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新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03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的新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一种鞋底的新颖结构有关,尤其指鞋底的下表面上具有的造形,其目的是促进或改进运动表面的抓力。
常用的运动鞋的鞋底上使用带有花纹设计的表面,通常产生的问题是这种常见的花纹表面提供与相关运动表面大抵相同的摩擦接合,大致与正常使用时作用在鞋底本身的摩擦力的向量方向无关。从实用的观点来看,人们应该了解到作用或分布的摩擦力可显著的改变是依穿鞋者所进行的运动形式而定,例如,直线奔跑、转向、从静止状态加速度或减速度等等。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的新颖结构,其鞋底的表面造形可促进或改进运动表面的抓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的新颖结构,其包括一含有向前的趾端与向后的踵端的鞋底部,一内中侧及一外旁侧;鞋底包括多数个成型且纵向分隔的构件从鞋底部向下突出,构件的设置与一条从趾端大体上沿鞋底部纵向延伸的线条形成垂直,构件从鞋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细长且相当薄的最低开放端,同时,其中的构件在配置时大体上沿整个鞋底的纵向尺寸保持连系;突出的构件呈平行布置,互相分隔大体上连续的构件,每一构件与纵线形成角度,横向延伸鞋底,从中侧至旁侧横过整个鞋底部宽度;每一大体上连续的构件至少在其较低的开放端有一中断处;每一构件中包括多数个中断处;每一中断处从突出构件的较低开放端延伸至鞋底部表面,因此,提供一排包含有多数各自分隔的突体从鞋底部向下延伸,并以共线方式与纵线形成角度横过鞋底。呈共线方式布置的每一突体有大致相同的尺寸,且每两个相邻的共线突体之间,大体上保持一致的间隔,呈共线方式布置的每一突体有大致相同的尺寸,但其中至少有一排共同安挂的突体,至少有一对相邻突体之间的间隔加大,由此在其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构成鞋底的挠曲区;每一突体的配置与大体上纵向的直线构成一角度,使鞋底较靠近旁侧的外端,朝前位于在使用者作转向动作时提供外侧足较大的抓力,因为,它与转向动作中作用在斜向旁侧突体上的推力方向呈垂直或接近垂直方向延伸;每一构件的高度定义为从鞋底表面至最低点的距离,而每一构件的高度大体上相同;较接近趾端的突体,其高度小于较接近踵端的突体高度;突体的高度从鞋底部踵端朝趾端逐渐减少;突体的高度范围从3毫米至20毫米;每一突体的长度(沿突体正面的线条测量时)在10毫米到25毫米之间,厚度在3毫米到8毫米之间;鞋底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整片鞋底;每一构件或突体可从鞋底部移开;构件/突体是呈推拔状,且使其基部与鞋底部连接之处比其最低的开放端要粗;构件与纵向线条的斜角从30°至60°之间的范围;所述的斜角是45°;每一构件/突体的立面大致为梯形状的平行二边连接鞋底部,另一边则为最低的开放端与地面接触,以使每一构件的最低端包括一大体上平行鞋底部的下边缘;构件/突体若从立面观看时,大体上为长方形;构件的平坦下缘表面总面积是鞋底底面总面积的20%到50%;构件的安排呈交错式横过鞋底,相邻的突体不在同一直线上;至少有一突体在其较低开放端的末端有一外侧角较靠近鞋底部的中侧,外侧角会向鞋底部的旁侧移位并离开中侧的线条;外侧角向旁侧移位的中侧突体有一外端从外侧角延伸至鞋底部,外端倾向鞋底部的平面,使之大体上从鞋底部的旁侧边缘延伸; 最靠近鞋底部趾端的中侧突体设有侧向移位的外侧角,由此,固设有此种鞋底部的鞋子可用脚内侧踢球,而不会使含有侧向移位外侧角的中侧突体在脚内侧之前先踢到球;从鞋底部趾端算起第二个中侧突体也有一外侧角,侧向离开鞋底部中侧,并偏向旁侧;外侧角末侧向位移的所有突体从其较低开放端大体上完全延伸至鞋底部的相邻边缘;至少提供一横贯挠曲区,在脚部肉球位置或近处横过鞋底部,横贯挠曲区上面没有任何突体,也不含任何突体部,以此可使鞋底部可在脚部肉球处横向弯曲,使脚部沿其自然的横向挠曲线而弯曲;至少包括一纵向挠曲不含任何突体部,以使鞋底部可沿中线挠曲,并可让纵向挠曲区两侧上的突体在发生纵向挠曲时稍微分开,使泥土脱离使用中的鞋底。
为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及结构,并使其产生实际的效用,现将参照有关的较佳实施例及配合
