有张合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含有自动张合伞骨座系统(3)和自动收合三折伞骨架(4)的全自动三折伞。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伞骨座系统(3)还可用于现有的自动伞中,使其同时具备自动张合功能;三折伞骨架(4)还可用于现有的三折伞中,提高其自动化程度。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张合伞,包括伞面(1)、伞骨架(4)和伞骨座系统(3),其特征在于伞骨座系统(3)含有可伸缩的内外管(14、7),两个分别锁控内管(14)和能推或拉的滑配件(10)、内管(14)和外管(7)的开关(11、5),两根弹性不同的弹簧(8、9),弹性强的弹簧(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管(7)内和管中的能推或拉的滑配件(10)上,弹性弱的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管(7)和内管(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合伞,其特征在于弹性弱的弹簧(9)装在管内,且套装于弹性强的弹簧(8)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合伞,其特征在于弹性弱的弹簧(9)装在管外。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张合伞,其特征在于滑配件(10)可用若干节可伸缩的伞柄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自动张合伞,其特征在于装有头套系统(2)。
6.一种自动张合三折伞骨架,每组伞骨架(4)含有连接方式同自动二折伞的伞骨架相似的三节伞骨(22、24、25)和第三节控制杆(23),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相互连接的且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节伞骨(25)端部和第一节伞骨(22)两端之间的第二节控制杆(26)和支撑杆(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张合三折伞骨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节控制杆(26)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27)的两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张合三折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节控制杆(26)的两端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伞及其三折骨架。要点是在伞骨座系统中装有两根弹性不同的弹簧和两个分别锁控内管和外管、内管和滑配件的开关,通过开关和滑配件,强弹簧对内管和弱弹簧产生作用,使伞张开或收合,使弱弹簧拉伸或压缩,当作用消除后,弱弹簧使伞收合或张开;在含有三节伞骨和第三节控制杆的伞骨架上,装有分别连接在第一节伞骨中间和第二节伞骨端的且相互连接的支撑杆和第二节控制杆。因而,具有张合功能,结构紧凑,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45B19/00GK2105199SQ9122828
公开日1992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7日
发明者杨志鸿 申请人:杨志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