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41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属于自动开的伞类。
按一般现有的直骨伞结构,尤指伞骨结构部分,无论是手动或自动开收伞,当伞于开收时,因支骨系支撑于主骨近中央的部位,才可达到支撑主骨及配合主骨开收作用,因支骨所铰接于主骨的位置形成一种类似杠杆原理的支点作用,而支点两端的主骨距离也约略为等长,故当伞开收时,就必须有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开伞与收伞的动作,即造成相当的不便。此外,现有的自动伞,其开或收伞的扣合装置与束合珠尾(珠尾即指伞主骨的外端)的珠尾束全都是分离式设置,或干脆不设珠尾束,若为分离式设置在操作时即需要两次的操作方可完成开伞状态,若为不设置珠尾束则必须以伞面外所缝制的布条,在收伞时,缠绕于伞布外围完成收伞的稳定状态,避免因扣合装置遭外力碰触或外力震动而松动造成突然开伞的情况,因而这种以布条缠绕收伞的方式,更造成了许多的麻烦与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可使主骨于开收伞时迅速动作,减少等待时间,并将珠尾束和扣合装置联为一体,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开伞动作,而收伞时可保证稳定的收伞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包括内管、外管、扣合装置、主弹簧、外套管,内套管、握把、伞面、主骨、外支骨、上盘、活动盘,其中所述外管套合于内管外侧,上盘固设在所述内管顶端,主骨内侧端与上盘铰接,在所述上盘与活动盘之间的外管顶端固设一固定盘,在固定盘上铰接有内支骨,内支骨的外侧端铰接于主骨接近内侧端的适当位置;而所述活动盘包括上、下两层铰接盘,所述外支骨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动盘的上层铰接盘,另一端铰接在主骨中央位置附近;所述的内管底端固定铰接在内套管底端,内套管套合在内管外侧,外套管套合在内套管外侧并与内套管动配合,所述主弹簧设在内管与内、外套管之间,其上方顶在上述外管下端,其下方顶在内套管底部;所述扣合装置套合在所述外管的下端外侧,该扣合装置包括扣弓、珠尾束,约束圈、按压键,按压键铰接在扣弓的一侧,按压键另一端为卡头,珠尾束套合在扣弓外侧,扣弓外侧螺接在所述外套管上端,扣弓内侧固设于外管底端;在所述珠尾束内侧壁相应按压键的位置形成内凹的弧部,在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下部适当位置设有在收伞状态时将按压键卡头卡入其中的槽孔;在所述的扣弓上端面两侧设两个圆孔,并分别埋设小弹簧,在所述珠尾束内侧上部设有内环,该内环的下端面压在上述小弹簧上,该内环的上端面被套在外管外侧的约束圈顶住;所述主骨外侧的珠尾部在收伞状态束合于所述珠尾束内侧的内环上方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内支骨使支点到主骨外端距离远大于支点到主骨内端的距离,从而使主骨能够迅速完成开收伞的动作,并配合主弹簧使活动盘产生辅助开伞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珠尾束与扣弓联为一体,使开伞动作可一次连贯完成,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收伞时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F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上述实施例开伞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5为图4的G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上述实施例半开伞状态的剖面图。
图7为图6的H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上述实施例完成开伞状态的剖面图。
图9为图8的K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主管1、外管2、扣合装置3、主弹簧4、外套管5、内套管6、握把7及伞面,其中内管1顶端固设上盘11,并于内管1的下端侧适当位置开设一槽孔12,扣合装置3包括扣弓31,珠尾束32,约束圈33,其中扣弓31为一般现有结构不再多述,按压键316铰接在扣弓31一侧,在扣弓31下端外周缘设有阳螺纹311,并于其上端面两侧适当位置开设两圆孔312、313,并分别埋设有弹簧314、315,珠尾束32套合于扣弓31外部,呈中空圆筒状,珠尾束32套合于扣弓31外部,呈中空圆筒状,其两端具有外凸之凸环321、322,其内侧上端设有内环323,并于内环323下方内侧壁相对于按压键316位置形成内凹弧部324。外管2下端设有外凸环21,并于下端外侧壁相应于内管1的槽孔12的位置亦设有一槽孔22;外套管5为中空圆筒两端贯通并于其内壁上端设有阴螺纹51,内套管6呈中空圆筒两端贯通,于其下端设有凸环61,而内套管6在凸环61下方部分外径小于上方部分的外径,握把7之外观可为任意外形,但其套合孔71与内套管6的下方部分外径相同,以利套合。