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右足鞋底的底面视图;图2是从图1所示鞋底的一侧显示其底部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另一侧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鞋底底面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鞋底底面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鞋底立体图;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鞋底底面视图。
本实用新型运动鞋鞋底的新颖结构20包括一鞋底部1,鞋底部1包含有前趾端2与后踵端3以及一从趾端2向后踵端3大体上纵向延伸的(假想)线4。鞋底部1进而还包括有一内中侧与一外旁侧1a、1b,下述说明中鞋底部1的内中侧是指鞋底部1的1a侧,靠近使用者另一脚所穿的鞋底部,换言之,参照图1所示说明中所称的内中侧1a是图示的左侧,而外旁侧1b则为图示的右侧。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鞋底的新颖结构20,其包括有多个成型的刃状突体5设置在鞋底上,从鞋底向下侧突出。如图所示,每一突体5从鞋底部1向下延伸,形成一细长且相当薄的最下端或下表面6,成型的突体5有一大体上直立的前表面7,该前表面大致面向鞋底前趾端2,并能对向后的摩擦力产生反应,直立的前表面7略微偏斜或与假想纵线4成某一角度设置,较靠近中侧1a的前表面7,其边缘位于较靠近外旁侧1b前表面7相对边缘的前方。突体的数量与位置首先要能至少横过鞋底部1的内中侧1a,并最好从中侧1a到旁侧1b横过鞋底部1的整个宽度。其次,作用在鞋底部1的摩擦力向量从趾端2的旁侧1b导向后端3的中侧1a,横过数个突体5。
设置数排a-k分离的突体5,使其大致呈共线位置横过鞋底部1的宽度,a-k排中相邻的突体5与纵线4成一定角度,如图所示的安排方式,每一突体可从鞋底部1垂直延伸出,并使每对相邻的突体5之间形成有间隔8,其中每对相邻的突体5之间的间隔8大体上是一致的。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图中未示)的突体为多数平行排列但是为相互分隔的构件,每一构件或突体大致横向延伸穿过鞋底部1的整个宽度,但仍与假想纵线4形成一角度。换言之,即在此种排列方式下,每一构件或突体可呈一单一的构件从中侧至旁侧横向延伸过鞋底。在另一种安排方式中,每一个这种构件在其开放端至少可包括一个(最好多个)间隔的中断。
在前述类型的安排中,我们已发现前表面7大致朝向鞋底趾端2的旁侧1b的表面,在使用者转向动作中可在使用者外侧足产生较大的摩擦抓力。这是因为前表面7的设置大致上与在作任何转向动作时由运动表面施加并作用在突体5上的摩擦作用力方向呈直角。突体5的前表面7的设计可提供一最适宜的面朝前的区域,与使用者推进的方向大致呈直角,因此在转向动作中可在外侧足产生最大的抓力。相反地,使用者另一双脚,即在转向中的内侧足,其鞋底突体5的前表面7则沿平行于摩擦力的方向延伸,而使内侧足的鞋底在任何转向动作中产生小于内侧足的抓力,直到使用者从转向动作中恢复直立姿势为止。此种抓力变化产生所谓的差动转向效果,可使任何转向动作更顺畅、更有效。以实用的角度来看,此种效果可将受伤的可能性减至最低;因为使用者的体重在转向动作中可更正确的分布(转向动作中的外侧腿或外侧足承受较大力量)。以严格的机械观点而言,上述优点是极为明显的。
在另一特殊较佳实例中,每一突体5的位置接近足部的肉球处及鞋底部1的中侧,在使用者作转向动作时预期可承受大部分的压力。因此,这种突体在最靠近后踵端3的一侧最好加厚,以便尽量减少起绉的可能性。此外,此种突体5可以截去下部,以防止在转向动作中可能发生鞋底弯曲,而增强对相同表面的抓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前段提及的突体5,其附近的鞋底部1会显示出加厚情况。这种选择性的增厚已经发现可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因为足部在转向动作中使承受最多压力或负载的部位可有最厚的衬垫。
鞋底部1可从趾端2连续延伸至踵端3,而突体5最好能设置在整个趾端到踵端之间。然而,突体5也可能仅设在从趾端2到鞋底部1接近脚背的部位,而踵端部则不含任何突体,或是包含不同类型的突体,例如根据已知技术近来正在流行中的形状。突体在左鞋的安排方式,最好与右鞋上的突体式样完全相同。
在较佳实施例中,突体5是呈多数横贯且大体上平行的线条设置,最好从中侧1a到旁侧1b横过整个宽度。每一排内的突体5可用相当狭窄的槽孔或间隔8分开。分隔每一单个的突体5以便产生更高的抗弯力。
图1及图2所示实施例中,a-k排的突体5可大体上平行并可与假想纵线4呈30°-60°的角度排列。在较佳实施例中,a-k排的突体5与纵线4大约呈45°延伸,以使从趾端2的旁侧1b导向后端3的中侧1a并与纵线4呈45°角的摩擦力向量以成90°左右的角度横过突体5的前表面7。在此摩擦力角度情况下,突体5可对运动表面所施加的摩擦力产生最大的阻力,使外侧足在转向时可产生最大摩擦力,而摩擦力与外侧足的纵线4形成45°的角。同样地,在此转向角度时,内侧足上的力量可大致沿a-k排突出的突体5作用,同时,在此角度时,对摩擦力的阻力也最小。
在每一横排中或每一行中分开各个相邻的突体5的槽孔或间隔8大致可与鞋底部1整体平面呈直角。每一槽孔或间隔8之间可相对纵线4呈某一角度,例如与该线成60°-90°。
在图中所示的最佳实施例中,突体5有大致扁平的底面6。底面6最好与鞋底部1的底面9平行,这些底面6适于接合运动表面,并在承受运动表面时提供支撑并有助于鞋底部与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接合。所有突体5的扁平底面6的总面积可占鞋底部1总面积的20%-50%;对某些运动表面,例如合成网球场,甚至可多于50%。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扁平底面6可占整个鞋底面积的25%-40%,最好在30%-35%。
虽然最佳实施例中的突体5有多排a-k的横贯行,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突体5可彼此相对地交错设置,此外,并可在相邻的突体5之间安排不同的间隔8。以此安排方式,前表面7可如上所述大致面向趾端的旁侧1b;但沿趾端的中侧至踵端的旁侧的直线看时,不需要太大的通道或不含突体5的空白区。
为了在不同运动中对某些动作产生额外的抓力,可将多数刃状突体以不同于一般对角线方向的方向安排。例如,位于或靠近趾端的刃状突体,有些可与其他突体的对角线方向呈垂直定位,或或垂直脚部的纵轴。这些安排方式有助于推进或起动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在鞋底四周部位添加一边缘,这个边缘可接触或不接触突体。这种边缘有助于增加趾部的抓力,或产生额外的耐磨力(例如在网球中),或增加外观的美感。
突体5可稍微呈推拔状,在其基部形成较厚。突体5接近鞋底时,厚度逐渐增大,最后与鞋底1合成一体。鞋底与突体5成为一体使每一突体的推拔状在接合处产生最大强度,并防止鞋底与突体结合时产生潜在的分裂线,突体5的厚度逐渐增加的比率通常都相似,但可以每列各不相同,甚至从一侧至另一侧中的有些突体可各有不同的厚度增加率。这种变化是因为突体需要仅可能陡直的侧边以穿透地面并产生抓力,但它们也需要支撑,以免在奔跑或转向时的压力下弯折与压扁,厚度的变化可使突体增加一些额外的强度。或者是突体从顶端至底端的横截面大抵呈长方形。
靠近足部肉球部位的突体,其内侧的厚度可减至最小,而靠近中侧时增加厚度以救得较佳的强度。这是为了尽量减少鞋底在此重要弯折区内的非弯折面积,突体将不致于随鞋底的弯折而弯曲。
突体5的高度可在3毫米到20毫米之间,每一突体的长度,例如,可在10毫米到25毫米之间(沿前表面的线条测量);厚度则在3毫米到8毫米之间。
在较靠近趾端2的突体5,其高度可低于靠近踵端3的突体5。随着逐渐接近趾端2时此高度可逐渐递减,使穿鞋者感觉较为自然,尤其在向前奔跑的动作中趾端2与运动表面接触较多,如此将可提供使用者最舒适的感觉。
鞋底部1最好是一整体单元,例如,用弹性橡胶或塑胶材料制成。然而,突体或突出构件5可用任何已知方式与鞋底部1做分离式的连接。
大多数(若非全部)突体5的表面朝向鞋底部增厚,而其轮廓大体上为双曲线或抛物线形,并在下表面或开放端6或其附近区域具有很大的陡度,使最低点的突体表面6与鞋底部1的整个平面9最接近垂直状态。最好是突体5整个高度中,都具有这种状态,进而说明突体5上的双曲线或抛物线的公式,由于各突体在奔跑或转向动作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及作用在突体5上的压力不同,所以可能随各突体而有所不同,甚至随突体两侧位置也有所不同。
图3所示的中侧突体5′,在其最低点的末端6有一外侧角20较接近鞋底部1的中侧1a。这个外侧角20可朝鞋底部1的旁侧1b移位,并远离中侧1a的线条,中侧突体5′有一外端,从外侧角20延伸至鞋底部1,该外端斜向鞋底部1的整体平面9,以使该外端大体上从鞋底部1的中侧边缘1a延伸。
中侧突体5′最接近鞋底部1的趾端2,由此,在穿着设有此种鞋底部1的鞋时可用脚的内侧踢球,而不致于让中侧突体5′在脚内侧之前先击中球。现在进一步解释这个情况,譬如说,在足球的踢球动作时,依赖于球鞋内侧接触足球。更明确地说,足部或许需要弯曲某一角度,以抵达球的下方,并传出一个高飞球。若位于前端及内侧(亦即最接近大脚趾)的突体5′向中侧方向延伸并大体上直接垂直地位于鞋底部1的内边缘1a下方,则突体5′的最下端会先接触地面或足球,因此可能限制使用者将足放入球下心而无法产生所要的高飞球。最接近鞋底部1的趾端及鞋底的中侧1a的突体5′,其外边缘最好呈推拔状,或有倒角。从鞋底部1的趾端2算起,第二个中侧的突体也可以有一外侧角,从鞋底部1的中侧1a向旁侧1b横向移位。