当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内管1下端固设于内套管6下端,依序套合于外套管5、弹簧4、外管2、扣合装置3,活动盘8、固定盘9,其中外管2的外凸环21顶合于扣弓31的下端面并且扣弓31的阳螺纹311螺合于外套管5上端阴螺纹51,珠尾束32套合于扣弓31外部并使弧部324对正按压键316、弹簧314、315上端顶在内环323的下端面,约束圈33套合于外管2外侧并顶在内环323之上端面处,活动盘8具有两层铰接盘81、82并套设于外管2外侧而可上下自由滑移,固定盘9则配合垫圈91固设于外管2顶端。
如图2和图3所示,主骨13内侧铰接于上盘11,外侧珠尾部131束合于珠尾束32内侧内环323上方的空间内,此时按压键卡头317同时卡住槽孔12、22,为一稳定的收伞状态。另内支骨14内侧铰接于固定盘9,外侧铰接于主骨13的内侧端适当位置,外支骨15内侧铰接于活动盘8上层的铰接盘81,外侧则铰接于主骨13近中央位置,弹簧16内侧铰接于活动盘8下层的铰接盘82,其外侧铰接于主骨13中央偏外侧,图中AB约为BC距离的1/2。
如图4和图5所示,当开伞操作时珠尾束32下压,使得弧部324下压按压键316,使按压键卡头317脱离对槽孔12的卡制作用,同时主骨13的珠尾部131也脱离珠尾束32的束合呈放松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当槽孔12脱离卡制时,珠尾束32因弹簧314、315作用恢复起始定位,此时,藉主弹簧4向上的弹力使外管2向上升起,而内管1则相对下移,因内支骨14的铰接点B的杠杆支点作用,而AB为BC距离的1/2,故可使主骨13配合外支骨15迅速向上升起实现开伞的动作,另在开伞的初期阶段主骨13与外支骨15的夹角E大于90度时,主弹簧4之向上弹力必须克服弹簧16因拉长所产生的收缩力,如图8和图9所示,主骨13继续升起,夹角E小于90度时,弹簧16的收缩力,便与主弹簧4的弹力相辅相成起作用,直到完成开伞定位,并可藉弹簧16此时的收缩力,拉住活动盘8使之保持在开伞的定位,不至于在伞面遭到向下风力时,产生晃动的现象,而当收伞时只需压缩内套管6使内管1上移,则外管2相对下移,使按压键卡头317卡在槽孔12、22中,即完成收伞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包括内管、外管、扣合装置、主弹簧、外套管,内套管、握把、伞面、主骨、外支骨、上盘、活动盘,其中所述外管套合于内管外侧,上盘固设在所述内管顶端,主骨内侧端与上盘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盘与活动盘之间的外管顶端固设一固定盘,在固定盘上铰接有内支骨,内支骨的外侧端铰接于主骨接近内侧端的适当位置;而所述活动盘包括上、下两层铰接盘,所述外支骨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动盘的上层铰接盘,另一端铰接在主骨中央位置附近;所述的内管底端固定铰接在内套管底端,内套管套合在内管外侧,外套管套合在内套管外侧并与内套管动配合,所述主弹簧设在内管与内、外套管之间,其上方顶在上述外管下端,其下方顶在内套管底部;所述扣合装置套合在所述外管的下端外侧,该扣合装置包括扣弓、珠尾束,约束圈、按压键,按压键铰接在扣弓的一侧,按压键另一端为卡头,珠尾束套合在扣弓外侧,扣弓外侧螺接在所述外套管上端,扣弓内侧固设于外管底端;在所述珠尾束内侧壁相应按压键的位置形成内凹的弧部,在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下部适当位置设有在收伞状态时将按压键卡头卡入其中的槽孔;在所述的扣弓上端面两侧设两个圆孔,并分别埋设小弹簧,在所述珠尾束内侧上部设有内环,该内环的下端面压在上述小弹簧上,该内环的上端面被套在外管外侧的约束圈顶住;所述主骨外侧的珠尾部在收伞状态束合于所述珠尾束内侧的内环上方的空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迅速开收的自动开直骨伞,主要利用内管与外管相对位移,配合外管顶端所设的内支骨支撑主骨,可实现迅速开收伞,另配合外管底端所设的扣合装置以及主弹簧的顶制作用,又可自动开伞,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实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A45B25/00GK2117755SQ9220923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3日
发明者朱锦堂, 黄文城 申请人:朱锦堂, 黄文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