此种鞋子式样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轻快地弹掉鞋底上的污泥,影响此一能力的因素包括鞋底部1的挠性(此时的鞋底部1最好是橡胶或适用的塑胶材料制成),突体5之间的间隔、及鞋底中央不含突体5的空间量。
鞋底1可包括一纵向的弹性区,沿鞋底部1的趾端2至踵端3的中线4延伸,此一纵向弹性区最好不含任何突体部分,以使鞋底部1可沿中线4弯曲,使纵向弹性区相对两侧的突体可在鞋底弯曲时相对稍微分开,并使污泥从使用中的鞋底脱落。
在图3及图4中,横贯弹性区31及32横向延伸过鞋底部位于或接近足部肉球的部位。弹性31、32上没有任何突体5,也不包含任何突体部,如此可使鞋底部1横过足部肉球处弯曲,使足部可沿其自然的横向挠曲线弯曲。在大多数动作中,足部需要横过足部肉球部位弯曲,突体5′对弯曲产生极强的抗力,所以突体5′若在弹性区31、32内时,会抗拒自然挠曲线上的弯曲,让使用者觉得鞋底较硬,因而限制鞋底的性能。
基于种种理由,其中包括对其他运动员和/或运动表面的伤害可能性减至最低,所以突体5最好按适当情况具有磨圆的边缘,不出现任何尖锐边缘以致会形成锋利的边缘或表面。
诸如足球及橄榄球中,经常遇到柔软表面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适用于此种柔软表面的情况,其刃状突体可相当大,数目则相当少。因此可防止鞋底表面抓持较少泥土,但仍可提供最大的抓力,该刃状突体可成对横贯脚部,图5至图7所述实施例有六个突体,大部分突体应有刃状的外型,然而有些可用标准柱栓状的突体来代替。要产生抓力的重要突体足部肉球处。这个突体最好应为刃状,并且经过加强,以确保它在使用者改变动作方向时可牢固地承受作用于其上的压力。在图6至图7的实施例中,突体大部分方向呈推拔状,以增进鞋底表面弹落泥土的能力,将鞋底前部中央的突体减至最少,以使协助弹落泥土。鞋底前方的中央最好应为空的,如图中所示,以便于鞋底弯曲时可弹落泥土。在所有实施例中,踵部可有完全不同的安排式样。如图6至图7所述实施例中,踵部有两个长形的刃状突体5”,互相交叉,这种式样可用于柔软表面的状况,它产生的稳定性优于踵部使用标准柱栓时的稳定性。不过,踵部仍可使用标准的鞋底式样。
权利要求1.一种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含有向前的趾端与向后的踵端的鞋底部,一内中侧及一外旁侧;该鞋底包括多数个成型且纵向分隔的构件从鞋底部向下突出,该构件的设置与一条从趾端大体上沿鞋底部纵向延伸的线条构成垂直,该构件从鞋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细长且相当薄的最低开放端,同时,其中的构件在配置时大体上沿整个鞋底的纵向尺寸保持连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突出的构件呈平行布置,互相分隔大体上连续的构件,每一构件与前述的纵线形成前述的角度,横向延伸鞋底,从该中侧至该旁侧横过整个鞋底部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大体上连续的构件至少在其较低的开放端有一中断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构件中包括多数个中断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中断处从该突出构件的较低开放端延伸至鞋底部表面,因此,提供一排包含有多数各自分隔的突体从鞋底部向下延伸,并以共线方式与前述纵线形成前述角度横过鞋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呈共线方式布置的每一突体有大致相同的尺寸,且每两个相邻的共线突体之间,大体上保持一致的间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呈共线方式布置的每一突体有大致相同的尺寸,但其中至少有一排共同安挂的突体,至少有一对相邻突体之间的间隔加大,由此在其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构成鞋底的挠曲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突体的配置与大体上纵向的直线构成一角度,使鞋底较靠近旁侧的外端,朝前位于在使用者作转向动作时提供外侧足较大的抓力,因为,它与转向动作中作用在斜向旁侧突体上的推力方向呈垂直或接近垂直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构件的高度定义为从鞋底表面至最低点的距离,而每一构件的高度大体上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较接近趾端的突体,其高度小于较接近踵端的突体的高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体的高度从鞋底部踵端朝趾端逐渐减少。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体的高度范围是从3毫米至20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突体的长度(沿突体正面的线条测量时)在10毫米到25毫米之间,厚度在3毫米到8毫米之间。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鞋底是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整片鞋底。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构件或突体可从鞋底部移开。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构件/突体是呈推拔状,且使其基部与鞋底部连接处比其最低的开放端要粗。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构件与纵向线条的斜角是从30°至60°之间的范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角是45°。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构件/突体的立面大致为梯形状的平行二边连接鞋底部,另一边则为最低的开放端与地面接触,以使每一构件的最低端包括一大体上平行于鞋底部的下边缘。
20.如权利要求1至15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构件/突体若从立面观看时,大体上为长方形。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构件的平坦下缘表面总面积是鞋底底面总面积的20%到50%。
22.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构件的安排呈交错式横过鞋底,相邻的突体不在同一直线上。
2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突体在其较低开放端的末端有一外侧角较靠近鞋底部的中侧,该外侧角会向鞋底部的旁侧移位并离开中侧的线条。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角向旁侧移位的中侧突体有一外端从外侧角延伸至鞋底部,该外端倾向鞋底部的平面,使之大体上从鞋底部的旁侧边缘延伸。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最靠近鞋底部趾端的中侧突体设有前述的侧向移位的外侧角,由此,固设有此种鞋底部的鞋子可用脚内侧踢球,而不会使含有侧向移位外侧角的中侧突体在脚内侧之前先踢到球。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从鞋底部趾端算起第二个中侧突体也有一外侧角,侧向离开鞋底部中侧,并偏向旁侧。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角末侧向位移的所有突体,从其较低开放端大体上完全延伸至鞋底部的相邻边缘。
2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提供一横贯挠曲区,在脚部肉球位置或近处横过鞋底部,该横贯挠曲区上面没有任何突体,也不含任何突体部,以此可使鞋底部可于脚部肉球处横向弯曲,使脚部沿其自然的横向挠曲线而弯曲。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鞋底的新颖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纵向挠曲不含任何突体部,以使鞋底部可沿该中线挠曲,并可让纵向挠曲区两侧上的突体在发生纵向挠曲时稍微分开,使泥土脱离使用中的鞋底。
专利摘要一种鞋底的新颖结构,尤其指鞋底的下表面上具有的造型,其目的在于促进或改进运动表面的抓力,该鞋底包括一鞋底部,其中,包含有前趾端与后踵端及一从趾端向后端大抵纵向延伸的纵线。
文档编号A43B13/14GK2123901SQ9222520
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0日
发明者戴维·迈尔斯 申请人:戴维·迈尔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